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愛赫喆
-
2 # 曉晶老師的健康課
首先,決定奶水量多與少共包括如下幾個方面:飲食,睡眠,心情,寶寶的刺激。四者共同起作用。
所以,產婦一定要記得,無論有沒有奶,多或者少,一定要讓寶寶多吸允乳頭,這樣透過神經的反射可以促進乳汁分泌。其次,產婦一定要保持充足的睡眠,好好休息,我的經驗是睡眠不好直接影響泌乳量,我夜裡自己帶孩子的時候奶水就少,我媽媽幫我帶孩子,第二天奶水就非常多,而夜裡喂孩子的次數是一樣的。第三,保持好心情有利於泌乳,月子期間不能自己跟自己過不去。
在飲食方面,其實秘密就是蛋白質和水,多吃蛋白質食物,多喝水。二者合而為一就是各種低脂肪高蛋白湯湯水水,比如鯽魚豆腐湯,黃豆豬腳湯,小雞蘑菇湯,西紅柿牛肉湯,冬瓜羊肉湯,胡蘿蔔排骨湯......
最後,也可以用一些通草,通乳顆粒等中藥,不過效果因人而異。祝媽媽健康,寶寶茁壯!
-
3 # 老楊學影片
女人真的不容易,需要忍受十月懷胎之苦,等孩子出生面臨的就是坐月子了。聽老年人講女人坐月子是最重要的,稍有不周就會落下病根,呵呵,跑題了。下面主要說說女人在坐月子期間關於奶水不足的問題吧!坐月子期間寶寶需要用母乳餵養,可是現在大多數寶媽都出現奶水不足的情況,用奶粉?假的太多,而且聽說喝奶粉的孩子長大後沒有喝母乳的孩子健康聰明。奶水不足怎麼辦呢?我把我們這裡老年人遺留下來的一個偏方告訴大家,非常實用。
我也不知道偏方叫什麼名字,暫時就叫“花生燉豬爪 ”吧。準備生豬爪兩個,花生200克,將豬爪清洗乾淨,然後劃上口,將花生、蔥、姜、黃酒和適量的清水一起放到鍋內,先用大火煮沸,然後再用文火燉至豬爪熟爛就可以了,據說這偏方不僅僅起催奶作用還具有益氣養血的功能。在我們這裡這偏方很受月娘喜歡。
後來通過幾位學醫的同學瞭解到,這個偏方(也就是所謂的食譜)不僅功效顯著,而且營養價值極高,對於愛美的女性更是有美容養顏的功效呢!
-
4 # 王炳蓮
乳汁分泌和攝入的湯水有關,可以用魚、排骨、瘦肉、去皮的雞肉鴨肉做湯,或者蛋花湯、豆腐湯、麵湯米湯、豆腐湯。湯水不要太油膩,影響產婦食慾,也不要在餐前喝太多,影響主食的攝入,可以在餐前喝大半碗,待到八九成飽後再喝一碗。喝湯同時也要吃肉,肉的營養成分比湯中豐富,還可以加些對催乳有幫助的食材,如子雞、黃豆、豬蹄、花生等。
-
5 # 木木52909
根據自己剛出月子的心得,首先保證湯水攝入量,至於湯水是哪種,可以是小米粥加紅糖,也可以是紅棗藕水,木瓜冰糖燉奶,鯽魚豆腐湯,大骨湯衝雞蛋等等,不要一味的要求產婦多吃肉多喝肉湯,因為油膩影響食慾的同時,也影響心情,心情不好奶水自然也就受影響,花生,黃豆,紅棗也可以作為燉湯時備選的材料。
-
6 # 丁媽親子時光
想要月子期間下奶好,飲食必須豐富營養,保證媽媽營養的攝入量。例如很多不科學的、老一輩的人認為坐月子產婦不可以吃蔬菜、水果,害怕產婦受涼,從而導致產婦便秘;還有的只給產婦喝小米粥和吃麵條,飲食過於單一,也會影響媽媽的下奶。
下奶多首選還是各類湯湯水水,但是,過量的滋補不但沒有必要,還會為新媽媽媽媽的健康留下隱患,例如,媽媽肥胖、寶寶消化能力差,出現的脂肪洩等。
鯽魚湯
鯉魚含豐富蛋白質、脂肪、鐵、鈣及維生素A、B族維生素等營養成分,具有可以益氣健脾、清熱解毒,滋養開胃的作用。對媽媽們來說,鯉魚湯熱量低,是常用的下乳食品。
豬腳黃豆湯
豬蹄黃豆湯是常用的催乳方,它適用於乳汁化生不足的缺乳,服用豬蹄湯要分次,湯多肉少,否則湯中的高蛋白與高脂肪可能會引起胃口不佳,反而補不進。適合產後乳汁稀少,無乳脹,乳房柔軟的產婦。
黑魚通草
通草味甘、淡,有清熱利溼,通經下乳的功效,是常見的通乳食材,可在中藥鋪買到,為下乳良方。黑魚富含優質蛋白,並具有促進傷口癒合的作用,適合身體未完全復原的媽媽吃。
黃花菜、花生米、豬肝
乳汁為氣血化生,氣血不足,乳汁量少,黃花菜、花生米、豬肝均能補血益氣,化生乳汁。適合產後乳汁量少,乳房柔軟,食慾不振的產婦。
木瓜花生大棗牛奶湯
產婦要增加乳汁,還可煲木瓜花生大棗湯飲用,這湯水對增加乳汁有顯著效用。
-
7 # 營養醫師於泉
月子期間吃什麼下奶好?寶媽都希望寶寶吃飽、吃好,所以這個問題我會從兩方面去回答,第一,奶質;第二,奶量。
奶質:母乳中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維生素、礦物質等各種營養素保障寶寶的正常生長髮育。良好的寶媽營養供給是乳汁正常分泌,並維持乳汁質量恆定的保證。因為乳汁中各種營養素全部來自母體,若寶媽營養素攝入不足,則將動用母體內營養素貯備,以維持乳汁營養素恆定。
關於奶質的保障重點關注的是五方面:
(1)主食:應做到粗細搭配,這樣不僅使膳食多樣化、保證維生素B1等營養素的供給,且可使蛋白質起到互補作用,提高蛋白質的生物學價值。
(2)蛋白質:在膳食蛋白質質量差、攝入量又嚴重不足時,會影響乳汁蛋白質含量和組成。補充的蛋白質50%以上應為優質蛋白質,蛋白質的來源可分為動物蛋白和植物蛋白,動物蛋白:如雞蛋、禽肉類、魚類,植物蛋白:如大豆、藜麥等,兩種蛋白搭配著吃效果最佳。
(3)脂肪:寶媽每天攝入魚油,可以增加母乳中長鏈不飽和脂肪酸;當每次哺乳臨近結束時,奶汁脂肪含量較高,有利於控制嬰兒食慾。膳食脂肪種類影響乳汁脂肪成分,如攝入含多不飽和脂肪酸植物油較多,則乳中亞油酸含量高。脂肪能提供較多的能量,且嬰兒的生長髮育也要求乳汁中有充足脂肪,必需脂肪酸可促進乳汁分泌。乳汁中必需脂肪酸對於嬰兒中樞神經系統的發育和脂溶性維生素吸收都有促進作用。
(4)鈣:寶媽鈣供給不足就會動用體內貯備,導致腰痠腿痛或發生骨質軟化症。母乳鈣的需要量大,故應特別注意補充。奶類及其製品含鈣量高,且易於吸收利用,每天應供給量為500ml為宜。可以連骨帶殼食用小魚、小蝦,因其含鈣豐富,應多選用。
(5)當季蔬菜水果:新鮮蔬菜水果含多種維生素、礦物質、食物纖維、果膠、有機酸等成分,還可增進食慾,防止便秘,促進乳汁分泌,是寶媽不可缺少的食品,並多選用綠葉蔬菜及其他有色蔬菜。
奶量:從營養角度來看,寶媽的奶量最直接的方法就是透過補充水分達成,如動物性食品如畜、禽魚類的烹調方法以煮或煨最好,食用時要同時喝湯。當然不免有一些常用的下奶明星菜:豬蹄湯、鯽魚湯、雞湯、絲瓜、花生、豌豆等。中醫角度:產婦生產後氣血兩虛,產後主要目標是行氣補血,中醫講究五行,對應的五色五臟,相輔相成,食物顏色對應:如紅色對應心,綠色對應肝,黃色對應脾,黑色對應腎,白色對應肺,黃色的食物幫助脾胃消化吸收營養,紅色的食物增強心臟功能,促進乳汁的分泌以及雄性動物肉促進乳汁分泌等,同時中醫的食療也是博大精深,如枸杞、棗、山藥、雪蛤、烏雞、甲魚、鱔魚、泥鰍等等也都是改善奶質、奶量的食材。中醫的五行理論與西醫的營養學的平衡營養不謀而合,有些寶媽在考慮是否可以用中藥進行調理,這是可以選擇的,但是每位寶媽的體質是不同的,需要進行辯證施治,由中醫執業醫師進行指導。
綜上所述,無論從西醫營養還是中醫養生角度,都講求的是平衡足量的營養,才是讓寶媽的奶保質保量的產出。
-
8 # 貪睡的妞373
2015年2月份生孩子,由於是第一胎,很多東西都不太懂,當時主要是婆婆在照顧我月子,是自身的一些經歷,不能說是經驗吧。首先,坐月子期間要保持心情好,生過孩子的人都知道,剛生過孩子,身體上的不適,加上突然來了一個小傢伙,很開心很幸福,但是同時截然不同的生活也會讓自己心裡上有些茫然不知所措,焦慮,這個時候的產婦是最敏感的,要求家人能夠很好的照顧,這就需要老公辛苦些,常寬慰下媳婦,心情好了可能就會有奶水。當然不是說心情好就一定有奶水,我主要吃的是以下幾類食物:1.鯉魚湯。買兩條新鮮的鯉魚湯,不要太大。輔料:蔥,姜。先在鍋內滴油少許,熱鍋放入鯉魚,兩面稍微煎一下即可,然後把鍋內多餘的油倒掉,加入開水,蔥,姜。把湯燉成牛奶白即可(可以根據自己嗯喜好加點豆腐)。2.花生豬蹄湯。3.米酒燉鵝蛋。以上就是我坐月子期間的下奶的食物,希望可以幫到大家,謝謝!
-
9 # 養娃影片
月子裡的產婦,在母乳寶寶時,最常出現的問題就是乳汁不足,令不少產婦著急,介紹一些可以有利下奶的食物,供廣大產婦參考。
一般產婦食用以下一些食慾可以有助下奶,增加乳汁。
1、食用些豆腐,不僅可以有益氣,生津,解毒作用。還具有很好的催乳功效。方法:豆腐、紅糖加酒釀放入適量水來煮服,能夠生乳。
2、絲瓜除了可以最為蔬菜食用,它其實還屬於中藥,對於女性乳腺炎,發奶存在包塊,乳汁不暢,起到不錯的功效。方法:用絲瓜絡,用高湯煮,服用。具有調節乳房氣血,催乳的作用。
4、豬蹄湯也可以催奶,將豬蹄洗乾淨,切小塊,放到沙鍋裡,適量放入些清水,旺火煮沸,再放些金針菜、冰糖,改成文火到豬蹄爛就可以了。燉好的豬蹄湯可起到養血、壯骨、催奶泌乳作用,可以有效促進產婦乳汁分泌。
5、食用鰱魚湯有利於催奶,鰱魚處理好後,絲瓜一同來煮湯。注意不要放鹽,若喝著味道淡可加點醬油。
6、鯽魚湯,鯽魚清理好,和通草一塊進行熬湯,一天可用2次,堅持食用3天以上,可起到催奶貢獻。
-
10 # 年糕媽媽
吃什麼最下奶?這位媽媽嚐了個遍
前幾天,我們在後臺“活捉”了一枚二娃媽,她的追奶歷程裡,是不是也有你的影子——
那些“下奶神器”
我試了個遍
生大寶時,經過高考倒計時般的追奶歷程,本奶牛被婆婆媽媽和月嫂一致鑑定為“饞奶子”——即自己吃得飽飽的才有奶水,少一頓,不,一口,乳房就癟癟地抗議。
所以二寶一來,我就下定決心撒開丫子吃,做個棒(pang)棒(pang)的奶牛。
南方婆婆搞了豬肚燉雞、鹹魚幹蒸豬肉、冰糖燉豬心等“特色追奶菜”;北方親媽託人從老家寄來了擀麵皮、饊子、鹽豆子等“當地下奶必備”。大家為了二寶的糧倉,真是操碎了心。
然而,二胎時還是奶荒了。月子坐到一半時,寶寶仍要在每次親喂後,額外加30~50mL配方奶才停止哭鬧。
我心中自責沒能給二寶最好的養育之時,家人也順勢祭出了追奶大殺器——酒釀&湯藥。連一向堅持科學育兒的老公也急了,“為了孩子,咱們試一試?”他小心翼翼地問。
於是,我過上了“早上酒釀燉蛋、中午酒釀圓子、晚上酒釀紅糖”的日子。為了追求速度,我們還偷偷查了很多中藥下奶偏方,通草、王不留行、路路通……幾乎都嚐了個遍。
老公還把藥包放在我的飯湯裡,那種在中藥裡撈排骨吃的感覺,簡直了。
可奶陣就像前任一樣,曾見過Ta,但似乎再也不會來了。
從追奶到堵奶
一碗湯的距離
邊吃酒釀和中草藥,還要邊作死地百度“哺乳期攝入酒精的危害”、“中草藥的毒性”。感覺自己要麼沒奶,要麼會被毒死……
灌酒釀、湯藥之餘,我們還去嬰童店和藥房買過各種“追奶利器”,什麼阿膠蛋白粉、木瓜奶粉、沛怡粉……效果嘛,的確有一點。但事後想想,它們的服用要求幾乎都是每天2~3遍,每次300~500mL,也不知道起作用的是它們的成分,還是每天隨之多灌下去的水。
婆婆精心熬製的豬蹄、烏雞、筒骨、土鴨湯……也輪番上陣。為了多保留些“營養”,心疼我的家婆甚至把鍋蓋上的“蒸餾水”都抖落到了湯裡。
瘋狂追奶的日子,那些傳說中的下奶湯,幾乎被我挨個兒吃了個遍。
為了多存點奶,我還故意拉長了餵奶的間隔時間。
終於,我堵奶了。
先是手腳冰涼,而後10分鐘內體溫從36.2℃飆到39.7℃。
叫了催乳師,她的手每碰到乳房一下,我都痛得吼出豬叫。被疏通出來的奶液噴到臉上,拍散了作為奶牛的最後一點尊嚴。
隨後去醫院掛乳腺急診,因為存奶、變著法兒追奶這些事,妥妥被醫生訓了通。
放下執念,接受混合餵養
那些湯和補品的後勁真大啊,遵醫囑10天后,我半夜又犯了一次急性乳腺炎。36小時內找了3遍催乳師,乳房已經痛得一點想法都沒有了。
經過這兩次疼痛程度堪比生娃的堵奶,本奶牛終於放下了對自己的屠刀。
我開始反思。大寶兩個多月時,我在陪著她做撫觸唱兒歌看黑白卡;二寶兩個多月,投身於追奶大業的我,每天連安靜陪他的心情都沒有。
想通了,其實母乳不應該被神化,甚至與母愛劃等號。只要寶寶能吃得飽飽的,喂點配方奶真沒什麼大不了。倒是每天繃緊神經、焦慮不堪的媽媽,不僅影響自己,寶寶和家人也會感受到媽媽的低氣壓。
就在接受混合餵養這個事實後,我的奶水反而多了起來。基本實現了母乳配方奶對半餵養。
我也沒有再強迫自己吃那些湯湯粉粉,想起來的時候順手喝點溫水就是了。
“中藥湯裡撈排骨”“早上酒釀燉蛋、中午酒釀圓子、晚上酒釀紅糖”“每天不停地被灌下各種湯湯水水”……為了讓寶寶多吃一口母乳,再怎麼折騰媽媽都願意堅持。追奶之路真是艱辛。
可是啊,心疼之餘,糕媽也蠻氣的。堅信母乳最好,不代表只能依賴母乳。為了追奶亂補一氣,不僅對媽媽是一種折磨,也可能會對寶寶造成看不到的傷害。
就拿酒釀來說吧,裡面的酒精會進入乳汁,對嬰兒的睡眠、大動作發展和早期學習產生不利影響。即便煮沸過,酒釀裡的酒精也不會完全消失。如果持續沸騰時間低於一小時,大約25~75%的酒精仍然會殘餘在食物中。
所以,為了娃的健康,真的別亂追。
寶寶沒吃飽奶,首先排查下,是不是餵奶的姿勢不對。幫助寶寶正確銜乳、多多吮吸,媽媽自己營養均衡、休息好、喝足水,大部分媽媽都有能力餵飽寶寶。媽媽的心情也非常重要,就像文中的這位媽媽,最後放下了執念,心情愉悅了,奶水反而多了起來。
不過也有少部分媽媽,由於各種原因,哪怕再努力追奶,奶量還是不能滿足寶寶的需求。當母乳無法餵飽寶寶時,那就充滿愛意地讓配方奶來幫忙吧。
是的,我母乳不足,可是我的母愛很足。我沒能給寶寶純母乳餵養,可是我能給他一個快樂的媽媽。半夜醒來我不能馬上餵飽他,可我能耐心安撫直到他重新安睡。
母愛本是一場修行,但沒人有權利強迫一個母親苦修。
-
11 # 我家仨帥哥
月子期間吃什麼下奶好?
要想母乳充足,其實非常簡單,只需要做到“媽吸允媽多喝水+寶寶勤吸允”這兩點就可以了。
1、媽媽要補充足夠的水分母乳絕大部分都是水分,所以媽媽要補充足夠的液體,就可以滿足奶量供應。
水是最佳的選擇,然後各種湯湯水水都包含在內。
我通常都是餵奶前、餵奶後都要喝一杯水。我家大寶,二寶母乳差不多到2歲,我母乳都很夠吃。
媽媽們喝大量各種油膩的所謂的“下奶湯”,目的不外乎母乳充足、母乳營養豐富,絕不是增肥。
而實際上,保證母乳營養豐富只需要增加三餐(或多餐)的種類,多吃蔬菜、水果、肉類(瘦肉)......也就是我們大概念的那些有營養的東西就好。
保證母乳充足只需喝大量的水就可以了。多喝湯當然好,但是儘量不要那麼油膩。要有意識的用清淡的湯替代那些營養過於豐富的湯。要不然,除了增肥還是增肥。
2、寶寶勤吸允母乳充足的另一個重要的條件是“寶寶多吸”!這個非常重要!
很多媽媽追奶成功都是幾乎把寶寶24小時的掛在身上。寶寶越吸,身體接受到的訊號就是“寶寶沒吃飽,繼續產奶”!這樣不停的刺激,不停的迴圈,奶量就會越來越多。我看到過有媽媽把寶寶掛在身上一週,然後追奶成功過!
3、媽媽要有堅定的信念除了上面最主要的兩點,還有一點也很重要,就是媽媽要有信心。
媽媽要有堅定的信念相信自己會奶量充足的,千萬不要懷疑。不管是對自己還是對家人都要有這種信念。正向迴圈,你就肯定會奶量充足的!
-
12 # 寶寶趣食光
針對這位寶媽的問題,我的回答是在月子期間,可以飲用中藥,適量藥材與食材一起熬煮,可以增加下奶的作用。
1、下奶藥材
下奶的中藥是有很多的,如漏蘆、桑寄生、通草以及王不留行等等多種中藥,都是下奶的好選擇,並且對於產後的身體還可以起到調理的作用,不過具體的使用哪些中藥,還需要在醫生的專業指導下進行使用;
2、下奶食材
月子期間,除了需要飲食營養均衡以外,多喝湯水也可以增加下奶量。但產後每週的重點都是不同的,具體如下:
第一週:開胃排毒
主要是惡露排出的黃金時期,飲食重點應該是開胃排毒。開胃食材:山楂、白蘿蔔、香菇、蘋果等;排毒食材:木耳、銀耳、南瓜、豬血、海帶、蓮藕等。本週的飲食宜吃些清淡的葷食,配上新鮮時蔬,口味清淡,營養均衡即可,而不宜在本週喝大補的下奶湯,容易造成漲奶堵塞等問題;
第二週:補血補鈣
本週重點是補血補鈣,因為惡露未淨,依然以清淡為主,要保持飲食的多樣化,做到膳食平衡;補血食材:紅棗、菠菜、烏雞、阿膠、胡蘿蔔等;補鈣食材:牛奶、蝦皮、黑芝麻、薺菜、黑豆等。
從本週開始,寶寶對乳汁的需求量逐漸增加,新媽媽在補血補鈣的同時,可以適當吃些豬蹄、花生、鯽魚、牛奶、雞蛋等催乳食物,但切記此時的飲食依然重點是恢復身體,而不是催乳。
第三週:下奶催奶
到本週,新媽媽無論是精神還是身體都有所恢復,可以專注在下奶催奶之上。下奶食材:豬蹄、鯽魚、蝦、木瓜;催奶食材:花生、羊肉、豌豆、豆腐、萵筍、茭白等。
第四周:調理滋補
本週媽媽身體狀況已經基本恢復到以前的狀態,此時需要有更多的營養來幫助運轉,儘快提升元氣。調理食材:菠菜、黃花魚、紅豆、豬肝;滋補食材:雞肉、小米、海參、牛肉、山藥、鱔魚等。此時調養滋補得當,不但可以填補分娩時造成的身體損耗,還可以改善氣喘、怕冷、掉髮、便秘、易疲勞等問題。
第五週:防抑鬱、潤腸道
本週新媽媽需要多吃些潤腸通便、令人心情開朗的食物,從而減少抑鬱情緒。防抑鬱食材:香蕉、櫻桃、全麥麵包、深海魚;潤腸道食材:橄欖油、燕麥、西芹、酸奶、柚子、紅薯等。
3、生活習慣
月子期間媽媽調整好生活,保證充足的睡眠,形成良好的習慣對下奶也有幫助。
4、多吮吸
多吮吸刺激下奶,即便是孩子小食量小的情況下,漲奶時也可以透過吸奶器吸出多出的奶,促進多分泌。
-
13 # 亞亞71
月子期間首先需要保證的是寶媽的身體恢復,寶媽身體恢復好了,才能有利於產奶。就如一塊貧瘠之地,即使你種下再好的種子也不可能發芽的。月子期間多喝養生的湯水,利於寶媽身體恢復,有助於產奶。不過這個湯水宜清淡,不能太油膩。
其次下不下奶,需要保證乳腺是通暢的,要不然你吃什麼都沒有用。乳腺不通這個可以找通乳師,或者一些婦幼保健院都會提供這方面的療程和方法教育,再者網上也有好多教程。
最後說一下奶水,奶水90%是水,因此想要足夠的奶水,需要保證身體有足夠的水份。所以月子可以多喝雞湯、鯽魚豆腐湯、木瓜牛奶等湯水。出月子後,不想喝湯可以多喝水也能保證產奶量。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寶媽要保持好心情,更加有利於產奶。
-
14 # 中條山一苗
中藥最好不要喝。因為每一種草藥都含有很多成分,熬在一起更是不知道里面有什麼。恐怕連中醫都不知道是哪一種成分會起作用,更不知道這些未知的成分會不會進入乳汁中。哺乳期用藥一定要謹慎。
關於下奶,我的經驗是要多喝熱水,因為乳汁最主要的成分是水,如果你不喝水,怎麼能生成足夠的乳汁呢?
其次就是多吃優質蛋白,比如雞蛋、魚肉、雞肉等,但是也不能吃得太多。
有的老人會說奶湯下奶,其實就是因為攝入了很多水,所以下奶。奶湯的營養其實比不上吃肉,還有很多脂肪,會影響乳汁的質量。
其實奶水足不足還和餵養的頻率、媽媽的心情等等各種因素有關。
有些人奶就是少,我認為要放鬆心情,不要過於焦慮。媽媽真的奶少就補充一些奶粉,也是一樣的。母乳和奶粉都是很好的食物,都能餵養出健康的寶寶。
-
15 # 朱朱小樣
月子期間,寶媽們真的非常辛苦,不僅整夜睡不好,還得為了寶寶的口糧想方設法的為寶寶多準備一些奶水。月子期間吃什麼下奶好?今天我向大家推薦如下四款食物:
1. 花生豬腳
蛋白質、水分和熱量是促進乳汁分泌非常主要的原料。花生豬腳是一個非常好選擇,因為它擁有足夠的油脂和蛋白質,這能夠很好的促進泌乳。但經常吃花生豬腳也非常容易長胖,因為它的脂肪含量實在太高了,所以寶馬們真的不容易。
2、魚湯
魚湯對月子期間的媽媽來說真的是塊寶,因為魚湯內具有非常豐富的優質蛋白。月子期間的媽媽喝下熱騰騰的魚湯可以加速身體血液迴圈,讓自己的身體儘快的從產後恢復過來。而且魚類對寶寶也非常好,因為它具有能夠促進寶寶腦部發育的DHA。
3、酒釀湯圓
大家可能會問,月子期間不是禁止喝酒嗎?為什麼還推薦酒釀湯圓?其實酒釀並沒有酒精成分,它是發酵過後的糯米,只是造酒的一種原料。所以說酒釀湯圓就是用發酵過後的糯米來煮湯圓。酒釀湯圓不僅能夠促進宮縮,而且還可以很好的促使乳汁分泌。但酒釀湯圓的熱量實在太高,所以寶媽們每天也不要吃太多,一天一碗為宜。
4、木瓜花生大棗湯
木瓜花生大棗湯是一道傳統藥膳,將木瓜去皮、去核、切塊然後和花生、大棗、糖以及水放入煲內,慢煲兩個小時即可。木瓜花生大棗湯烹飪簡單,營養豐富。木瓜能夠養顏,因為它具有豐富的維生素C,可使寶媽們肌膚光滑白淨。而花生具有活血通乳的功能,大棗能夠補血補氣。所以說木瓜花生大棗湯是非常適合月子期間寶媽們進補的下奶食物。
寶媽們真的非常偉大,幾乎為寶寶們奉獻了自己的全部,在坐月子期間,寶媽們的身體還沒有恢復好就又開始為吃什麼能下奶而發愁。我相信只要寶媽們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保持舒暢的心情,不吃辛辣食物,多吃水果蔬菜,多喝湯水,再加上這些下奶食物一定可以讓寶寶茁壯成長啦!
-
16 # 營養海賊團
哺乳的開始以及維持受複雜的神經內分泌機制調控,單一的食物達不到下奶的作用,想成為“奶牛”媽媽就要從三方面下手:
你的乳汁從何而來?——內分泌的作用在女人的一生中,乳房只有在孕期及產後可發揮出泌乳的功能,決定因素就是你體內激素水平的改變。分娩後,雌酮和孕酮逐漸消退,催乳素持續升高,使乳汁開始分泌。
乳汁分泌受兩個反射所控制:
其一為產奶反射,決定奶量多少。嬰兒吸吮乳頭刺激母親垂體分泌催乳素,引起乳腺腺泡分泌乳汁,儲存在乳腺管內;若嬰兒不吸吮乳頭,泌乳作用在3~4天后就不能維持。
其二為下奶反射,嬰兒吸吮乳頭還會刺激垂體產生催產素,使腺泡周圍的肌肉收縮,促使乳汁排出。下奶反射容易受疲勞、緊張、乳頭皸裂引起疼痛等情緒的影響。哺乳期間,每天保證8次以上的哺乳次數,可維持血清催乳素水平在下次哺餵時不下降,處於較高狀態,如果想增加母乳分泌量,首先應增加哺乳次數、縮短兩次哺乳的間隔時間。
大多數乳母的泌乳能力比一個嬰兒所需要乳量要大得多!
是什麼影響乳汁質量?——營養狀況飲食營養狀況良好的媽媽,其膳食狀況對乳汁質量影響不明顯,蛋白質含量較為恆定,膳食中蛋白質偶爾的改變不會影響含量。
但乳母在孕期和哺乳期的蛋白質與能量均處於不足或邊緣缺乏狀態,則乳汁中的營養素水平也會下降,尤其是脂溶性和水溶性維生素的下降更為明顯。
營養狀況較差的媽媽,補充營養,特別是增加能量和蛋白質的攝入量,可增加泌乳量,例如體質指數低於18.5的乳母可增加魚、蝦、豬牛羊肉或雞蛋、雞肉等優質蛋白食物。
食量較小的媽媽可適量增加豬蹄湯、魚湯、雞湯等濃湯。尤其應注意體質指數較高、孕期體重增長較多、寶寶吸吮時間不足的媽媽增加濃湯時,會增加乳腺管阻塞、乳腺炎的風險。
是什麼影響乳汁的分泌量?——情緒狀態心理變化會促進或激發泌乳反射。
聽到孩子的聲音或見到孩子、嗅到孩子的氣味會引起泌乳反射。
不良情緒也可抑制泌乳反射,心理壓力的增加會使腎上腺分泌使乳房的血管收縮,尤其是乳囊泡周圍的血管收縮而妨礙催乳素進入。
乳母的惶恐和不安,包括害怕乳汁不足等因素也能抑制泌乳反射。
乳母本身對餵哺的態度也具有決定性的影響。
當泌乳反射被抑制時,嬰兒的不滿足、哭鬧,母親的焦慮,乳汁未完全排空而引起的乳房腫脹,這樣會進一步影響乳汁的分泌。
在泌乳反射中,不適當的給予嬰兒母乳以外的食物,不但會影響嬰兒的胃口,減少對乳頭的吸吮和刺激,也能造成上述不利刺激的迴圈。
因此,瞭解泌乳的機制、掌握正確哺餵方法才是最有用的下奶秘訣!
-
17 # 營養百事通
月子期間想要下奶好,“四多”原則最促進泌乳。多讓嬰兒允吸、產婦多攝入液體、多吃蛋白質含量豐富的食物、多休息保持心情愉快。
分娩後,母乳的分泌不是等來的,而是透過嬰兒的允吸來的,新生兒頻繁的允吸可以引發“射乳反射”,從而增加泌乳,最好每日不少於8次,可使母親乳頭得到足夠的刺激,促進乳汁分泌。
促進乳汁分泌最強的食物通常不是我們所謂的大補飲食,而是水,產婦多吃液體食物,如粥、湯、飲品對泌乳的幫助最大。水的推薦量每天2500毫升以上,喝牛奶每天500克,牛奶選擇脫脂或低脂以免體重增加過快,湯可選擇清淡的,如雞蛋湯、蔬菜湯、鯽魚湯等避免脂肪過高的湯品,促進泌乳絕不意味著大吃大喝,體重的控制很重要,不然後期的減肥之路將會異常艱辛。
關於蛋白質,不但是母乳所需營養的保障,而且有助於泌乳,首選食物蛋、奶、魚蝦、瘦肉、大豆等高蛋白食物,最後就是心情放鬆、睡眠充足,精神好身體好,泌乳自然好。
-
18 # 6媽食堂
乾貨。
分享一個“奶霸”的哺乳期重點餐食。
是的,我就是那個奶霸···從飛機場變身為奶霸。
全靠我的月嫂給我定製的湯,主要有以下幾個:
木瓜+鯽魚+章魚乾
花生+豬腳
豬腳姜
黃花菜瘦肉湯
甜酒雞蛋
一天喝兩種,一次喝兩碗。
-
19 # 葉青鳶
作為倆寶媽,尤其是二寶還不到一歲還在哺乳期,月子裡下奶的經歷記憶猶新,生大寶時感覺自己啥也不懂,就是住院時護士教的那點常識,到了老二,育兒知識增長了不少,請了月嫂,感覺比養老大精細多了,關於如何下奶好,首先生完寶寶要讓寶寶多吸吮,做到早吸早開奶,我是剖腹產的,三天之後再下的奶,這幾天裡,月嫂每天都抱著寶寶來吸奶,其次,就是多吃多喝,這個好多都知道,喝什麼豬蹄湯了,雞湯了,但是一定咱多吃肉,因為營養三分在湯,七分在肉,而且月子裡熬湯時可以放一種通草的中藥,對下奶很有好處,最後一點,也是很重要的,一定要保持心情愉快,充足的睡眠,我住院那幾天沒見著大寶,加上剛生小的,手忙腳亂,刀口又疼,就偷偷的哭了,被月嫂發現了,說回奶很厲害,一定要心情愉快,而且睡眠好了,奶就好,事實證明,月嫂說的還是很正確的,做好以上幾點,月子裡奶水應該足夠寶寶吃了,個人意見,僅供參考。
-
20 # ELEVEN213940948
坐過月子的媽媽都知道月子期間真的是太艱辛了,首先是身體上的,不管順產還是剖腹疼痛讓自己倍感不適,寶寶剛出生的對外界的不適應對媽媽的高需求,加上荷爾蒙的刺激下都足夠讓寶媽崩潰。所以月子期間心情真的很重要,調整好了自己的心態才能真正做好月子,而心情好奶水自然就會變好,當然期間需要為寶媽提供高質量的月子營養餐才行。
傳統的花生燉豬蹄鯽魚湯都是很好的下奶湯,但是前提是在喝這些湯之前你的乳腺是已經完全暢通的情況下,喝效果會非常好,如果乳腺一開始還沒有被寶寶吸通最好就不要先不要嘗試否則容易造成乳腺堵塞,而乳房堵塞沒有處理好的話容易的乳腺炎。所以提醒寶媽可以去藥店買點通乳草來煲湯喝幾天通好乳後或者找通乳師通奶後,再來喝那些營養豐富的各式營養湯
回覆列表
鯽魚湯,黃豆豬腳湯,多喝湯,牛奶之類的。炒菜的時候可以考慮吃點動物油,或者動物油植物油相互搭配。多讓寶寶吮吸,會對奶水有一定的幫助。個人不建議喝中藥,如果可以的話,找催乳師按摩一下,疏通一下乳腺是可以的。我是3歲雙胞胎寶媽,這是我自己的經驗。有朋友哺乳期吃過幾千塊錢的中藥都沒管用,所以不建議藥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