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21 # 文史哲研讀間

    悲劇”是一個古老的概念,由酒神節祭禱儀式中的酒神頌歌演變而來,流傳至今已有2000多年,它幾乎是與人類的“文學意識”同時產生的。文學作品中的“悲劇”一詞最早出自戲劇領域,其特點為人物與現實之間不可調和的矛盾衝突與負向情感的結局。“

    巧合的是,作為世界上最偉大的戲劇家之一,威廉·莎士比亞一生中最為人們所稱道的作品便是“四大悲劇”:《哈姆雷特》、《李爾王》、《麥克白》、《奧賽羅》。可見,作家們創作文學作品時對悲劇的推崇由來已久。

    中國傳統文學作品,同樣歷來崇尚悲劇,我們所熟知的“四大名著”中,除了《西遊記》算得上是喜劇結尾,其他三部《三國演義》、《水滸傳》、《紅樓夢》毫無疑問,都是悲劇。

    圍繞悲劇的實質核心,作家們一直在思考

    其實早在古希臘時期,悲劇就已發展成熟。古希臘悲劇是由“日神”阿波羅精神與“酒神”狄奧尼索斯精神的對抗與調和而產生,並以酒神精神為主導的,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便在《詩學》中嘗試對悲劇進行定義:

    悲劇是對於一個嚴肅、完整、有一定長度的行動的摹仿;它的媒介是語言,具有各種悅耳之音,分別在劇的各部分使用;摹仿方式是借人物的動作來表達,而不是採用敘述法;借引起憐憫與恐懼來使這種情感得到陶冶。

    這被後人看作是悲劇概念的“摹仿說”。

    在中國,中國現代文學的先驅魯迅先生對悲劇的定義雖然不夠全面,卻直指關鍵:

    悲劇是把人生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

    提到悲劇,還有一個繞不開人:哲學家、詩人、文藝評論家尼采。他在《悲劇的誕生》中認為,悲劇藝術代表著希臘人對生活的理解和體驗,悲劇的功能在於以審美的態度對待人生,獲得暫時的解脫。人們在悲劇裡可以獲得個體生命消失的體驗,實現了對終極命運的消解。

    由此,我們可以梳理出關於“悲劇”的幾個元素:

    立足現實而高於生活

    基於美好與價值

    矛盾衝突強烈

    引起受眾共情

    獲得情感的藉慰與審美的人生

    閱讀一出“悲劇”:體悟生命的延伸

    文學作品,即使如科幻作品天馬星空,也是基於人生經驗寫就的,是作家自我審視的成果,也是社會自我推動的基石。文學作品中的“悲劇”,憑藉其中扣人心絃的情節設定,求而不得的人物命運,更容易激發出人的憐憫之心,給人以代入感。

    我們會為《悲慘世界》中冉阿讓所遭受的不公經歷感同身受,也會因《羅密歐與朱麗葉》愛而不得的真摯情感難以釋懷,雖然也許我們沒有親身經歷過,但同理心讓人深入故事、理解人物、感嘆造化,將我們生命的維度拉長再拓寬,讓我們在有限的人生中遇見無限的人間百態。

    但需要說明的是,“悲”絕不是“悲劇”的意義本身。除了悲傷的情緒,悲劇需要一個精神的出口:讓無力者有力,讓悲觀者前行,讓幸福的人發掘生活的本質,讓不幸的人重拾面對的勇氣。

    優質的文學作品不會為了虐而虐,枉顧情理與邏輯。人物所遭遇的悲劇一定事出有因,也許在意料之外,卻總在情理之中。讀曹雪芹的《紅樓夢》,我們眼看他起朱樓、眼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恰如孔尚任的《桃花扇》,無分毫說教,卻揭示著世道衰微的根源與癥結。

    正如餘華在《活著》中寫道的那樣,“以笑的方式哭,在死亡的陪伴下或者。”消亡與悲劇是每個人一生也繞不開的主題,但“悲劇”讓我們看到了這個殘酷的命題下,人可以給出的精彩紛呈的答案。

    悲劇中那些時光也抹殺不掉的人物,也許終將消失在宇宙的無窮中,但那些曾經有所的掙扎、抗爭、堅韌與不屈,絕非徒勞,它們無時無刻不在映照著人性的光輝。《俄狄浦斯王》是如此,《荷馬史詩》中西西弗斯也是如此。

    悲劇的元素幾乎存在於所有文學作品中

    說了這麼多,你會發現,悲劇的元素或多或少存在於所有文學作品中。題主所提到的“淡淡的憂傷”,是人們莊重審視自身,從而抒發出的“渺滄海之一粟,羨宇宙之無窮”的仰天嗟嘆;也是回首往事,萬千思緒在心間的“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的振臂一呼。

    你知道,“趨利避害”人性中與生俱來的屬性,然而就是有一些人,有那麼一點捨生取義的豪情、鍥而不捨的追求,為了一個前人從未見過的“至真、至善、至美”的境界上下求索。即使作為讀者的我們無法擁有、無法做到,也會抒發出一點“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心嚮往之”的由衷讚美。

    因此孟子說:

    知其不可為而不為,賢人也;知其不可為而為之,聖人也。

    也許,這就是文學作品中“悲劇”的價值吧。

  • 22 # 磚家老胡

    悲劇的意義映照現實,影響現實,所以你會憂傷。

    我認為,你的第一個問題主要在於理解什麼是悲劇,第二個問題則是理解一個概念:共情。

    1.什麼是悲劇?

    只要你願意,你起碼能找到一百個來自名人答案。我個人認為對於圈外人,它們都是然並卵。

    個人認為,悲劇就是結果不符合大多數受眾心裡預期的故事。

    這裡的難點,為什麼大多數受眾會形成一種共識性的預期?世界各地的道德觀並不一樣,但是人卻有共同的動物屬性和社會屬性,只是這兩類屬性在每個人的具體體現不同,構成了獨立的個體,也即人無完人。

    我們的某種屬性一定會驅使我們想要獲得某些東西,正如馬斯諾層級需求揭示的一樣,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心理需求。由此形成了一類又一類的具有相同需求的人群。這就是受眾形成共識性預期的理論基礎。這也是道德成立的低層邏輯。所以,通需求一樣,會有一類又一類的是非善惡觀。

    2.什麼是共情?

    當我們看一個故事的開始時,我們就會基於自己的經歷和思想預設故事的發展,一步一步往下,最終形成一個預期結果。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總會有意無意地把自己的某種心理需求融入故事中,想要獲得有種滿足,並由此對故事產生各種情緒,這些現實世界產生的情緒又終將影響現實。這就是共情。

    3.總結

    你得不到你想要的,你會不會憂傷難過?你憂傷難過,這就很悲劇了。

  • 23 # 小狐狸的沙門魚

    魯迅說:“悲劇就是把美好的東西毀滅給別人看。”

    人們永遠充滿了對美好事物的渴望和憧憬。

    亞里士多德曾在《詩學》中專門探討過悲劇的含義:

    【悲劇的目的是要引起觀眾對劇中人物的憐憫和對變幻無常的命運的恐懼,由此使感情得到淨化。悲劇中描寫的衝突往往是難以調和的,具有宿命論色彩。】

    這也就意味著,這種悲劇是不以人力為轉移的宿命。我舉一個最典型的例子,俄狄浦斯。

    俄狄浦斯還未出生就被下了咒詛,從出生的那一刻起就註定了他會是一個悲劇,註定了他一定會殺父娶母。

    儘管他的父親為了避免那個咒詛靈驗,刻意不和他的母親接觸,但終於俄狄浦斯還是意外降生了。

    儘管他已經降生,父親為了那個咒詛,狠心把他拋棄在荒野讓其自生自滅,但是命中註定,他不會死,不僅沒有死,還陰差陽錯之下成為鄰國國王的養子以及繼承人。

    為了擊退怪物斯芬克斯,他終於還是無意之中,親手殺死了自己的父親。解救了忒拜城的俄狄浦斯被推選為新國王,按照習俗,娶了當時失去丈夫的王后,並生下兩個孩子。

    這個王后,正是他的母親。

    被下咒詛的每個人都在竭盡所能的化解,遠離,但最終還是在命運的裹挾之下,應驗了宿命。

    人的努力,最終敵不過悲劇般的宿命。也許,正是這種抗爭和無力,深深地打動了人們,成就了悲劇獨特的藝術色彩,讓人難以忘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俄、沙、美在石油上的此次博弈,誰能笑到最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