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21 # 震驚百里1982

    瀉藥,從剛參加工作沒幾年的時候到現在,作為一個地產人,我經歷了地產行業的起起伏伏。簡單來說從拉個條幅都賣房子了 到國八條 國十條 08年 14年的低谷到16年的價格飛漲,我覺得從購房者的角度來看的話,大家從一種盲從般的追捧到現在趨於實際的需要去出發來進行選擇。

    房子作為一種大宗商品,在早期價格的變化,時刻的挑撥著購房者的心態,我就有這樣的經歷,在09年左右只要專案一漲價,售樓部就湧滿了看房的人群。而現在我相信這種方式已經很難圈客戶了。

    我是04年在成都參加工作,當時一臉懵逼誤打誤撞進入了地產行業,從策劃師開始,天天抱著個小本本跑盤瞭解市場。那時候客戶對於樓市以及產品的需求很模糊。每次後子門那開房展會,及近瘋狂,每個人都很興奮,各家房企均在營銷定位,廣告推廣上下足了功夫。今天法式洋房 明天新古典主義的。報紙 廣播 戶外廣告時刻在挑撥著購房者的心跳。一時間街頭巷尾大家談論的話題都在圍著房子再轉。彷彿這是一輛實現夢想的快車,無論座位如何 只要上了車,一切都可以解決。

    但是好景不長,隨著媒體和政府的影響,樓市在08年左右進入了一個新的時間段 客戶開始對於地段 戶型有了一些認識,同時這個時間我發現購房的年輕人開始多了,80後在那個時間屬於接受新事物較快的一批人,第一波的樓市低價沒有趕上,對於每日攀升的房價雖然有恐懼心理但是依然在所選空間有限的市場中 走走看看,在這個時間 大多數人都是比較謹慎的。

    大概在10年到12年左右 我個人感覺是最幸福的兩年左右的時間,每天看房的人數變化不大,同時在看房的過程中不再人云亦云 有了點自己的想法和需求。對於未來使用更加關心,對於配套開始有了深刻的認識。同時房市的穩定,也對於這個時期的客戶較為友好,作為賣房的這個時間,也較為輕鬆,願意買的也就買了 不願意的也不去多費口舌。

    在14到15年房市進入到了一個低谷期,市場冰冷,不論怎麼做工作就是沒有人看房。

    在16年開始 樓市突然隨著政策的變化及土地市場的火爆,房價一路走高某些地區甚至出現了倍增,作為業內人士竟然買不到房子市場趨於一種瘋狂。但是好景不長 隨著限購政策和限貸政策的嚴格把控 樓市一下冷靜下來,在此後到現在為止 購房者的需求 處於一種按需購買的狀態,房產不在是一種非他不可的產物。隨著家庭成員的增多或者安家立戶的要求 這樣購買的客戶,幾乎家裡都有購房的經驗 對於開發商品牌 周邊配套及戶型設計 產品用料 公共部分的裝修標準到地下車庫 小區綠化的要求都有了不同的認識。我覺得挺好 產品是不斷的升級歸根還是人的認知在不斷的提升。

    還有一點我個人想說一下 看似現在資訊大爆炸,但是隨著移動端的火爆傳統媒體的沒落實際上的購房者對於房產資訊的及時獲得的認知渠道反而在縮小,開發商不在大眾媒體上做廣告推廣,而轉入線下傳播帶客。一個新專案的入市不在大張旗鼓,這些對於購房者的選擇也會產生一個通道誤區。

  • 22 # 愛在離別時A

    隨著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和經濟發展,湧現出了一批優秀企業家和創業者和高薪人才還有一大批敬業者,都有了一定的經濟基礎,買房的選擇性更加多樣化。以來滿足自己的需求。

  • 23 # 旅行在天際vlog

    十年間從《蝸居》到《安家》,人們的買房觀念發生了什麼變化?

    我覺得是有很大的變化的,以前人們對於房子的概念是“單位宿舍”、“筒子樓”、“單位分配房”。

    覺得花錢買房是傻子,單位包分配房。為什麼要買?但是有一部分人還是比較有經濟頭腦的

    改革開放初期,深圳作為經濟改革發展特區,在於買房這個問題上是最先形成意識的。

    深圳最早的商品房,在壹仟多元一平方。那個時候就已經開始有人購買,並且開始有了炒房的意識。現如今深圳的房價一平方最高到了10萬+。

    因為深圳人很早就認識到房子是不動產,可以有保值升值的商品。而現在深圳老城區,如羅湖、鹽田、福田、都已經沒有什麼地方可以開發房地產了。老區的人民開始把目光放在了,南山、龍華新區、光明新區、寶安區 等,地多的地方。

    電視機《安家》中基本涉及的都是二手房的買賣,也正是符合 了當下老城區人想換新家大房的意願。辛苦創業的年輕人想“上車”(“上車”意思是成為房奴還貸的開始,粵語)就會考慮在老區進行購房,老區的配套設施比較完善,教育、交通、醫療、商圈。唯一不好就是太成熟了沒有可以升值的空間。

    現在的買房賣房的觀念是把房子看成了商品。而不再是一個“家”

    《蝸居》是給人們提示有房有車才是考慮結婚的前提,也是個“毒”

    《安家》是把現如今的買房,賣房的人性展露出來!

  • 24 # 酒店ing

    當年的《蝸居》,現在的《安家》,我們焦慮的依然是房子!

    中國人對家鄉的情懷頗深,而到了現代社會,房子慢慢成為了家的載體,多少人窮極一生只為能擁有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

    而《安家》出現,正好戳中了當代中國人的心頭肉。

    《安家》

    圍繞“房子”的電視劇不多,上一部還是10多年前的《蝸居》。

    《蝸居》

    這10年間,中國房價飛漲,政策一年又一年的變化。

    上一代人還沒有解決好房子的事宜,90後又加入了買房的主力軍。

    所以《安家》肯定和十年前的《蝸居》不一樣,它更符合當下,也更殘酷。

    值得注意的是,這兩部電視劇,均是出自於編劇六六之手。

    其創作特色在於生活化、真實感。

    富於現實觀察力,能夠緊貼當下都市人群的生活狀態。

    《安家》裡的主角們,絕不是那種剛畢業就能拿著2000月薪住精裝三居室,一天到晚談情說愛的「偶像劇隱形富豪」。

    說窮,那就是真窮。

    主角房似錦,由好久不見的孫儷出演。

    她在劇中的角色是一個業務骨幹,性格雷厲風行的女強人。

    一頭利落短髮,分外幹練。

    雖身為房產中介的店長,可一日三餐沒個準,早飯也就在工位上隨便解決。

    打工的員工們就更不用說了。

    工資微薄,只能擠在合租屋,甚至是上下鋪。

    這才是在大城市打拼的社畜們該有的生活寫照。

    故事圍繞上海一家房屋中介展開。

    透過店內中介賣房子的經歷,串聯起一個個小故事,從中折射出百姓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房子,從來都是中國家庭的重點問題。

    能牽扯出各式各樣的矛盾與人性。

    比如有的長輩觀念保守老舊。

    總拿兒媳當「外人」,直到她懷了孕,才算勉強承認是「自家人」。

    是「沾了肚子的光」。

    比如年輕小夫妻要結婚,面臨買房壓力。

    但誰家出資,房產證上該寫誰的名字,又是個可以吵上半天的話題。

    還有每天開業前的雞血式動員大會,洗腦式企業文化。

    堪稱「魔幻現實主義職場奇觀」。

    每次更新,幾乎都會登上微博熱搜。

    更有意思的是。

    這些在外行人看來「過分誇張」的橋段,擺在現實裡,卻都是真實上演的日常。

    太真實了,這就是生活的樣子。

    在行業與市場的話題之外,本劇其實還涉及到一個「觀念問題」。

    自古以來,「房」除了身份、地位的價值之外,更隱含一種情感需求。

    對絕大多數安土重遷的中國人來說,買「房」是安「家」的根本

    甚至不惜為此揹負鉅額貸款。

    可對於「安家」這種基礎性的需求,本不該需要消耗一生才能實現。

    由於編劇的關係,香玉總是不自覺在心裡拿《安家》跟當年的《蝸居》作對比。

    同樣是發生在上海。

    同樣是因為房子引發的一系列的故事。

    當年,關於買房需求、房產市場、炒房泡沫等一系列的社會問題,《蝸居》曾引發一場浩大的社會探討。

    如今十多年過去了,情況似乎並沒有太多改善。

    甚至更為嚴峻。

    當年被刺痛的人,現在很有可能還會繼續被刺痛。

    真要去統計的話,恐怕老百姓生活中的一地雞毛,過半都與房子有關。

    十年前。

    《蝸居》中的海萍,一睜眼就被生活壓得喘不過氣來。

    十年後。

    同樣是海清飾演的角色,宮醫生懷著二胎、挺著肚子,好不容易下班回家,還得躲在廁所裡改論文。

    同為博士的兩口子,拼命的工作,竟然還無法在這個城市有安身立足之地。

    對於宮醫生,以及大量靠獨立打拼、在異鄉漂泊的人來說,房子不僅是生活中實打實的硬性需求;

    更關乎到生活的體面與尊嚴。

    人們追求房子,說到底,是在追求「家」帶來的安全感。

    房子不一定多大,多好,多貴。

    但一定是某個足以承載起家的溫度的地方。

    可以有尊嚴地生活,可以有安全感地躲藏。

    從《蝸居》到《安家》,很多的人,很多的夫妻,

    還在為房子而發愁。

    因為房子意味著穩定,意味著安心,意味著溫暖的家庭。

    這就是如今即便即便是房價很高,很多人即便是很辛苦,還是要買房子的原因。

    與其說他們在為一個房子而奮鬥,

    不如說他們都在為一個家而奮鬥,

    他們都在為一個溫暖的避風港灣而奮鬥。

  • 25 # 重慶會展行業工作者

    房子一直是人們的剛需,只是以前相對於現在這種觀念更強,現在不買房連結婚都成問題,這個在農村都是有深的觀念。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每個月都過度消費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