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遙遠的笨笨

    傳承和感恩是社會進步的基礎。沒有傳承我們哪來5000年的文化?沒有感恩,我們傳承的意義又是什麼?孝道就是最大的感恩。

  • 2 # 天馬行空君

    常言道:“百善孝為先,孝為德之本”。

    “孝”是做人的基礎,道德的根基。

    一棟房子,如果地基沒有打好,即使表面裝修得再富麗堂皇,遇到地震便頃刻倒塌。

    一個人,如果沒有以“孝道”為本,即使家財萬貫,遇上時代變遷,也會人財兩空。

    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孝道”再過3000年也不會過時。不管時代如何更疊。“孝道”都是最應該被先提倡和弘揚的。

    以下是古人對於“孝道”推崇的選段,供大家鑑賞。

    儒家《孝經》開宗明義章曰:「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由此可見中華文化孝的觀念不只於孝順父母而已,孝順父母只是孝道的開始。

    《孝經·諫諍章第十五》:「當不義,則子不可以不爭於父,臣不可以不爭於君。故當不義則爭之,從父之令,又焉得為孝乎?」。

    《廣至德章·第十三》:「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為人父者也;教以悌,所以敬天下之為人兄者也;教以臣,所以敬天下之為人君者也。」

    《論語》中,子夏向孔子請問什麼是孝。孔子說:晚輩長保恭敬和悅的神色是最難做到的(子夏問孝。子曰:色難)。「孝」字在《論語》中,一共見於14章。其中為孔子所言,且與孝的定義有關者,共有5章。

    道家《莊子·天運》孝的觀念:「以敬孝易,以愛孝難;以愛孝易,以忘親難;忘親易,使親忘我難;使親忘我易,兼忘天下難;兼忘天下易,使天下兼忘我難。」印度及其他亞洲地區也有類似的倫理概念,另外孝順還可以推廣為一般對年長的人的尊敬和順從,比如媳婦對公婆的孝順,對長輩親戚(比如姑、伯、舅、姨等)的孝順等。孟懿子問孝。子曰:無違。樊遲御,子告之曰:孟孫問孝於我,我對曰:無違。樊遲曰:何謂也?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

    孟懿子問孝。子曰:無違。樊遲御,子告之曰:孟孫問孝於我,我對曰:無違。樊遲曰:何謂也?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孟懿子向孔子請問什麼是孝。孔子說:不要違背。之後,樊遲為孔子駕車時,孔子告訴他這件事說:孟孫問我什麼是孝?我回答他:不要違背。樊遲問:這是什麼意思呢?孔子說:父母在世時,要依禮來侍奉他們;當他們去世之後,又要依禮來安葬及祭祀他們)。

  • 3 # 梅蘭竹菊186798909

    提倡3000多年的百善孝為先,為什麼今天依然是道德的最高標準?

    現實中我們做善事有好多種,比如說,看到有生活困難的人,你給他米麵了,看到街上的乞丐你給他錢了,看到幹活累的老人你幫他幹活了。再就是單位或某組織有困難的時候,就像這次的武漢肺炎,有的人送蔬菜,有的人送大米,有的環衛老大爺,更是把自己的積蓄都捐出來抗擊疫情,也有許多企業,演繹人員,都捐出了很多。當然,這都是發自內心的,不圖名不圖利,不圖回報的捐助,這是真正的在做善事。相信這些個人,這些企業的領導對自己的家人肯定是很好的,對父母肯定是孝順的。品德也是高尚的。這樣的人也令人敬佩。

    但是,現實生活中,也有個別的人,對自己的父母都不孝順,為了達到某種目的,卻積極的做著各種慈善。尤其是那些有影響力,有輿論報道的慈善活動,他們會不遺餘力的去做,已達到自己出名和對某件事宣傳的目的。這些人做的慈善,你說他品德高尚嗎?不是,自己的父母他都不孝順,更談不上品德高尚,只能說他是動機不純。

    一個人你最大的恩人就是父母,你如果連父母都不孝順,不知報恩,那你很難有一顆善良的心,你也就不會做出無私的奉獻,你也就不會做出真心的慈善。所以,百善孝為先依然是今天最高的道德標準。

  • 4 # 荒漠的春天

    再過三千年,它自然是衡量道德的最高標準。只要有人類存在便是至高無上的的道德最高標準。

    孝順的人是善良的,對別人也不會差。

    五千年的傳承延續至今是得到人類程序檢驗的。對整個人類以及社會發展,團結,進步起到了任何文化都達不到的效果。

    它就是中國文化的靈魂!

  • 5 # 善者天佑勇者無敵

    百善孝為先!

    古有二十日孝傳!今日也把孝來談!

    中華民族是崇尚孝道的民族!歷來都有百善孝為先的說法!因為只有孝敬父母長輩,尊師敬友!才是最大的善良!古人有云!青出於藍而勝於藍!青是偉大的,但藍更偉大,因為藍是青之母!父母長輩,師尊!隨著年齡的增高,他們在很多方面!比如體力,腦力,反應的迅捷!思維的聰慧!對新生事物的把控!都不如子女徒弟!他們都會有失落感!感慨人生苦短!感嘆歲月變遷!由此而會產生悲天憐人自怨自艾的消極思緒!這時如果我們做晚輩徒弟的對他們愛護有加!禮貌周到!尊重他們,照顧他們,關心他們,愛護他們!使他們生活安逸舒適自由,沒有思想陰影!不會產生今不如昔的感慨來!使他們能安享晚年!

    這樣對父母師長是孝順!對子女徒弟是榜樣!使孝道可以傳遞!人性可以彰揚!做人只有孝順了才能家庭和睦!無後顧之憂,能子孫繞膝!,享天倫之樂,能事業有成!諸事平安,人生無憾!

    做人最大的悲哀是子欲孝而親不待!世上只有兩件事不能等!盡孝和行善!不要等自己有能力了才去孝順父母!不要等自己有錢了才去做善事!行善和盡孝隨時都要進行,大有大孝,小有小善,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l所以我認為不不管歷朝歷代或封建或現代,孝道永遠不會被忘記,人要有所作為,做一個高尚的人,做一個德才兼備的人,則孝道善良永遠是一個選項!是我們的最高標準!

  • 6 # Ye文191

    道德是一種行為準則或規範,具有社會普遍性意義。

    父母是我們的來處,必需尊重我們的根源。

    我們都會老,如果不孝敬長者,等我們都變老呢?

    尊老愛幼,其中老、幼都是弱勢群體,一個有道德的文明社會,必然需要照顧弱勢群體。

  • 7 # 使用者3909509837234012

    這個孝字不是隻用在你家庭的它即用家庭又用國家和人民。報效祖國報孝祖國這而個子我認為是一個道理。所以這個理論不反是偉大的光榮傳統,也是中華民族的靈魂,中華民族的根。

  • 8 # 老韓146733044

    沒有孝道,就沒有傳承。別認為古人傻。況且還是古代聖人所講。現代人老想打破古聖人所立文化倫理,其實你想打破也不是不行。前提條件是,你,必須有更先進的倫理來代替她。否則。你就是個xxx

  • 9 # 聽濤漫語

    古人說百善孝為先,歷經幾千年依然是最高的道德標準。因為人人都有父母,懂得孝順父母是家庭和睦的首要條件。人愛子女是天性,孝順父母是品德。人人孝順父母,家庭就和諧了;家庭和諧了,社會也就和諧了。所以今天孝依然是最高的道德標準。

  • 10 # 幸福時光周

    百善孝為先的意思是指:兒女的行為不應該違背父母、家裡的長輩以及先人的心意,是一種穩定倫常關係的表現。孝乃百行之源,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重要精神基因,從古至今,孝是永不落幕的主題。

  • 11 # 愛在深秋健康管家

    德才兼備者是集大成者必具備的,如果一個人很聰明,很有頭腦,做什麼事都易成功,就是缺失道德方面的素養,終歸不會有優秀的人生格局。

    百善孝為先這是中華民族在前行的長河中思想的核心價值觀,也是本民族優秀體現,只有心中紮根於這種思想的人,人生才會完美無暇

  • 12 # 南山牧雲578

    因為是否恪守孝道是衡量一個人人格的最底線的標準——最底線!一個人如果不守孝道,無論他(她)身份地位學歷學識如何,都沒有人格可言,都不值得信任,都將被人們所唾棄!

  • 13 # 區塊鏈財經新聞視野

    百善孝為先是中華文明傳統美德,這是中國人的根,也是中國人對一個人品質衡量判斷的標準!烏鴉反哺羔羊跪乳是詮釋中國人中華文明建立在忠孝廉恥的儒家學說使中國的悠久文明文化從來沒有斷層過。

  • 14 # 執著的河

    回答了,提倡3000多年的百善孝為先的道德標準,在今天依然提倡?

    百善孝為先。為什麼要做為道德標準通用古今呢?首先,翻開中華文明幾千年的文明史,不難發現,泱泱華夏文明,在世界民族之林屹立不衰的根本,就是我們擁有了善良樸實勤勞勇敢和尊老愛幼的優秀品質和傳統美德。老子《道德經》:上善若水,厚德載物。其精準地禪述了中華民族的篤定的道德品質和人文精髓。並影響和定格了炎黃子孫的血脈基因,並傳承延嗣至今,可謂是淵源流長,經久不衰。正是這種道德文化基因,才使得黑眼靜黃面板的軒轅子孫興旺發達,創造了一個一個的鼎盛繁榮時代,成就了歷代雄主霸業和天朝帝國,以驕傲的姿態雄視世界,開創了一個又一個讓世界矚目的東方文明!

    其次,東方古文明溯源黃河文明。中國農耕文明依託乾坤天象,這樣演繹延伸了深厚的文化理論。同時,又產生龍圖騰文明,意為華夏子孫龍的傳人,血脈相連,生生不息!同時也就形成中華兒女的淳樸善良的思想文化。並形成一個良好的道德品質的思想體系結構,並且發揚光大,成為中華民族道德品質的主旋律。特別是孔子的儒家思想,又倡響了中華民族的文化的主題曲。其思想體系,讓東方文化受到了嚴格框框束縛。比如,君君,臣臣,子子等等,超越了僵化的教條。這也其糟粕的一面,但他積極優秀的方面還是占主導地位的,無論怎樣也抹滅不掉他積極思想的光芒!因此,現代人,仍然把孝道作為考量一個人道德品質的基本標準。

  • 15 # 閃勳

    世上別無難事只有養老,有的是關心老人的人,可能完全盡孝心孝行的人少,子欲養而親不待,在現代社會家有老人,要做到盡孝床前三、五年一個家也就掏空散架了。。。。

  • 16 # 天地之間的一粒沙

    不是簡單的說什麼好什麼就會成為標準。社會經濟的發張總是會在一定程度上打破原有的有些認同。比如道德,只有當經濟發展高度前進了,道德才會慢慢的發展起來。社會經濟高速發展的過程中道德往往都是被忽略了。最現實的事情是改革開放三十年後,我們的國民經濟發展起來,但是我們很多好傳統卻遺失了。這就是現實。

  • 17 # 倪宗璽

    百善孝為先,這是親情在中華傳統中的具體體現。忠孝節義仍然是中華民族的道德標準。苻合曆史傳承。是中華民族的道德底線。我們將世世代代傳承下去。

  • 18 # 藝林生活

    那是做人的標準,是不是人就看這人孝不孝他的父母。四大文明古國就剩下中國的原因,就炎黃子孫一直傳承的“孝”,修身以道。修道以仁。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

  • 19 # 拐脖店七哥

    什麼是孝,孝並不是說作為子女的你,能養父母就叫孝,犬馬皆有能養,不敬何有別乎!重點是你要給予父母最高的尊敬。別說3000年,只要天地還在,孝順父母就是人類永恆的主題!

  • 20 # 後擊搏發

    提倡3000多年的百善孝為先,為什麼今天依然是道德的最高標準?

    “孝”是中華文化的精髓,“不孝”被視為大逆不道。在數千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中國並沒有統一的思想理論學說,當時是百家爭鳴,以“老子”“孔子”“墨子”為代表的三大學說體系產生的學說流派達數百家之多,當時學術學說的無比繁榮景象,被後人稱之為“百家爭鳴”,直至“漢武帝”時期,才“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使“孔子、孟子”的儒教文化成為正統文化。

    孝是儒家文化的核心

    直到今天,儒家文化仍然是我們中國的主流文化,儒家文化的核心就是“仁、義、禮、智、信、恕、忠、孝、悌”等德行。孔子認為“孝”、“悌”是“仁”的基礎,“孝”不僅僅是贍養自己的父母,還應對自己父母和長輩做到尊重,不能孝順父母長輩的人,很難做到以仁義之心去對待別人。

    可見,中國人在兩千多年前,思想道德方面已經到了一個非常高的境界,這是中國文化的精華,這樣的文化在兩千多年來一直影響著我們中國人的思想,為中國燦爛的文明做出了傑出的貢獻。

    孝道在中國得到了很好的傳承

    在現在的中國,依然保持著這樣的文化,中國人每逢中秋節或者春節的時候都會不遠千里回到家鄉,跟父母長輩一起過節,清明節的時候也會祭拜逝去的親人,這些都體現了中國人的孝道,也鑄造了中國人至高的道德標準。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孝道”無疑是中國文化中的一顆璀璨明珠,我相信還會在我們炎黃子孫的血脈裡一直延續下去,讓中華文化生生不息,越來越強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會經常感到焦慮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