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21 # 想學吉他

    很簡單,前者是將才,如能收為己用,就是對付敵人的一把尖刀。而石達開就不同了,他是帥才,更是一面旗幟,有很高的威望。有這樣的人,人心就不會只向著自己,所以他必須死。就像和朱元璋鬥了很多年的張士誠,這個人也是很得民心,所以失敗後他也被殺了。

  • 22 # hhrh8624

    簡單說就是不同時間點,清庭的需求不同而已。韋俊降得早且主動,清方自然樂於接受,但從其降後所受待遇看,並不被清庭信任,能善終運氣算極好了。石達開請降(又說假降)已是窮途未路,且天國岌岌可危,加之其妄圖儲存兵士之舉,當時稍有見識的人都知其必死無疑。

  • 23 # 這些歷史要讀

    因為形勢不同了,石達開是窮途末路,清廷認為他毫無利用價值可言,而韋俊和陳玉成不同,他們對於清廷而言,有很高的利用價值,當然不會輕易殺害。下面我們不妨分析下三者的情況:

    韋俊——清朝瓦解太平軍的突破口;

    韋俊應該說是太平軍投降將領裡頭混得最好,而且是獲得善終的人。

    而韋俊之所以能夠獲得清朝的優待,一個很關鍵的原因是他投降得早,他是太平天國第一個投降清朝的中高階將領。此外,韋俊的身份很不簡單,他是北王韋昌輝的弟弟,天王洪秀全老鄉,是太平天國早期的重要將領。

    因此,他的投降對太平天國內部產生很大的打擊。而清朝正好可以以韋俊為突破口,不斷離間太平天國內部。對韋俊的優待更多是做給太平軍將領看的,目的就是讓他們看到朝廷的寬廣博大之胸襟,讓他們以為投降朝廷即可高官厚祿,享盡榮華富貴,進而更利於朝廷對其他太平軍將領的策反行動,逐步瓦解他們的抵抗意志。

    陳玉成——勝保想誘降他,進而勸降扔在抵抗的太平軍;

    陳玉成是太平軍後期重要骨幹將領,和李秀成一起,成為後期太平天國的中堅力量。而陳玉成更是厲害,被俘遇害時才26歲,但已經叱吒疆場,正如他勝保說的“三洗湖北,九下江南”,陳玉成的軍事才能確實給清軍制造相當大的衝擊。而這應該也是勝保想勸降他的一個原因。

    其次就是陳玉成投降時,雖然太平天國敗局已定,但是仍有一定的力量在負隅頑抗。如果勸降陳玉成,那麼即可極大的動搖剩下的太平軍的抵抗意志……

    石達開——英雄末路,清朝殺他為了驚醒百姓;

    石達開是遭到洪秀全猜忌和排擠後,負氣出走的,也就是說,石達開的部隊是一支孤軍。

    而且在沒有外援和支援的情況下,石達開帶出來的部隊,越往西走,人數就越少。1863年5月,走到大渡河時,石達開手上的隊伍已經所剩無幾了。隨後又遭到百年不遇的大洪水所阻,最後糧草斷絕,已經到了彈盡糧絕的地步。所以,石達開才不得不捨命救三軍。

    也就是說,石達開接受南字營都司王松林的條件,像清朝投降,他自己也知道難逃一死,只是希望清朝當局能放過自己的部下,這是一種毫無談判根基的哀求,其決定權完全掌握在他人手中。

    結果,清朝當局背信棄義,在石達開被押解到成都後,夜襲大樹堡,把石達開最後的部隊一併消滅。

    至此,石達開已經完全沒有任何利用價值了。一來,自己的隊伍消耗殆盡;二來,自己負氣出走,早已脫離太平天國。因此,對於清朝來說招降他毫無意義,還不如將至公開處以極刑。

    而為人忠義的石達開,在民間還是有較高的名氣,處決他,將能給百姓一個很大的警嚇,讓百姓看到反抗朝廷的悲慘下場,這反而更有作用……

  • 24 # 老威觀史

    這個關鍵在於投降的時機了。

    首先偉俊投降的時候是在天京事變之後,那個時候太平天國雖然經歷了天京事變,但是實力依然十分強勁,要打敗太平天國也不是容易的事情,可以說那會清朝和太平天國都處於一個相持的階段,這個時候雙方陣營任何一方的投靠,都是一種關鍵性的加碼,所以作用自然不能小看。所以那個時候偉俊投降清朝,清朝自然是十分地歡喜,自然就不會殺了。

    而陳玉成則是在後期被俘,那會力量的天平已經倒向了清朝,當然,陳玉成的作用比偉俊要大得多,分量也非常的重,如果能夠勸降陳玉成,則打下太平天國會少費很多力氣,所以清朝也會勸降。

    但是總體來說,投降的人,最好是投降的早,這樣才不會有事,如果投降的晚,比如李秀成留在蘇州的八個王,就在投降後全部被殺,儘管他們帶來的家底可不少,精兵七萬。

    這個邏輯也容易理解,當太平天國勢力強大的時候,清朝對付起來自然十分困難,這個時候如果有太平天國陣營的人向他們投誠,自然戰爭就好打的多了,對方少一萬人,我這邊多了一萬人,就有消滅對方兩萬人的效果。而且尤其是在早期投靠的人,如果清朝還是殺了他們,那麼其他有這個想法的人自然就會放棄投降,和你死磕到底了,這絕對就會成賠本的買賣。所以清朝對於偉俊和陳玉成都是勸降,尤其是偉俊,得以善終。

    至於後期的,比如李秀成是在天京陷落以後投降(也有詐降的可能)被殺,而石達開則要另外算了。首先石達開是首義六王之一,屬於太平天國最核心的人物,是清朝的死敵型別,號召力影響力非常強大,這樣的人如果放了,日後有重新起兵造反的可能,真那樣就麻煩了,所以對待石達開,最好的辦法是不讓那種可能性發生,自然就殺了。

    類似的情況還可以參考康熙時代的三番戰爭。早期從吳三桂陣營投降過來的將領都能夠善終,而晚期投降過來的,比如王輔臣這樣的,即便是地方大員,控制著陝北廣大地區,手握重兵的人,投降過來也不得善終。就是這個道理,另外,早期形勢不明的時候能夠投降過來,說明這樣的人也更為忠心。

  • 25 # 喝下這口歷史的雞湯

    透過招降納叛來打擊對手,是非常划算的事情。

    無論是韋俊,還是石達開,都多次接到大清的勸降。

    大清曾數次勸降石達開,其中一些勸降信,寫得頗有文學價值。

    當然,最後石達開被俘時,大清倒是真的沒有怎麼勸降石達開。

    因為:根本沒必要開口!

    同樣,清軍“勾引”韋俊也不是一天兩天了。

    韋俊,本來也是拒絕的。

    只不過,最後在洪天王和大清的共同努力下,促成了這次投降。

    勸降重點

    勸降優先度=威脅程度*資源*失意度

    1875年,石達開、韋俊,都是大清招降的重點物件。

    主要是他們有3個特點:1、能打,給對手威脅大;2、手上資源多;3、不如意,被自己人排擠。

    石達開、韋俊,都屬於超級能打,給大清威脅最大的人物之一。

    石達開就不必說了,西征中力挽狂瀾,打得曾國藩跳河。

    曾國藩稱石達開在賊中“最悍”、“最譎”;左宗棠稱他是“賊之宗主而我之畏忌也”。

    韋俊也十分了得。他三下武昌,又在彈盡援絕中守孤城武昌1年多,多次挫敗清軍。

    曾國藩稱他為“賊中巨目”、“極為兇悍”、“甚可惡”。

    同時,他們當時手上的資源也很多。

    石達開不必說了。1857年時,他可能是太平軍中資源最多的人物了。

    曾國藩在勸咸豐招降石達開時,提出:安慶、九江、撫州,隨便獻出一個來,都不錯呀!

    韋俊的資源就弱了一點。

    不過,作為太平軍新一代五軍主將之一的他,有形、無形資產都很多。

    尤其是:後來,韋俊表示自己可以打下蕪湖來坐投名狀!

    同時,天京事變後,石達開、韋俊,也都是被排擠物件。

    石達開被洪秀全猜忌,憤然出走;韋俊則因和韋昌輝的關係,被洪秀全猜忌、被楊輔清攻擊、被陳玉成壓制。

    所以,這兩位一直都是大清勸降的重點物件。

    勸降:降與不降

    天京事變後,清軍抓住機會,加快了勸降腳步。

    1857年,大清多次招降石達開。

    其中,李元度的《勸石達開投降書》、《安徽巡撫福濟去致石達開勸降書》這2篇文章寫得是真好,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學習一下。

    石達開的反應當然是拒絕。

    其中,對李元度洋洋灑灑的雄文,頗有文采的石達開回信只有一個字:“難”!

    其實,這個“難”,跟“滾”是一個意思,或許翼王比較有素質,不想講粗話吧。

    隨後,石達開拉著隊伍開始了燃燒的遠征。

    與此同時,大清也在拉攏韋俊。

    韋俊一開始也是拒絕的。

    可是,很快,韋俊發現他已經無法拒絕了。

    他是韋昌輝的弟弟,洪秀全猜忌他,幸得李秀成維護,韋俊才沒事。

    可是···1857年下半年,李秀成也因為替石達開說話,被洪秀全猜忌了!

    同時,楊輔清(楊秀清族弟)與韋昌輝駐地接近,雙方多次火拼,韋俊幾乎難以立足。

    當韋俊企圖讓出地盤,去江北靠攏李秀成時,又在和州被陳玉成攻擊!

    韋俊,在太平天國已經無法立足了。但是,與石達開不同,他的實力又不允許他自成一派!

    無奈之下,韋俊接受了大清的勸降。

    不必勸降

    1863年,當清軍抓住石達開時,雙方卻沒有談過勸降的話題了。

    為什麼呢?

    因為:沒有必要了!

    1、石達開已事先表態。

    石達開給駱秉章信件的第一句話就是:竊思求榮以事二主,忠臣不為;捨命以安三軍,義士必作···

    第一句話,就表明了石達開的立場:捨命安三軍,因為我是義士;不會事二主,因為我是忠臣。

    在見到駱秉章時,駱再問:你是來投誠的嗎?石達開答:想保將士,自己只求一死。

    當然,比起說什麼來,作了什麼更有說服力。

    石達開去清營前,讓自己的妻妾五人抱持幼子攜手投河!

    石達開,用行動已經表明了:他“捨命以安三軍”是認真的。

    所以,大清真的有必要再去勸降,再去給石達開的英雄形象添磚加瓦嗎?

    2、現實意義。

    韋俊投降,屬於“反正”。

    你成功勸降韋俊,是告訴所有“長毛”將領:放下武器,既往不咎。

    石達開是陷入重重包圍而後“投誠”。

    即使是愛才如命的曹操也知道:“圍而後降者不赦”,何況大清呢?

    如果這個時候讓石達開活下來,再安排個官作,那是告訴有本事的人:放心造反,只要你們表現優異,被俘後也能當官!

    石達開,既已無可活之理,又已無求活之心,確實不必勸降了!

    石達開、韋俊,皆是一時良將。

    可惜,在洪秀全手下,他們一人出走,一人降清,都無容身之處!

    如此太平天國,焉能不敗!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店鋪的背景音樂怎麼選,大家有用過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