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全用機槍不行嗎?機槍為什麼不能取代步槍?
7
回覆列表
  • 1 # MrGHOST

    看到樓主的問題,我就知道我裝逼的機會來了

    首先,現實和遊戲不一樣,遊戲裡士兵隨手抄起機槍就是突突突,而在現實裡,並不是所有計程車兵都可以控制住機槍,機槍的操作難度,重量,後坐力都要大於步槍,而且耗彈量也遠大於步槍,如果所有人都拿機槍的話,彈藥怎麼帶,而且機槍遠不如步槍靈活,在一些環境並不適用,而且如果全部使用機槍的話,小隊裡更多位置會缺失,就像打王者榮耀,五個一樣位置的人打起來會非常費勁,而在現實中,這是致命的。

  • 2 # 達瓦易

    單發速射精準度還是步槍更好些。再就是戰爭消耗子彈資源也不一樣。根據時期和國度來區別吧!現代裝備的槍支,不存在你這樣的問題了!衝鋒槍有點射功能。

  • 3 # 麻辣戰爭

    有了機槍,為什麼還大量使用步槍,其實原因很簡單,每一種武器都有最適用它的特殊戰場環境,也就是說,沒有一種武器是萬能的,可以包打天下,所以,一支軍隊,需要使用各種武器來應對瞬息萬變的戰場環境,才能取得最好的戰鬥效果。

    就步槍和機槍兩種武器來看,相對於機槍,步槍更靈活和輕便,尤其是自動步槍,以美軍常用的M16A4突擊步槍來看,空槍重僅3.77公斤,有效射程超過600米,可單發可連發,攜帶方便,近戰和巷戰時能夠迅速開火,火力也不錯,射擊精度高,操作簡單,普通士兵稍加訓練,就可以使用。

    而機槍比步槍重得多,以美軍的M249班用輕機槍為例,空槍重8公斤,比M16A4突擊步槍重了一倍多,加上必不可少的彈鏈或者彈匣,重量至少增加兩公斤,看起來十公斤的機槍不算很重,但是在長途行軍,長時間端著槍的狀態下,這個份量對於普通士兵來說,並不是每一個普通士兵都能玩得很輕鬆。

    機槍在開火前,需要架設機槍陣地,將機槍的腳架穩定住,才能發揮其火力兇猛的特點。

    由於機槍重量大,後坐力強,穩定性差,因此如果雙手端著機槍懸空開火,很難保證射擊精度。

    一旦在搜尋前進、巷戰、叢林作戰、山地作戰等環境下,需要端著槍搜尋敵人,並在敵我近距離狹路相逢的時候,第一時間先敵開火,這時輕機槍和突擊步槍相比,就毫無優勢可言。

    所以,機槍手不能離開步槍手的保護,步槍手不能離開機槍手的火力壓制和掩護,各種武器火力合成才能發揮最大戰場威力。

  • 4 # 大大的正正

    機槍不能替代步槍的唯一原因就是重。因為重,機槍不能端起來就打,要架設機槍陣地。

    就算是小口徑的班用機槍也比步槍重的多。我來說說機槍的重量到底哪裡來的。

    1. 重型槍管。機槍通常需要連射。重型槍管能吸收更多的熱量,更小的槍管抖動。維持更長的持續射擊時間和更小的連射抖動。

    2. 供彈系統。機槍使用彈鼓和彈鏈,提供100至200發彈藥。子彈也很重的。

    3. 為了達到更高的結構強度,機槍可能會把某些部件做的更加厚實。因為,輕薄的步槍部件在連發時抖動更大,壽命更低。

    4. 配重。連發會增加槍械抖動和控制難度。越是重的槍,射擊時槍械抖動越小,可感後坐力越小,精度也就越高。

    5. 腳架。

    6. 備蛋和備用槍管。

    有這麼多增加重量的因素,即使是小口徑班用機槍也需要兩個人來操作。

    糾正一些對機槍認識上的常見錯誤觀點:

    1.可以透過降低機槍重量來增加機動性。錯!機槍必須保持一定的重量,機槍是不能太輕的。子彈發射的一瞬間,槍管是會發生彈性形變的,整把槍都會發生形變和抖動。而越粗壯的槍械部件,這種抖動和形變越小。越重的槍身可感後坐力越小,連射越穩定。即使是小口徑機槍在多次連射後,由於槍身抖動使腳架會發生輕微位移。越是重的槍,越不容易位移。機槍射擊最好把腳架埋土裡去,或用重物壓實。重機槍必須要對槍架做額外固定。機槍架設需要選擇合適的陣地,要花時間的。透過槍身減重上贈加的機動性,最終會在架設機槍陣地的過程中還回去,而且精度還會變差。

    2.機槍精度差。錯!從槍械本身來講,機槍精度比步槍高。機槍使用加強部件和重型槍管,子彈出膛過程中槍械抖動小。槍身重,可感後坐力低。使用腳架射擊,穩定性好。所以,相同彈藥,相同槍管長度下,機槍精度高於步槍。機槍給人精度差的印象來源於他的使用方法。機槍通常用於火力壓制和連射,射手並不追求精度。要是射手追求精度的話,加個瞄具,完全可以當連狙用。

  • 5 # 華夏圖騰

    一、機槍

    二戰後的現代機槍已經通用化為輕、重兩用機槍,故而稱為通用機槍。通用機槍為氣冷設計、彈鏈供彈,可快速更換槍管,並配有輕重機槍兩種腳架。通用機槍作為基本作戰單元的輔助性支援火力:它既具有重機槍長時間持續射擊的威懾力,又兼具輕機槍攜帶方便、使用靈活,緊隨步兵實施行進間火力支援的優點。由於通用機槍綜合了輕、重機槍的作戰功能,故而成為現代步兵支援火力的新寵。下圖為重機槍狀態的八八式7.62毫米通用機槍:

    二、步槍

    突擊步槍無疑是二戰後的步槍新銳,也是步兵突擊作戰的基本單兵武器,其作用和效能與通用機槍不同。通用機槍一般是在攻堅作戰和突擊作戰時,為己方步兵提供近距離的火力支援。而突擊步槍作為步兵手中的單兵作戰武器,其壓制性的密集火力無論是攻堅或是遏守,都能夠產生相當的威懾力。特別是單兵作戰能力較強的戰鬥團隊,突擊步槍的作用更能夠發揮到極致。而通用機槍在遇到遠距離火力壓制,或是近距離火力支援時:不同的作戰需求變更,往往使其具有雙重通用性。由於不同作戰需求的變更,通用機槍的短板弱項也得以彰顯:在實施遠距離火力壓制時,正副射手不僅須更換(安裝)重機槍三腳架,且還須構築簡單的機槍工事……。

    機槍與步槍的作戰效能各有所長,兩者為相依相存的協同互補關係。只要還有軍隊存在,兩者相依相存的互補關係就會一直延續下去。

  • 6 # 輕兵器愛好者

    重就一個字我只說一次!

    不是人人都是蘭博,美軍為了減去5.5寸槍管的重量把M16都拋棄了(M16 20寸槍管8.5磅,M4 14.5寸槍管7.4磅)別說17磅的M249一人發一把了。(全是空槍重量)

    其次就是機槍彈藥重死人啊!!!別和我說10磅沒多重,你端22磅的啞鈴(M249加200發彈鏈重量)著跑個5km我再問你重不重

    聽一位美軍朋友吹過牛,基本上就算他們扛著249也沒人願意掛著200發的單鏈,基本都是掛著100發的小包,原因,5磅的子彈,太沉啦!端著要命啊。而且這還只是槍上的,普通步兵出門,一個兩個基數(200發為一個基數)子彈綽綽有餘。天殺的機槍兵呢,坑爹呢起碼三四個基數往上,有個好哥們兒幫你背還好,一人一把機槍,人人得背三四個基數,那是何等盛世。

    不過呢這也看需要啦,比如電影13hours 中那樣的攻堅戰,作為防守防的6壯士愣是用著兩把249一把240扛了一個晚上。

    13hours劇照帶著M249加裝了PEQ15 ACOG以及100發小彈鏈包。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他們在提著249衝向大使館的時候,還是帶著一把M4.

    為啥?相比起機槍輕便靈巧的步槍換子彈快,沒幾個人能在5秒內將空槍的m249重新裝彈發射,可是4秒內能換個m4彈匣的人比比皆是。並且30發的彈容足以解決大部分搜尋需求,端著額外的重量只會減慢移動速度,這在分秒必爭的CQB中可以說是致命的。

  • 7 # duh23333

    步兵作戰主要還是靠每個人裝備的制式武器,也就是步槍,機槍主要是用來支援步兵火力和壓制敵方火力,同時也可以給己方士兵指示主攻方向。也可以在部隊撤退時對敵方的追兵進行攔阻射擊。也就是說機槍屬於輔助作戰武器。大量裝備的步槍才是最有效的作戰武器,所以有機槍,更要大量裝備步槍。

  • 8 # 踏板騎士老周

    機槍的長射程和高射速只是進行了面殺傷,而且機槍並不是如同神劇裡面拍攝的,一個人就可以端著到處掃射,子彈也無限制的,事實上,機槍的使用是需要一個組的。那麼步槍呢?它的優勢就是每一個步兵都可以單人使用,若干步兵形成一個步兵班組,和機槍配合,或者就是使用手裡的步槍,就可以組成一個不間斷的火力壓制了~~據說81步槍的成名之戰就是幾名步兵使用幾把81互相配合不間斷設計,死死的壓制住了越南人的攻擊~~輕便,每一個步兵都可以使用應該就是步槍的優勢和存在的道理了!

  • 9 # 漩渦鳴人yy

    首先問你一個問題一個士兵最多能夠帶多少彈藥呢?而且一挺機槍,在一次戰役裡面得需要花費多少彈藥呢?

    對於美國人而言,他們曾經就越南戰爭這件事情做過分析分析,得出一把M60通用機槍殺死一個敵人,需要100多發子彈。而一個狙擊手想要幹掉一個敵人,則需要二點幾發子彈,如果真按照問題主所說需要所有人都帶上通用機槍的話,那麼這個子彈數目真的有點大的嚇人。很有可能。一支軍隊沒有。因為士兵陣亡太多而敗退,而是因為機槍把所有子彈全給打光了,彈盡糧絕以後,然後選擇投降了。

    況且一挺機槍上面所需要的子彈數量,這需要好幾個士兵共同攜帶才能夠完成。通常一把通用機槍,他需要正負機槍手。主要負責機槍開火的速成為正機槍手,負責攜帶彈藥的,通常稱為副手或者說是副機槍手。一挺機槍,就需要好幾個人來伺候。

    但是,通常而言,士兵需要的是單兵武器,在戰場上,一個士兵發現敵人之後,總不可能第一時間通知自己的隊友朝他開火吧,人的第一反應仍然還是自己開火,畢竟如果你去叫隊友的話,之間的時間裡面就很有可能什麼事情都發生。,這個時候步槍的優勢就顯現了出來。

    而且步槍的造價通常而言,都是比較廉價的,當然這個廉價是需要打引號的。只有這樣才能夠大規模的,批次的裝備。現代以上的突擊步槍,可以說是將火力,攜帶便利性,重量,操作性,這一系列步槍所需要的屬性都做到了最好的平衡。也正因為如此,現代突擊步槍,可以完成多種多樣的作戰任務。畢竟一個機槍你想控制它的後坐力的話還是有點兒難度的。

    從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在戰場上就很難找的到一塊兒,真正能夠成為安全的地方。曾經有一位德國的詩人在戰場上打仗。遇見了這麼一件事情他正在巡邏,發現一個英國的是關著的,那洗澡,然後。她拿出手裡的步槍想對她射幾,但是他覺得這樣有違一個紳士的行為,因此他告訴自己的副手說你能不能幫我把他給打死。副手說,樂意效勞。結果一槍把那個正在洗澡的英國士官給打死了。

    機槍,雖然火力十分猛烈,但是在戰場上你火力越強的存在感也就越強,你的處境就越危險,就連被稱為陸戰之王的坦克在戰場上的生存率也越來越低,更何況你一個血肉之軀計程車兵的。你雖然扛著機槍,但你不可能瞬間把你所有能夠威脅你的敵人全部打死。

    但是步槍就不同了,步槍的射速比較,慢火力比較低,就都導致了他在戰場上存在感可以變得十分薄弱。

    現代的戰爭也變為小部隊的小規模,大範圍的衝突,像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戰那樣的大軍團之間的對決發生的機率也越來越小。

  • 10 # 貞觀防務

    首先需要明確一點就是給軍人們配備武器是必要的,從心理的角度上講這可以給他們信心,讓他明確的認識到無論對方是什麼自己都有最後的攻擊手段,這一信念能給人很大的鼓勵,即使最後的結局已經註定是死亡。而機槍沒有代替步槍成為每個士兵手裡握著的那根燒火棍的原因是這兩個東西的使用者需要執行的任務大不相同,不可能一槍解千愁。

    機槍的問世給人類的戰鬥方式帶來了巨大的改變,首先就是以往排隊槍斃、騎兵衝鋒之類的方式逐漸變得不太奏效了。早期的機槍可能效果還差點,比如手搖的那種格林機槍,搖快了就容易卡,而在硝煙瀰漫的戰場上想要保證首要的速度均勻不至卡殼實在不是個容易事。然而即使是這樣在後世的測評中也已證明一個格林機槍在正常情況下能夠輸出超過十五支前膛槍的火力。

    而相比於其優勢,機槍的劣勢也很明顯。首先是機槍作為壓制武器對彈藥的消耗必然比普通的步槍要多直到二戰時期也一樣,栓動步槍一百發子彈可能支撐下來一天的戰鬥,而機槍、衝鋒槍之類的自動火器用一百發子彈甚至撐不住一個鐘頭。所以直到二戰後期工業比較薄弱的國家如日本也依然大量使用老式的栓動步槍。

    而二戰後各國便開始大面積使用突擊步槍,這種火器多具備連射能力,可以分擔機槍的部分職責。但是兩者誰也無法代替誰因為兩者在戰術行動中有不同的目標,比如步槍兵在巷戰中有突入房屋的任務,他不太需要槍上裝了50發或100發子彈的大彈鼓添累贅,而機槍手為了火力持續性也不會像二戰時候一樣接受20發彈匣的捷克式輕機槍。

    事實上我們也可以猜測在未來的軍隊對機槍和步槍的要求會比現在的更高,或許能上彈一次便可擊發數百發子彈的武器出現,但機槍和步槍的區別也一定會存在,而且一定會在火力持續性上有體現。

  • 11 # 戰爭之王

    因為兩者的作戰用途不同,所以各國的軍隊中才會有各種武器裝備,這樣做就是為了應對各種作戰任務。而且,機槍一般造價更高,更加耗費彈藥,所以也不可能全部裝備機槍。

    首先說機槍,機槍最早堪稱戰場死神,因為當時的步槍還是手動步槍,裝填速度慢,火力不足,而機槍憑藉著持續性的火力、極強的威力脫穎而出,成為了各個國家重視的明星。比如一戰二戰中的機槍,就是當時軍隊中少有的自動武器,火力兇猛,而機槍的運用也是一些國家軍隊戰術的核心,比如德軍步兵戰術就是圍繞機槍展開的

    而在後來自動步槍誕生後,機槍依然發揮有巨大的作用。機槍比自動步槍有很多優點,首先是火力持續性強,機槍一般是100發左右的彈鏈,而步槍往往只有30發的彈匣。其次,機槍一般是用的是重型槍管,更適合連續射擊,而且機槍一般都有腳架,可以很好的火力壓制敵軍目標,而這是步槍做不到的。

    而步槍,是軍隊中大多數士兵的制式武器,首先要考慮的就是成本問題,因此機槍不會全面取代步槍。而且步槍一般要設計的較為輕便,這樣才能讓士兵們更好攜帶和使用。這在栓動步槍時代更是如此,當時機槍和步槍的成本相差極大,這就導致了機槍不會裝備太多。

    而在進入自動步槍時代後,看似兩者沒有什麼差異,但是還是由於成本、彈藥消耗等問題,步槍依然是主力。實戰中步槍主要用於精確射擊,最常見的就是半自動射擊了,其次才是點射和自動射擊,畢竟士兵自己攜帶的但要也是很有限的。而此時機槍就用來進行火力壓制、火力掩護等這些任務,而曾經有一些國家透過給步槍加裝腳架等方式,意圖讓其也具有輕機槍的效能,但是實際效果並不理想。

  • 12 # 良村鎮財政所負責人

    百度百科:1、機槍(英文:Machine gun)又稱機關槍,為了滿足連續射擊的穩定需要,通常備有兩腳架及可安裝在三腳架或固定槍座上,主要發射步槍彈或更大口徑(12.7mm/14.5mm)的子彈,能快速連續射擊,以掃射為主要攻擊方式,透過綿密彈雨殺傷對方有生力量(步兵、騎兵)、無裝甲車輛或輕裝甲車輛以及飛機、船艇等技術兵器。2、步槍是單兵肩射的長管槍械。主要用於發射槍彈,殺傷暴露的有生目標,有效射程一般為400-1000米;也可用刺刀、槍托格鬥;有的還可發射槍榴彈,具有點面殺傷和反裝甲能力,是現代步兵的基本武器裝備。我理解的機槍是在短時間,迅速形成壓制性火力,但機槍最大的缺點沒有命中率。步槍特別是阻擊步槍,在400一1000米之內是點射的好殺器。當然步槍配刀刺也是貼身近戰的利器,在抗日戰爭中電影《血戰臺兒莊》,一名日軍士兵在城內連續刺倒三名國軍的一幕,真實的體現了白刃戰中的步槍的威力。二戰期間莫斯科保衛戰、列寧格勒保衛戰。在己經有機槍時代,同時步槍特別是阻擊步槍的使用頻率很高的時期。

  • 13 # 不正經的軍棍

    曾經人類的武器是大刀和弓箭,後來有了槍,再後來,有了機槍這種大殺器。機槍已經有了一百多年的歷史,而這一百多年中,機槍的作用從未被質疑過。

    我們看這個問題,為什麼不用機槍替代步槍,其實這個問題並不是蠢,而是沒腦子,有腦子,才能說是蠢。

    機槍在歷史上,殺死過無數的人,超強的火力讓所有人聞風喪膽,有這樣一句話“新兵怕炮,老兵怕機槍”。沒錯,在那個年代,機槍遠比其他武器恐怖,不過這點指個人而言,對於士兵來說,機槍打在身上,凶多吉少,躲都躲不開,打在身上就是好幾發子彈,一發子彈都能致命。

    機槍的作用

    機槍的研製,目的是火力壓制,火力支援,遠端輸出。機槍發明時,世界上並沒有自動武器,而馬克沁機槍就是第一款自動武器。當時的士兵使用的都是栓動步槍,拉一下打一槍。一分鐘打不了幾發子彈,而馬克沁機槍一分鐘能打出去600發。

    那時的機槍多是笨重的,馬克沁機槍加水加槍架,幾十公斤的重量,一個士兵完全無法操作,更不要說抱著到處跑了。而後來出現的輕機槍,同樣要兩三個人組成一個機槍小組,一個人,還是無法完全發揮機槍的作用。

    每一槍都是錢啊

    還有一點很關鍵,馬克沁機槍問世的時候,子彈是要比現在貴的,很多國家沒買馬克沁機槍,是因為你買得起,打不起。一分鐘600發,打出去的都是錢啊。抗戰時期,國軍一個團都沒幾個馬克沁機槍,輕機槍也不多,原因就是沒錢,沒那麼多錢買更多這種武器。就更不要說人手一挺了。

    如今,自動步槍盛行,而現在的自動步槍都可以全自動射擊,那麼還有什麼必要人手一挺機槍了?機槍作為支援性武器,過多使用沒有必要,畢竟機槍大,機動性靈活性遠遠不如現在的突擊步槍。

    如果現在都用機槍,不用步槍,那如何突進?總不能像日軍那樣,給機槍上刺刀吧。

    一個忠告:多讀書,多看報,少吃零食,多睡覺。

  • 14 # Firebird

    機槍相當於探照燈,照射的人多,也就變得醒目,敵人就會重點照顧它;步槍相當於手電筒,可以人手一個,四處亂晃,到處都是,反而讓敵人無從著手。相反,機槍屬於開火很爽,行軍很慘的型別,那幾千發子彈就夠背的。另外,雞蛋不可能全部放在一個籃子裡,隊伍的火力輸出,不能全部寄託在機槍一個角色了。

  • 15 # 軍武資料庫

    典型的光瞅見賊吃肉,沒發現賊捱打的問題啊。

    先做個對比,M249是一個典型的班用機槍,在美國步兵作戰小隊中會有裝備。

    這把槍採用200發彈鏈供彈,單人就可以操作。

    同期美軍所使用的突擊步槍為M16A2

    M16A2使用30發彈夾進行供彈。

    為啥美軍不使用M249來武裝所有士兵呢?我們來看一下引數

    M249 班用機槍 空槍全重為10千克,長度為1041毫米,有效射程1000米;

    M16 突擊步槍 空槍全重為4千克,長度為1000毫米,有效射程550米。

    使用M249計程車兵需要負載比M16士兵多出將近10千克的負載(槍+彈藥)。這樣機槍手在行動的時候實際上是受到影響的。

    而且M249的長度比M16A2要長出了4釐米,在快速槍口指向敵人的時候會受到影響。因此M249被定義為班用支援武器,會在作戰小隊的後方提供火力支援和火力壓制。而前方更加靈活的工作則由帶有M16A2計程車兵完成。

    同樣要知道的事M249事發射和M16相同的5.56X45mm彈藥的班用機槍。如果繼續追求機槍威力的話,那麼還有發射7.62X51mm中間威力彈的M240機槍。

    從M240的引數上看,重量達到了15.8公斤,長度達到了1232mm,雖然其有效射程達到了1800米,但是針對於城市作戰和近距離作戰M240就顯得太大了。

    通常美軍使用M240的時候並不完全像上圖一樣使用兩腳架伴隨步兵行動,這樣機槍手就需要額外過多的照顧。而是採用載具固定的方式進行移動。

    這把槍會固定在車輛、坦克上,這樣就更加失去了靈活性。

    在真正作戰的戰場上很少有士兵喜歡扛著30斤重的槍外帶加上20斤的彈藥跑動吧?如果一隊士兵都是這樣的裝備,那麼在戰場上就是龜速前進了,很容易被敵人迂迴消滅。甚至會被放風箏累死。

    再有更重的機槍例如M2,不含腳架的重量達到了38公斤,長度達到了1米6,加上腳架後重量為57公斤。雖然12.7mm彈藥可以壓制1830米以內的所有目標,但是這貨真心一個人扛不動,一般的來說隨著步兵移動的M2需要一個5人的機槍組進行操作,一個人瞄準,一個人供彈,一個人射擊,兩個人負幫其他三個人扛槍和扛彈藥。

    有了機槍,為什麼還大量用步槍?——主要是怕步兵扛槍累吐血。

  • 16 # 史論縱橫

    有了機槍,為什麼還大量用步槍,這個應該加一個歷史標籤,從機槍誕生之後,在戰爭中起到的作用越來越大,甚至一定程度上改變了戰爭的形態,然而,無論機槍怎樣進步,都未能最後完全取代步槍。

    縱橫,今天就從這個角度和大家來掰扯掰扯!

    簡述一下機槍的發展歷程

    1851年誕生了世界上第一挺機槍,也就是加特林機槍,剛研發的時候每分鐘可以達到200發子彈,經過不斷改進到19世紀末期的時候,每分鐘可達1200發。

    相比於當時的步槍來說,這款機槍簡直就是怪獸,然而到1883年的時候,又出現了完全不借助外力的機槍,靠子彈的發射藥做動力完成自動動作的機槍,也就是馬克沁機槍,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索姆河戰役時,德國利用馬克沁機槍一天之內射殺六萬名英軍,一舉奠定了馬克沁機槍的歷史地位。

    加特林也好,馬克沁也好,都是重機槍,往往需要三四個人才能操作一臺,並且不便於移動,隨著火炮精準打擊出現,重機槍往往因為不能移動而成為靶子,所以,機槍的發展趨勢逐漸輕型化。

    因此,輕機槍橫空出世,只用兩個人就能操控,並且能夠快速移動,其中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應用最廣泛的應該就是捷克式輕機槍。

    德國在1934年研製了世界上第一款通用機槍,搭三腳架就是重機槍,搭兩腳架就是輕機槍,架上高射槍架上,甚至還能打飛機,唯一的缺點就是工藝太複雜,造價太高,1942年德國又研發了MG42式機槍,火力更猛,效能更優良,被稱為希特勒的電鋸,號稱是二戰中最好用的機槍。

    二戰時,各國部隊中機槍佔據的地位

    一戰距離現在的時間太久遠,查詢相關資料也挺麻煩的,就以二戰來說吧!

    以二戰各國的步兵班的標準武器配置來說,美國一個步兵班是配備1挺勃朗寧輕機槍,1-2把衝鋒槍,8把加德蘭自動步槍;

    德國一個步兵班,配備1挺通用機槍(MG34/MG42),1-2把衝鋒槍,6-7把毛瑟步槍;

    蘇聯一個步兵班,配備1挺轉盤輕機槍,2把衝鋒槍,6把步槍,1942年武器換裝更改為1挺輕機槍,其餘全是衝鋒槍;

    日本一個步兵班,配備1挺歪把子輕機槍,其餘為三八式步槍;

    中國以德械師為例,一個步兵班配備1挺捷克式輕機槍,餘下為中正式步槍。

    透過這些資料,大家應該會看到,各國最小的作戰單位,都擁有一把機槍,有且只有一把,除了德國是輕重兩用的通用機槍,餘下的都是輕機槍。

    這就是機槍在部隊中的地位,在火力壓制和遠距離掃射上,沒有他絕對不行,多了也不行,一把不多不少,剛剛好!

    機槍沒有完全取代步槍,縱橫認為原因如下!

    首先,機槍的胃口很大,子彈供應不起

    機槍和步槍相比,最大的區別就是,機槍比步槍打得快,打得多,也就是子彈打的也多,也許在現在子彈供應不是什麼大問題,但是在二戰的時候,並不是哪個國家都能供應起機槍的子彈,打個比喻,機槍就像車裡面的霸道,費油。

    當時中國很多部隊人均只有幾發子彈,連最小單位一把機槍可能都養不起,更別提養更多的機槍了。

    其次,機槍的子彈負重也是問題

    在當時一個班組的情況下,使用機槍的通常是兩個人,一個人是主射手,主要拿機槍,另一個副射手,主要工作就是背子彈的,其實除了機槍的主副射手外,其他步槍士兵也要為機槍揹負子彈。

    要是都換成機槍了,那士兵不用說打仗,天天背機槍和子彈就累死了。

    再次,機槍在精準打擊上不如步槍

    雖然,機槍打的子彈多,火力強,但主要還是火力壓制的作用,在精準射擊上卻差了很多,《我的團長我的團》中,迷龍拿捷克式輕機槍的時候說,用四梭子子彈能打死一個人,絕非是誇張,主要就是機槍的準確度不夠,不如步槍打得準。

    狙擊步槍點射的能力不是蓋的,趙剛用步槍五百米外都能打爆鬼子的頭,就問你怕不怕!

    最後,機槍的可移動性太差,很容易被敵人鎖定

    正常來說,機槍都需要架設,然後才能射擊,輕機槍還能好一點,重機槍短時間內根本無法移動,在火力壓制時,很容易被對方的炮兵單位針對。

    所以,後來的機槍逐漸輕型化,考慮的就是這個原因,步兵相對機槍來說,可以做到打一槍換一個地方,能夠更好的隱蔽自己。

    總之,機槍和步槍之間是對立統一的關係,並不是二者只能留其一,必須放棄一個,而是互補的關係,相互協調,發揮配置的效用最大化,一個火力點中,更多的是配合作戰,沒有步槍手掩護,機槍被敵方端了也是分分鐘鐘的事。

  • 17 # 忌默潮叔

    沒玩過遊戲嗎?步槍遠距離點射,機槍適合近距離掃射.......哈哈哈

    感覺左右不一樣吧。而且一些重機槍的便攜性是個大問題。

  • 18 # 甲子敘古

    關於這個問題我先簡答的回答一下。

    首先,我們需要了解一下機槍和步槍的不同

    步槍 -- 指的是有膛線的長槍。單兵肩射的長管槍械。主要用於發射槍彈,殺傷暴露的有生目標,有效射程一般為400米;也可以用刺刀或者槍托來格鬥,甚至有的步槍還可以發射榴彈。具有點面殺傷和反裝甲的能力。 步槍按照其自動化程度一般可以分為:自動化步槍、半自動步槍和非自動步槍三種。

    機槍 -- 是帶有槍架或槍座,能實施連發射擊的自動槍械。機槍以殺傷有生目標為主,也可以射擊地面、水面或空中的薄壁裝甲目標,或壓制敵火力點。通常分為:輕機槍。重機槍。大口徑機槍和通用機槍,作為壓制火力或支援火力使用的班用武器。一般由正副兩名射手操作。

    其次:我們從用途上來了解一下二者的不同

    N0.1 機槍的精度是肯定不如步槍準確的。

    N0.2 機槍的重量太重了,且大多數的機槍的造價都是要遠高於步槍的。

    N0.3 從作戰意圖上講:機槍主要是用於對敵人的火力壓制,而步槍的作用這是攻守兼備。且,機槍的體積比較大,耗彈量比較多,通常都不是一個人能夠掌控的。

    NO.4 從操作層次上講:控制機槍難度大於步槍,後座力大,很少有機槍單發射擊,幾乎都是點射,連射。

    NO.5 戰爭角度講:現代戰爭基本都是城市戰。靈活性比較強,且射程比較近。機槍明顯不如步槍。

    所以,機槍和步槍是各有優勢,不存在相互代替的爭議,只有在戰場上各個火力點配合的比較好,敵人才會難以攻破。

    請關注:科學家的獨家眼界 專注於用不同視角觀察實事、歷史等,培養您獨家的眼界。

  • 19 # 一線天

    有了機槍,為啥還要大量地使用步槍呢?這個問題要從機槍和步槍的不同作用來回答。機槍的作用與火炮一樣,是增加步兵火力的強勢武器。一般來說,由兩人以上操作,戰鬥位置相對固定,彈藥量較大。通常說來,一挺輕機槍由兩人操作,一名射手,一名副射手。射手負責持槍射擊,副射手負責彈藥補充或在射手傷亡的情況下作為其替補。一挺重機槍需要的人,可多達四人。兩人負責機槍裝卸和射擊,兩人負責彈藥補充和替補射手傷亡。機槍的不足是:不適合單兵在快速行動中作戰使用。尤其是重機槍,運動中攜帶時需要拆卸槍體,還需要尋找合適的射擊場地。但是,步槍可以彌補這一不足。步槍是單兵作戰武器,特點是輕便,適應於大規模的配備步兵分隊進行衝鋒陷陣或集團衝鋒用,這是機槍所不能實現的。當然,步槍也有缺點,就是火力很單薄,攻擊力不強。上世紀一戰以後,像德美蘇英這些工業發達國家,給步兵分隊配上了一些衝鋒槍,來彌補這一缺陷。但是,衝鋒槍的有效殺傷距離很近,一般在50米以內,而且不能進行遠距離精確射擊,因而在戰鬥中的使用範圍受限。後來,在上世紀40年代後期,突擊步槍問世了,解決了衝鋒槍的不足。實際上,突擊步槍結合了傳統步槍和衝鋒槍的優點,既可進行遠距離的精確射擊,也可進行近距離的火力殺傷。以聞名於世的蘇制AK-47突擊步槍為例,它既能像步槍一樣點射,又可以像衝鋒槍一樣掃射,火力很強。記得以前看過一個資料,在上世紀60年代初的中印反擊戰中,有時候中國軍隊遇到班用機槍卡殼或出故障了,就用兩支56式衝鋒槍( AK-47突擊步槍在中國軍隊的稱呼)的掃射火力來應急替代機槍用。一句話,只要有步兵這個兵種存在,機槍就難以完全替代步槍。很著名的一部戰爭片《南征北戰》有句經典臺詞就是:大炮不能上刺刀,最後解決戰鬥還得靠我們步兵呢!。這個句式也可以套用在這裡:機槍不能上刺刀,最後解決戰鬥還得靠那些步槍喲!

  • 20 # 殘缺853

    其一:子彈的消耗

    機槍子彈的消耗比步槍太大了,包含後來的衝鋒槍。在二戰中,後期,美軍現已普及能夠連發的衝鋒槍,而日軍,卻幾乎沒有,就是因為日本的軍事工業遠遠不如美國,美國能夠供應滿足的衝鋒槍子彈,日本卻不可,所以都用步槍

    其二:機槍的效能問題

    機槍雖然有火力壓制的問題,但是如果是近戰,機槍的戰鬥力其實不如步槍,因為機槍重,而且沒有刺刀,所以才麼有取代步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祁門紅茶和正山小種哪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