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在學校,存在著個別的“佛系”教師,作為同事,我們怎樣才能與其相處?作為基層學校管理人員,我們又該怎樣管理?希望能得到你的回答。
9
回覆列表
  • 1 # 造夢小兵

    寵之愛之寶之!

    佛性老師才是學校的未來,才是真正做老師的!

    作為基層管理人員,你要做的不是改變誰,而是成全誰,說個不好聽的,你能改變誰?連你自己都改變不了還談什麼管理他人!我們看到生活中,女性特別喜歡改變別人,看到不爽的就把方的變成圓的,這也正是女性不適合做教育行業的天生短板,心態不好,心眼太小,控制成癮!

    什麼老師都是好老師,別人也不需要你來管理,什麼是她做不到的呢,不想去做就說明裡面有不合理的東西,所有老師都一個樣了就說明你工作能力強了?不管就是最好的管理,不懂人性的管理就是暴力!

  • 2 # 小韓老師09

    在這裡我要定義一下什麼是佛系,所謂的佛系應該是努力追求以後的順其自然,而不是不要求進步而不作為。

    對你你說的佛系老師該如何應對,我談談本人的觀點。

    1.學校管理層要建立響應的獎懲機制,來調動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對不履行工作職責的,加大懲罰力度。

    2.校長找佛系老師談話,佛系可以,但必須履行職責,作為教師就應該教書育人,如果做不到,也沒必要甚至不適合留在教學崗位,可以調離一線教學。

    3.目前很多事業單位都有年底績效,年底績效與工作情況掛鉤,對於不認真工作,不作為的老師扣除年底績效,涉及自身利益,每個人都會重視。

    對於情況極其惡劣的,有必要進行嚴懲,學校不是你混日子,誤人子弟的地方,請在你的崗位上履行你的職責與義務。

  • 3 # 老樹書法

    你叫學校中層幹部比較合適,自稱管理人員說明你主觀上認為你是管理者。在我的觀念裡,學校的領導和中層幹部不是管理者,而是服務者。把自己擺在為全校師生做好服務的位置,就能得到師生的支援和擁護,也就不存在佛系不佛系的教師了。之所以在你的眼裡有佛系教師,那是因為你在他面前扮演了高高在上的管理者的角色,沒有幾個老師會理你的茬。學校的管理藝術,說到底就是為師生服務的藝術。靠強硬管理行事,只可能越管越糟。

  • 4 # 山間土包子

    我覺得互相理解吧,是教師就應該知道,目前佛系老師越來越多,我們不否認的確存在個別做事不積極的老師,但我個人覺得問題根源並不在佛系教師身上。

    微薄的工資,十年甚至幾十年都進不了的職稱,繁重的工作量,與學生鬥智鬥勇的身心疲憊,得不到社會理解和尊重,同事之間的不公和互相競爭傾軋,一眼就望的了頭的前途和命運……逐漸消磨了這些老師的激情和愛。

    當然你作為學校基層管理人員,肯定也代表著學校的利益,免不了和佛系教師有些衝突吧,這就像老師和學生一樣,立場不同,免不了互相傷害。在其位謀其政,也無可厚非。只能說在理解的基礎上做好自己吧!

  • 5 # 楽亦卬

    “佛系”是個網路流行詞,它的含義是以一種“有也行,沒有也行,不爭不搶,不求輸贏”的看似佛系超然的心態,表達了一種負面、喪氣、消極抵抗的生活態度。

    佛系教師”這個說法,近來在校園裡也很流行,每個單位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

    對於單位裡的“佛系教師”,如果是同事,我覺得彼此相處起來應該不難,反正他也不爭不搶,看淡輸贏,對什麼都無所謂的態度。如果你“鬥系教師”(我自己取名的,特指努力拼搏進取型教師),為了不受其影響,導致自己變得“佛系”,可以適當保持一點距離。

    如果你是學校的管理層人員,那麼就要學會寬容與智慧的應對此類教師,對“佛系教師”不能有偏見。畢竟並不是所有教師一開始就選擇做“佛系”的,如果一個曾經滿懷教育熱情的老師變得“佛系”了,那一定是有原因的。作為學校管理層一定要弄清楚這些教師轉向“佛系”的原因,然後透過談心或適當調整工作分工等方式,真誠地對其加以關懷和幫助,就會改善這種狀況啦。

  • 6 # 遇見汝南

    佛系,網路流行語,意思就是知足常樂,不爭不搶,怎麼都行,不大走心,看淡一切的活法。

    你所說的佛系教師尤其是在體制內,存在的還是有的,有的表現還特別明顯。

    作為學校管理人員肯定想把每位教師的最大潛力給挖掘出來,每天都能用最好狀態來認真開展工作。但往往遇到這樣的佛系老師,頓覺束手無策。

    如何管理這類老師我們要具體分析他為什麼會成為這樣的人?要做到對症下藥,一是對本人的性格決定,平時對待工作馬虎不認真,領導說了也白說,任啥都不放在心上的人,他可能覺得什麼事都不算大事。這樣的人最好的辦法,先冷他一段時間,靜等機會,碰上他著急,犯錯的時候,既要幫他,又要來一劑猛藥,幫他分析自己的錯誤做法,情理之中讓其改變。

    二是對不敢管,不想管,不愛管學生的老師,我們做法通常是榜樣引領、思想帶動,學校要樹立身邊學習的榜樣,用典型來帶動他們,要經常組織開展評教評學活動,用學生們認不認同,教學成績督導事實資料來促進他們進步。

    三是對自己已晉升高階職稱不求進步的教師,我們要利用好縣管校聘的政策給他壓力,讓壓力變動力,這樣老教師還是有大局觀念的,只要多講講學校的難處,管理的難處,肯定也會有所改變。

    一所學校只有取得教師們的價值認同感,才會有長遠發展,我們只要不放棄,人人都會有進步,佛系教師也是如此。

  • 7 # 朱老師說事兒

    我是朱老師!

    學校存在“佛系”教師,這也不是什麼稀奇古怪的事情。學校也是人待的地方,只要是有人的地方,就有持各種各樣生活態度的人。“佛系”這個詞並不算什麼貶義詞,它指的是那些有自己的遠大理想,專注於自己的研究範圍,與世無爭,無慾無求的人。

    先來說說“佛系”教師

    1.“佛系”教師有著高遠的追求

    “佛系”教師往往有自己的理想追求,並且還會把自己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滲透給學生,向學生傳遞積極正向的人生態度,透過自己的理想影響學生樹立起高遠的志向。

    2.“佛系”教師與世無爭的人生態度有利於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佛系“教師與世無爭,不與世俗同流的生活態度不僅是校園裡的一股清流,更是社會罕見。當今的社會發展速度之快,讓很多人陷入了因為經濟利益之爭的恐慌當中。問世間,又有幾個人能做到”佛系“那樣的從容與淡定。能在世俗中找到自己的一片清涼之地,並且保有初心,不受外界的人和物所影響,這是一種難得的高貴和品質。更體現了作為一名普通人應有的平常心。這種態度對學生的影響是極其有效的,為什麼這麼說呢?

    ”佛系"教師自然純樸的原生態面貌可以幫助學生建立起正確的價值觀。當今,受經濟全球化和世界一體化的影響,中西方思潮互動影響,資本主義國家的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和極端個人主義盛行並且默默地植入我國青年學生的頭腦中。青年學生由於年紀小,心智尚未成熟,辨識能力有限,很容易被這些歪風邪氣所影響、帶偏。那麼,“佛系”教師的淡然與本真直接透過“身教”的方式給學生們示範了一種高貴而正向的態度,這是一種很好的引導。學生會在老師的引導下,樹立起正確的價值認同,防止被功利性的思潮所左右。

    3.“佛系”教師並不是不熱愛工作崗位,他們只是創新了自己的工作方式

    在學校管理人員的眼裡,總是把“佛系”教師認定為不積極工作,不熱愛學生的教師群體。這是一種偏見,這種認識是很片面且粗淺的。

    “佛系”教師並非不履行應有的工作職責,只是在“獲得”這方面他們主動讓步,不爭不搶,不惹爭端,不添麻煩。很多“佛系”公民,當然不僅僅是教師,他們都能把自己的本職工作幹好。並不影響行業的運轉,並未突破行業的規則。

    再來說說學校管理層

    學校是個小型社會,形形色色的人事都有。管理制度和管理人員應該本著包容、尊重的原則允許並且尊重每一種人的存在方式和態度。“佛系”教師不等於不上班不履行職責,也不等於他們近人情,不懂世故。只是,他們是多奉獻少說話,做擔責少發聲的一類人,他們有著曠闊的心胸,不計較,不埋怨。管理人員本著公平公正的態度平等對待即可。

    怎麼與“佛系”教師相處

    在很多人眼裡“佛系”人物總是獨來獨往,特立獨行,他們似乎遠離了塵世,活在另一個小世界。所以,很多人對帶著有色眼睛去看“佛系”人。這完全沒有必要。

    1.存在的就是合理的

    任何人都沒有理由要求別人要有跟你一樣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世界上的每個人都是特別的、唯一的。既然允許有你的存在,當人別人的存在也是合理的,尊重“佛系”人,尊重一切生靈。

    2.少見的就是不正常的

    很多人習慣了平常事物,見慣了世俗的冷漠,因而突然來了個熱心人就會覺得稀奇,在學校習慣了大家為了評職稱漲工資的,突然來了個既不急於評職稱又對待遇不抱怨的感覺到稀奇。並且喜歡把“另類”人作為自己的對立面,毫無緣由的孤立對方。這是不正常的心態,更是不對的。

    少見的不等於不正常,平常心對待即可。

  • 8 # 呂924987739

    先問下你,作為中層,學生上課玩手機,老師多次提醒仍不悔改,把手機砸了,家長來問老師要手機的時候,你是怎麼處理的?學生上課睡覺,老師去提醒,學生起來就對老師破口大罵,甚至打了老師嘴巴,你是怎麼處理的?學生不交作業,老師適當教育,沒過度批評,但學生說不想活了,要跳樓,還把派出所的也整來了,你是怎麼處理的?學生打架,家長來學校處理,老師本著息事寧人的態度,勸家長說小孩打架正常的,賠付醫藥費那些,就不要抓著不放了,結果家長破口大罵這個老師,幾個家長圍著,你怎麼處理?我們學校類似的案例太多了,最後的結果是,學生安然無恙的坐在教室,老師還成為同學之間的笑談,一點尊嚴都沒有,要管理其他學生更不可能!連自己都管不好了,還管別人?我們校長說保學生保編制保老師,說要有學生才有老師,升旗的時候公然在全校學生面前對老師破口大罵,還不止一次;對學生無限縱容,進過幾次派出所的高中生依然坐在教室裡,學不進去,只要不影響其他學生我們就感恩戴德了,我們根本不敢說人家!

  • 9 # 沙場第二層

    對於可別佛系的老師,學校可以規定每學期必須上多少課,安排多少工作量,如果沒完成就在年終給與相應的處罰,比如年終獎(雖然學校年終獎只有幾千或一萬多,但是在制度上還是要有處罰機制和獎勵機制)。對於那些上課多,班主任等瑣事雜事,幹實事的老師要給政策,獎金等方面支援,不然大家都跟著佛系,干預不幹都一樣,誰願意幹? 至於基礎管理人員這個很重要,很多基層管理人員很多都是關係戶,很多都是女性,所以基本到點下班,不主動做事,能拖就拖那種。他們很多不是高學歷高專業,很多是典型那種非技術管技術的人,所以管理累贅還聽不進意見。所以標題先改改,先解決基層管理問題!老師和基礎管理矛盾突出,因為往往做事的老師是待遇和地位最低的。

  • 10 # 田田284472106

    別招惹他們,人家佛繫了都,幹活也不少幹,啥好處還都不要,還想咋滴,一般這樣人家裡都是土豪,上班就是圖個樂,別問我咋知道滴[大金牙]

  • 11 # Pease

    佛系是一個網路流行詞,也是一種文化現象。主要意思是指無慾無求、不悲不喜、雲淡風輕而追求內心平和的生活態度。首先,要真正做到佛系境界,可能對學生教育不太合適。個人認為你所說的“佛系”,可能是假“佛系”。無慾無求的境界,可能經歷過高低起伏,看透起起落落。如果學校有這樣的老師,那要學校領導,找其交流,瞭解情況,走心理牌,其他的同事給予正確的積極的交流,讓其慢慢把感覺恢復過來。

  • 12 # 看客老張

    “佛系”教師多見於90後或高職稱人群,這類人衣食無憂,對學校的考核措施持無所謂態度,那點獎罰都不看在眼裡,自己想幹啥幹啥,想幹多少幹多少,典型的“滾刀肉”。但是總有解決辦法,抓住人性的特點,人都需要尊重,離不開團隊,利用好這兩點足矣。所以要透過各種手段讓“佛系”的人在學校不受尊重,抓住每一點積極的狀態,當眾大肆表揚,讓其找到尊嚴。透過開展活動,讓“佛系”的人從團隊中孤立出來,甚至有意發動其身邊的人“善意”地不理不問不管,再找準契機或製造契機讓其感受團隊的力量。相信透過這樣反覆歷練,定會解決。

  • 13 # 水竹居教育者

    你是管理者,儒為表佛為心,否則你的管理不會到境界。他是佛系,你更應該佛的參透者,且層次要比他高,因為你是管理者,本身就在人生的難處進行佛的修煉。所以正常老師的修為不會有你高。你們應該有共同語言,他還會折服你。所以這樣的老師應該是自己的同盟,最好管理了。因為有共同語言,共同的生活認識,悟性。

  • 14 # 使用者5579389433661

    個別佛系??一是越來越多的老師佛繫了或正在佛系,二是什麼原因造成的?[靈光一閃][靈光一閃][鼾睡][鼾睡][霧霾][霧霾][戴口罩][戴口罩]

  • 15 # 幸福寶爸寶爸

    就一個級部主任哪來的管理人員?別把自己所視太高。首先,你是教師,然後才是學校任命的**主任,只不過是一個上傳下達的角色!

  • 16 # 使用者1692290660944

    教師本職工作是教學,這是無可厚非必須盡職盡責完成的。這是最起碼的職業道德。教學以外的工作當然是看付出有沒有有回報了,既沒回報領導還裝腔作勢,整天畫餅。那就幹好本職工作,遵守勞動紀律。工作五年我已經慢慢走向您所說的佛系教師行列。

  • 17 # 東子32741

    真的把自己當成管理人員了,這種觀念必須要轉變,不然學校是不會有好的教學質量的。。。學校的非教師人員,應該稱作教輔人員!為一線教師提供輔助,讓教師能夠安心專注的投入的教學中。。

  • 18 # 劉俊利

    題主能提出如此問題,已難能可貴。

    第一、首先佛系教師產生的根源是什麼?

    學校是社會高階知識分子集中的地方。教師的群體意識,幾乎代表了整個社會的最高意識動態。他們知道、熟知公民的行為範圍。或知道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一旦所在環境達不到教師應有的權利時,或訴求無望時,佛系自然而然產生。否則,會影響教師個體健康。

    第二、基層管理人員如何應對

    很簡單。面對日益嚴重的教育行政化,逐漸弱化直至徹底消滅行政化即可。

    目前學校行政化非常嚴重。一線教學不如行政管理。兢兢業業、勤勤懇懇從事教學,不如坐在辦公室喝茶的。他們(領導)身負重任,既能當處長,又能當教授,處長八面玲瓏,左右周旋。還能像教授一樣,博士、學術落不下。一線教授,一個腦袋還做不好,處長、教授一肩挑輕鬆自如。

  • 19 # 鹿一塗

    佛系?先關心一下教師的心理狀態,近期是否受到過不公平對待?是明裡的,還是暗裡的傷害?或者受消極資訊影響而變得膽小怕事而佛糸,畢竟吃飯穿衣全靠那點月薪,還是學校層面壓力太大,責任下押至個人頭上,領導層不擔當,不作為,有事撫外罰內,今教師畏首畏尾,失去安全感?這些因素或多或少,造成佛糸老師心理負擔而消極自保!如果是個別人懶怠心理作祟,那另當別論!所以要查因果,判對止錯,方能解鈴!

  • 20 # 思凝

    現在的我們真的好心酸。此佛不是彼佛,不是有道行,還真難做佛系老師。可不做,也一樣難做老師,越來越負面情緒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房貨利率6.125%,已還1年半,部分提前還款划算嗎?求支招,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