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2
回覆列表
  • 21 # 舟舟課堂

    其實,停課不停學,家長體驗一下班主任工作,可以增進家校理解,形成合力,有助於今後對孩子的教育。

    先說簡單幾點吧,希望幫到您,有興趣再讀全文。

    1.遇忙不亂,深呼吸,默唸十遍“親生的,親生的”。

    2.明確規則,訂好一日具作息表。

    3.課前預習是必須的,現在網上到處是電子教材。

    4.熟悉網路裝置的使用,充分做好課前準備。

    5.端正態度,像在學校一樣上課。

    6.課後督促,鼓勵好過批評。

    今年的寒假,不少孩子在家的表現讓家長很無奈。

    “孩子變得越來越懶散了,早上鑽在被窩裡不肯起來。”“孩子一天到晚守著電視機,也不肯看看書。”“孩子上網課做作業要大人守著,否則一會兒就轉到遊戲上去了。”“電腦一玩一整天,睡覺、吃飯、上學都得催。”……總之,大事小事都得大人看著,否則,別指望他能自己做好。

    其實,以上現象,都是孩子缺乏自律的表現。孩子不能管好自己,缺乏自控能力,家長也很悲催。

    為什麼要讓孩子學會自律?

    新東方的俞敏洪說過:“沒有自我管理,人生難以變得更好。”對於孩子來說,自律與專注能力同樣重要,沒有良好的自我控制、自我管理的能力,很難完成自己定下的目標。而自律的孩子更容易過上幸福的人生,他們周圍的衝突比較少,生活中的情感壓力也比較小。

    怎樣讓孩子學會自律,管好自己,而不用大人操心呢?

    1.激發孩子的興趣,帶著興趣做事更專注。

    愛因斯坦曾經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個人的成就始於興趣,精於專注。譬如愛迪生,懷著強烈的興趣,由探索雞孵蛋開始,一步步鑽研下去,終於成為舉世聞名的大科學家。比如王羲之練字,齊白石畫蝦,任伯年夜半追貓等等,都是源於興趣。可見興趣對人的發展尤其重要。就拿許多孩子打遊戲的事來說吧,孩子學習那麼不上心,怎麼玩起遊戲就那麼投入,忘了時間呢?不就是因為太專注嗎?孩子玩遊戲昏天黑地,興趣是有了,只是自控能力卻喪失了。爸爸媽媽需要做的,就上把孩子玩遊戲的那種興趣和專注引導到學習上來。

    2.樹立一個目標,有志的孩子更自覺。

    有志向的孩子,學習就有動力,做成長的路上就不會迷失方向。年少立志,影響一生。志向不能等同於目標。小學生的目標往往是三好學生,獲取爸媽和周圍人的讚許。進了中學,孩子的目標又變成了“上大學”。上了大學,原有的目標實現了。因此,有些大學生出現目標的失落,失去了人生的方向和前進的動力。目標淺近,志向更高遠。目標是眼睛能看到的地方,比較容易達到的一個點。志向則是指一個人的內心世界的完美追求,屬於可實現的人生價值和社會價值。有志向的人將來就有事業。

    3.學會制訂計劃和管理時間。

    有時間觀念的人通常都很自律,因此我們要從小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同樣是家長,有的爸媽唯恐孩子離開自己視野就不自覺,其實,過多的干預往往剝奪了孩子成長的機會,也讓孩子厭煩。家長要多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訓練孩子的習慣,引導孩子制訂計劃,放手讓孩子去嘗試,努力做到堅定執行計劃。在家長的默默陪伴下,孩子正是在實踐中慢慢成長。

    4。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童年直到青春期都是影響孩子一生的重要時期,也是孩子整個人生髮展的關鍵期。寒假上網課也要訂好規矩,明確獎懲,迫使孩子約束自己。透過有效樹立孩子的規則意識,可以讓他們長大更好地成為守規則的公民。

    5.父母是孩子模仿的榜樣,身教大於言傳。

    家庭就是孩子最早的學校,爸媽就是孩子第一任老師。孩子中不斷模仿學習中成長,因此,孩子不是看你怎麼說的,而是看你怎麼做的。當你看到孩子玩手機打遊戲學習拖延時,想想自己怎麼做的。是不是自己也是沉迷撲克麻將,或者回家就拿個手機吃雞玩遊戲刷小影片,不亦樂乎?種什麼因、得什麼果,教育孩子也是一樣的。身教大於言傳,給孩子的最好教育,就是做好自己!

    如何想讓孩子變得自律,自覺管好自己,不讓父母操心,那就先做一個自律的父母,陪孩子一同成長。相信你的孩子會越來越優秀,慢慢地堅持下去,再不必抱怨。

  • 22 # 管窺蒼穹

    怎麼陪孩子上網課,許多家長都在焦慮中。

    學生上網課期間,是家長對孩子深入觀察、瞭解、理解和幫助的有利時機,也是家長更好參與孩子教育的最佳時機。

    家長和孩子一起觀看老師講課,直接觀察孩子的學習過程,進一步發現孩子的特點。

    坐在孩子身邊,陪孩子學習,觀察孩子的表現,看孩子的注意力是否集中和持久、聽課能否抓住要點、理解概念是否深刻、練習是否認真、與老師互動是否積極、作業完成是否及時和能否主動與同學交流等。其中有的是態度、有的是習慣、有的是方法。觀察是為了找到問題癥結所在,幫助孩子提高學習質量。

    家長的教育重點,應該放在孩子的學習態度、習慣、方法上。

    這段時間,家長應該重新審視對孩子的教育問題,不管此前的方式方法如何,現在到了矯正或完善的時候了。

    家長要嚴格要求孩子有一個積極的學習態度,有一個積極的人生態度,不能容忍孩子學習上的消極牴觸。孩子成績可以落後,但是努力不能停止。這個時候,家長的態度要堅決,不能遷就孩子。

    家長要在孩子的學習習慣培養上,加大力度。

    要督促孩子做好時間管理,幫助孩子制定一日作息時間表,按時起居、上課、寫作業。

    習慣養成是堅持重複的結果,必須持之以恆。以下習慣需要養成:上課前要預習;只要看書就動筆;課後一定要複習;寫作業要盡力;不懂就問。

    在孩子的學習方法上,家長要給予積極引導。一要要幫助孩子建立學習流程,預習—聽課—複習—交流。這個流程的每一步,也都有方法,比如預習方面,不同學科的方法步驟也不同。這些方面,家長要和老師多交流。二要提倡在孩子學完後,給家長講一遍所學知識。三要讓孩子學會用思維導圖表達展示學習內容。

    網課學習,學生身邊只有家長,學校老師的某些職責,只能由家長來分擔,家長會更辛苦,也會更焦慮。作為家長一定要抓住機會,在這樣的非常時期,成為孩子最好的陪伴,和孩子一起,共渡難關。

  • 23 # 終將長大

    從最開始的焦慮到現在的心安理得,我走過了陪娃上網課的心路過程。現在從情緒調整和行為引領兩方面總結一下,給大家共享。

    回顧一下這段時間的心路過程,其實孩子上網課這件事情和麵對疫情時情緒反應類似,因為這都是我們經歷中前所未有的事情。通常會產生以下情緒反應:興奮感、焦慮感、恐懼感、抑鬱感,無力感等等。

    其實這些不良的情緒反應背後有一個原因:就是對孩子期望比較高,同時誇大了在網課學習過程中家長的能力或者是作用。企圖能夠在這個特殊的時期把自己的孩子掌控在自己的手中,推到一個高度。

    當你能夠分析到這些情緒背後的內容時,是不是發現它已經影響了你的日常生活中對孩子的應對方式?有沒有過於的嘮叨?陪孩子學習時指手劃腳,恨不得自己去代替孩子學習。打罵孩子,哭天抹淚,一地雞毛。這些不良的應對方式,只會讓事情惡化,才會真正的影響孩子的網課效果。

    那麼在這特定的時期,我們能夠做的是什麼呢?

    第一,調整自己的心態很重要。

    理智的分析,孩子的學習行為有一個習得性的過程,是經歷較長時間形成的。那麼,在短時期內,即使是這樣一個有充分時間陪娃的時期,家長也不可能一下子矯正孩子不良的學習方式。

    只要孩子在我們的陪伴下,能夠表現出好轉,我們就應該看到自己努力的結果。再者很多的焦慮是因為我們把對疫情的應激性焦慮轉嫁到了孩子的網課的學習過程中。所以我們一定及時察覺自己的情緒狀態,做出調整。第二,與其著急上火,不如就趁著這個機會去觀察孩子的學習過程,分析孩子的學習行為。

    可以看一看孩子的寫字姿勢,聽課的姿勢;有沒有主動的和老師去互動;注意力情況怎麼樣;作業是不是能夠主動的去完成;學習之餘,他又在做什麼……發現問題是解決問題的開端。然後對症下藥。

    該請教老師的請教老師,該諮詢專家就諮詢專家,該自己學習你就學習一點。現在這種狀況下,你不用說沒有時間了吧?第三,做好孩子的助手。

    有些科目,孩子還沒有拿到新的教材。如果家裡有印表機的話,就幫孩子列印。不然的話,動動筆抄一抄也是應該的。我們小區的家長開始都在問哪裡找印表機,沒有啊。怎麼辦?估計很多家長都在感嘆,沒有賣的就算了,我還是好好的抄吧,反正待著也沒事。

    幫著孩子做做重要的筆記。因為我發現上網課時,老師的講解非常的緊湊,有些重點因為時間緊不能很快的記下來。做家長的可以在一邊拍照。

    當然,如果你能夠和孩子一起聽聽老師的課,輔導孩子就更深入一層。當然這個過程你是孩子的同學哦,孩子會很喜歡你這個新身份的。另外,上網課這段時間,老師為了對學生進行管理,還有各種的打卡、提交作業、提交體溫統計等等,家長可以幫其梳理。第四,該抽身時就離開。看娃看得太緊,就會讓他感受到你對他的控制。那小宇宙一爆發起來可就不得了了。而且為了孩子的長遠發展,及時肯定強化了他的積極行為之後,我們是不是也要更多的去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呢?相信孩子,他會做的更好。我會發生這樣的事情?學校怎麼不採用更好的方法?我的孩子怎麼這麼叛逆?五是一種無力感。為了幫助孩子學習,我已經付出了那麼多,竭盡全力,嘔心瀝血!我是真的不行啊!其實這些不良的情緒反應背後有一個原因,就是過高的誇大了在網課學習過程中家長的能力或者是作用。企圖能夠在這個特殊的時期把自己的孩子掌控在自己的手中,推到一個高度。

    最後,陪娃雖然是一件重要的事,但是也不要給自己和孩子太多壓力,俗話說欲速不達。不著急不上火,就當做你和孩子在完成一項共同的任務,也當作給自己的一場修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對於書法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