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21 # 水流芳2019

    將欲取之,必先予之,這是一種策略

    欲擒故縱,這一招大家都知道是什麼意思,想要擒獲一個人的時候,先去放開一個人。欲擒故縱是城府極深的一個招數,對於很多場合都非常實用。

    它能在表面上先迷惑一個人,造成其鬆懈的一種狀態,然後以乘其不備支援去攻擊一個人,達到自己想要的目的。

    在《鬼谷子》中就說:欲聞其聲反默,欲張反斂,欲高反下,欲取反與。

    這句話意思就說,想聽聽對方的言論,自己先保持沉默,想讓對方敞開心扉,吐露實情,反而需要先沉默收斂。如果想要居高,反而處於下方,想要從對方中獲取,反而需要先給予。

    這就是一種欲擒故縱,想要對方吐露心聲的時候,自己先要去給予,這能給對方營造一種信任的更加。

    所以說由此推斷的話,如果想讓對方敞開胸懷的跟你吐露自己的心聲,可以用形象的模擬和比喻的方式去誘導這個人。讓這個人產生對你特別信任的感覺,以及他能夠在內心中接納你。這個是非常重要的一點,這就是欲擒故縱最美好的一招。

    《道德經》中同樣也說出了這樣一種道理: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舉之。將欲取之,必固予之。

    那句話意思就是說想要收穫他,先擴張,想要削弱它,先增強他。想廢除他,先推舉他,想奪取他,就先給予他。

    這是一種智慧,很多人很難發現出來其中的端倪。因為《道德經》中所提倡的除了欲擒故縱這一個智慧之外,更多的是認為事物的發展過程中都有一個極限,當一個事情到達一定極限的時候一定會往相反的方向去發展。

    這就是我們從通俗的一個角度去理解的,想要消滅一個人,先讓一個人膨脹。當它過度膨脹的時候,必然會走向滅亡,所以說道德經中所闡述的智慧,就是想要毀滅一個東西的時候,先讓一個東西去豐滿。從另一個角度也提倡了,寧可居於柔弱的一面,也不要讓自己太過於盈滿。

    這是一種策略,如果我們想毀滅一個人或一件事情的時候,就用這一種方法。竟然存在著這樣一個規律,那麼我們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也應該懂得其中的道理,防止自己受傷害。

    比如說我們在生活中,就要防止自我膨脹,以免給自己帶來災禍。因為所有的事情太過於膨脹和盈滿之後,往往會面臨著走向下坡路的階段。

    萬事萬物都有這樣一個道理,無論你的生活中經歷了什麼,特別是突如其來的福報,這個時候我們一定要警惕。因為在這樣的事物的另一面,往往就藏著一種災禍在其中。防止自我盈滿給自己帶來的災禍,用一種淳樸柔弱的狀態去面對生活中的人和事。

  • 22 # 思維能量學

    這句話出自老子《道德經》,但很多人理解這句話,是有些片面的。反正我看大多數人的理解,就是理解成一種策略,一種權謀陰謀。

    《道德經》中的道德,有道必有德。所以理解道德經,也一定要上升到“道”的層面。因為如果你不按照道法術這樣的順序來學習和提升,很難上升自己的層次和格局,很容易被一些具體的相矇蔽慧眼!

    權謀策略的層面

    說的是想要獲取,就先要給他。因為道德經原文另外幾句是: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敗之,必固興之;

    好像就是我要毀滅一個對手,先讓他強大,先顯示我的弱,讓他放鬆警惕。然對方驕傲。其實這樣理解,在陰謀權謀的層次考慮也沒有錯。你看《孫子兵法》說的就是這些。

    但道德經中,老子本意只是在描述道的顯化,不是來教人權謀。

    道的層面

    將欲取之,必先予之。道的層面,就是完全是給予的哲學。比如我在群裡給大家分享自我改變的經驗,分享那兩本能夠從潛意識和行為層面改變自己的書籍和體會。分享自己怎麼零起點學習營銷和思維在生意上賺到了錢。

    然後,學員用心去體驗了,他真的受益了,有的朋友就都不用我說,自動的給我發紅包。有的追著我,要付費和我學習。因為我給的不是那些成功學打雞血那一套,興奮一兩天又被打回原樣。

    我分享的,完全是自己經歷過有效的。而且你體驗了過去的家庭,環境,經歷怎麼創造了你。你學會了創造蛻變自我的這套方法,你發現,你能看透別人很多東西和盲點。你也知道怎麼去引導和培育後代,因為背後的模式是一樣的。

    所以道德經有句下面的話,

    故以身觀身,以家觀家,以鄉觀鄉,以邦觀邦,以天下觀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瞭解了自己,也就瞭解了別人。那些高明的修行者,甚至能在自己身上看到整個宇宙真理!

    我的內在體會

    比如我幫助了很多人學習自我成長,學習思維,學習營銷。我真的內在感受到我分享的越多,我理解的就越深刻的道理。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這句話是非常有深意的,要給予,要流動,你就能時時在道中。南懷瑾也說過,他一生努力去度別人,最後發現得救的,其實是自己。

  • 23 # 洛書圖解周易

    出自《老子》三十六章:

    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敗之,必固興之;將欲取之,必固與之。是謂微明,柔弱勝剛強。魚不可脫於淵,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本章是老子對既濟卦的解讀,既濟是陽謀,未濟是詭計。陽謀是不見硝煙的戰場,勝過真刀實戰的掠奪。譬如透過美元霸權、資本運作,最終實體經濟(東鄰殺牛)的利潤都被虛擬經濟(西鄰禴祭)收割去了(實受其福)。

    “將欲取之,必先予之”就是下套智取,投餌釣魚。

    “魚不可脫於淵”,魚為坎水,淵為坤地,不可脫者,地水師之象也。魚為自強不息,弘揚傳統;地為有容乃大,兼收幷蓄。

    “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對應地火明夷,火為特長為利器,地為條約為和處。人不犯我,韜光養晦。

  • 24 # 工夫

    這四個排比句,都是強調物極必反的的道理,根本不是想從別人那裡得到必須先給別人好處的意思,,而是你今天的收穫,一定是來自你以前的努力,,,現在的合一定是張到頭了,現在的弱一定是強到極點了,,,,,

  • 25 # 一曲凌日

    偶遇此問,見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故也說幾句,以示心志——

    本句位於老子第36章節中,其本意怕不在權術、更非陰謀,其也非言思想(如辯證法之類)。實則,若聯絡其經文前後語境與老子的一貫意旨,當不難發現,本章大意仍不外乎於修身治世的範疇 ,只是其表述形式由反常入手——即言一個人(有志於道者)如何由粗至細、由淺入深進行逆俗修為。

    而“將欲得之,必固予之”一句是從最高層次言如何才能得道、才算真得道。此句譯意是:要想得道明道,必須由消除施加之念和有所得之心做起。這也即老子所言——大道甚夷,而民好徑,故惟施是畏的道理。

    後面的“是謂微明”句,恰是對於上文各層逆俗修為的高度概總——”微明“,由暗達明之意。具言之,老子的意思是:修為悟道如逆水行舟,現實修為中只有先正視“張”、“強”、“興”、“予”的世俗現實依次逆達至“歙”、“弱”、“廢”之境,最後方可“得”之(明道)。反之,只能使我們身心濁重,陷於昏昧。此境與王維詩句“行至水窮處,坐看雲起時”類同。

    先說這麼多吧,一家之言,僅供參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娛樂圈你最喜歡哪位明星?為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