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user9286725591723

    關於這個問題 看你怎麼看待了 可以選擇銀行的理財產品 當然也存在一定風險性 同時銀行也會推出一些無風險性的理財產品 但是利率較低 所謂高回報就意味著高風險 。

  • 2 # 劉先森理財深呼吸

    建議如下:

    如果您能承受高風險,建議全部投資股市,現在大盤處於低點,未來2-3年理論上講有一波行情

    穩健理財型:

    30萬用於買穩健型理財產品,年化收益5%左右,一年或者2年期的,10萬投資於股市

    保守型:

    全部買穩健型理財產品,年化收益5%左右,一年或者2年期的,

  • 3 # 金美圓的財經筆記

    三五年內不會考慮買房,也能說明你對當下的經濟形式和房地產未來走向看得比較透,現在還往房產跑肯定是不行的。那你擁有40萬存款,如何理財還是要根據自己的個人風險承受能力來決定,畢竟不同的投資品種風險是不同的,需要擇優考慮。

    目前國內投資者可以分成三類,第一類保守型投資者,只想本金保本,收益要求就要降低;第二類穩健型投資者,本金不出現虧損的前提下還要適當增加利潤;第三類積極型投資者,本金可以承受一定的風險,但是收益必須要高,結合這三類情況對產品選擇。

    第一、保守型理財

    1、購買銀行大額存單和國債。目前大額存單的年化收益在4.18%,門檻是20萬資金,你有40萬完全可以把資金投入到大額存單中,“無風險”每年還有穩定收益。國債也可以考慮,做短中期債券回購需要開通券商賬戶。

    2、貨幣基金。貨幣基金當下七日年化收益在2.3%左右,很顯然收益並不理想,但是貨幣基金流動性強,可以隨存隨取,如果資金可以固定投資,不會挪用,就考慮到銀行固定收益理財產品即可,資金需要流動就買貨幣基金。

    第二、穩健型理財

    1、指數基金。可以考慮投資指數基金,這就需要投資者對理財擁有一定的專業知識了,不過可以在當下投資股票市場的指數基金,既排除了踩雷風險,又能長期定投在後期會獲取到滿意的收益。

    2、購買保險。購買一些分紅險,這就需要對保險相關品類瞭解,儘量選擇大型保險公司,避免小的保險公司出現兌付風險,買保險是一種健康和安全保障,收益要求不要太高。

    第三、積極型理財

    1、股票市場。 股市雖然風險高,但是收益也不低,對於希望得到高回報的投資者而言,在風險投資品種中,股票是當下最好的機會。大盤在下跌四年後處在築底階段,只要資金投入股市後以較長週期等待獲取回報,後面就會有一個滿意的收成。

    2、期貨市場。期貨市場是比股票風險還要高的投資品種,投資期貨可以說是一念天堂一念地獄,如果想要較快地得到回報,是可以考慮投資期貨市場,但是也會出現較大的虧損過程。期貨市場不存在牛熊之分,也不適合大多數人。

    第四、近年投資機會在哪裡?

    1、黃金市場。黃金目前在經濟衰退時期迎來的大漲的行情,預計金價的走勢將會繼續樂觀的向上推進,只是短線在全球央行塊貨幣寬鬆時期黃金受到基本面利好支撐不斷在高位震盪,看似存在風險,但隨著後期更多助漲黃金的訊息推出後金價在未來會面臨一輪較長的漲勢。

    2、股票市場。大盤在下跌了四年之後處在築底週期內,歷史最長的一輪熊市也僅僅是四年半的時間,此次下跌剛好超過四年半,很顯然目前的大盤是在低估值和低價格區間,只要後期政策利好不斷推進,股市就會開始慢慢地向上波動,而且股市已經正在走向成熟階段,預計後期堅持投資會有較大的回報。

    總之,根據自身風險承受能力來選擇投資品種可以在低中高理財產品中組合投資,以便增加投資收益。另外,對於高風險投資品種一定要注意控制風險,也要合理的控制資金,尤其在今年出現的兩個投資品種中都可以考慮投資,畢竟做的是趨勢,賺的也是趨勢的錢。

  • 4 # 君子難郞

    這是個瘋狂的時代,什麼都難做,又什麼都好做,有膽識和頭腦的人做什麼都發財,懦弱無能的人只會跟風充其量混個溫飽。

    放大到一個地區,我們透過資料可以發現,以山西遼寧為代表的上世紀富裕過的北方省份居民存款額名列前茅,而以福建廣東為代表的沿海省份居民負債卻遠超內地。

    這是思維與膽識的問題,沿海省份有著“敢拼才會贏”的拼搏精神,凡事敢為人先,敢於第一個吃螃蟹,敢於投資新鮮領域,敢於做別人沒做過的事,報團發展,而內陸省份凡事求安逸。

    北方省份能做事業單位有份穩定的工作是很榮耀的是,而沿海南方省份更多的卻是自由創業者,包括公務員在內,每個人都有各種各樣的副業,正常上班的工作只是滿足日常生活需求,真正的收益則是各種各樣的投資專案。以為身邊的朋友為例,能透過網際網路金融理財在短短的五年間能讓2萬元都基礎投資發展倒如今幾百萬的盈利,或許許多人不信,但不管你信與不信,事實就是如此!

  • 5 # 厚金說

    四十萬的存款,確實要合理規劃理財方案。房產,現階段也並不是投資的合適階段,三五年內不買房的方案,合適。金老師,接下來講講理財方案:

    1、將一半的資金進行銀行“大額存單”。四十萬的存款,一半的資金就是二十萬,銀行“大額存單”的年化利率較高,但存在門檻,一般在二十萬門檻與三十萬門檻。所以,將一般的資金進行大額存單,是達到部分銀行的門檻的。大額存單的安全係數高,且在到期以前七個工作日能轉讓。年化利率方面,三年期大額存單大約在3.5%-4.5%之間。

    這樣,將一般的資金放在銀行大額存單,不僅僅年化收益率較高,安全係數也是較高,並且還具有一定的流動性,這樣的安排是合理的。

    2、將剩餘資金的一半進行中低風險理財。中低風險理財,雖然具有一定的風險,但風險性不至於損失本金,並且年化利率較高。中低風險的年化利率一般在3.5%-6%之間,將剩餘資金的一半進行中低風險,擴寬收益水平,增加利息收入,並且所需承擔的風險相對較低,也是合理之舉。

    中低風險理財,有著不同的期限,自行可以搭配短、中、長期限,也能透過這樣的搭配,能很好規避取款風險。如果遇到使用資金的時候,還能透過就近有短期限資金可以使用。

    3、將剩餘資金的一半進行貨幣基金理財。貨幣基金最大的優勢是什麼?就是靈活便捷,特別像餘額寶、零錢通之類,現在就算是地攤、小販也能進行支付,並且還有著年化收益率存在。現階段貨幣基金的年化收益率在2%-4%區間,這樣應對生活中的開銷以及急用錢等資金,完全都能應對,不至於違約大額存單或者銀行中低風險理財,造成理財收益受損。

    4、剩餘所有的資金,進行股市高風險投資。將這一小部分資金,博取擴寬的收益性,金老師認為是合理的。雖然是高風險投資,但也存在著高風險背後高收益的可能性,如果在好的年份,投資回報率甚至能達到20%以上,這就擴寬總收益水平。當然,股市的高風險,也不是不能規避,需要保持價值投資,能更好的規避風險,達到穩定盈利的效果。

  • 6 # 自由度2009

    建議將錢分成多份,進行不同的理財方式,這樣可以分散投資,降低風險,除了保守型的可以嘗試外匯投資,現在貨幣貶值越來越嚴重,要合理規避這種風險.

  • 7 # 投資走向財富自由

    如果你願意承擔點風險的話,可以買股票。考慮你應該是新手,建議你買指數基金,比如滬深300,穩妥風險低,3-5年時間會給你意外的驚喜(跑贏90%的炒股散戶,應該沒問題)。另外,儘量不要買個股,除非你已經花了很多時間研究這家上巿公司,對這家公司的業務、經營瞭解比較清楚了。

  • 8 # 康愉子

    樓下有很多為朋友給出了配置方案,也都很全面,所以我是再來湊熱鬧的。

    我覺得樓主可以先簡單梳理下整體的財務狀況。

    比如,未來可能的資金需求。這四十萬是確定就是短期內不需要用的還是要準備一部分備用金出來應對緊急的資金需求。理財比較忌諱的是突然情況,比如本來計劃好是3年的定期,突然要提前取出來,那很可能受益就會縮水甚至可能會損失本金。

    以及,每月的現金流。如果有穩定的收入來源,也沒有太多的債務性支出,那現金流就很穩健,能承擔的風險可能就會更高一些。像老年人的存款理財,因為沒有額外的更多收入來源,必須以安全為首要考慮,而年輕人有穩定的收入來源,且未來還有增長空間,那可以適當地增加風險級別。 這些也會影響到投資標的的選擇。

    還有一些其他的情況,比如三五年不會買房是因為已經有很多套房子,不需要做房產的配置,還是說考慮到目前的房價把剛需延遲。 如果是後一種情況,那未來若是房價發生變化,可能又會想要買房。

    總之,不同的情形需要有不同的考量,不能完全一概而論。

    風險較低的方案是,存款+理財產品。目前的情形大概能有4-5%的收益吧,當然這背後還牽扯到理財產品的選擇,要選低風險的品種。

    稍高一點的是,存款+債券。應該可以做到7-8%的收益吧,債券注意以選擇債券基金為主,直接投公司債要更難一些。

    風險再高一些的是,存款+債券+股票。同樣,股票可以以指數型基金為主,這目前已經成為主流了啊。而三者之間資金的分配比例是調節方式。以目前股市的估值,風險是相對比較低的,當不可能是絕對沒有風險。能承受的風險大一點,可以考慮多投一點股市,反之則少投一點。

  • 9 # 長青樹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先看一張圖:

    這是一張家庭資產配置象限圖,如圖所示:

    分別為要花的錢,保命的錢,生錢的錢,保本增值的錢四個資產象限,並且附有相關比例,下面我來具體解釋一下各象限資產存在的意義。。

    第一象限:要花的錢,佔比10%。。

    這一部分錢,其實是應對你日常生活開支的。大家有疑惑,為什麼有了固定工資收入了,還要存3-6個月的生活費。。其實投資是一門嚴謹的學問,任何時候 ,都要把意外風險考慮周全,包括這個6個月生活費準備金的問題,是為了應對萬一哪天突然面臨失業,你將有6個月的時間給你重新上崗的機會,這種機會當然永遠用不上才好,但是不得不提防。。題主的總資產40萬元,但6個月的生活費貌似也用不了10%,所以,這個比例可以是浮動的,明白其中的原理就好。

    第二象限:保命的錢,佔比20%

    這個很好理解。。未來社會將會是商保的天下,其一,商業保險確實很有必要,在未來的家庭和社會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毫不誇張的說,甚至具有維穩的社會職能,這也是國家在大力規範保障保險市場的根本原因。

    其二,就家庭抗風險能力來講,沒有比商保更優質的標的。不管商業保險如何被詬病,現實情況是人們越來越重視到商保配置的重要性,買車了你敢不上保險嗎?這僅是商保很少的一部分,還有醫療險,重疾險,意外險等等。。保險的主要職能是利用資金的槓桿原理,花小小一部分錢,解決生活中存在的具大的風險。

    就家庭資產來說,這個賬戶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如果把家庭資產分配比喻成一場戰役,保險賬戶的設定無疑是最重要的後勤保障部分了,如果一場戰役的後勤保障不到位,往往戰爭還沒開始,就結束了。

    比方說,你還沒有建立保險賬戶,拿著資金便全部入了股市,買了基金,股票等投資品,突然家庭慘遭疾病襲擾,你不得不從股票賬戶裡把錢拿出來用於治療,如果在股市恰恰處於低峰值的時候,你就得承受虧損,達不到資產增值 的目的。至於比例問題,以合理配置為宜,全方位,不留保險死角。

    第三象限:生錢的錢,佔比30%。

    這部分好理解,不是股市就是房產,沒啥好說的,單就風險可控來說,還有比股票房產更優質的投資品嗎?不過多言一句,現在房產也不確保能增值,風險是有的,就看你如何操作,對股票與房產的理解有多深。。到這個程度的投資,一般不僅僅是運氣和技能的問題,往往是知識的變現。。你積累多深的知識,就能獲取多大的收益。。

    第四象限:增值的錢,佔比40%。

    雖然與第三象限有點重疊,像是畫蛇添足,但是如果你真正理解了,就不會這麼認為了,這個賬戶是對第三帳戶強有力的支撐。第三帳戶可以認為是進攻性較強的部隊,敢打敢拼,能夠以死相搏,成則斬獲更大的收益,敗有可能承受鉅額虧損,所以才有了這個賬戶。穩妥是最主要的,可以不要高收益,但是不會有大風險,作為戰役,如果說第三賬戶是前鋒,那麼他明顯是重中之重的中軍了,只要有他的存在,戰役就不會失敗。。

    總之,資產配置問題是一門嚴謹的科學,只有各方考慮周全,搭配平衡了,才可斬獲更高的收益,降低風險。。

  • 10 # 貔貅有多皮

    我有不同的觀點,首先,我們要知道,我們做理財的目的是什麼?最終目的是實現財務自由,而不是儘可能追求最大的利息收入,試想一下,當你或者你的家人得了重病,需要百萬醫療費用時,你的錢全部投入了高收益的大額存款、基金、股市去了,你獲得的收益能不能負擔的起呢?我認為我們理財,必須把人生保障放進去,同時再去追求較大收益。我建議最少分為3部分:

    一、保命的錢

    這部分錢就是來保障自己和家庭成員健康的,意外、疾病是人生中最難預知和管控的風險,保險的保障意義很大程度就體現在這兩類保險上。所以應先滿足意外、疾病類保障需求。我們不建議購買返還型保險,應該這種險收益非常低,保障功能差。保險支出一般在1000塊錢到2000塊錢左右。

    二、理財的錢

    理財的錢,就是用於投資風險較小,收益較低的理財產品,一般有大額存單、銀行理財產品、國債、貨幣型基金和債券型基金等,這些產品風險低,流動性較好,年化收益率一般在4%到5%。

    三、投資的錢

    投資的錢主要用於收益較高,風險較高的產品,如果沒有專業的金融知識,就去買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和指數型基金,這些基金3到5年虧損率較低,同時收益可觀。不建議去炒股。因為股市風險太高,沒有專業能力,很難盈利。

    至於理財的錢和投資的錢,怎麼分配,那就要看你的風險承受能力了,一般建議是20%到30%用於投資,剩餘的用於風險較低的理財產品。

  • 11 # 阿鼎AD

    現在已經不適合買理財產品了收益總是下滑!銀行行長和理財經理都叫別買了改辦大額定存3年到期本息會多一些比如我20萬到期可得23.100元!

  • 12 # 郭施亮

    如果在短時間內不購買房子,那麼就需要實現資產的持續增值,把房產增值部分以及貨幣被動縮水部分補回來。假如真實通脹率為每年5%,那麼每年透過資產配置實現的年化收益率就應該在5%以上。至於房產增值方面,未來走勢難免存在分化的跡象,但在房住不炒的背景下,房產增值效果可能會有所減弱,但透過靈活資產配置方式實現年化5%以上的投資收益率,也並不容易,但分散資產配置,也是實現穩健投資收益率的關鍵所在。

  • 13 # 羅盛611

    個人建議,如果收入跟支出都可以合理利用,這40萬,未來短期都不需要動用的。

    一,可以將20萬分拆理財,5萬,5萬,10萬,時間點可以錯開,這樣買入銀行的理財產品。

    二,10萬用於定投基金,股票,跟混合基金組合,兩到三隻,設定止盈點,及時贖回,再復買進,拉低單位成本。目前定投基金長遠還是比銀行的理財產品,定期的利息高。

    三,10萬,投資股票市場,買銀行股,分批買進,跟定投基金一樣,也是設定好止盈,止損點。股票是好的投資產品,長遠來說,收益還是不錯的。也可以打打新股,效益也是可以的。

    以上只作參考。

  • 14 # 飲酒忘塵世

    在四大行裡玩理財。拆成兩個20萬,第1個20萬買個60天左右的,第2個20萬,買個百天左右的,迴圈倒著買。倒開了,每兩三個月就能有一筆小錢兒零花兒吃早點了。

  • 15 # 李中東

    手裡有四十萬存款,三五年不會買房,該如何理財?題主的問題很有代表性,畢竟現階段股市和房市都不太理想,持幣觀望的人越來越多了。怎樣將手頭閒餘資金獲取最理想的收益,是大家比較關心的話題。

    首先恭喜一下題主,手頭有現金40萬,已經是不少數目了,畢竟中國的富人雖然很多,但絕大部分人的財富都沉澱在房產、股權等各種中長期投資上,手頭有這麼多現金的人還真不多。所以,這40萬,一定要善加利用,爭取獲取最大的收益。

    但是,在理財上,收益和風險是成正比的,收益越大,風險越大。不知題主經濟實力如何,在投資理念上,是激進型,還是穩健型,抑或謹慎型。從題主交待的背景來看,這40萬是打算將來買房的,應該是小康之家,承受風險能力一般,屬於謹慎型投資者。在這種情況下,獲取無風險的最大收益就是首要目標,畢竟本金安全是第一位的。

    如果選擇了無風險或者較低風險收益,那麼,該怎樣理財為好呢?

    存大額存單

    大額存單比同期限的定期存款利率要高一些,對資金較大的客戶來說,是比較好的理財方式,風險基本可以忽略。目前大額存單大多在基準利率上上浮40%-50%,還有部分銀行農商行上浮達55%,而定期存款一般最高上浮30%左右。不過大額存單的門檻較高,一般為20萬元,題主的30萬元完全夠條件。

    假設存三年的話,年利息按4.2%計,那麼300000*4.2%*3=37800元,約等於4萬元,利息還是不錯的,一筆不小的收入。

    買國債

    國債分很多種,其中儲蓄式國債比同期銀行存款利率要高一些。2019年3月份發行的3年期國債票面利率是4%,5年期國債的票面利率是4.27%。7月份發行的國債利率也可能和三月份差不多,三年期和五年期的分別為4%和4.27%。

    以三年期計算,300000*4%*3=36000。由此可見,國債雖然要比同期定期存款利率高一些,但是比部分銀行的同期大額存單略低。

    買債券基金

    債券基金由基金經理代為管理,以購買債券為主,有時候也購買少量的股票作為一個投資組合。在債券市場出現波動的時候,理論上虧本的可能,所以債券基金還是有風險的,不過風險較低,收益穩定。據統計,債券基金年化收益一般在7%-10%左右。

    三年期,以7%算,300000*7%*3=63000。

    由此可見,三種理財方式下,收益最大的還是買債券基金。但是相比大額存單和國債,債券基金風險稍大,這也應驗了前文所說的,收益是和風險成正比的。至於選擇哪種理財方式,現實中需要題主自己斟酌了,畢竟,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 16 # 毒舌財經

    40萬的存款可以選擇的空間還是挺大的,當然具體怎麼選擇還要看你對風險的承受能力。

    第1種選擇、如果你的風險承受能力很低,可以選擇一些風險的很低的理財產品

    目前市場上風險最低的理財產品有兩種:

    1、存款

    存款只要是50萬之內,基本上都是可以保本保息的,只要銀行不出現極端的情況,這個錢基本上可以100%可以拿回來。你有40萬的可支配資金,你可以選擇購買大額存單,目前大部分銀行三年期的大額存單都可以給到4.18%左右的利率。

    當然除了大額存單之外,為了獲取更高的收益,你也可以選擇在一些中小銀行裡面存個三年期或者5年期的存款,目前有一些民營銀行以及信用社5年期的存款利率可以給到5%以上,這個還是相對比較可觀的。

    2、國債

    國債是由財政部發行的國家債券,以國家信用作為擔保,所以安全性也是非常高的,基本上不會出現風險。目前三年期的電子式國債利率是4%,,五年期的電子式國債利率是4.27%,這個利率跟銀行的大額存單差不多。

    第2種選擇、如果你的風險承受能力適中,可以選擇一些低風中低風險的理財產品。

    我不知道你這40萬的資金是你所有的家當,還是說比較閒的資金?如果你個人的收入比較高,比如月薪達到1.5萬塊錢以上,那說明你能夠承受的風險相對比較高,那我建議你可以選擇一些中低風險的理財產品。

    1、銀行中低風險理財產品

    雖然目前銀行理財產品不能夠保本保息,但是選擇合適的銀行理財產品其安全性還是相對比較可靠的,目前有些銀行推出的理財產品年化收益率大概是在4%~6%之間,而且期限一般是一年左右,這些理財產品到期之後,你可以繼續滾存從而獲取複利,讓資金的收益最大化。

    2、信託

    雖然信託的認購門檻是100萬起步,而且要求個人資產必須達到300萬以上,所以一般人是很難達到信託的要求,但是目前有一些理財機構推出的信託理財產品,只需要5萬起步就能購買,這個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可靠的。

    信託是一種收益率相對比較高的理財產品,其年化收益率大概是在6%~10%之間,這個收益要比存款國債以及銀行理財產品高出一些。

    第3種選擇,如果你的風險承受能力比較高,可以選擇一些高風險的理財產品。

    任何時候收益跟風險都是對等的,收益越高風險越高,如果你個人能夠承受的風險能力比較大,比如你自己現在已經有固定的房產,沒有太多的外債,而且每個月有穩定的收入來源,那你可以嘗試購買一些高風險的理財產品,比如投資外匯,期貨,股票,股票型基金等等。

    雖然這些理財產品的風險比較高,但其潛在的收益也是比較大的,如果遇到行情比較好的時候,投資股票一年甚至可以獲得50%以上的收益率。

    但是在購買股票或者股票型基金的時候,我建議你認真去研究市場,然後選擇一些有質量的股票並堅持價值投資長期持有。比如持有一些優質的銀行股,雖然這些銀行的股票漲幅比較小,但是從長期來看基本上都是處於上升趨勢,再加上這些銀行每年的分紅,折算下來5年的投資週期內年化收益率至少可以達到10%以上。

    第4種選擇、可以做一些組合投資。

    投資界有一個不成文的規則,那就是不要把所有的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面,也就是說大家在投資的時候,不要把所有的身家壓在一個理財產品上面,而是要分散投資,從而達到分散風險的目的。

    你目前有40萬的可支配資金,你可以選擇用20萬塊錢購買銀行大額存單或者是國債,這部分錢可以保本保息,是用來兜底的。剩餘的20萬塊錢,你可以拿10萬塊錢購買一些中低風險的銀行理財產品,另外的10萬塊錢可以投資一些有價值的股票。

  • 17 # 財經宋建文

    手裡有四十萬,三五年不買房,這個時間相對比較寬鬆,可以將資金進行一下組合安排,即能保障理財的安全性,也可以獲得更高的收益:

    第一,將20萬元購買大額存單,大額存單20萬元起存,利率比普通的定期存款有明顯的上浮,現在很多銀行的三年期大額存單利率4.1%,五年期4.28%,三年期和五年期差別不是太大,可以選擇三年期的大額存單。

    大額存單屬於銀行存款,受銀行保險條例保護,50萬元以下本金可以獲得全額保障,所用30萬元購買大額存單可以儘可能的保障資金的安全,同時利率也比一般存款要高得多,並且大額存單到期前可以進行轉讓,還可以進行抵押,具有很好的靈活性。

    第二,將10萬元購買定期理產品,現在銀行類、保險類、券商類都有定期理財產品,屬於中低風險的理財產品,基本上不會出現風險,不同期限的收益率不一,選擇一年期的定期存款比較適合,比如很多下年期的定開型養老保障型的定理期理產品,收益率在4.7%左右。

    之所以選擇定期理財,是因為收益率相對較高,而且流動性比較好,可以選擇一年期的,雖然你的資金打算三五年不用,但中途萬一需要用的時候,比較方便,選擇一年期定期理財,不用鎖定太長的時間。

    第三,將10萬元進行基金定投,前面兩項,佔用了30萬元,保證了絕大部分資金的安全,同時也可以獲得儘可能比銀行存款更高的收益率,最後這一部份可以承擔一定的風險博取更高的收益。

    選擇基金定投,是因為目前股市處於低點,當前國內經濟受到諸多因素影響,也處於困難時期,但這從長遠來看,反而是機會,市場點位低,估值低,中國經濟未來大機率可以繼續保持穩定增長,將10萬元先放在活期理財類中然後每月定期定額買入滬深300指數基金,堅持三至五年,年化收益率大機率可以超過10%。

    透過上面的建議,可以在保障資金安全的前提下,追求合理的收益,當然你是謹慎性的投資者,無法承擔一定的風險,那麼可以將第三項用於購買民營銀行的智慧存款,利率在5.5%左右,缺點是民營銀行的智慧存款需要存5年以上,期限較長。

  • 18 # 木易論

    40萬的存款,並且三五年內不會買房,可供選擇的投資理財方式有很多,我們選取相對中性的投資方法來對這40萬進行配置。

    首先,這40萬肯定是來之不易的,那麼我們首先要考慮的就是安全性問題,什麼樣的產品既有安全性又能跑贏通貨膨脹?於是首選就在於銀行的理財產品了,比如存款、大額存單。

    我個人更傾向於大額存單,因為同為三年期的封閉式產品,大額存單的年化收益通常都高於4%,鑑於大額存單有最低20萬的門檻,在以往文章的考慮中,多半是排除的,然而40萬資金則滿足條件,所以,可以考慮將20萬資金用於三年期大額存單,安全的同時又有不錯的年化,一般維持在4%-4.5%之間。

    其次,既然是三五年都不會動用的資金,那麼剩下的50%可以用於定投,因為基金定投的時間週期需要足夠長,假設我們以5年期為主,依照近5年的醫藥及消費行業基金表現來看,定投有較大機率是可以翻倍的,你甚至都可以投到下一輪牛市結束。

    僅按照這兩點來配置,在既有安全性的同時,甚至有望獲得超額收益,話說回來,很多人擔心基金定投會虧損,可事實上選擇醫藥及消費行業基金定投的投資者,至少我是沒見過虧損的,前提是你得按期投入。

    需要注意的是,每個人的錢都來之不易,在不具備專業投資知識及投資經驗的情況下,我不建議做股票配置,咱們以安全為主就好,甚至於炒股收益能跑贏基金定投收益的很少,這也是不爭的事實……

  • 19 # 熊貓投資

    如果你目前還沒有房子,手握肆拾萬元的鉅款,那麼我認為還是先把首付付了,買套房子更加的踏實,雖然一直以來都有傳言房價是高點,房價要跌,但是最終等來的卻是全款變首付,首付變車庫。所以沒有房的情況下,先買房,不要聽周邊人所謂什麼快降價了,不要買。你可以看看,勸你的人,在他們有條件的情況下,是否都買了?舉個現實的案例:我一個同事從2015年開始看房,期間幾次要下手都是聽網上及周邊的同事說房價要跌,房價要跌,再等等看,結果等到今年結婚,不得已買房,此時的房價較2015年已經上漲了一倍了。

    如果你本身已經有房了,三四十萬元不想買房,要理財的話,關鍵看你個人的選擇,對於個人而言,我的建議是大部分資金(比如30萬元)選擇大額存單,大額存單的利率相對傳統定期較高,一般三年期都在4%以上,在地方銀行常見的為4.25%以及4.5%,這個利率水平或者會略低於理財產品,但是大額存單沒有風險,它屬於一般性質的存款,受《存款保險條例》的保障,且大額存單具有較強的流動,隨時都可以提前支取,支取時的利息是按照靠檔計息的方式計息的,而不是像以往的普通定期以活期計息,所以大額存單,既具備收益性又具備流動性,且期限剛好與你所要求的的三五年相匹配。

    剩餘的10萬元,你可以適當投資一些收益較高的中低風險產品,比如銀行R3級別的理財產品(取收益)或銀行的開放式理財產品(類似於貨幣基金,可以隨時支取,收益率高於貨幣基金,目前普遍在3.5%左右)或者你可以嘗試進行基金定投,長期持有的基金定投大部分來說,基本都是賺錢的,且收益率不會太低。

    不建議你炒股或者炒黃金這類,主要是因為風險太高,現在這個社會,賺錢不容易,炒股還好,最少不賣出,你還只是名義上的虧損,但是炒黃金、期權、期貨這些,雖然收益率極高,卻極有可能被平倉掉,這可是真真實實的損失。

    總結

    如果並非特殊的家庭,那麼三四十萬元的資金對於每個人而言,屬於一筆不小的金額了,是不少人奮鬥幾十年的結果,所以還是不要盲目追求高收益的投資,以安全為主。

  • 20 # 財經札記

    40萬存款,三五年內不考慮買房,家庭資產的理財不需要以高風險性的投資為主。“穩健”是家庭資產增值的第一要素,因此銀行系產品中的銀行理財、大額存單產品是比較符合你的需要的。

    現在確實處於房價的拐點,尤其是一二線城市2019年的房價基本處於穩中有降的震盪狀態,現在不選擇買房等待觀望也不失一種明智之舉。

    上圖是2019年全國主要城市的房價漲跌幅情況,從表中可以看見全國重要城市的房價大機率的出現了小幅的下降。

    相比於2018年以前動輒百分之幾十的比例的上漲,這種穩中有降的房價震盪趨勢不得不說國家對於房價的管控已經初見成效,現在投資房產或者剛需購房有可能會買在最高點。

    40萬資金,三五年的閒置期,建議購買三年期大額存單和理財產品。

    一、大額存單產品

    已經是再熟悉不過的銀行理財產品了,20萬的起購點,三年期利率在4.2%左右,部分銀行支援按月付息,到期一次性還本。

    40萬資金,一年產生的利息收益16800元,雖說收益率不是很高,但是勝在穩定、安全。

    只是在購買大額存單產品時,40萬金額建議分開兩張存單進行購買,這樣在存期內萬一有事需要提前支取,可以較為便捷的轉讓給願意購買的客戶。

    二、銀行理財產品

    銀行理財產品在理財新規出臺後,門檻下降到1萬元,剛性兌付被打破,收益率也在下降。

    目前市場上超過5%收益率的理財產品實為少數,但是尋找一款預期收益率為4.5%的理財產品並不難。

    理想的狀態下,40萬資金購買理財按照4.5%的預期收益率一年能產生18000元的收益。

    但是考慮到理財產品的期限、中間的募集期、以及產品選擇時的空檔期,收益會有適當地減少,但是差距並不大。

    除去這兩款產品之外,保險理財產品、國債也是可以依據個人理財偏好適度選擇。只是建議不要將資金都放在一種理財產品中,可以考慮進行組合投資。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在《西遊記》中唐僧師徒中的五人中,如果拿到現實的生活中,誰的生存能力最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