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21 # 歷史上的小書童

    清朝末年,各方勢力均各懷鬼胎,而清朝的大臣們,見大勢已去,也是各自給自己留好後路,按圖索驥的做著予清朝無利的事情。清朝內部有主戰派,主和派還有以袁世凱為首的北洋新軍,當時內部民間起義不斷,義和團和太平天國的殘餘勢力也等待時機,軍閥割據一方,西方列強虎視眈眈,都等著在最好的時機在大清朝分得最大的利益。清朝的八旗軍早已經指望不上,能夠拼死一戰的只有北洋新軍。但是袁世凱並不想為清廷出力了,自己拼死拼活不說,關鍵是還不如將清朝納入自己的統治之中。所以,當時的社會關係是十分混亂。

    在慈禧太后死後,隆裕太后帶著一個不懂事的小皇帝根本就挑不起國家大梁,攝政王的存在倒是一心為國,然並沒有軍事力量。清朝在歷史的演變中,積貧積弱的局面短時間已經改變不了,處於一種“有心殺賊無力迴天”的狀態。望之四海,清朝末年的頂樑柱也都傾倒,不論是備受爭議的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還是慈禧太后。在軍事方面,很多將領早已經找好後路,自謀前程,不做清廷的炮灰。所以,清朝的覆滅是大勢所趨,怪不得隆裕太后。

  • 22 # 子不是魚

    清室於1912年,透過隆裕太后宣讀退位詔書,滿清統治中國的268年,中國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宣告完結,中國正式向共和政體過渡。

    那麼題主問;清朝的滅亡是隆裕太后一味退讓還是大勢所趨呢?

    筆者認為,清朝的滅亡是封建專制政體,已經到了盡頭。清末的內憂外患,已經侵蝕了以儒家禮教,小農經濟為主的中國式政體。所以,清王朝的覆滅是歷史的必然。與隆裕太后的一味退讓並沒有直接的關聯性。

    滿清自“太平天國運動”之後,國家遭受重挫,伴隨著西方的宗教觀念,衝擊了以儒家為主的祖宗信仰的社會基礎。太平天國運動波及漢地13省,造成了大量人口的死亡,從1860年開始,中國輸掉了鴉片戰爭,對外戰爭多以失敗告終,與列強簽訂了一百多個條約。自此,人民對於清政府的統治合法性存在質疑。

    1900年,八國聯軍攻佔了象徵皇權的紫禁城,慈禧太后與光緒皇帝被迫西逃,京師在列強的進攻下,門戶洞開。1905年清政府預備立憲,但是對於權力的迷戀和專制政權的腐敗,使得他們希望20年後行君主立憲政體,但是對於民權又處處的限制。使得革命黨人大失所望。

    一批想要改變中國的革命黨人,認為只有推翻滿清,不使帝制再行於中國,才能救中國。終於在1911年武昌城的一聲槍響,終於揭開了滅亡腐敗清政府的序幕。各地紛紛響應起義,脫離清政府的統治,自行宣佈獨立。清政府的統治頃刻瓦解。

    再來看看隆裕太后,隆裕太后(1868年2月3日——1913年2月22日),眾所周知,慈禧太后(1835年11月29日——1908年11月15日)統治中國47年,在她死之前才將帝國的權力交給了溥儀,讓隆裕太后攝政。等於說,1908年之前的所有國策,國政,隆裕太后都沒有參與,與隆裕太后並沒有直接的關聯性。

    再談1908年,清政府在忙了什麼?大清朝在辦報社,修鐵路,開放民族工業,準備開放部分的言路,慈禧太后死,宣統皇帝即位。人壽保險已經成立十年,全國各地有條不紊的在進行。民營企業也在慢慢的發展起來。

    這一年,滿清頒佈了《欽定憲法大綱》,並在其中的條款中規定;”大清皇統萬世不易,皇帝神聖不可輕犯。“強化君上大權,限制民權。

    從某種意義上,滿清並沒有意識到自己會滅亡的那麼快,他們自信的認為大清朝還可以國祚萬年。

    但是隨著《辛丑條約》簽訂後所積累的民怨,還有此時民族資本主義開始形成,以及清政府在1901年推行的“新政”並沒有扭轉大清的內憂和外患,所以清政府的統治失去了其正當性,隨著民族資本主義的興起,資本家迫切的想要更加自由和具有保障性的法律來維護自身的利益。所以這場資產階級革命是民族企業家資助的,所以他在一個層面來說,就是比較傾向於社會精英的 。

    至於後來的滿清,已經無法收拾時局了,革命黨人與袁世凱的北洋軍達成共識,讓清帝遜位,袁世凱當總統。大清的殘餘勢力已經被北洋軍消滅了,隆裕太后充其量也就是一個“光桿司令”,獨木難支,所以只能選擇退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2022年國足能打進世界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