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曹老師xixi

    大將軍的官職只有皇帝才能任命,劉備巔峰時期自稱“漢中王”,相當於諸侯王,雖然是自稱的,但級別和曹操的“魏王”、孫權的“吳王”是一樣的,最高許可權只能任命“前後左右”將軍,即分別是前將軍關羽,左將軍馬超,右將軍張飛,後將軍黃忠。

    後來曹丕220年稱帝建魏後,劉備在221年也稱帝續漢,這個時候劉備才有了任命“大將軍”的權利,但劉備在在位中的2年內,一直沒有設“大將軍”一職位,僅設定了低於“大將軍”一職的“車騎將軍”和“驃騎將軍”,分別是張飛和馬超,因此對比曹魏原“前將軍”升遷“大將軍”,結合蜀漢原“左右將軍“馬超和張飛本來就次於關羽來看,劉備可能原打算讓關羽升遷“大將軍”的,均資歷和能力,關羽確實也夠格。可惜關羽220年戰敗身亡了,劉備估計一時也沒有合適的人選,就空著了,接著2年後的223年,劉備突然就病逝了,“大將軍”一職就在劉備時代就空著了。

    補充:劉禪繼位後,諸葛亮為實際軍政大權掌控人,自己又身任“丞相”一職,所以沒有必要再設“大將軍”一職來分權,因此蜀漢的“大將軍”一職一直到諸葛亮去世到沒有設定,蜀漢的第一位“大將軍”是受諸葛亮推薦的蔣琬,《蜀書》記載:

    “亮卒,以琬為尚書令,俄而加行都護,假節,領益州刺史,遷大將軍,錄尚書事,封安陽亭侯。”

    後來蔣琬去世後,費煒和姜維又先後任“大將軍”。蜀漢其實官制建設一直不全,甚至連史官都沒有,不知道是對政權不自信,還是重點都放在“恢復漢室”上,就搞不清了。

  • 2 # 白山黑水北漂人

    三國時期時局動盪天下三分,劉備建立了蜀漢政權,稱帝之後,對跟隨自己出生入死,征戰天下的將士們進行封賞,給他們封官加爵,劉備封馬超為驃騎將軍,封張飛為車騎將軍,封魏延為鎮北將軍,這裡面,劉備沒有封大將軍,是留給關羽的嗎?

    東漢末年到三國時期,將軍官職裡面屬大將軍最高,位在三公之上,然後,依次是驃騎將軍、車騎將軍、衛將軍、四軍將軍(前、左、右、後)、四徵將軍、四鎮將軍、四安將軍、四平將軍等。

    劉備稱帝后,封馬超為驃騎將軍,封張飛為車騎將軍,封魏延為鎮北將軍,但是沒有封最重要的大將軍一職,這個位置,劉備是給關羽留的嗎?

    《三國志 張飛傳》記載:章武元年,遷車騎將軍,領司隸校尉,進封西鄉侯。

    《三國志 馬超傳》記載:章武元年,遷驃騎將軍,領涼州牧,進封斄鄉侯。

    《三國志 魏延傳》記載:先主踐尊號,進拜鎮北將軍。

    這裡面沒有提趙雲封了什麼將軍,但在劉備稱漢中王時,劉備封趙雲為翊軍將軍,是個雜號將軍。《三國志 趙雲傳》記載:成都既定,以云為翊軍將軍。建興元年,為中護軍、徵南將軍,封永昌亭侯,遷鎮東將軍。

    到了建興元年,趙雲為中護軍、徵南將軍,“建興”是蜀漢後主劉禪的年號,建興元年為公元223年。以此推之,趙雲應該是被封為徵南將軍,因為,劉備剛死,國家不可一日無主,劉禪肯定立即繼位,這時,趙雲為中護軍、徵南將軍,沒有明確說是劉禪加封,估計也就是劉備之前封的。

    那其餘的將軍都封了,唯獨沒有封大將軍,可見,大將軍之位,確實是劉備給關羽留著的,可惜,關羽在進攻樊城之時,被東吳偷襲,大意失荊州,兵敗被殺,沒有活到這個時候。

    如果關羽不死,劉備封大將軍的話,一定是關羽。而劉備稱帝時,把大將軍這一重要職位空缺,可見其心中依然在思念關羽,故而乾脆空著,誰也不封,以表對關羽的懷念之情。

  • 3 # 內蒙農夫

    蜀漢,劉備先進位漢中王,後稱帝,封五虎上將,關羽,張飛,趙雲,黃忠和馬超,封諸葛亮為丞相,其餘各有升賞,同時封劉禪為太子,可以說這時的蜀漢達到了巔峰時刻,但併為設大將軍一職,因為有諸葛丞相即可,沒必要設大將軍一職,乃至後期劉備病亡,劉禪即位都沒設此一職,主因是諸葛丞相兢兢業業,一心輔助蜀漢劉氏天下,這就是為什麼不設大將軍一職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二是,反觀孫權的幾任都督,到後期連孫權都想取消此一職位,這也給漢之劉備一點兒啟示吧,

  • 4 # 又逢煙雨朦朧

    大將軍的官職只有皇帝才能任命,劉備巔峰時期自稱“漢中王”,相當於諸侯王,雖然是自稱的,但級別和曹操的“魏王”、孫權的“吳王”是一樣的,最高許可權只能任命“前後左右”將軍,即分別是前將軍關羽,左將軍馬超,右將軍張飛,後將軍黃忠。

    後來曹丕220年稱帝建魏後,劉備在221年也稱帝續漢,這個時候劉備才有了任命“大將軍”的權利,但劉備在在位中的2年內,一直沒有設“大將軍”一職位,僅設定了低於“大將軍”一職的“車騎將軍”和“驃騎將軍”,分別是張飛和馬超,因此對比曹魏原“前將軍”升遷“大將軍”,結合蜀漢原“左右將軍“馬超和張飛本來就次於關羽來看,劉備可能原打算讓關羽升遷“大將軍”的,均資歷和能力,關羽確實也夠格。可惜關羽220年戰敗身亡了,劉備估計一時也沒有合適的人選,就空著了,接著2年後的223年,劉備突然就病逝了,“大將軍”一職就在劉備時代就空著了。

    補充:劉禪繼位後,諸葛亮為實際軍政大權掌控人,自己又身任“丞相”一職,所以沒有必要再設“大將軍”一職來分權,因此蜀漢的“大將軍”一職一直到諸葛亮去世到沒有設定,蜀漢的第一位“大將軍”是受諸葛亮推薦的蔣琬,《蜀書》記載:

    “亮卒,以琬為尚書令,俄而加行都護,假節,領益州刺史,遷大將軍,錄尚書事,封安陽亭侯。”

    後來蔣琬去世後,費煒和姜維又先後任“大將軍”。蜀漢其實官制建設一直不全,甚至連史官都沒有,不知道是對政權不自信,還是重點都放在“恢復漢室”上,就搞不清了。

  • 5 # 咪來來

    在漢代,大將軍並非是常任官職,其權力極大,凡任大將軍的人都權傾朝野,為君王所忌憚。劉備不將此職予人乃是安全考慮。

  • 6 # 伊耆角木

    因為大將軍這個官職有特殊性。看著是個武將,實則在大多數情況下屬於獨攬軍政的權臣。劉備不需要也不放心把這個官職授予某個將領。

    按照漢朝官制,武將之首為大將軍,次為驃騎將軍、車騎將軍、衛將軍。看上去,大將軍跟後三個相比不過排名第一罷了,實際上,卻有天壤之別。漢武帝在位時,確立大將軍官職為武將之首,但同時,也常以大將軍、驃騎將軍等武將加大司馬執掌內朝。這些武將逐漸凌駕於包括丞相在內的三公之上。此後,雖然大將軍這個官職時有廢設,但一旦存在,必然權傾朝野,大將軍,幾乎成為了朝中第一人的代名詞。到了東漢,外戚專權成為常態,絕大多數的外戚如竇憲、梁冀、何進等也都是以大將軍的身份執掌朝政。所以,除非有凌駕其上的大司馬(不常設),大將軍這個官職幾乎可以等同於朝中第一人。注意,這個朝中第一人可不是僅僅為排名第一的朝臣那麼簡單,更多的時候,是代表著大權獨攬,甚至代表著臣強主弱,代表著架空皇權。

    劉備在成都稱帝后,以馬超為驃騎將軍、張飛為車騎將軍,卻沒有授予任何一個將領大將軍官職,恐怕就是這方面的考量。劉備並不想扶持一個能大權獨攬的人物。政務方面,有丞相諸葛亮處理,軍事上,馬超、張飛可以分擔,但真正獨攬大權的,尤其是獨攬軍權的必須是自己。所以,劉備不設大將軍。

    為了證明這點,我們還可以看看其他兩國。曹丕篡漢後,曾先後任命夏侯惇、曹仁這兩個叔叔為大將軍,這二老,德高望重。曹叡即位後,又是任命曹休為大司馬、曹真為大將軍,也是自家叔叔。這些人做大將軍,皇帝放心。但後來就逐漸不對了。曹叡臨終前任命曹爽為大將軍,雖然也是小皇帝曹芳的叔叔,但已經開始專權,到了司馬懿殺曹爽後,自己沒做大將軍,但兩個兒子司馬師、司馬昭和孫子司馬炎先後擔任大將軍,廢立、甚至弒殺皇帝,最終篡位,這種大將軍,你敢要嗎?

    東吳好不了多少,做過大將軍的先後有諸葛瑾、諸葛恪、孫綝、丁奉。除了諸葛瑾算是比較謙和外,另外三個都是權傾朝野,諸葛恪死於政變、孫綝發動政變、丁奉平定政變,多熱鬧。

    說回蜀漢。劉備死後,諸葛亮任丞相,獨攬軍政,也就不需要一個大將軍了。但是諸葛亮死後,劉禪廢除丞相官職,蔣琬、費禕、姜維先後任大將軍。這時候,他們幾個算是掌握軍政大權了。畢竟劉禪不像父親劉備那樣,他自己不會打仗,總要依靠能打仗的人幫襯著。這就是為什麼劉備不設大將軍而劉禪要設。

    最後,有人認為劉備不設大將軍是原本想把這個官職留給關羽,但關羽已死,所以空缺。這個說法其實也不無道理。如果劉備稱帝時關羽真的在世,以關羽在劉備軍中的地位,做個大將軍也算勝任,畢竟,早期劉備一旦分兵,都是自領一軍,關羽領另一軍。這個身份關係確非旁人可比。當然,歷史沒有如果,這個就不好說了。

  • 7 # 臥牛說歷史

    蜀漢自然有大將軍,也沒有題主說的大將軍。

    大將軍早在東周就有,可以理解為一軍的最高統帥,不一定是“大將軍”稱呼,例如上將軍。

    漢武帝時期,為削弱相權,以對匈奴開戰的理由,將軍權從丞相那裡拿到“大將軍”手裡。

    霍光專權的時候,用的是大將軍秉政,因此那時候大將軍可比丞相厲害多了。

    東漢大將軍一般都由外戚擔任,大將軍軍是軍事最高首領,東漢皇帝需要利用外戚掌權,不過這也導致東漢外戚專權嚴重。大將軍權柄極重,曹操、劉備、孫權、司馬昭、司馬炎都不會給自己找不自在,弄個大將軍來分自己的權柄。

    這時候車騎將軍可以認為跟大將軍一個級別,權力要比大將軍小得多。

    魏晉南北朝,“大將軍”已經沒啥用,掌兵權的是各地的都督,權臣也不是拿大將軍掌全國兵權,而是都督中外諸軍事。

    中指中央軍,外指地方軍,指全國兵權都歸你管。執掌荊州軍事就是都督荊州諸軍事。

    這稱呼到隋唐又變了,叫行軍總管,諸多行軍總管又歸一個行軍大總管,一旦戰爭結束,大總管就卸任。

    唐朝叫天下兵馬大元帥,一般再厲害的將軍也是副元帥,大元帥由皇帝、皇子擔任。一切都是為了防止武將篡權。

  • 8 # 張先生影視剪輯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大將軍,古代領兵之最高統帥。始於戰國,是將軍的最高封號,漢代沿置,職掌統兵征戰。東漢的大將軍原位在三公下,到漢和帝時竇憲出任大將軍,由於權勢太大,朝廷震動,聯合奏請以大將軍位列三公之上。東漢末年,大將軍同樣位在三公之上。到了漢末三國這一歷史階段,大將軍不僅是武將的最高官職,也參與到朝廷大事的決策中。不過,就蜀漢來說,在劉備稱帝的時候,並沒有設立大將軍這一官職。在很多人看來,劉備之所以不封大將軍,是因為關羽已經去世了。換而言之,劉備的大將軍,是留給關羽的。

    首先,在筆者看來,劉備稱帝后沒有設立大將軍,確實是因為關羽已經不在了。公元220年,關羽大意失荊州,並且兵敗被殺。公元221年,劉備在成都稱帝,正式建立了蜀漢。結合劉備在之前給手下武將的職位和地位,關羽如果沒有被殺,無疑是蜀漢大將軍的最佳人選。漢末三國時期,大將軍是武將的最高官職,在大將軍之後,依次是驃騎將軍、車騎將軍、衛將軍、四軍將軍(前、左、右、後)、四徵將軍、四鎮將軍、四安將軍、四平將軍等。公元221年,劉備稱帝后,封馬超為驃騎將軍,封張飛為車騎將軍,封魏延為鎮北將軍。

    由此,在劉備稱帝后,馬超成為蜀漢官職最高的武將了。不過,對於馬超的驃騎將軍,雖然已經很接近大將軍了,但還是差了一點。而這,表明劉備之前已經有了大將軍的人選了。在劉備稱帝之前,是先進位漢中王的。彼時,劉備漢中稱王后回到成都,大封功臣,封關羽為前將軍,張飛為右將軍,馬超為左將軍,黃忠為後將軍。因為劉備當時只是漢中王,所以不能冊封大將軍這一官職。在此背景下,劉備冊封了四軍將軍(前、左、右、後)。而在這四軍將軍(前、左、右、後)中,前將軍關羽無疑是地位最高、排名最靠前的。

    所以,如果關羽沒有兵敗麥城,而是活到劉備稱帝的時候,那麼,大將軍這一官職應該是非關羽莫屬了。根據陳壽在《三國志》中的記載:“建安二十四年,先主為漢中王,拜羽為前將軍,假節鉞。”在中國古代歷史上,“假節鉞”代表皇帝的出行,凡持節的使臣,就代表著皇帝親臨,可行使相應的權力。在漢末三國這一歷史階段,武將“假節鉞”的話,他在戰時狀態就不必請示君主,可以直接斬殺自己軍中觸犯軍令計程車卒。

    最後,由此,在劉備進位漢中王的時候,關羽不僅獲得了前將軍這一當時最高的武將官職,而且擁有了“假節鉞”,也即代表劉備行使的生殺大權。相對於馬超、張飛、趙雲、魏延等人,劉備可以說是將當時最高的官職和最大的權力都給了關羽這位武將。當然,這也是建立在關羽戰功赫赫,深受劉備信任的基礎上。早在東漢末年,關羽就斬殺顏良,被東漢朝廷冊封為漢壽亭侯,此後,關羽訓練水軍,鎮守荊州,在戰功上同樣不輸馬超、張飛、趙雲、魏延等人。在此基礎上,劉備稱帝后,也為關羽保留了大將軍這一官職。在空缺了大將軍後,劉備才將驃騎將軍、車騎將軍冊封給馬超、張飛等人。

  • 9 # 娛樂小小強

    其實在建立蜀漢之前,劉備是一個求賢若渴,仁義愛民的人。自從他稱王后,也就是漢中之戰後,不喜歡聽別人的建議,特別是反對他的或者意見不相符的,導致出現了漢時期的覆滅。最後自己帶兵攻打東吳,兵敗死於白帝城。

    在劉備稱王時,就將五虎上封為將軍,但大將軍的位置卻是空缺的,劉備原想留給好兄弟關羽,可是關羽因為自傲被東吳斬殺,導致後來一系列的變故。

    在當時的五虎上將中,劉備只相信關羽和張飛,馬超和黃忠是後來歸順的,不可能把這麼重要的位置給馬超。而趙雲呢?其實趙雲就是劉備的一個管家,劉備在世時,基本沒有趙雲啥事,直到劉備死後,諸葛亮才中用他的,可以說趙雲的地位還不如魏延,所以說不可能是他!

    而關羽和張飛呢!張飛愛喝酒,脾氣暴躁,愛打士兵,有勇無謀,不適合做大將軍,所以,只有關羽適合。可當時關羽在荊州,三國未統一,才一直空著!

  • 10 # 歷史吃瓜客

    非常榮幸回答您的問題。

    首先,不僅僅是蜀漢沒有大將軍,東吳也沒有,就連承接漢獻帝讓位控制當時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的曹魏也沒有。您想想,曹魏都不好意思設定,偏安一隅的蜀漢設定它,也沒人敢接吧。其實三國都沒有設定,意思很明顯,如果誰統一了天下,那個軍功最大的人才能享受這個榮耀。

  • 11 # 茄子與咖啡

    大將軍在漢代是軍事上的最高領導者,相當於明清的兵部尚書,這個職位只有皇帝有權利任命,比如漢少帝劉辯時期的大將軍何進。其他諸侯是沒有權利設立這個職位的。劉備在世時曾做過縣令、州牧,透過不懈的努力,在經歷過赤壁之戰後先後拿下荊州,益州,漢中等地,建立了蜀漢政權。漢中之戰大勝曹操後劉備終於在公元219年自立為“漢中王”。需要注意的是此時的“漢中王”並不是實際意義上的皇帝。

    公元220年曹丕廢帝建立了魏政權,次年劉備在成都稱帝,國號為“漢”,拜諸葛亮為相,諸葛亮同時是軍事上的負責人。既然已經拜為丞相,自然沒有必要在設立大將軍一職。劉備稱帝只過了兩年就去世了,劉備已經沒有機會再設立大將軍一職了。

  • 12 # 白雲山水居

    那是因為沒有合適的人選。

    大將軍是全軍的大統領,所有的將軍和士兵都要服從他的管理。

    劉備在的時候,在大將軍的問題上肯定是考慮過的,和諸葛亮也商量過,但最終沒有設立。

    劉備當時在選誰出任大將軍的問題上,是左右為難,可以說是非常為難。

    劉備有幾個顧慮:

    一個顧慮,兄弟之間的情義。桃園三結義的關羽張飛兩個,是最大的障礙。關羽急公好義,心胸狹隘,不適合,但如果不讓他做大將軍,可能除了張飛,別人想都不用想。但張飛呢,不是那塊材料,衝鋒陷陣可以,當大將軍號令群英,還是算了吧!但如果大將軍不是關羽,張飛也會暴跳如雷,不認賬。

    第二個顧慮,大將軍要能指揮全軍,有大的能力,當時的蜀國還真沒有。不否認,“五虎上將”加上趙子龍,個個都是勇冠三軍的猛將,但真要讓他們其中一個當大將軍統帥其他所有的將領,還真找不到合適的人選。

    第三個顧慮,怕大將軍擁兵自重,造成國家動盪,政權不穩。劉備征戰沙場幾十年,方才擁有了蜀地這塊屬於他自己的領地,就像暴發戶一樣的,怎麼捨得把最容易出問題的大將軍封出去?

    第四個顧慮,劉禪能力不足,怕不能掌控好軍隊,所以只能控制在皇帝手中最安全,到時候劉禪繼位,就能直接接收軍隊這個對於國家安全最重要的機器。

    第五個顧慮,內心深處還是怕諸葛亮奪權。諸葛亮能力太強,劉備最終沒有把兵權交出去,就是有壓制諸葛亮的意思。當然諸葛亮在最後還是認真負責地輔佐劉禪,但作為一個皇帝,有這種心思是不可避免的。

    有此五點顧慮,劉備是絕不會封大將軍的,但他沒有料到的是,劉禪還是令他失望了,諸葛亮一死,他就封了蔣琬做大將軍,徹底的放棄了兵權,從此開始走向了滅亡的深淵。

  • 13 # 楓葉0829

    大將軍這個位置比較特殊,基本可以算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了。

    西漢時,劉邦在漢中拜韓信為大將軍,位在諸將上總理軍事,韓信被處死後即不常置。僅戰時臨時受封,戰畢即除。而後劉徹,以衛青為大將軍,並規定大將軍作為將軍的最高稱謂,位在三公上,卿以下皆拜。後又設大司馬,為將軍的加官。

    而後霍光用大司馬大將軍的名義當政,權力在宰相以上 。從此,大將軍實為中朝官領袖,后王鳳等皆以大司馬、大將軍預聞政事。

    東漢的大將軍原位在三公下,到漢和帝時竇憲出任大將軍,由於權勢太大,朝廷震動,聯合奏請以大將軍位列三公之上。東漢末年,大將軍同樣位在三公之上。

    三國時,大臣秉政,多加以“大將軍”之號,最高軍職,三軍最高統帥。

    可以看到大將軍基本就可以算是掌管一國之軍隊大權,個人認為劉備時期之所以大將軍一職空缺是因為,這個職位本來是給關羽準備的,但是關羽大意失荊州,敗走麥城,不甚失手被擒。導致當時的蜀國再也沒有人有資格接任這個職位。當時諸葛亮主要負責內政,而且諸葛亮是文臣無法接任大將軍的職位,魏延守漢中,張飛守閬中,都是至關重要的位置,至於黃忠和馬超更不可能了,黃忠年紀太大了,馬超歸降時間太短,沒有足夠的威望,趙雲和陳到更像是保鏢的身份。

    所以之所以劉備之時大將軍之位空缺是因為沒有合適的人選。

  • 14 # 大白白野

    1、劉備在世時大將軍之職為什麼空缺只有他自己最清楚,他身邊左右的人或許能清楚。我們現代人只能根據史料來找原因。

    2、劉備是政治家,很會識人、用人。在世沒有設大將軍一定是有原因的。

    陳勝,吳廣起義時,趙王武臣任命陳餘為大將軍。劉邦破格封韓信為大將軍。漢武帝封衛青大將軍,大司馬,但武帝時的將軍都是領兵出征,並不參與朝廷政治,也都從來不過問國家的大計。到霍光才用大司馬大將軍的名義當政,權力在宰相以上。漢之前,最高軍事武官稱為上將軍,如秦之白起,燕之樂毅,秦末之宋義,項羽,為一國之最高軍事統帥。

    3、劉備不設大將軍,可能認為沒有合適的人選。一般大將軍智勇雙全,精通戰略戰術。劉備可能認為關羽、張飛、馬超等都不具備大將軍條件。

    4、劉備不設大將軍,可能平衡不下來。關羽、張飛、趙雲跟隨自己時間長,馬超後加入的,但馬超名氣大,攻打四川貢獻大,在百官中為首勸進劉備為漢中王。劉備當漢中王,分封了四位大將,分別是前將軍關羽,左將軍張飛,右將軍馬超,後將軍黃忠。

    5、按照《三國志》記載:先主復領益州牧,諸葛亮視為股肱,法正為謀主,關羽、張飛、馬超為爪牙,許靖、麋竺、簡雍為賓友。《隆中對》也記載:劉備器重諸葛殼,關羽、張飛等不悅,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願諸君勿復言。”羽、飛乃止。

    諸葛亮屬於軍政兩用人才,劉備計劃依倚靠諸葛亮成就大業,所以不想設大將軍一職,以免大將軍位高權重,不利於諸葛亮才能的發揮。

    6、劉備219年當漢中王,221年稱帝,223年去世,劉備這段時間非常忙,沒有過多時間來考慮大將軍事情。

  • 15 # 史海泛舟擺渡人

    筆者認為劉備之所以不設定大將軍的職位,主要是為了紀念關羽的犧牲,假如關羽沒有被孫權殺害,蜀漢的大將軍肯定是由關羽來擔任。從《三國志》中的記載來看,關羽和劉備之間的感情,早已經超過了普通的君臣感情。

    關羽對劉備忠心耿耿

    關羽是劉備手下的頭號大將,從劉備最初創業開始,關羽就跟著劉備東征西討,始終都對劉備忠心耿耿。劉備在徐州戰敗後,關羽也被曹操俘虜,曹操給了關羽高官厚祿,對待關羽十分的禮遇。關羽仍然冒著生命危險千里走單騎,回到了一窮二白的劉備身邊。

    關羽是劉備最信任的將領,也是劉備手下最能幹的將領。劉備偷襲徐州之後,親自帶兵駐紮在小沛,讓關羽帶兵駐紮在下邳。劉備在新野小城駐紮的時候,關羽為劉備訓練了一支水軍,長坂坡之戰劉備的主力被曹操擊潰,關羽帶領水軍接應了劉備。

    劉備討伐益州劉璋的時候,將諸葛亮等人全都調到了益州作戰,只留下關羽一個人駐紮荊州。關羽駐紮荊州數年,幾乎處於半獨立的狀態,但是劉備對關羽十分放心,關羽也始終沒有叛變劉備。

    孫權偷襲荊州前,曾經派遣使者向關羽的女兒求親,想要跟關羽結成親家。關羽痛罵了孫權的使者,拒絕了孫權方面的拉攏。縱觀關羽的一生,從來沒有做過背叛劉備的事情,劉備對關羽也一直十分信任,給了關羽極大地自主權。

    劉備對關羽有情有義

    曹魏的劉曄曾經評價劉備說:“劉備和關羽名為君臣,關係就像是父子一樣親密。”劉備稱帝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討伐東吳,即使蜀漢的重臣都不支援東征,但是劉備仍然堅持出兵伐吳。

    從劉備出兵伐吳這件事不難看出,劉備對關羽有情有義,即使是孫權主動求和,劉備也不顧一切的要攻打孫權,拼盡全力要為關羽報仇雪恨。劉備封馬超為驃騎將軍,封張飛為車騎將軍,獨獨留下大將軍沒有封,也說明了大將軍的人選已經不在了,劉備想要將這個職位為關羽留著。

    總結

    一些人認為劉備不設定大將軍,是因為大將軍的位高權重,可能會威脅到皇權。實際上東漢時期大將軍的權利已經遭到削弱,真正能夠威脅到皇權的官職是丞相。劉備既然設定了丞相,也完全能夠設定大將軍的職位,而且蜀漢後期也確實有大將軍的職位。劉備時期不設定大將軍,最大的可能就是劉備為關羽留下了大將軍的職位,來紀念關羽的犧牲。

  • 16 # 史蹟觀察眼

    在漢朝時期,大將軍之職掌統兵征戰,是武將之中最高的封號,尤其到了東漢末年,大將軍更是在三公之上。

    對於劉備在世不設大將軍一職,這個問題要一分為二:劉備稱帝前、劉備後稱帝后。

    劉備稱帝前

    按照漢朝禮法,只有皇帝才能冊封大將軍,劉備在稱帝前,在禮法上不能設大將軍一職,但我們根據劉備稱帝前對官職的冊封,推斷出稱帝后大將軍最有可能的人選。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馬超、龐羲、射援、諸葛亮、關羽、張飛、黃忠、法正、李嚴等120人聯名上表劉備為漢中王。在沔陽設定祭壇場地,群臣陪位、陳兵列眾、劉備宣讀奏訖,自立為漢中王。

    劉備稱漢中王后,冊封了前、左、右、後四軍將軍,身份地位按先後順序排列,前將軍關羽最高。

    可以很清楚的看出,如果劉備稱帝,大將軍一職必然非關羽莫屬。

    但在劉備稱漢中王僅僅幾個月後,前將軍關羽就被孫權大將潘璋部馬忠捕殺,孫權將其首級送至洛陽曹操處,孫劉聯盟正式決裂。

    劉備稱帝后

    建安二十六年(公元221年)四月初六,在群臣的擁立之下,劉備在成都武擔山之南接受皇帝璽綬,改元章武,建立蜀漢,之後大赦天下,拜諸葛亮為丞相,許靖為司徒,廣設文武百官,修建宗族祠廟,祭祀漢高祖以下列祖列宗。

    五月,立皇后吳氏,劉禪為皇太子。

    七月,劉備執意發動討伐東吳之戰,率軍沿江而下。

    從這裡可以看出,等到劉備稱帝后,馬上迫不及待地討伐東吳,無論其戰爭真實目的是否是為關羽報仇,也無論劉備心裡是否有合適的人選,但起碼在這個時候,並不適合冊封大將軍一職。

    緊接著劉備面對的就是夷陵大敗,之後更是一病不起,沒多久便含恨於白帝城離世了。

    所以我們可以得出結論:劉備心中大將軍一職最合適的肯定是關羽,關羽死後,劉備心裡有沒有更合適的人選都不重要,因為他已經沒有時間和心思冊封大將軍一職了。

  • 17 # xu5131744

    大將軍的官職只有皇帝才能任命,劉備巔峰時期自稱“漢中王”,相當於諸侯王,雖然是自稱的,但級別和曹操的“魏王”、孫權的“吳王”是一樣的,最高許可權只能任命“前後左右”將軍的, 後來曹丕220年稱帝建魏後,劉備在221年也稱帝續漢,這個時候劉備才有了任命“大將軍”的權利,但劉備在在位中的2年內,一直沒有設“大將軍”一職位,僅設定了低於“大將軍”一職的“車騎將軍”和“驃騎將軍”,因此對比曹魏原“前將軍”升遷“大將軍”,結合蜀漢原“左右將軍“馬超和張飛本來就次於關羽來看,劉備可能原打算讓關羽升遷“大將軍”的,均資歷和能力,關羽確實也夠格。可惜關羽220年戰敗身亡了,劉備估計一時也沒有合適的人選,就空著了,接著2年後的223年,劉備突然就病逝了,“大將軍”一職就在劉備時代就空著了。 補充:劉禪繼位後,諸葛亮為實際軍政大權掌控人,自己又身任“丞相”一職,所以沒有必要再設“大將軍”一職來分權,因此蜀漢的“大將軍”一職一直到諸葛亮去世到沒有設定,蜀漢的第一位“大將軍”是受諸葛亮推薦的蔣琬,《蜀書》記載: “亮卒,以琬為尚書令,俄而加行都護,假節,領益州刺史,遷大將軍,錄尚書事,封安陽亭侯。” 後來蔣琬去世後,費煒和姜維又先後任“大將軍”。蜀漢其實官制建設一直不全,甚至連史官都沒有,不知道是對政權不自信,還是重點都放在“恢復漢室”上,就搞不清了。

  • 18 # 看經典品百味人生

    首先,在筆者看來,劉備稱帝后沒有設立大將軍,確實是因為關羽已經不在了。公元220年,關羽大意失荊州,並且兵敗被殺。公元221年,劉備在成都稱帝,正式建立了蜀漢。結合劉備在之前給手下武將的職位和地位,關羽如果沒有被殺,無疑是蜀漢大將軍的最佳人選。漢末三國時期,大將軍是武將的最高官職,在大將軍之後,依次是驃騎將軍、車騎將軍、衛將軍、四軍將軍(前、左、右、後)、四徵將軍、四鎮將軍、四安將軍、四平將軍等。公元221年,劉備稱帝后,封馬超為驃騎將軍,封張飛為車騎將軍,封魏延為鎮北將軍。

    由此,在劉備稱帝后,馬超成為蜀漢官職最高的武將了。不過,對於馬超的驃騎將軍,雖然已經很接近大將軍了,但還是差了一點。而這,表明劉備之前已經有了大將軍的人選了。在劉備稱帝之前,是先進位漢中王的。彼時,劉備漢中稱王后回到成都,大封功臣,封關羽為前將軍,張飛為右將軍,馬超為左將軍,黃忠為後將軍。因為劉備當時只是漢中王,所以不能冊封大將軍這一官職。在此背景下,劉備冊封了四軍將軍(前、左、右、後)。而在這四軍將軍(前、左、右、後)中,前將軍關羽無疑是地位最高、排名最靠前的。

    所以,如果關羽沒有兵敗麥城,而是活到劉備稱帝的時候,那麼,大將軍這一官職應該是非關羽莫屬了。根據陳壽在《三國志》中的記載:“建安二十四年,先主為漢中王,拜羽為前將軍,假節鉞。”在中國古代歷史上,“假節鉞”代表皇帝的出行,凡持節的使臣,就代表著皇帝親臨,可行使相應的權力。在漢末三國這一歷史階段,武將“假節鉞”的話,他在戰時狀態就不必請示君主,可以直接斬殺自己軍中觸犯軍令計程車卒。

    最後,由此,在劉備進位漢中王的時候,關羽不僅獲得了前將軍這一當時最高的武將官職,而且擁有了“假節鉞”,也即代表劉備行使的生殺大權。相對於馬超、張飛、趙雲、魏延等人,劉備可以說是將當時最高的官職和最大的權力都給了關羽這位武將。當然,這也是建立在關羽戰功赫赫,深受劉備信任的基礎上。早在東漢末年,關羽就斬殺顏良,被東漢朝廷冊封為漢壽亭侯,此後,關羽訓練水軍,鎮守荊州,在戰功上同樣不輸馬超、張飛、趙雲、魏延等人。在此基礎上,劉備稱帝后,也為關羽保留了大將軍這一官職。在空缺了大將軍後,劉備才將驃騎將軍、車騎將軍冊封給馬超、張飛等人。

  • 19 # 青史拾貝

    劉備在世的時候大將軍職位空缺是不得已的。不設大將軍的原因有兩點:一是有人無職,二是有職無人。

    有人無職

    大將軍在東漢末時是重要的軍職,常兼錄尚書事,能開府置僚屬,與太傅、太尉等共同主持政務。而能做大將軍的人選,在劉備在世時有且只有一位,就是關羽。但關羽活著的時候有個尷尬,就是劉備還沒有當皇帝,最高只做到了漢中王。而大將軍,是隻有皇帝才能封的。所以關羽只能做到前將軍。

    前將軍,是漢朝的重號將軍之一,與後、左、右將軍並位上卿,地位次於大將軍及驃騎、車騎、衛將軍。有兵事則典掌禁兵,戍衛京師,或任征伐。劉備作為諸侯王,按照當時的實際地位,勉強能任命,也屬於他能任命的最高軍階了。

    關羽本人對前將軍的職位愛你不滿意,因為黃忠為後將軍,地位和自己一樣,他憤怒地說:“大丈夫終不與老兵同列!”不肯接受任命。奉命來冊封的使者費詩用劉邦和蕭何,曹參的關係來對比劉備和關羽的關係,並對關羽說:“如今漢中王因為一時的功勞,尊崇黃忠,而在他心中的輕重,黃忠怎能和您相比呢!況且漢中王與您猶如一體,休慼相前,禍福與共。我認為您不應計較官號的高下,以及爵位和俸祿的多少。我僅是一個使者,奉命之人,您如果不接受任命,我就這樣回去。只是我為您這樣感到惋惜,恐怕您以後要後悔的。”關羽聽了他的話以後,大為感動,醒悟過來,立即接受了任命。

    關羽還沒來得及等到劉備稱帝,就故去了。所以來不及享受大將軍的稱號。

    有職無人

    等到劉備當了皇帝,遍觀諸將,卻沒有合適的大將軍人選。張飛的性格是“暴而無恩”,不適合做大將軍,因此僅從右將軍晉封為車騎將軍,領司隸校尉,進封西鄉侯。如果他在這個位置上幹得好,將來未必沒有升任大將軍的可能。但很不幸,張飛在劉備稱帝當年六月,就被部下張達﹑範強謀殺。也不能做大將軍。

    劉備之前所封的前後左右四將軍,除了關羽和張飛外,後將軍黃忠(劉備成為漢中王第二年亡故)和左將軍馬超(章武二年亡故)也先於劉備亡故。而趙雲,此時任翊軍將軍,這只是一個雜號將軍,是劉備自己創造的一個官職,所以以趙雲那時的地位就更不可能任大將軍了。

    正是由於這兩個原因,大將軍之位在劉備在世時一直空缺,在劉備去世後,由於諸葛亮既是丞相,錄尚書事,假節,又封了武鄉侯,權勢已極,再封為大將軍就有和皇帝分庭抗禮的嫌疑了,所以大將軍位空缺。

    後記

    等諸葛亮去世,後來的繼任者們自覺聲望無法和諸葛亮相比,因此不再擔任丞相,而是以大將軍,錄尚書事,假節的身份行丞相事。蜀漢的最後一位大將軍是姜維。

  • 20 # 安定郡小書生

    蜀漢政權始終以漢室正統自詡,因此在官職上完全是參照東漢管制,相比較而言,沒有曹魏、孫吳那樣出現非常大的改變。

    當然蜀漢政權僅僅是偏於一方的割據政權,在管制的設定上只能是東漢官制的縮小版或者說閹割版。另外,由於劉備、劉禪兩代帝王對諸葛亮及其後繼者的信任或依賴,蜀漢形成了以丞相、大司馬、大將軍等軍政首腦執掌大權的體制。

    這主要分為三個階段,總體呈現出皇權日益集中的趨勢。

    (一)丞相階段:劉備建國以諸葛亮為丞相,到後來獨立開府理事。

    (二)大司馬階段:諸葛亮病亡後,後主劉禪以蔣琬為大司馬領政。

    (三)大將軍階段:蔣琬之後,先後由費禕、姜維出任大將軍負責軍務。

    劉備時期的軍政方面官制的設定

    在這個時期由於劉備的威望及個人影響力,主要特點是軍、政相對分開,但總體以劉備為主。

    在內政方面,劉備放手讓諸葛亮負責。這時期,諸葛亮出任丞相、錄尚書事、假節,在張飛去世後接任司隸校尉一職。

    在軍事方面,之所以沒有出現與之對應的大將軍職務,主要由於劉備軍人出身,所以由劉備親自負責。

    另外,在劉備稱漢中王時,尚無任命大將軍的許可權,軍隊的最高職務人員分別:前將軍關羽、左將軍馬超、右將軍張飛、後將軍黃忠。在劉備稱帝后,此時由於關羽的去世,馬超、張飛、趙雲、魏延等人,但他們的地位遠無法與關羽相比。所以,劉備採取了空缺大將軍的做法,由馬超出任驃騎將軍、張飛出任車騎將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伊朗的導彈打不到美國,是否伊朗對美國束手無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