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21 # 酥梨甜橙

    現在教育已經進步了很多,家長跟孩子的關係也有了很大的突破。然而,家之所以為家,是因為有父母、子女。我們在家庭裡面扮演的重要角色,對孩子來說,是父母,而不是朋友。

     

    首先,作為父母最重要的初衷,是希望孩子能夠健康成長。因此會為他的身體健康、學校教育、綜合素養的提升費心費力,花錢花時間自然不在話下。但是現實往往會啪啪打臉:孩子不聽話、說了也不改;孩子不愛學習,再好的輔導班再好的家教也不管用;孩子跟家人關係緊張,越長大越不願意跟我們說心理話,你根本就不知道他在想什麼、在跟哪些人交往。而升學的壓力撲面而來,那些“別人家的孩子”往往又跟自己家的混世魔王形成鮮明的對照。本已經非常焦慮的內心,更是比貓抓還難受。

     

    這個時候,可能你就會聽某位專家說,要跟孩子做朋友,來進行更好的教育。我不反對跟孩子做朋友,這樣的天倫之樂是求之不得的。但是發現了嗎?往往我們是在子女教育上受挫時,才想到跟他做朋友,而不是你內心覺得是志趣相投想要交的朋友。這個時候我們想跟孩子交朋友的動機,更多的是想要教育他。而什麼是的朋友?朋友往往內涵志同道合的意思,以相交友誼深厚為基礎。我們跟孩子最基本的關係,顯然不在這一層。

     

    那為人父母,我們是不是跟孩子做不了朋友,就教育不了他呢?

     

    顯然不是。記錄片#他鄉的童年#在講到芬蘭人的教育時,有一段話我非常認可:

     

    大意是說,作為父母,我們是那個幫助他能夠在社會上生存的人,而不是要跟他做朋友。我們要跟孩子立規矩,這個規矩就是邊界。

     

    比如說我有個朋友,非常優秀,博士畢業後就自行創業,現在公司已經四年了,一切正在往好的方向運轉。他的父親對他就有兩個規矩,而那是他從小到大不可逾越的邊界:1、不可犯法;2、不能吸毒。看到這兒你可能會笑了,說是個人都應該知道這兩點吧。但是我想說明的是什麼?難能可貴的是這位父親要告訴他為什麼不可犯法、為什麼不能吸毒,而在他成長的過程中,他對這兩點是有深刻認識、認同了這個邊界的。也就是教育家說的“起作用了“。

     

    現在很多父母在學識上已經遠超過上一界的父母,教育理念也非常先進。但是在跟孩子的相處中,是先做朋友還是先立規矩,有時候還是會犯難。孩子總會長大,有他自己的朋友、自己的生活。而我們作為父母,也是有自己的圈子自己的朋友。在孩子成年之前,我們儘可能幫助他成長、自立,在他們長大後,過好我們自己的日子。我想這個,大概就是跟子女最好的關係了:各自安好,相互惦念。

  • 22 # 糖球成長季

    本身作為家長,已經是長輩的角度,如果再先立規矩,只會加深長輩的概念,讓孩子覺得有距離感,不敢親近。但是,如果先做朋友,就有了親近感,孩子的想法也會更願意表達,在知道孩子想法的時候,你的對策才會有用。知己知彼才能百戰百勝。不打沒準備的仗。

  • 23 # 小林子啦啦啦

       在現代孩子的教育方式上,民主教育備受推崇。打罵孩子成了街頭老鼠,和孩子朋友式的交流相處、尊重孩子主觀意識成了眾多父母的不二選擇。

      

       那民主式教育真的是教育孩子的萬金油嗎?如果你將孩子純粹的當做朋友相處,可是會遇到不少麻煩哦。孩子年紀小,遇事經驗不足,不具備解剖分析複雜事物的能力,很多決定都是根據天性喜好,率性而為。

       比如:眼下二胎政策放開,不少父母想要第二個寶寶,但大寶的意見成了家長們十分看重的因素。而孩子一般會認為有了第二個寶寶,爸爸媽媽對他的愛會被平分甚至奪走,往往是大哭大鬧!讓很多家長頭疼不已。

       前一段時間有一段影片,影片裡一個十來歲的小男孩因為淘氣,弄壞了別人的東西,媽媽教育他時,他不聽,反而掐著媽媽脖子!還有些網癮留守少年,沒錢上網時,對照顧他的爺爺奶奶持刀相對,棍棒相加,此類事例並不少見,其中有教育、管教的缺失,但更多的是平日過分照顧孩子的感受,什麼都遷就他。

       兩個極端都不可取,既不可放任不管,也不可稍有點事就棍棒伺候,折中處理最為穩妥,打罵孩子固然不是最好的教育方法,但是在民主式教育的同時也要給孩子劃下紅線,越線則要受到嚴厲處罰,我們稱這種教育方式為權威民主式教育,即家長尊重孩子的合理合情自主意願,但牽頭人和管理監督人必須是家長。

      

       1.你是權威!要讓孩子有所怕!

       孩子是非觀念淡薄。作為父母你就應該教會孩子規矩,特別是有些不好的習慣正在養成,比如,孩子揹著你偷偷拿你包裡的錢去買吃的或者上網咖,你發現後就應該馬上讓他明確知道這種行為的嚴重性。要收回你平時民主式教育的溫柔,嚴厲批評甚至適當體罰,你要有做父母的權威,讓孩子有所怕。

       2.你是偶像!要讓孩子有所愛!

       孩子還小時,父母是超人,你有能力滿足他的願望和創造驚喜。孩子對父母懷有期待!但不要讓這種期待變得爛大街。他想要什麼都滿足,到最後你真的滿足不了了!

       3.你和孩子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朋友!

       父母要比朋友擔負的多得多。你可以陪孩子笑,陪孩子鬧,聽他說話,聽他想法……但你們的關係遠遠不是朋友,你還肩負著孩子的引導者和監護者。別太強求和孩子做朋友。你有你的權威,也有你的溫柔。

    再跟你分享一下我家寶寶的識字經驗,我家孩子3歲開始我就和他一起看書,但不會動的書籍我家孩子不是很喜歡,後來我開始尋找動畫類的教育材料,前後使用過多款早教類的應用,普遍存在廣告頻繁、在未知孩子學習效果的時候就開始收費,直到我發現了【貓小帥識字】應用可積累識字量,養成閱讀好習慣,快速適應幼小銜接。

  • 24 # 泠之硬筆書法講堂

    我來回答孩子的教育到底是該先做朋友還是先立規矩?

    我首先說出我的觀點:我認為孩子的教育要先立規矩,再做朋友。其實說實話,和孩子做朋友太難了!你不要奢望能真的和孩子成為百分百交心的朋友。孩子的適應能力非常強!他們可以很快地學會了“察言觀色”,並且懂得與不同人要有不同的相處方式,採可以使自己獲得最大的好處。可能我們很多家長都遇到過類似的困惑,當我們和孩子相處時,你有沒有發現只要家長有一次對孩子放鬆了一點,那麼下次孩子就會再進一點,孩子總是一點一點地試探著家長們的底線,直到我們最後忍無可忍。

    古人有句俗話:棍棒底下出孝子!此處的“棍棒”不一定就具體指體罰孩子地工具,而可能是“規矩”!但是棍棒一定是“規矩”的保證!沒有人從一開始就喜歡被人管教的!比如,孩子和媽媽在一起時特別乖,但只要爸爸帶,就特別折騰,基本上家庭相處特點是嚴母慈父;或者是和爸爸媽媽一起時很聽話,爺爺奶奶帶時就特別哭鬧。反正是誰寵他,他就跟誰雞飛狗跳的鬧騰!為什麼他敢鬧騰?因為孩子知道:“我就是鬧翻了天!你們也不敢把我怎樣了!”如果前面有規矩在那邊擺著了,你看看他還敢無休止的放肆嗎?

    當然了,我們現在社會上的教育主要都是奉行尊重孩子,奉行所謂的自由原則,不贊成輕易去體罰孩子。但是,家長要明白一點:你要尊重道理!而不是尊重不講道理。一個不講道理的孩子,你還尊重他!給予他所謂的自由!你是要讓他很自由地、不講道理地成為一個“什麼”了?所以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一樣的道理,教育沒有規矩,孩子不成材!

    所以不管孩子是不是不斷在試探大人的底線,還是面對不同的大人,孩子用不一樣的方法,這些都只能說明一點,孩子缺乏規矩。

    不聽話的孩子都是父母努力“培養”出來,試想一下我們從小對孩子百依百順,有求必應,是不是典型的沒有規矩?或者說沒有界限了?

    那麼如何給孩子立規矩呢?

    1、在給孩子立規矩時,千萬不要想著和孩子做“朋友”。

    先做好我們的第一職責:我們首先是孩子家長,只有先擔當好這個角色,盡到家長的職責,和睦相處,才能再和孩子做朋友。在給孩子立規矩時,父母應該言明利害關係,講清規則,而不是打著尊重朋友的旗幟,輕易妥協。

    2、讓孩子明白“規矩”第一。規矩也是做人的信用,絕對不要去嘗試破壞。

    好奇心是孩子的天性,勇於嘗試也是擁有膽量的象徵。但是,父母應該從小告訴孩子,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可以做。比如:回家先寫完、寫好作業再去玩等等。讓孩子明白:學生階段的他“學習無商量!”學習沒有做好,所有他想做的事情要靠後,或者取消!

    3、不要什麼事都對孩子說“不”,要培養孩子的自我分辨能力。

    給孩子立規矩,並非讓父母事事都對孩子說“不”,培養出一個畏首畏尾,膽小怕事的孩子,也不是我們教育的目的。但是,因為父母無法時時刻刻跟在孩子身邊,就應該盡時培養孩子的自我分辨能力。

    當然,在和孩子的相處中,並不是反對和孩子做朋友,只是有個前提,需要建立在一定的規則之上,需要和孩子有清晰的職責界限。

    未來,孩子無論走進學校,還是走入社會,都要遵守各個環境的規則。

    所以,為了孩子能更好的適應,建立自己的生存法則,父母越早培養孩子的規矩意識,和孩子建立規矩,對孩子未來的發展越有益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辣椒塑膠大棚、中棚、小棚種植該如何選擇種植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