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21 # 導演青寧

    都是獨裁專制。所不同的是,清朝還對國民(滿人除外,他們是主子)進行了亡國統治。所以孫中山提出的口號是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和上一次元末造反口號一致:驅除胡虜恢復中華。

  • 22 # 小笨牛笨小牛

    除了一些形式上的規定,其餘是沒有多大區別的,因為封建王朝統治的實質就是“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形式上的區別在於,明朝時期,可能對外用兵少,加之部分皇帝對農業的發展,使得百姓的賦稅相對輕一點,但地主的地租依然很重。還有就是那時候對於服飾,髮型等都是傳統中國的漢族服飾。

    到了清朝,最突出的形式上的改變就是,滿族統治,推行剃髮令,當時“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導致了大辮子盛行百年以上。還有就是,清朝後期,因為外來侵略,百姓生活更苦,面對的戰亂更多。同時也開始慢慢接受工業革命帶來的一些東西。可能還有一點重要的就是,清朝雖然比明朝時代近,但因為八股文,文字獄等,其實這時的百姓思想是更為封閉的。

    還有一點要注意,就是明朝的天下人,幾乎覺得封建王朝的統治無可厚非。但清朝因為是異族統治。反清復明的民間聲音一直在部分人心中持續到清朝覆滅。

  • 23 # 粵西高涼城一鎮隆

    對於老百姓來說,確實沒有什麼實質性的區別,都是要種地交租,從給姓朱的地主交給了姓愛新覺羅的地主,可能最大的區別就是髮型變得難看了。

    大明朝作為中國歷史上,得位最正的一個漢人政權,大部分人都會為都認為明朝比清朝好。當然,這個所謂的好並不是指單方面的,而是從整體方面還說的,那麼明朝到底比清朝好在哪裡呢?

    這幾點或許可以告訴你答案。

    1,朝政

    滿族本是明朝的臣屬,入關後屬於異族統治,心裡虛就要樹立威信。滿清皇帝在犯錯誤的情況下,也不容許任何大臣指指點點,清朝兩百年間就沒出現過多少名臣。明朝完全不一樣,在大明時期直言進諫的大臣數不勝數,指指點點都是小事,有人當著皇帝面開罵,吐沫星子都能噴到皇帝的臉上,明朝的皇帝進諫的大臣敢怒不敢言,就算很生氣也不會被誅九族,最多也就是打屁股。

    2,外交

    清朝從順治十八年(1661年)開始海禁,到乾隆二十三年(1757年)全面閉關鎖國,夜郎之大,錯過了發展的黃金時間,導致後來一些列的問題。

    明朝早期的鄭和下西洋,宣揚國威,萬國來朝。後期雖然表面也有閉關鎖國,只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不過中期以後的大明朝就是非常開放的。值得一提的是,明朝由於對外開放的原因,全世界的白銀基本上都流入了中國,尤其是大明朝生產的絲綢和瓷器,那可是深受外國人喜愛,並且這些東西當時也只有明朝可以生產,外國人想去別地買都沒地方去。而且明朝的海防由於開放的原因發展的也特別好,像什麼葡萄牙,荷蘭等等自稱海上霸主的他們,其實跟大明朝叫囂並不好使。

    3,武器裝備

    一個國家的戰鬥力強不強,主要就是看能擁有什麼樣的武器。武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清朝入關後並沒有重視火器的發展,甚至還被直接擱淺了,百十年後拿著弓箭大刀長矛對抗列強的洋槍大炮,被虐的那叫一個慘,從此中國人民就跪了下去。火槍火炮最早是中國人發明的,到了清朝之後棄之不用,想想當年大明的神機營何其牛皮,1953的朝鮮之戰以少勝多打的倭寇丟盔棄甲,對比大明朝來說清朝確實是有點太諷刺了。

    4,民生

    對於老百姓來說,生存環境才是最重要的。清朝的稅收方式完全是照抄明朝的,無非是因為美洲白銀湧入,將明朝的實物稅和勞役摺合成貨幣稅了。真正能比較明清生活水平的,應該是人均糧食佔有量。  明後期,平均每個糧農勞動力可養活8.3口人;清乾隆中期,可養活8~9口人;清乾隆末,6口;清末,4.6口。

    明後期,平均每個糧農人口除自身糧食消耗外,可向社會提供糧食458市斤,清乾隆中期,提供441市斤;清嘉慶中期,121市斤,清末,50市斤。  明代人均糧食佔有量為1741市斤。清朝前期的人均糧食佔有量為1705市斤。晚清到民國的一百多年來,人均糧食佔有量居然一直徘徊在705市斤。

    歷代人均糧食佔有量(市斤)

    時期:漢代 盛唐 北宋 晚明 清初  晚清

    人均:456  1256  1333  1741  1705  705

    從資料可以看出,我國人均糧食佔有量,自漢代以來,一直到明代,一直是在上升的,直到清代才開始下降,到晚清民國,下降到最低點。

  • 24 # 米盧老頑童

    明朝的統治比清朝統治相對寬鬆一些。滿人自始至終對漢人不信任,持懷疑打壓態度。

    政治上高壓,經濟上掠奪,文化上桎梏,軍事上嚴控。終滿清一朝中國社會沒有任何進步!

  • 25 # 露西他爹

    對老百姓來說,清朝與明朝的統治毫無差別,都是封建王朝,都是家天下,科舉考試製度跟民眾一毛錢關係都沒有。解放初期,小學畢業生都是知識分子。大家可以想象一下,明清時期是什麼狀況。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既然所有的生命都要死亡,那麼生命的意義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