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無畏0838

    蘇軾與李白在各自文學領域均可謂獨領風騷。蘇軾是一位文學全才,在詞的創作上開一代豪放詞先河,其散文成就入列唐宋八大家,在詩的創作上既有對祖國秀麗山川的生動描寫,也有對人生的深刻領悟,充滿理趣。李白偏重於詩歌創作,想象瑰奇,不拘形式,是繼屈原之後中國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兩相比較,蘇軾略勝一籌。

  • 2 # 星靈曉聖

    這不能一慨而論,李蘇二人都是世人喜愛的文人,才思飛躍處,當世無人能及!但我想:詩的飛揚飄逸,如金鵬扶搖直上九萬里,那份豁達,那份把泰山作俯瞰的胸懷,唯有千古一詩仙而已,蘇東坡的詩中沒有這種氣度;但詞的方面來說,李白還在“平林漠漠煙如織,寒山一帶傷心碧”,寫盡人間遊子羈旅之愁困!而蘇東坡一改哀婉悽美之風,一闋“大江東去”,關東漢子的船上大棹打破了美人兒檀板金樽,長風頓起,吹散了陰柔之氣!與之相比,詩仙應當承讓。

    當然,時代不同,扯在一起評有失公允,就此打住,向先賢致敬[玫瑰][玫瑰][玫瑰][祈禱][祈禱][祈禱]

    2020.1.9.

  • 3 # 郭發洪

    各有千秋,在詩歌方面,蘇軾的哲理詩同樣有許多亮點。若論起他們兩人分別對詩和詞的貢獻,以及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可以說,他兩人不相上下。

  • 4 # 王了凡1988

    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中華古詩千千萬,總有一寫盡了你人生的一首,這首就是你心中的絕句。作者就是你心中的知己,是你心中的聖人……

  • 5 # 星相風水

    各有千秋

    時期不一樣,文化環境也不一樣。

    唐人愛詩,宋人愛詞。

    現在人啥都愛,甚至大雜燴。

    關鍵時刻還要看心境。

    正所謂此一時彼一時!

  • 6 # 晴好666

    這個各有千秋吧!一個是豪放曠達,一個是瀟灑飄逸。李白的文風仙氣飄飄。蘇軾的文風海闊天空。兩人有相似之處,也有不同之處。這兩人的一生都走遍了中國的大半個山水。不同的是李白是仗劍走天涯,腳隨心動、十萬名山任其遊。而蘇軾是身不由己,去哪都是朝廷的一紙調令。所以蘇軾作詩句:“長恨此身非我有。”

    兩人都是中國文學史上不可逾越的兩座大山。不能論高低,因為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給大家分享最能體現兩人詩風的兩首詩詞吧。

    《將近酒》李白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

    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

    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復醒。

    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蘇軾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 7 # 紅雲文化社

    蘇軾和李白。沒有可比性。兩個人各有特色,成就也不相同。為何非要放在一起比較呢?歷史不同,成長不同,遭遇不同。

  • 8 # 隨州古道西風

    我覺得蘇軾的更高一些。李白是浪漫主義詩人,相對來說,限於想像的太多,而蘇軾幾經沉浮,接觸的世面也更寬廣一下。

  • 9 # 漫野桃李蜂舞蝶飛

    文無第一,武無第二。他們的成就都很高,蘇軾在詞李白在詩。但就影響力和辨識度來講我認為李白做的更好,普及度也較高,個人看法,稍安勿躁[呲牙]

  • 10 # 薛易

    答案是:各有所長,無法比較。

    比較李白和蘇軾誰的成就高,就像問海鮮跟海底撈哪個好吃。雖然二者都有一個“海”字,但還是不能比,不能分高下。

    李白和蘇軾都是四川人,後來有研究者也把他們都籠統地稱為“豪放派”,二人都命運多舛,這是他們的共同點。

    但是,二人的知識結構不同。相比而言,李白的知識結構和作品更為純粹一些,雖然受了一些縱橫家習慣的影響,但主要還是儒家和道家。而蘇軾則相容幷包,儒釋道三教,特別是佛教在他身上產生了巨大影響。

    李白出身於商賈之家,談不上家學,他更多是憑藉一己之力,開出了一片天地,而他獨特的人格魅力,也代表了大唐之氣質。他的作品主要是詩,詞較少,散文、賦更少。李白作品開出盛唐氣象,一舉達到唐詩之頂峰,留下了不朽篇章。從仙氣上來說,李白勝過蘇軾。

    蘇軾出自文壇宗師之家,一門三學士。而且蘇軾曾經做過刺史、團練使等正式官員,這跟李白有根本區別。蘇軾對政治的認知和見識以及成熟度,遠勝於李白。

    因為出身問題,李白接觸更多的是下層官吏、江湖野老、道士等,他一生干謁求官而不可得,翰林待詔只能算是掛名官。最後好容易有了個官,又誤入永王李林幕下,差點牽連致死。體現在作品中,李白比蘇軾更多江湖氣、遊俠風。關於晚年的悲劇的作品,可惜流傳下來的很少。

    蘇軾中後期,在官場傾軋中受害太深,幾近喪命。感觸比李白要深很多,反映在他的作品中,無奈更多一些。他晚年一貶再貶,直到天涯海角,也已經足夠接地氣。這時的作品通達,已近於道。

    總之,李白作品體現更多的才華,蘇軾更多的是智慧。李白是個永遠的天才少年,蘇軾是個經典的知中國識分子。

  • 11 # 尹先生生生

    蘇軾是典型計程車大夫,中國式的貴族,李白有如俠士,是詩仙。蘇軾代表宋詞高峰,李白是唐詩高峰,前者是大文豪,唐宋八大家,三蘇,四傑。後者是天子呼來不上船,酒中仙。你要從那方面比。

  • 12 # 高空的流雲

    答;各有所長;亦有所短。

    李白擅長接觸於高山流水,名山大川用優美的詩句抒發情懷。而蘇東坡也善於抒發情感。但他的文筆較具體,多接觸於農家小院;畫舫遊船等具體生活……

  • 13 # 鷹爪蒙哥其瑪

    我感覺蘇軾成就更高。李白才思飄逸天賦秉異,他的詩句信手拈來自然流暢,豐富的想象力和表現力無人能及也無法模仿,在唐詩領域可說是登峰造極,同時代大詩人賀知章由衷景仰他的才華,稱之為“謫仙人”,但李白的成就主要在詩歌這一領域;蘇軾在詩詞、散文、書法等諸多領域都獨步千古,更令人敬佩的是他放達開朗的心胸,由於胸襟開闊所以所寫詩詞和散文亦充滿豪放之情和深沉的意蘊,讀來感人至深。

  • 14 # 墨幹古

    有傳本墨跡《上陽臺帖》等。李白是唐代與杜甫並稱的偉大詩人。

    蘇軾性格豪放,才思敏捷,懸北宋重要的文學家和書畫家,其詩清新豪健,其詞開豪放一派,其書跡豐腴跌宕,他的著作《東坡全集》,《東坡志林》《東坡詞》凡書百卷。

  • 15 # 2020詩與遠方

    個人覺得這個問題問的就欠妥,他們分屬於不同朝代,兩個人擅長的側重點不同,在各自的朝代裡他倆都能將那個時代的最高水準表現的淋漓盡致,而受到眾多粉絲的追捧。談不上誰的文學成就更高,各自發揮各自時代的光芒,將美麗一直延續到當代人心中,他們本生就很了不起,不要再對比其文學成就了,否則怎麼都覺得是對二人的不公。借用一首詩結束:你做不了我的詩,我也做不了你的夢。謝謝!

  • 16 # 牛仔故事

    個人看法,李白獲得了詩仙的稱號,其詩名在普通老百姓中都知道,在國際的影響力也大些,所以,其詩作的文學成就要大於蘇軾。當然,在詞作和散文成績方面,蘇軾要勝一籌。二者都是他們各處時代文學方面的頂級高手。

  • 17 # 詩禮悅書院劉東

    第一,從時代背景來說,李白活躍於盛唐,是“飲中八仙”,李白能喝酒,常常酒後詩興大發,杜甫詩句為證“李白斗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所以他的詩往往有股“酒氣”,李白詩有超現實的樂觀主義精神,豪邁奔放,飄飄欲仙。蘇東坡主要生活在北宋中期,國力也是逐漸強盛的時候。蘇東坡幸得歐陽修賞識,無奈宦海沉浮半生,但他曠達自適,也是一位樂觀主義者!蘇東坡愛酒也好茶,長與高僧參禪悟道,詩詞既有磅礴之氣,如《念奴嬌大江東去》,也有凝情深思與嗟嘆《定風波》的“一蓑煙雨任平生”!

    第二,才藝方面。李白擅長寫詩,童叟皆知,除此之外我只見過他的賦和書法《上陽臺貼》,別的才藝沒有什麼印象。蘇東坡是一全才!琴棋書畫,詩詞,文賦,烹飪,做酒,製茶以及茶具,“提樑壺”據說是他發明的,樣樣精通,是一個溫暖又充滿生活情趣的文人。

    第三,文學形式的不同。李白文學作品多見詩和賦。蘇東坡涉獵更廣,詩詞,文賦,政論,文論,歷史,書畫論等各式各樣。相對來說,蘇東坡更加全面。

    第四,李白和蘇東坡也有相似之處,好酒、性格豪放,思維通達,遊歷名山大川,朋友遍天下,學識淵博。境遇卻相差很大,一個太白詩仙,風流倜儻,無拘無束。蘇東坡歷盡坎坷,卻依然豁達開朗。

    個人偏愛,更喜歡蘇東坡,他的經歷離我們普通人更近,我們可以從他身上學習如應對逆境?如何自強不息?當然,他的綜合文學成就和對後世文人的影響來說,也應該超越了李白!

  • 18 # 詩意龍飛雨

    首先感謝您提出如此頗具挑戰性的問題!

    兩位偉大的詩人分屬不同的朝代,在文學方面都有重大的貢獻!下面我做如下回答及分析:

    一、李白的文學成就

    眾所周知,李白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與杜甫並稱為“李杜”。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存世詩文一千餘篇,皆被收錄在《李太白集》而流傳至今。李白在樂府詩、歌行、絕句幾方面均有極高的成就。

    1、《注:樂府是古代的音樂機關,秦代首設,是管理音樂的官署》;

    2、《注:歌行,中國古典詩歌的一種體裁。屬樂府詩的一種,如《大風歌》、《燕歌行》等,兩者雖名不同,但實質上沒什麼區別。後來衍生出“歌行”一體,其音節、格律比較自由,形式上採用五言、七言、雜言的古體,富於變化。》;

    3、李白的絕句更是自然明快,飄逸、豪放、瀟灑,奇特,寫景和抒情爐火純青,被賀知章稱為“謫仙人”,頗具“筆涵風雨,詩沁雷電”的藝術魅力和特色。詩中常將想象、誇張、比喻、擬人等手法綜合運用,其意境鬼斧神工;李白的詩歌成就對後代也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包括韓愈、孟郊、李賀,宋代的蘇軾、陸游、辛棄疾等。

    4、其代表作品有:《將進酒》、《蜀道難》、《夢遊天姥吟留別》、《靜夜思》、《望廬山瀑布》、《俠客行》、《春思》、《子夜秋歌》等。

    5、他的詩還有一個顯著的特點,即通俗易懂,幾乎沒有生僻字。《不像某些現代詩人,專挑生僻字!呵呵!》

    二、蘇軾的文學成就

    蘇軾,字子瞻、和仲,號鐵冠道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是北宋時期文學家、書畫家,被後人奉稱唐宋八大家之一。更是北宋時期的文壇領袖,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均取得極高的成就。

    1、詩文縱橫馳騁,題材廣納博收,詩風曠達豪放,善用誇張比喻;

    2、詞樹豪放一脈,與辛棄疾並稱“蘇辛”;

    3、散文著述遊刃有餘,與歐陽修並稱“歐蘇”;

    4、蘇軾更善書畫,尤其是墨竹、怪石、枯木等,書畫作品流傳至今。作品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瀟湘竹石圖卷》、《古木怪石圖卷》等。

    5、蘇軾對詞的變革及推進詞體的發展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破除了詩尊詞卑的觀念。認為詩詞同源,同屬一脈,雖形式上有差別,但其藝術本質和表現手法是一致的。從觀念上將詞提高到與詩同等的地位,對宋詞的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6、蘇軾用自己的創作實踐證明了:詞是無事不可寫,無意不可入的。與詩一樣,可以充分表現現實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時也擴大了詞的生存空間,提高了詞的藝術品味,將詞光明正大地引入文學的殿堂。如《念奴嬌-赤壁懷古》。

    7、在史論和政論、雜說、書札、序跋、辭賦等方面,也有極高的文學成就。如《赤壁賦》和《後赤壁賦》皆是膾炙人口的名篇佳作。

    三、結論

    綜上所述,兩人各有千秋,難分伯仲,都給後人留下了珍貴的文化瑰寶和精神財富!

  • 19 # 文化一家人

    相對於蘇軾的詞,李白差得不是短距離,而是很遠很遠。蘇軾的詩歌,儘管也有豪放飄逸灑脫的特點,但與詩仙李白相比還是差一大截。

    所以,若問蘇軾和李白二人誰的文學成就更高,回答應該是特長不同,各有千秋,不能一概而論。

    如果偏要問出個究竟,這樣回答應該比較合適,既:在詞賦領域,蘇軾的文學成就更高。在詩歌領域,李白的文學成就更拔頭籌。

    若再問為什麼,因為沒有比較就沒有鑑別,只好拿出具體例項來說明。

    舉兩個例子:

    一、詞賦領域

    蘇軾詞二首:

    1、《念奴嬌,赤壁懷古》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強虜灰飛煙滅。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寫景:大開大合,能縱能收,盡情展示了大手筆的氣魄,讀起來蕩氣迴腸。

    懷古:直呼周郎其名,遙想當年,談笑間強虜灰飛煙滅。是何等氣派與豪氣。

    抒懷:感嘆人生逆境,悲涼憤懣,如夢如幻,統統化作江河月色之中了!

    字字句句直擊人心,景,情,意緊密融合,一幅人生畫卷展現眼前,沁人肺腑,動人魂魄。

    2、《水調歌頭》,丙辰中秋,歡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倚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常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睛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這首詞,可謂是每逢佳節倍思親的模板,千年來無人超越。

    開篇的舉杯問月,通俗曉暢,直入人心。雄心壯志無處施展,悲憤心懷,愁思萬縷,盡在酒中。

    下篇的對月懷人,胞弟的手足之情,帶出了千古佳句,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朗朗上口,千古流傳。

    李白有這樣水平和這樣高度的詞麼,翻遍史書,只有《將進酒》和《蜀道難》兩首漢樂府詞賦可以算作上乘,但與蘇軾的詞賦相比,無論是意境和語境,都不在一個層次上。

    有史以來,能與其媲美的,無疑是偉大領視毛主席的《沁園春,雪》和《沁園春,長沙》。限於篇幅,就不轉摘了,相信所有詩詞愛好者會有同感。

    二、詩歌領域

    李白詩兩首。

    1、《送孟浩然之廣陵》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前兩句送別友人,平鋪直敘樸實無華。後兩句直抒胸臆,詩情畫意躍然紙面。全篇一氣哈成流暢自然,非一般水平所能達到。寫作的最高技巧是無技巧,在李白的詩歌中,表現得淋漓盡致。

    2、《下江陵》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全詩將行船的輕快速度與詩人的興奮心情交織在一起,寓情於景,情景交融,節奏明快響亮。有人把它描述為“驚風雨而泣鬼神!”當不為過。

    詩仙李白,絕非空有虛名,在他眾多詩歌當中,隨意拾擷兩首,都可稱為上品。限於篇幅,就不一一解讀。

    兩相對照,蘇軾在詩歌方面,確實難以與李白媲美。

  • 20 # 王父斤

    簡直沒有可比性!

    首先,李白開了唐詩的“詩仙”之風,豪放之氣在先;而他本人不喝酒很可能就寫不出好詩!

    另一點,李白沒做過什麼像樣的大官,就知道“耍帥”,喝酒,寫詩,一輩子不屑於做官,其實很想當個大官按自己的想法改變一些東西。

    再說到蘇軾,他的詩文風格同樣豪放,甚至到老都是“老夫聊發少年狂”,可他畢竟讀過李白的作品,或多或少受過李白的影響。沒轍,假如蘇軾出生在李白之前,那就很有可能是蘇東坡影響李太白了。

    當然,人家蘇軾可是做過大官的!雖然後半生一直在貶謫中度過,但是那個“境界”已經到了,貶謫了也是做過大官的人。可惜的是,做了大官的蘇東坡也沒能按照自己的想法改變一些東西。(上醫醫未病之病,中醫醫欲病之病,下醫醫已病之病。興許,到了李白和蘇東坡都能做大官,也都能按自己想法改變一些情況的時候,所處的環境已是“已病之病”,想“治”也開不出方子了,就像今天我們的教育改革一樣。)

    要說有可比之處,大概最直接的就是倆人的生存背景,似乎都處在表面上的盛世,實質上的亂世(至少也是亂世的前兆)之中。

    因此,倆人詩詞文章根本不具備孰優孰劣的比較,只能說好之者趨之若鶩,當然也能從中讀出時代變遷,人事輪迴,但是某些核心東西不變的事實。不喜歡的人,可能覺得李白太狂,而蘇東坡則更狂,兩個“狂徒”的作品,必須要有狂人性格的讀者去理解,否則,你只會理解為枯燥無味的古文……

    可以說,倆人的文學成就都很高,但是在詩詞方面,李白的成就更高,而在詩詞文章綜合方面,一定是蘇東坡更高。很可能,李白只顧喝酒了,沒多少時間寫長篇大論,而人家蘇東坡喜歡喝酒的同時,更喜歡喝茶,所以有時間讓自己慢下來寫點隨筆和散文。但是你要較真起來,千年已過,人們更傾向於推崇蘇東坡,這或許並非他的文學成就高,而是因為他的人格魅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2019年,你過得怎麼樣?有哪些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