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21 # 瘋子飛彈

    佛系,我是第一次看到這個強烈具有標籤性質的稱呼,每個老師都有自己的風格,多元化的教學風格對孩子的成長很重要,千篇一律的教育風格,對孩子成長有侷限性。管理者,說實話,這不是企業,學校屬於比較特殊的事業單位,是個有相互約束,又相互影響的圈子。學校領導班子公平公正,正能量居多,那麼學校整體氛圍良好,即使有落後的老師,也會受到影響,直至進步。領導階層一旦有不正之風,吃拿卡要,官僚作風,自我膨脹,那麼整個校風學風教風都會不正。上樑不正下樑歪,這是有道理的。教師到了學校如沐春風,親切舒服,教學一定盡職盡責,無需應對盯著。

  • 22 # 沉在水裡的鳥

    要解決這個問題,首先我們來看看“佛系”是什麼?

    佛系”做為2017年的熱詞,火遍網路。它是一種文化現象,本意是:看破紅塵、按自己生活方式生活的一種生活狀態和人生態度。

    而問題中的“佛系教師”,我想應該指的是對學校工作不上心,學校活動不參加,教育教學質量無所謂的人。

    而在學校,是否真的能做到“佛系”?

    《笑傲江湖之東方不敗》裡說道:有人的地方就有恩怨,有恩怨就有江湖,人就是江湖,你怎麼退出?

    所以所謂“佛系”無非是無奈而被迫所做的一種選擇。

    為什麼會造成“佛系教師”?

    第一:對學校的文化、制度的不認同。

    生而為人,都有自己的價值體系認知,每一種文化和制度也都有不完善的地方,不是每個人都能認同和適應。從小到大,我們會接觸到不同的人和事,這些在我們的認知體系裡,會潛移默化地形成自我判斷,因此我們對社會的認知都帶有自我轉化。當這種觀點與學校的文化和制度相違背的時候,就會呈現兩種表現形式:要麼是誓不罷休,鬧得天翻地覆;要麼是就此沉淪,事不關己高高掛起。一般情況到最後都會是第二種結果,因為文化和制度是經過討論、研究之後,大部分人認可的,不可能因為一個人而推翻。

    第二:家庭環境等因素影響

    現在的大部分90後,甚至是85後,家庭環境比較優越,對於金錢的觀念不是那麼強烈,有的父母對子女的要求也以安穩為主,所以可能也會傳達這樣的一種觀點:教師工作比較穩當,你只要不出問題就好,錢不夠,找老媽要。所以在這樣的思想引導下,這群本該是學校中堅力量的年輕教師,也就想著工作只要不犯錯誤就好,對有些學校事務是睜隻眼閉隻眼,缺乏對自己未來的職業規劃,缺乏活力和競爭意識,對於學校一些工作能不做就不做。

    第三:因自身性格原因導致

    當然這部分教師所佔比例較少,但也不是沒有。有些教師因為自己膽小、不善表達的原因,對學校的工作要麼是生怕自己做不好,不敢承擔,要麼是生怕做了事,被別人議論,所以最後乾脆什麼都不做。

    第四:對學校環境的不適應

    在學校,有一部分是剛出來的大學生,有些是調動而來的,當然大部分還是一直在學校擔任教學工作的老師。

    有這樣一個案例:本校有個老師,剛開始從其他學校調來的時候,做事非常積極主動,也希望給領導和大家留個好印象,所以什麼事都爭取去做,別人不願意做的事也積極承擔。剛開始,也的確給大家留下了較好印象,但時間稍微久一點,就出現了一些問題:領導想著,反正你願意做,那你就多做一點,但對於榮譽卻往往還是自己的老部下。老教師想著,既然你爭著做,那什麼事情都是你的,甚至還會有一些嘲弄之詞。久而久之,這位老師也就開始出現了一些變化,對自己的本職工作還是會認真主動,但其他的事情就免談。

    出現以上的“佛系教師”,究竟該怎樣去面對能?

    我覺得有以下建議:

    首先要了解老師“佛系”的原因,然後“對症下藥”。

    對於家庭、性格、環境因素所導致的情況,應該幫助老師制定自己的職業規劃,加以一定的心理疏導。記得曾經的老師說過:不要去聽信片面的“順其自然”,因為“順其自然”往往都是在“盡力而為”之後的安慰之詞。所以只要稍加引導,相信“佛系教師”會成為“努力青年”。

    其次建立和完善學校的制度。

    對於學校的文化和制度,必須嚴格遵守。所謂“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學校的文化制度再有不完善的地方,也是大家共同商議而制定,不可“朝令夕改”。當然也可建立和完善一些相對爭議比較大的制度,幫助形成大家都認同的學校文化價值和辦學理念。

  • 23 # 南山下采菊

    我辭職前就是筆者所說的“基層教育管理者”就是一個小中層,活不少幹,一干就二十年,年過四十,前途比較渺茫,看不慣領導的溜鬚拍馬,過河拆橋,考核不公,任人唯親,果斷辭職,改做佛系教師,單純的上上課,批改作業,剩下的時間讀書,練字,運動,休閒,大小事不過問,也不做班主任,任你單位狂風暴雨,我自巋然不動,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

  • 24 # 靜水深流691

    百度詞條說:所謂佛系,是一種文化現象,有看破紅塵、按自己生活方式生活的一種生活狀態和人生態度。

    由此衍生出"佛系青年""佛系追星""佛系生活""佛系乘客""佛系學生""佛系購物""佛繫戀愛""佛系飲食"等一系列的詞語。

    而你所說的佛系老師,應該是指單位裡,那些不爭名利,只求心安的老師。

    一個單位裡的人員構成,可以分為三部分:積極要求進步的排頭兵;隨波逐流的大頭兵,消極落後的個別人。佛系教師,就在隨波逐流的大頭兵裡,沒有起模範帶頭作用,但也不會調皮搗蛋給領導添麻煩。中層領導大可不必盯著人家不放,只要他能完成本職工作,就可以。

    有一點可以放心,佛系教師不會給你添堵。

    作為單位的領導,能知人善用,是高手,能用人盡能,是能力。不要考慮他人如何,要考慮自己怎麼做才能物盡其用。

  • 25 # 木槿昔遮青衣

    我覺得首先要搞清楚你的這個“佛系”老師是什麼含義?或者什麼樣的標準就叫“佛系”!為什麼我要這麼說呢,原因如下:

    - - - - - - 分 - - - - 割 - - - - 線- - - - - - -

    1、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左中右

    一群人在一起總有左中右,總有出類拔萃的和平庸無為的,不能說比你做的差的,沒你做的多的就叫“佛系”吧!說不定換個環境一比較,就由佛系變成了工作狂了,所以我們不能隨意的給人加帽子,這個是管理者應該要注意的地方!

    2、把準佛系的脈

    如果確定某位教師是所謂的“佛系”,則我們需要找到其“佛系”的根源,對症下藥解決問題!因為人之初、興本善,人總是向前看向上看的,從他感興趣的地方引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房貨利率6.125%,已還1年半,部分提前還款划算嗎?求支招,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