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21 # 洛江的風

    美日歐早在今年五月就達成了統一意向,共同揭制扭曲的非市場經濟體系,圍剿非市場經濟不會成為西方發達國家的經濟合作的障礙,一個龐大的意識形態統一的陣營即將出現。那個17歲了,還在賴著吃世貿幼兒園福利的巨嬰,好日子混到頭了。

  • 22 # 放電寶

    美加墨新北美自貿協定,重要排他性條款“毒丸條款”

    成員國如與非市場經濟國家簽訂自由貿易協議,必須提前三個月通知其他成員國,還要將締約目標告知其他成員國。並提前至少30天將締約文字提交其他成員國審查。以確定是否會對文字協議產生影響。其他成員國如果認為協議涉及非市場經濟體,可以在6個月後退出協議。

    可以想見,美國與歐盟以及日本將要達成的自貿協定也會有相似條款。這將迫使非市場經濟國家商品難以進入世界主要發達經濟體。

    如果想要融入其中,政府就不得干預市場,由市場分配資源而非行政,財產也必將私有化。然而市場的自由化又將推動政治自由化,這將推翻非市場國家憲政體制,這又是這些國家政府絕不允許的。

  • 23 # 段邦盛

    中國什麼時候算強大 只有消費能力起來了

    中國消費量如果是美國的2倍 貿易量能實現大進大出 也許中國在世界的地位會更好些

  • 24 # 互聯商理學

    中國製造業的出路在哪裡?

    美加墨自由貿易協定簽署,“美國的高科技及金融資本+加拿大的自然資源+墨西哥的勞動力”構成一個經濟體和大市場,是美國的後院,經濟結構長短優勢互補,能夠完成美國對產業鏈的自給自足和完整佈局,將對中國製造業構成巨大的挑戰和威脅。

    美國持續的“美歐自由貿易協定談判,美日自由貿易協定談判”等等,將達全球貿易額70%,持續的目標都在架空WTO體系,目標劍指中國製造業、中國產業供應鏈。

    中國製造業在勞動力紅利殆盡和負擔太重的現實下,面對美國的陽謀,中國必須大大加快重視“技術紅利”和“大減負”,儘快建立中國產業供應鏈的技術、規模、體系、市場的壁壘。

    當然,我們也期待中國潛藏的“制度紅利”和“內需市場”,透過更大的改革和開放釋放出來。

    中美貿易戰,不想來已來,不想戰已戰,未來更加嚴峻!

    ——懟鏈彈經 觀察感悟

  • 25 # 盤和林數字經濟觀察

    不得不說,為了孤立和遏制中國,美國真的是無所不用其極,這一次美國渴望透過與墨西哥、加拿大簽訂協議的方式來達到其目的。

    然而,筆者認為,美國這樣做並不會達成他的目的。首先,墨西哥和加拿大簽訂USMCA協議也是受到美國的脅迫不得已而為之,兩者雖然同樣是中國不可或缺的貿易伙伴,但是作用畢竟有限,雖然自此以後,兩者與中國簽訂貿易條款將受到美國的監視,但對於中國的影響還是有限的,作為貿易遍及全世界的第二大經濟體,中國並不懼怕此類衝擊。

    其次,真正與中國貿易最為密切的經濟體還沒有被美國納入麾下,歐盟現在已經初現想要脫離美國控制的端倪,而受中歐班列等影響,中國對於歐盟來說也越來越重要,所以美國想要再透過歐盟來孤立中國會比較困難。而韓國和日本與中國貿易也較為密切,但是受國際關係影響,我國與兩者的貿易很早以前也有苗頭轉變的意思,所以這一點中國也早有防備。

    最後,中國有著雄厚的國內需求市場,可以在遭受國際貿易的衝擊下消化一部分國內產能,緩衝不利影響,這也是我國抵禦風險能力較強的關鍵所在。所以,綜合來看,我們不能否認美國的該行為會對中國產生影響,但是影響有限。

    不過,對於美國的策略中國從戰略上藐視它,但從戰術上還是要重視他。當然,要是能和為貴還是首選。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校園霸凌,到底如何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