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 戲說無字真經
-
22 # 血鎖六界
孝一直是我國的傳統美德,但是古代封建社會宣傳孝是為了方便管理,要知道古代的孝經過演變成愚孝,一直維持至今,難道沒有人知道是為什麼。
-
23 # 國風文化小棧
你好,我是國風!
這個問題怎麼說呢?其實人類文明中所有為人立世標準都有著它真正維護階級利益的政治目的。在階級沒有誕生而文明存在的人類時代,孝,義,德,禮都是紮根於人類本性中的生存準則。並不是對人類行為的刻意要求。也就是說,如果不具備孝義德禮也就不配為人。只能歸屬於動物行列。
直到階級社會誕生,這些人類本性中的東西被拿來當做維護階級利益的輿論宣傳工具。應該算從什麼時代開始的呢?起碼在周之前還不算以輿論維護階級統治的時代。當然,我們不能因為看到現在很多夏商周時代的故事小說,就真的以為夏商周時代是那個樣子。可以這麼說,在東周之前,階級統治還應該停留在天道倫理階段。那時候統治階級唯一維繫其高貴的地位的是說理就是天道所然。受命於天,而代天行政!平民下層階級的思想很簡單,就是遵天理,受王化!
等到了東周,王權的地位開始漸漸被一些本無以宣化的人篡奪。使得老百姓對天理王化的理論產生了嚴重的懷疑。孔子說:這是個禮崩樂壞的時代!正因為此!從那個時候開始出現了很多意欲天化民的思想理論。所以墨家法家儒家道家等思想百家爭鳴。其目的都是為了編造一個新的謊言歸化天下百姓。
這種情況一直到了秦漢時代才逐漸結束,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正式把儒家定為治天下之本。當然其思想的本質還是天子為天之驕子,受命於天而代天行政。萬民當忠於天子。所以宣傳的口號就是:不忠社稷者不足以為人立世。
但是當一些別有用心的人開始與凌駕於王權之上怎麼辦呢?首先這些人已經是不忠於社稷了,也就連最根本的為人立世都不足。這種人還怎麼能取信於民成為萬民共主呢?顯然是不可能的!所以他必須新立一個達天下之共識的道德標杆,並以此成為立世為人的標準。把自己推上這個標杆的頂峰,以維繫其聖的面孔。以此標榜自己足可以擔當天下!
我對王莽新政那段歷史不甚瞭解。是否其輿論上的宣傳也是遵循了這一理念不得而知。但是我知道曹操可以肯之是這麼幹的。孝字天下的理論也是他明確提出來的。所以不孝的藉口殺了孔融,自己的老爹被殺,他舉兵血洗徐州,殺了那麼多人的老爹。根本不管那些就不了老爹的人不孝了!其實孝不孝的關他鳥事,一旦聽說自己的老窩被端,還不是立即把老爹扔到背後,回去保它的老巢去了。尋仇這事兒就這麼算了!反正目的已經達到。然後就是司馬家照葫蘆畫瓢,孝治天下!
所以中國歷史上就有了這麼一個規律,但凡正統而得天下的都主張忠義治天下,但凡謀叔篡位而得天下的都主張孝治天下!其實無論哪個道德標杆只要側主於統治階級之下,都不過是欺騙天下百姓歸化王道的謊言!
千古以來一向如此
-
24 # 造作的楚狂人
“百善孝為先”,意思是說:“孝”是一切道德的基礎和根本。至於是不是“最高的道德標準”,則見仁見智。
個人認為,孝並非是最高的道德標準,因為倘若遇到不道德的父母,那麼孝順不道德的父母,反而有害。
因此,我支援的觀點是:“孝”是道德的基礎和根本。
要論證這個觀點,只需用三段文字便可以說清楚。
《孝經》開宗明義,孝是“教之所由生也”
儒家的經典之一《孝經》,在一開始便對孝做出瞭解釋。
孔子的說法是:“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
這個說法與“百善孝為先”不謀而合。孔子的意思是:孝是道德的根本,人之所以能夠受到教化或教育,都是因為孝。
“教之所由生也”,很好理解。一個人從嬰兒到成年,離不開父母和老師的教育。而父母更是第一位的。
倘若孩子對父母不孝,那麼父母如何能把做人的道理教給他呢?倘若對父母都不孝,又如何孝敬師長?
不孝順父母,不孝敬師長,那麼人就完全失去了教養,即使有一百種善行,一千種道德,也無從學到。
孝,有始有終孔子對於“孝”,還有一段更加具體的闡述,如下: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
也就是說,“孝”是一個完整的過程,有始有終。
然而,對於現在很多人來說,“孝”只有“事親”而已。他們的孝,只是簡單地對父母好,孰不知這只是最基本的孝,是孝之始也。
真正的孝,是由小及大,先是愛父母,同時愛惜自己的身體;接著,像愛父母一樣,忠於君王;最後,為了讓父母開心,自己也要努力奮鬥,做出一番事業,揚名於後世。
至於說“忠於君王”,放在今天,可以理解為忠於國家,熱愛祖國。
由此可知,一個人的一生,不管是處理人際關係,還是建功立業,都離不開一個“孝”字。
所以說,“百善孝為先”,一點沒錯。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於掌。
出自《孟子》的一句名言,大家一定耳熟能詳。把這句話總結一下,就是四個字:推己及人。
為什麼說“孝為先”?因為只有先對自己的父母好,才會推及到對別人好,由己及人,從孝開始。
清代王永彬《圍爐夜話》,是一部儒家通俗讀物。百善孝為先這句話,就是出自於此。
書曰:“百善孝為先,萬惡淫為源。 常存仁孝心,則天下凡不可為者,皆不忍為。”
這也是在說同一個道理,只不過是反過來說而已。
一個人如果有“仁孝之心”,他就會對所有人懷有善意;同時,凡是天下不好的事情,他也不忍心去做。
有了孝,一切的善良自然都會開花結果。百善孝為先,這個道理,即使過了3000年,也依然不過時。
-
25 # 登攀
一句話,“百善孝為先”是經得起時間和實踐檢驗的道德標準,它仍然可以指導一個人的思想和行為,仍然是衡量一個人的標準之一。同時,在新時代,又賦予了它更寬泛的意義。
何為“善”?就是正直善良,就是做好人,存好心,辦好事。何為“孝”?就是尊敬敬,孝順,懂得感恩,知道回報。
為什麼百善要孝為先呢?試想,如果一個人近不懂尊敬師長,孝順父母,感恩朋友,同事,遠不能回報他人,回報社會,這“孝”肯定是和他不沾邊兒的。也就是說,一個把“孝”字理解透徹,並能身體力行的人,才有可能是一個好人,有可能是一個值得別人尊敬的人。
古有二十四孝的典故,放眼今天,這樣的人,這樣的事越來越多,社會風尚越來越好。就拿當下我國發生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來說,千千萬萬的人都在感恩社會,回報國家,無私地伸出了援助之手,捐錢捐物,為防控疫情儘自己的一份綿薄之力。你說,這樣的人們不可愛嗎?這樣的人他會不孝順爹孃,尊敬他人?反過來,有一些人卻是“娶過媳婦忘了娘”,不思孝敬老人,只知道啃老,只想著自己好過,更沒有想過回報社會,回報他人,你說,這不孝之人,能是善良的人嗎?
無需多言,“孝”是“善”的基礎,所以說,百善孝為先。
回覆列表
自私是最基本的人性。
孝道則是最基本的最正向的人性。自已的父母都不孝,哪裡還會有什麼高尚的道德?!
所以,百善孝為先,這個傳承絕對優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