-
1 # 夜盲症Alex
-
2 # 心月如鉤123
單從能耐上,侯躍文沒教郭德綱什麼,但是他給了郭德綱一個名分,在門派、輩分顯的比較重要的相聲界這對郭德綱顯的尤其重要,不然的話他就永遠像楊少華一樣是個海清。在所有的媒體都討伐郭德綱的那個時期,他就有了一個靠山,這或許是郭德綱對他感恩戴德的最重大的一個原因!
-
3 # 樂亭刑天
郭德綱三進北京,空有一身本領和抱負,但沒有正式編制身份,同時他原師父楊志剛對他的師承關係模稜兩可,因此不被主流相聲界認可,到處受到輕視和排擠,生活捉襟見肘,異常困難。侯耀文先生收下郭德綱,等於給了他正式身份,從此有了施展的空間和平臺,這是德雲社日後大火的基礎和前提。
-
4 # 剛剛聊過
三分天賦、六分努力加一分貴人扶持,老郭說過一句話,如果沒有機遇,才華就等於狗屎,郭德綱這麼大能力,卻被四處排擠,付出那麼大努力,竟然連頓飽飯都得不到,可想而知,他當時對於生存的渴望有多大,據說他曾跪在李金斗門前,求他收為弟子,卻被李金斗轟了出來,一分錢難倒英雄漢,這種不見天日的日子,人的求生慾望是多麼的強大,就在這樣一種環境下,侯耀文主動要收郭德綱為徒,這是讓郭德綱加上腳趾頭想,都不敢奢望的事情,這不是雪中送炭,這是再生之恩啊,同時,還有很多人不同意侯先生收郭德綱,於是挖空心思,盡力阻止,但侯先生在這麼大的壓力下,仍然力排眾議,收下郭德綱,從而為郭德綱立下了門戶,讓郭德綱在圈子裡有了立足之處,這種恩德,老郭豈會忘記?
-
5 # 小路118
俗話說得好,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在郭德綱舉目無親入門無師的時候,侯耀文收郭德綱為徒,給了郭德綱一個相聲界立足之地,這對於郭德綱來說,無疑於再生之恩。
郭德綱是一個知恩圖報的人,對於侯耀文感恩戴德,所以為了侯耀文的遺產,他不惜和侯耀華對簿公堂撕破臉皮,也因此得罪了北京相聲界眾多老藝人。
這就是所謂的“主流”“非主流”之爭的淵源之一
-
6 # 全村人的丶希望
說實在的侯為郭提供了更大的舞臺,提高他的很多的能力。
侯耀文是老一代的相聲演員,說相聲非常好。收了郭德綱做徒弟之後,郭德綱現在也成為了現在熱門的相聲演員。一路走來,郭德綱是非常不容易的。其中,對郭德綱提供幫助最大的還是侯耀文。
許多人對侯耀文都有著偏見,認為侯耀文不過就是一個相聲演員。其實則不然,他還是國家一級演員,中國曲藝家協會副會長,鐵路文工團說唱團團長,在八十年代那批紅遍全國的相聲演員裡,侯耀文石富寬組合是出類拔萃的一對名角。侯耀文事實上只當了郭德綱三年的師傅,但是不要小看這三年侯耀文對郭德綱的指導。對郭德綱的藝術指導,和對郭德綱人脈上的積攢都是很重要的。那時候對年輕觀眾的開發並不是很可觀,郭德綱和侯耀文一起創作了許許多多新的故事,是年輕人也耳熟能詳了起來。
郭德綱的成名之路,是離不開侯耀文的。侯耀文不但在事業上對郭德綱大力支援,比如那句著名的話:“郭德綱一路走來歷經坎坷,勢必嫉惡如仇”。為徒弟深陷爭議據理力爭。而且在藝術上有過悉心指導。例如郭德綱2010年的作品《新夜行記》,許多人都認為改編自侯寶林的《夜行記》其實是郭德綱和師傅一起改編的《夜行記後傳》。
郭德綱在北京這些年來的坎坷,內心的強大無疑是侯耀文賦予的。有這麼一個為他著想的師傅,郭德綱也是很幸福的!
如果沒有侯耀文的幫助郭可能不會有這麼大的成就!俗話說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能遇到這麼好的老師是何其幸運的事!
-
7 # 刺蝟小名
侯耀文是郭德綱成功的關鍵,
當年郭德綱"北漂",想要紮根北京,就得拜師相聲名家,所以他帶著禮物慾拜師李金斗,但李金斗沒有瞧上一名不文的郭德綱,便拒絕了他的拜師請求。
2004年,郭德綱在參加電視臺節目時,意外受到侯耀文看重,並表達出對這個年輕演員的喜愛之情。最終面對種種的質疑和阻礙,侯耀文先生將郭德綱收歸於門下。也正因為如此,郭德綱和他的德雲社終於在相聲界站穩了腳跟,有了師門就如同有了根基,更何況侯耀文先生不僅是相聲名家、中國曲藝協會的副主席,還是一位出了名的“護犢子”師父。
說實話侯耀文並沒有教郭德綱太多相聲上的技巧,頂多是關鍵地方點撥點撥。而郭德綱憑藉著師父侯耀文的名氣和自己的努力,並在不就之後便迅速大紅大紫。
侯耀文先生是郭德綱一生的貴人,而郭德綱也是對恩師感恩戴德。
-
8 # 紅楓文史娛
2004年上半年之前,郭德綱的德雲社在北京經營的可謂舉步維艱,而他本人在相聲界也沒有什麼名氣。
那時候,他和天津的師父楊志剛之間有矛盾,楊志剛還曾一度將郭德綱告上法庭,說郭在他的書裡面捏造了不少自己的壞話,後來由於證據不足不了了之。
這樣一來,郭德綱和楊志剛的師徒關係徹底決裂,到現在老郭也不承認自己曾是楊志剛的徒弟。
兩人之間的恩恩怨怨後人無法評斷是非,但郭德綱卻因此在天津的相聲圈子裡形成了不好的名聲。
有一次北京德雲社演出,請了天津相聲界兩位名家過來,海報都貼出去了,結果這兩人不知是聽了誰的挑唆,竟然沒來。
當時郭德綱本來是約好了要去安徽衛視錄節目的,一看這情況,只好先把那邊推了,自己親自上場給觀眾賠禮道歉。
這口氣可真是讓人難嚥,郭德綱就在戲場門口立了一個大牌子,上書“天津相聲演員XXX和XXX無故晾場,特此告知!”由此可見那時他和天津相聲界的關係其實很緊張。
相聲界是很講究師承的,沒有師承的演員很難在這個圈子裡混下去,大家從來沒聽說過哪個演員是自學成才的吧,就是這個道理。
由於郭德綱在相聲界得罪了一些人,有的還是名宿,所以他一直想拜師,但卻沒人收他。
可是沒有師承就沒有出路,業內不認可,也得不到在更大舞臺上顯露才華的機會,對一名相聲演員來講,有正規顯赫的師承關係尤為重要。
2004年下半年,一次偶然的機會,侯耀文見到了郭德綱並看了他的表演,當即就表達出對這個年輕演員的喜愛之情,動了要將他收為徒弟的念頭,於是便打電話給郭德綱,說自己想收個徒弟,問郭德綱願不願意。
郭德綱自然是喜出望外,當即表示願意,就這樣,如此重要的一件事情,一通電話就定了下來。對於侯耀文要收郭德綱為徒這件事,當時曾有很多人背後進行勸阻,這些人有的是看不慣郭德綱突破傳統的表演,有的人是嫉妒郭德綱相聲方面的才華,還有人是出於對他的成見。
但侯耀文卻卻非常堅決,最終力排眾議,收徒成功。
從拜師到侯耀文去世,師徒兩人相處也就短短三年時間,而在此之前,其實郭德綱已經頗有成就,在相聲技能方面實際上侯耀文並沒有傳授給郭德綱多少東西。
但是,侯耀文卻因此成了站在郭德綱背後為他遮風擋雨的參天大樹,把很多攻擊郭德綱的力量都給擋了下來。作為一代大師侯寶林先生的兒子,侯耀文在相聲界的地位可以說不是一般人能比得了的,有著巨大的影響力,作為他的弟子,即使前面有再高的火焰山,也照樣能闖過去。
可以說,有師父的這三年,是郭德綱事業發展最穩定、最迅速的三年, 他和他的德雲社很快在相聲界站穩了腳跟。
所以也就難怪郭德綱對師父侯耀文感恩戴德了。
-
9 # 樹望春
侯耀文給郭德綱上了戶口,而且是相聲界的正統,無人敢把趙佩茹的親徒孫踢出去相聲界!趙佩茹是侯寶林大師為兒子侯耀文選定的師父,是大師兄李伯祥帶拉的親師弟!這叫相聲界的正根兒,外地的相聲界輩分大的人有很多,不是京都的正根兒就邊緣化了。為什麼姜昆跟郭德綱叫勁啊?因為他不是正根兒,侯寶林不承認馬季是徒弟,所以姜昆怕當“海青”!郭德綱于謙是正根兒,地位無人能撼動,所以他一輩子忘不了侯耀文!
-
10 # 騎驢去高考
要說傳統藝術的傳承,最難的地方就是以前它流行,它先進,可是隨著時代的變遷,藝術理念的推陳出新,和新的技術手段尤其是資訊傳播手段的發展與變化,它變得落後了,老舊了,沉悶了,人們不喜歡了!簡單的說就是它沒市場了,養活不了那一幫子藝人了,學這門手藝的人便越來越少了,那可不就瀕臨破產了。業內有些子個熱心腸的,疾呼觀眾走進劇場,可是大夥不喜歡聽,你喊啥呢喊,誰願意花錢找罪受,你願意?老話說得好,強按牛頭不吃草,這時候行業內最有本事的人就會自然地去想我們這個行業到底怎麼了!
您拿京劇來講,在當年那種生活單調、緩慢的環境中,人們的娛樂生活方式異常缺乏,京劇的考究與精緻,演員的有板有眼都帶給觀眾異常豐富的視覺享受,都極大地刺激了人們的神經系統。可是當明豔的佈景到處都是,花哨的幻境已激不起人興奮的時候,因為充裕的物質與先進的技術早已經讓這些氾濫了,京劇演員再想靠他們那身行頭來吸引人眼球已經是絕無可能了,這些甚至讓人作嘔。而他們的唱腔也實在是太過緩慢與拖沓,簡直是對人耐心與容忍度的一種挑釁!自己雖喊著創新,但一直跳不出窠臼,但確實又有些獨門絕技,所以一直痛苦地存在著。
相較於其他傳統藝術門類,相聲還算是比較好的。因為你一直可以看到相聲藝人在媒體上的表演,最典型的就是春節聯歡晚會上的表演,而且觀眾還特別喜歡。尤其是九十年代馮鞏與牛群的表演,堪稱相聲裡的經典作品,我至今認為那是相聲裡最一流的段落,甚至比郭德綱的還要高一個級別,每年的春晚大夥都會期待著他倆的出現,因為那就代表著一年中最開心的時刻!不過大多數相聲演員都在溫飽線上掙扎,相聲界可謂是門庭破敗,那年頭要是哪家小子迷戀上了相聲,並且立志要為其獻身,那我估計親孃老子都能奏出哀樂來送他上路!
侯耀文當然是相聲界的名人與腕,但他更著名的身份是相聲大師侯寶林的二公子和著名相聲演員郭德綱的師傅,侯耀文夾在兩人中間,職業身份當然一下子暗淡許多,但這並不影響侯耀文光輝的形象。
郭德綱當年從業的曲折我也是略有耳聞,說實話,這些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任何行業,要出一個顛倒乾坤的人物,你不正著死一百回,反著死一百回,誰知道你是魔是佛!在這些人物落魄蹭蹬的時候,那一眼看出他們星象的人,那真是功力十分深厚。
2003年,郭德綱參加北京電視臺舉辦的全國相聲大會,身為評委的侯耀文一眼相中郭德綱,對他的表演更是讚不絕口。下來兩人便建立了聯絡,侯耀文為郭德綱拉演出機會,把他介紹給電視臺,積極為郭德綱的成才鋪路。轉過年來,2004年,侯耀文在一片反對聲中收郭德綱為徒,使郭德綱正式成為相聲大家庭的一員,有了一個名正言順的主流身份。
一個人給你說兩句開導的話,勸慰你一番,這種人並不鮮見,可在德雲社最困難的時候,侯耀文真金白銀地拿出五萬元來支助郭德綱,這種壯舉實在是沒幾個人能做到。錢是什麼,我想有過豐富社會經驗的你我都知道,都知道其中的利害。這樣不惜血本地支援自己的徒弟,支援他的事業,這是一般人很難做到的。有人可能會說侯耀文有錢,你太不瞭解有錢人了,他們比誰都愛錢,你借他們錢簡直像割他們的肉,而侯耀文是無償給予,況且他經濟情況其實也不是太好,這哪是師傅,這明明就是慈父!
在侯耀文去世前曾讓郭德綱接他到郭德綱家住過一個晚上,那一晚侯耀文與郭德綱談了很多,小到自己的人生經歷,大到相聲界的現狀與未來,侯耀文暢快地談到自己希望給德雲社的相聲演員們上課,郭德綱滿口允諾,沒有想到這些都成了師徒間的最後談話。這樣的師徒相處實在是父子之道!
所以郭德綱一直將侯耀文為自己所做的一切銘記於心,他也沒有辜負師父的期望,將相聲藝術發揚光大,使它又成了一門顯學!
-
11 # R娛記
侯耀文在郭德綱最難的時候提攜他,收他為徒,給了他名分,而且在生活中對他也挺好的。
侯耀文力排眾議收郭德綱,就是對郭德綱最大的恩惠郭德綱早些年在天津紅橋區文化館工作,拜靳金來和楊志剛為師,學過一點東西,但那時候只是口盟,沒有擺知,因為郭德綱太窮了。
這種口盟的師徒關係並不被相聲界認可,郭德綱離開天津到北京發展,沒有師承,就會被認為是相聲界的海青而受歧視。
郭德綱第3次北漂的時候,同行問他是誰的徒弟,他就說是楊志剛的,但楊志剛卻不承認。正因為如此,郭德綱受到了北京相聲同行的歧視和打壓,相聲說的再好也沒用,很難發展起來。
而此時的郭德綱,特別想投靠一個對自己事業有幫助的師父,類似於馬三立、侯寶林,哪怕是李金斗這樣的也可以,起碼有點名氣。但是,北京相聲界對郭德綱頗有意見,沒人願意收他。
郭德綱還專門找人託話給李金斗,想拜李金斗為師,但後面沒有成功。
郭德綱始終沒有輩分,在北京舉步維艱,根本賺不到錢,但他一直堅持著,四處找活幹,那時候,拜師對他來說是最重要的事。
後來,在一次演出當中,侯耀文認識了郭德綱,對他很賞識,認為這是一個人才。二人接觸的次數多了以後,侯耀文就想收郭德綱為徒,郭德綱當然願意。
侯耀文是侯寶林的兒子,出生於相聲世家,在相聲界有很高的名氣和地位。另外,侯耀文還是中國鐵路文工團說唱團的團長,有一定的權利和地位,人脈也很廣,對於郭德綱的事業是有很大幫助的。郭德綱要想找的就是這樣的人物,終於等到了。
正式拜師以後,郭德綱就被寫入家譜,成了侯耀文的徒弟。而此後,侯耀文更是經常帶郭德綱上電視節目,給他創造機會。
侯耀文在收郭德綱為徒的時候,擋住了外界的重重阻力,有好多同行一再勸侯耀文,不要收郭德綱,但侯耀文真想為相聲傳承做點貢獻,便收了。
這一點就讓郭德綱感恩戴德,創業初期,這是他最大的心願,終於完成了。可惜侯耀文走的太早,郭德綱剛剛走後沒多久,他就去世了,二人其實只相處了三年時間,這三年很短暫,但是很美好,也很難忘。
直到現在,郭德綱每年都舉辦紀念侯耀文的相聲專場,表正對他的思念和感恩。
侯耀文在生活中對郭德綱也很好郭德綱沒有走紅的那些年,在北京相當於外地三無人員,北京的同行根本不會看他一眼。
郭德綱吃了好多苦,他最困難的時候投靠一個朋,但那個朋友的家人對他並不友好,天天吃雞皮,最後導致郭德綱看到雞皮就很厭惡。
交不起房租的時候,被房東辱罵,吃漿糊的時候,也沒有人給過他一塊錢。
郭德綱那會兒認識侯耀文的時候還沒成名,侯耀文對郭德綱卻很照顧,經常叫他來家裡吃飯,對給他東西,對他就跟自家人一樣,讓他感受到了久違的溫暖。
郭德綱是愛憎分明的人,侯耀文對他這麼好,他當然會記得,也會回報。
-
12 # 花兒NO少年
從郭大爺的各種採訪,包裹相聲都能看出,郭老闆是個重情重義之人,俗話說“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在侯先生去世後,郭老闆的做法就已經證明。
-
13 # 小張熱愛生活
如果沒有侯耀文的那場相聲界有名的收徒,或許郭德綱還在苦苦掙扎為了生存而說相聲,又或許已經因各種原因堅持不下去而改行從而消失在大眾的視線裡,也就不會有現在的德雲社。郭德綱的相聲基本功在現如今的相聲演員裡無出其右,他的堅持和努力也是值得學習的,但如今的成就也離不開運氣。郭德綱最大的幸運,就是在最艱難的時候遇到了師父侯耀文先生。
當初,郭德綱三次離開家鄉進入北京,懷揣著年輕人的夢想和對未來的憧憬。但是事與願違,現實總是一次次的跟他開玩笑,在如今成功的時候看待當初,或許從外人看來是欲成大事必現苦其心志的磨難,但是如果發生在每個人的身上,又有幾個人能夠堅持下來,還能走到現在呢。
郭德綱在1995年的時候,也找到了志同道合的幾個人重新想要把傳統相聲透過小劇場的方式發展起來,最早就是張文順、李菁他們三位。但是,近十年的時間裡也不斷的有演員加入,喜歡的觀眾也是越來越多,但是卻依然沒有太多的知名度,也沒有賺到多少錢,儘管不是很強大,但是也卻受到一些“主流”相聲的抨擊和追打,生活艱難。
要知道無論在那個行業裡,必須要有自己的師門傳承,也就是想要發展必須要有依靠。年輕的郭德綱也瞭解這樣的道理,也曾提著重禮去拜訪當初頗有名望的相聲演員想要拜入門下,也曾想削尖腦袋的去加入“鐵飯碗”的相聲團隊,但是一次次的被拒絕,不是因為不夠優秀,而是在傳統相聲裡顯得很優秀,也很有想法有衝勁但是顯得不太合群。
所以,在堅持了近十年的郭德綱也有崩潰的那一刻,才有了與張文順先生合作的那段《論相聲五十年之現狀》的不像相聲的相聲。既是對當初相聲界的一種諷刺,也是想要發洩當時收到不公平待遇的一些憤慨,正因為是真情實意的流露,才有了現場老觀眾和演員們真實的悲傷的淚水。
而之後郭德綱似乎是苦盡甘來,在一次偶然中被侯耀文先生所欣賞,並表達出對這個年輕演員的喜愛之情。最終面對種種的質疑和阻礙,侯耀文先生將郭德綱收歸於門下。也正因為如此,郭德綱和他的德雲社終於在相聲界站穩了腳跟,有了師門就如同有了根基,更何況侯耀文先生不僅是相聲名家、中國曲藝協會的副主席,還是一位非常“護犢子”的師父。
儘管侯耀文在收了郭德綱為徒之後,僅僅三年的時間就不幸離世,師徒兩人歡聚一起的日子也不過是短短三年。但對於郭德綱和德雲社來講是一件受益終生的事情。正是有了這段師徒之情,郭德綱才獲得喘息之機,儘管還是被打壓,但是不會被置於死地。侯耀文先生是郭德綱一生的貴人,而郭德綱對恩師也是感恩戴德。
當侯耀文先生離世以後,郭德綱幫助他的女兒奪回遺產,不惜與當時還交好的侯耀華撕破臉,甚至於面對的是當時很大一部分相聲圈的“勢力”,這是一種報恩,不惜與全天下人敵對的報恩。單憑這一點,郭德綱就是一個很講恩情很講原則很講情義的人。話又說回來,如果侯耀文先生沒有離世,又有幾個人能一直指責郭德綱,或許現在的郭德綱不僅僅會在小劇場演出,也不僅僅是搞商演,中國曲藝家協會也會有他的一席之地吧。
-
14 # 使用者6348937654954
文藝界呀講門派,流派,比如你寫了一個小說著作,如果以你的名字發表恐怕沒有人買,如果掛上個大名人,那你的書就火了,戲曲,相生,許書,,,,等等,都講這個,如果你是候寶林的徒弟,那相生界就沒有人敢說你的不是,因為那樣他就得罪一大片人,當然你也的有本事,所以有候耀文,別人就不會自己找麻煩。
-
15 # 弱水三千分一杯
侯躍文為郭德綱正了名。
相聲這一行,和青幫很像。不管你是誰,要想在這行混,就得有個師父。誰帶你出來的?你家大人那?沒有,那對不起,你不能在這行裡討生活。
當初,郭德綱在北京不也是打著楊志剛的旗號嗎。後來楊志剛不承認,郭德綱不就成小舍兒了嗎。沒有師父成空子了。坐起事來,事倍功半。雖已小有成績,但難有大的突破。
正是在這時,侯耀文收郭德綱為徒。等於是給郭德綱頒發了混跡於相聲圈的許可證。從此,海闊天空任意馳騁。
-
16 # 楚懷玉1
拜山頭。侯耀文就是給了他個名分。以侯耀文的名氣,人們自然接受了郭德綱的相聲。沒有侯,估計郭德綱連戲臺都上不去吧
-
17 # 上善若水37675
如果沒有侯耀文的那場相聲界有名的收徒,或許郭德綱還在苦苦掙扎為了生存而說相聲,又或許已經因各種原因堅持不下去而改行從而消失在大眾的視線裡,也就不會有現在的德雲社。郭德綱的相聲基本功在現如今的相聲演員裡無出其右,他的堅持和努力也是值得學習的,但如今的成就也離不開運氣。郭德綱最大的幸運,就是在最艱難的時候遇到了師父侯耀文先生。
-
18 # 祈福平安110
相聲門拜師認祖很重要,你要是有個像樣的師父起碼沒人敢明目張膽的欺負你,郭德綱想在北京站住腳沒個好的師承關係 分分鐘鍾這個圈裡的人可以滅了他,侯耀文乃侯寶林之子,相聲界一杆大旗,不管哪個派系,包括曲協那個主席也不敢撒野,郭德綱拜侯耀文是天上掉的餡餅,求之不得,從此再不是沒孃的孩子了。侯耀文收郭德綱沒有外界那麼多聯想 說明侯耀文慧眼識才,按侯耀文的地位沒人敢說三道四,你可以不來參加拜師儀式 但你不敢胡說八道,這就是侯耀文地位和分量決定的。天津楊志剛是否是郭德綱師父需要雙方認可 楊志剛沒看出郭德綱日後會出息,沒算出來,不然雙方不會翻臉打到法院,郭德綱歷經磨難,年輕時犯過錯誤沒什麼新鮮的,年輕人誰不犯錯,如今的人也會犯錯。郭德綱也是相聲圈裡幾百年出一個的奇才,如今無人能及,沒有郭德綱相聲早就是博物館裡的記憶了,郭德綱消失了,沒有再出奇才 相聲還得完蛋,德雲社那些沒有經歷過磨難,沒有打磨過的,即便學點相聲基礎知識都不足以挑起大梁,郭德綱能有今天實乃天意,磨難加天意,時也,運也,別人妒忌不得,越打壓越紅,只要郭不犯大的致命的錯誤 ,會一直紅下去。
-
19 # 天弘小語
讓郭德綱有“家”了!
給予郭德綱經濟上的支援!
郭德綱相聲中的語言,某些字詞“歸韻”很有師父的痕跡。
等等。
-
20 # 使用者4956903716549Wlj
候寶林是叢林裡走出來的老虎,候耀文是籠子裡養大的老虎,老虎死了,虎皮還在,猴子披上了虎皮,正在冒充百獸之王。
回覆列表
郭德綱師從侯耀文,雖然說侯耀文在藝術上沒有教授過郭德綱什麼,但是侯先生做得最大的事,就是把郭德綱拉進了相聲這個大家庭,讓其有一個正式的身份。也正是這個身份,才讓郭德綱在後來的發展中,沒有那麼多的阻力。
相聲界對外來人還是比較反感的,當年侯耀文沒收郭德綱為徒,一直撮合的人就是於大爺于謙,大家知道于謙是石富寬的徒弟,而石富寬又是侯先生的搭檔。可以說這個關係很近了,在於謙以及師傅石富寬的撮合下,當然前提也是侯先生看郭德綱很不錯,最後同意將其收進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