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21 # TT三寶麻麻

    你婆婆種下的苦果她自己要咽。

    我姨就是這樣的婆婆,照顧我弟媳婦的孩子的時候特別的盡職盡責,盡職到什麼程度呢, 不管孩子是在跟媽媽喝奶,還是睡覺,只要哭了,就馬上把孩子抱走了去哄。她也挺會哄的,孩子到手上一般就不哭了。

    直接後果就是, 我弟媳婦從孩子兩三個月開始,孩子一哭,馬上就喊媽,然後把孩子塞給我姨。 再然後除了寶寶喝奶,其他事情一概不管,全部交給孩子奶奶, 自己去玩手機。

    我弟媳婦平常在傢什麼活也不幹,但是她最大的優點就是我姨說啥就是啥,基本上不跟我姨有反對意見。 我姨性格比較憨厚,覺得兒媳婦這樣挺省心的,自己累點,總比整天跟兒媳婦吵架來得好。 家裡六口人(還有個90歲的婆婆)每天就她一個人忙活, 從早上起床,買菜,做早飯,做午飯,做晚飯,洗碗,洗衣服,打掃衛生, 帶孩子全是她一個人的。 哪怕我弟和弟媳婦下樓帶寶寶出去散步,都不放心得跟著。

    終於小寶快一歲的時候,我姨一大堆毛病找上門來了,腱鞘炎發作,高血壓頭暈, 這個時候想著不要帶小寶, 可是小寶已經習慣跟著她了。 我們都說她是自找的, 把兒子媳婦老公都慣壞了,累得可不就是她自己。

    所以放心的把寶寶交給你婆婆吧,她會後悔的.....

  • 22 # 清晨婭婭

    說實話,我最討厭和反感婆婆的這種行為,搞的好像媽媽是後媽一樣,不會哄孩子心疼孩子似的,只有她會帶孩子心疼孩子一樣,這其實也是對媽媽的不尊重。這樣的婆婆就是那種比較強勢的人,什麼都得聽她的,有了媳婦還是一樣想保持她的主權地位,跟媳婦搶兒子,搶孫子,最好都和她親,她才高興,我真是深有體會。我對此的做法就比較直接,你要心疼孫子,搶著要帶,那好,你就帶,我上班;你要不帶,那我帶,我一個人帶,你不要在我面前指手畫腳,離遠點,不然一家人沒法和諧,真的是兩代人不能一起帶孩子,而且還是個強勢的婆婆,更不能一起了,距離產生美,用在婆媳身上也是很合適的。所以,面對這種婆婆,只要你不反感,那你可以讓她繼續幫你帶孩子,你要是不喜歡,就直接說出自己的想法,或者透過老公向婆婆傳訴你的意思,最好畢竟孩子更願意和媽媽在一起。

  • 23 # 小碎嘴

    和我家之前情況一樣,婆婆一聽到寶寶哭,不論做飯洗衣,都會停下手中的活兒飛奔過來,抱著寶寶又搖又晃。記得一次,和婆婆帶寶寶去游泳,寶寶進入認生期又隔半個月沒去,看到按摩阿姨就大哭,不讓別人碰,結果衣服剛脫碰了下水,奶奶就趕快為寶寶穿上衣服收拾東西回家了,我也哭笑不得。類似情況遇到好幾次,為了孩子好,我們要想辦法改善。

    首先,回到家後,我先嚐試和婆婆溝通,告訴她這樣做只會更加縱容孩子,讓孩子認為只要哭了就會有人抱有人哄,對其性格養成不利。其實這些婆婆都知道,也很贊成我的說法,但效果不大。

    同時,讓婆婆多和鄰居親戚的媽媽群,奶奶群交流。老公的小姨來家裡做客時,看到了也會讓小姨幫忙開導婆婆;表妹也經常帶著孩子來家裡玩兒,也會教婆婆一些育兒觀念。慢慢地,寶寶哭了,婆婆不會那麼急著要抱起來,會先等會兒看寶寶反應。

    而且,從另一角度出發,奶奶怕寶寶哭是疼愛孫子孫女的體現,怕孩子受委屈。自己的孩子能被別人如此疼愛著,同時又有人替自己分擔一些,也是一種幸福。而對育兒觀念的不同,需要的是兩代人不斷的溝通交流。

  • 24 # 卓越親子

    孩子一鬧,婆婆立刻把孩子從媽媽手上抱走。這是一個普遍的問題。要破這個問題,首先要分析一下婆婆出於什麼心理這麼做。1.真心關心寶寶,怕寶寶受了什麼委屈。2.擔心媽媽搞不定,來幫助媽媽。3.彰顯婆婆的本領比媽媽大,變相打壓媽媽。4.純粹做給別人看的,旁邊沒人的話就根本不會來管。針對這其中心理,我們來一一擊破。1.關心寶寶的。和婆婆溝通好,婆婆可以給與技術指導,由媽媽來操作。不要強行抱走寶寶,畢竟寶寶要媽媽帶,不是要婆婆帶。2.其實2的對應方式和1差不多,最主要的是好好溝通,並且對婆婆表示感謝。3.這類心理的話,平時就要好好溝通,媽媽更加要注意平時多學習,從理論上實際上讓婆婆信服,讓她得不到機會。4,這類婆婆的話,最好就少接觸了。

  • 25 # 桐媽親子派

    這個就是婆家寵愛孩子的一種表現方式吧,我覺得不是特別過分。

    我覺得,寶媽可以和婆家溝通一下,說說自己的想法,或者讓寶爸去說。

    婆家的做法也是心疼孩子,想法是好的,做法有欠考量。所以如果寶爸能夠去溝通一下,說明一下情況,我覺得事情並不難解決。

    畢竟小孩子寵成什麼樣,以後家長都要自己擔著,等到養成不好的習慣再也改不了的年紀,就得由國家管了。從小培養好習慣才能讓孩子長大有約束,不肆意而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春節期間家裡的孩子壓歲錢能收到100000元麼?這些錢大家如何理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