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 純真的傑
-
22 # 使用者1421120385504
殫精竭慮。為了自己的理想,為了報答劉備的知遇之恩,諸葛亮終其一生,真正是鞠躬盡萃,死而後已,真正是仁義禮智信的封建士大夫的光輝榜樣。
-
23 # 飛哥講歷史
諸葛亮,字孔明,號臥龍,三國時期蜀國丞相,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文學家、書法家、發明家,頭銜太多,每一個單獨提出來,都是一個故事
第一個字:信,取自於自信“自信”兩個字在諸葛亮未出茅廬是就有所體現
以“孔明當世大才”的能力,在群雄割據的年代,找他出山的人應該不止劉備,何況,他家也不是什麼不好找的地方。直到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才肯出山,這一點就說明了,孔明對自己能力自信,不遇“明主”(小編認為這個明主,應該是意氣相投的意思)不出山。“隆中對”更是對未來天下大勢的預判,說的有理有據有節,試問沒有自信,誰敢吹這個牛?
第二個字:忠,取自忠心諸葛亮的忠心,是對劉備的忠心,除了劉備之外的其他人包括劉禪,都不存在
公元208年,劉備屯兵於荊州樊城,曹操突然率軍南下,此時荊州牧劉表病死,次子劉琮代立,劉備自知不敵,領軍跑路,此時最好的辦法,就是攻打劉琮,然後據城而守,諸葛亮就是這麼想的,也是這麼跟劉備說的,但劉備覺得跟劉表屬於同宗,沒有答應,之後帶著10萬餘人(大部分是荊州百姓過來投靠的)跑路
雖然此時諸葛亮剛剛加入劉備團隊(207年加入),但作為軍師,在軍事活動上給出意見分量還是很重的,劉備不同意相當於將眾人置之死地,諸葛亮知道這個決定的危害性,沒有“痛心疾首”,而是就此情況想辦法渡過難關,這是在“正確”與“忠心”之間選擇了後者
其實,諸葛亮的忠心,從他自始至終都效忠蜀漢就可以看出來,特意講這段,是因為此時諸葛亮剛剛歸附,並沒有什麼信任基礎,這次的抉擇關係到他自己的未來及生死,他依然選擇“忠心”,可見其從出茅廬,就已經決定“誓死追隨”劉備了
第三:恆,取自持之以恆持之以恆,表現在劉備生前死後,諸葛亮將劉備的意志轉化到自己身上
眾所周知,劉備起事,是為了“興復漢室”,終其一生也未能達到,北伐前,諸葛亮上《出師表》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於舊都。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這句話表明,諸葛亮“北定中原”,完全是為了劉備的願望,劉備雖然去世了,但劉備的意志,轉嫁到了諸葛亮身上,他甚至比劉備更加的迫切,才有了之後堅持“六出祁山“不惜”鞠躬盡瘁,病死五丈原”
第四個字:公,取自一心為公一心為公,只看諸葛亮臨終前給劉禪的《臨終遺表》就可以體現的淋漓盡致
臣家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頃,子孫衣食,自有餘饒。臣身在外,別無排程,隨時衣食,悉仰於官,不別治生以長尺寸。臣死之日,不使內有餘帛,外有盈財,以負陛下也。“15頃地”在當時相當於1500畝,今天750畝,看似很多了,但對於一個封侯拜相的人,這點家產是在不算什麼
劉禪收到信後根本不信,於是派人清點諸葛亮家產,之後深感愧疚
總結一下:諸葛亮才智過人,能力出眾,但中國歷史太長,具有這兩點的歷史人物數不勝數,但同時具有“信、忠、恆、公”品格的人屈指可數,這兩者兼備的人不正是各代統治者喜歡的嗎?所以正是因為諸葛亮的高尚品格,才會被後世推崇
-
24 # 一壺濁酒喜相逢
用兩個“四個字"概括諸葛亮一生:"螳臂當車",″螞蟻撼樹"。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出茅廬前就算知天下三分,為何不盡己之力促成早日天下一統,人民安居樂業,安享太平。
回覆列表
禍國殃民,是我對諸葛亮的概括,這種人,為了自己的私慾,倒行逆施,本來官渡之戰後,天下大局已定,經過常年戰亂,百姓苦不堪言,曹操曾用百里無雞鳴來形容當時的情況有多慘,人們是多麼希望國家和平,休養生息啊,本來當時張昭提出降曹,天下一統,可就是諸葛亮周瑜,為了個人揚名立萬,力阻孫權投降,使得天下一統晚了幾十年,讓本該和平時的國家又增加了幾十年的殺戮,後來,諸葛亮窮兵黷武,榨乾了蜀國百姓的血汗,沒完沒了的征伐,到蜀國滅亡時,百姓都是慘不忍睹,其滔天罪行,罄竹難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