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 和諧園
-
22 # 心理諮詢師海霞
您提到有時拒絕別人,心裡會感到愧疚,不清楚自己這種行為背後隱藏的真正情緒是什麼?
首先可以看出您是一個善良的人,也比較注重別人的感受,你怕拒絕了之後引起別的不變,所以內心會有一些不安。
另外可以看出你和別人的交往過程當中有一些討好型人格的存在,而討好型人格可能和原生家庭的生長環境有關,比方說您有一位或者兩位比較嚴厲的父母對你要求比較高,只有當你達到了他們的期待,他們才會表達出對你的讚賞,久而久之,就內化為我必須順從別人才會得到讚賞的,這種模式也就是我們俗稱的討好型人格。
討好型人格的背後隱藏的是人際關係恐懼。老師想和您一起覺察的是,如果你拒絕了別人,你內心的恐懼是什麼?
是否恐懼別人不再理你,或者恐懼這段關係會變得僵化了。
討好型人格的根源問題是在乎別人的感受大於在乎自我感受,實際上別人沒有那麼脆弱,不會因為你的拒絕而變得怎麼樣。另外,如果別人因為你出於本心的拒絕而對你有一些責備或者不滿,那是他們的功課,不是你的問題,因為你有權決定接受或者拒絕,這也涉及到你是否可以守得住自我邊界的問題。
以上,老師幫您總結一下,在您的這種情緒感受當中,需要您覺察的是您自我的善良和對拒絕別人產生的恐懼,以及討好型人格。
如何改善自己的這種行為,就要先從樹立自己的自尊心和邊界開始練習,先接納和尊重自己內心真實的感受,老師覺得既然你已經選擇了拒絕的方式,那說明你內心裡對這個人或者這件事是比較抗拒的,那就可以以一種委婉的方式來讓對方知道你內心的真實想法,而我們每個人實際上也都喜歡和真實的人交往,不要怕,真實的自己,暴露在別人面前,別人就會變得不友好。
當你越來越自尊,越來越自信,越來越能守得住自己邊界的時候,拒絕別人就成為了一件讓你覺得舒服,讓別人也覺得舒服的事情,你內心裡也不會過於在於這種感受。
希望老師的分析能讓你對這個問題有更加深入的理解,也希望你逐漸地可以練習對別人說No而不必感到內疚。
-
23 # 山海姐姐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先來區分一下基於提出要求方與要求資訊接收方的不同情況。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提出要求方(別人),提出要求方對資訊接收方(我們自己)提出要求,這個要求我將它分為兩種型別,型別一是合理要求,型別二是不合理要求。
什麼是合理要求呢?比如說你是一個網路技術人員,同事的電腦突然出了軟體或硬體問題向你求助,基於你的專業領域和你解決問題總是很有效,那麼同事提出的要求(求助)是合理要求範疇。
那麼不合理要求呢?比如說在一個冬季你某天下班回家的路上,看到一位平生素未謀面的陌生路人,這個路人看上去十分寒冷,他/她向你提出去你家取下暖的要求,按照社會禮儀和風險預判來講,這位路人提出的要求就是不合理要求。
其次,我們來看一下資訊接收方(我們自己)在接收到的要求訊號時的處理方式。
處理方式我也把它分為兩種結構,一種結構是力所能及接受或拒絕要求,一種結構是力所不能及接受或拒絕要求。
由此,我可以得出要求提出方與要求資訊接收方不同處理方式的假設收益與損失。
1、先來看一下要求提出方
如果對方提出要求你拒絕,對方都會體驗到被拒絕的消極情緒,因此都得-1分,
如果對方提出要求你接受,對方就會有積極情緒體驗以及你接受要求後帶給對方的收益,得+2分。
2、再來看一下要求資訊接收方
如果對方提出合理要求在你力所能及範圍內:你接受,助人為樂有好的情緒體驗,得+1分;你拒絕,則會有故意不幫助帶來的心裡愧疚,得-1分;
如果對方提出合理要求在你力量範圍之外:你接受,不但無法完成要求,還會產生無能感,得-2分;你拒絕,由於本來自己就幫不上忙,也不會有任何拒絕帶來的負擔,得0分;
如果對方提出不合理要求在你力所能及範圍內:你接受,委屈了自己,但總算能完成要求,得-1分;你拒絕,由於是不合理要求,也不會有任何拒絕帶來的負擔,得0分;
如果對方提出不合理要求在你力量範圍之外:你接受,委屈了自己還浪費了自己的資源,得-2分;你拒絕,由於本來就力所不能及還是不合理要求,因此不會有任何拒絕帶來的負擔,得0分。
我用表格來直觀表達一下以上的敘述:
透過這個假設,我們可以看到只有在別人提出合理要求,你又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去拒絕了才會產生內心的愧疚;尤其對別人提出的不合理要求,不管在你能力範圍內還是外,你都不應該為拒絕這個要求而感到愧疚。
-
24 # 大地諮詢
過不了心理那道坎,心太軟,這種人一般心裡都過於善良沒有原則,又特別愛要面子,拒絕別人等於丟掉了自己的面子,丟掉了自己在別人心目當中美好的印象。如果內心足夠強大,就不會有這種顧忌
-
25 # 悠悠無心女
完美主義者,不願意因為拒絕而影響他人心中的形象,其實不用這樣,這樣你會特別的累!
學會懂得拒絕,才能更好的生活,有能力就幫,沒能力就回絕,你為什麼會愧疚呢,你把自己想象的太厲害了,總是想幫助他人,幫不到心裡又愧疚,如果長此下去,你會變得越來越敏感,焦慮!
所以請你現在學會懂得拒絕他人!別讓自己的不好意思害了你
回覆列表
可能從小到大,你的潛意識裡逐漸形成這樣一個觀念:別人的痛苦是我造成的,我很不好。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會遇到這樣的人:一遇到問題,就把責任推到別人身上,都是別人的錯,自己永遠沒有錯。
一般遇到這樣的人,我們都會對他避之不及,敬而遠之。可是如果是父母這樣對待孩子,孩子不僅沒有能力去分辨真假,也沒有能力去逃避。
比如很多人都聽父母對自己說過這樣的話:“我現在過的這麼苦,還不都是為了你!”這樣就讓自己站在道德制高點,把本應自己承擔的責任推到孩子身上,緩解自己的無能感。
還有的父母會對孩子說:“我心臟不好,都是你氣的,你要是聽話,我怎麼能得這個病!”這也是把自己的問題推給孩子,同時達到讓孩子聽話的目的,可謂一箭雙鵰。
如果你在很小的時候,沒有能力分辨對錯的時侯,身邊的人總是把問題的責任推給你,讓你覺得是自己的錯導致別人的痛苦,久而久之,你的潛意識裡就會形成一個根深蒂固的觀念:別人的痛苦都是因我而起,我是一個不好的人。
這樣在你長大後,每當你拒絕別人的時候,儘管你的拒絕是非常合理的,你也會本能地產生一個想法:拒絕他是我的錯,是我讓他痛苦了。所以就會產生愧疚感。
在這樣的觀念下,你很難拒絕別人。小的時候無法拒絕父母,做一個聽話的孩子;工作後無法拒絕同事,做出損害自己、觸犯原則的事情;結婚後無法拒絕配偶,默默承擔著不公平的關係。
後來你慢慢明白要做出改變,但每次拒絕別人都會讓你不安、痛苦,覺得自己成為一個壞人。
要改變這一點,需要你告訴自己兩點:
1.先自己,後他人。如果一個人不能維護自己的利益,沒有人會在乎你的感受,你也就得不到尊重。
2.對不合理的要求堅決說不,同時誠懇地告訴他拒絕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