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方程讀史
-
2 # 冒險的歷史
引言:漢獻帝曾對曹操說:"君若能相輔,則厚;不爾,幸垂恩相舍。"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你要是願意輔佐我,就優厚的對待我;你要是不願意,就請將我捨棄吧!如果按照這樣的一個漢獻帝的劇本,劉備是不會擁立漢獻帝的。原因有三:
一、血緣關係淡薄漢獻帝劉協,字伯和,河南洛陽人。東漢王朝末代皇帝(189年—220年在位),漢靈帝劉宏次子,漢少帝劉辯異母弟,母為靈懷皇后王榮。
劉備,涿郡涿縣人,據說是漢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曾以織蓆販履為生。
劉備和劉協,一個是皇室正統,一個是傳說中的皇室後裔。他們的血緣關係幾近為零,更何況,劉備可能只是假借漢室名義。無論是哪種情況,劉備也不會擁立劉協為帝。二、漢獻帝的政治作用就會終結東漢末年,軍閥割據。可在所有人的心裡依舊是漢室天下?所以曹操才能挾天子以令諸侯,掌握政治輿論。劉備,字玄德,涿郡涿縣人,據說是漢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
劉備,起於微末,曾以織蓆販履為業。劉備心懷壯志,以鎮壓黃巾起義而聞名。劉備能夠在亂世中崛起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打著興復漢室的名義在戰鬥。如果天下一統,漢獻帝便沒有了任何的政治作用。劉備怎麼會給自己找個爹呢?三、劉備集團是不會允許劉備這樣做的首先,劉備手下的勢力是以地域劃分的。
荊州集團、東州集團、益州集團三大部分,劉備如果讓位給漢獻帝,這三大勢力集團是不會同意的。因為如果劉備一統天下,那麼這三個勢力集團的官員就會成為開國元勳。劉備的兒子雖然稀少,但尚有三子(劉禪,劉理,劉永),劉備恐怕不會做這樣自絕墳墓的事情的。
-
3 # 喬加貝
劉備如果得了天下,那位擺設皇帝根本不用劉備做工作指示或者暗示就有下面的臣子為他除掉君臨天下的唯一障礙了。
那明朝的小明王就是例子。
首先我們必須認識到劉備是一個政治家,而且是一個有志向的政治家,這樣的人,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
-
4 # 臥牛說歷史
漢獻帝本來就活著,曹丕當上皇帝后,劉備立即為劉協發喪,否則他怎麼可能登基?
曹丕的魏別管是怎麼來的,人家經歷的是正兒八經的禪讓。
劉備的漢,本來就有點名不正言不順,只是因為姓劉,便強行搭上漢朝的順分車,這是說不過去的。
當然魏蜀吳無論最後誰贏了,肯定自己的就是天下正統。
劉備贏了,他會舉著漢帝遺照,打著為漢室復仇的名義來獲得“漢”的旗號。
孫權也一樣,他最後一統天下,可能會繼續用“祥瑞”這種說法。
曹魏贏就更好說了,他本來走的就是正兒八經的禪讓,統一天下名正言順。
說完劉備的漢字旗,再來說說題主的問題:漢獻帝活著,劉備會擁立他嗎?
答案是不會!為什麼?一朝天子一朝臣,劉備的天下不可能光靠自己拿下來的,身邊肯定聚集一些功臣集團,這些功臣集團可是劉備的臣子,並非劉協的臣子。
劉備已經是皇帝了,難道自己降一輩,變成王?好吧,哪怕劉備願意,他屬下自然也得降。
其實無論劉備屬下怎麼想,劉備的態度早在曹丕登基的時候已經表明:劉協已經死了!既然死了,再出現自然是假的,這事多簡單啊!
-
5 # 濤神衣舊
這個問題就跟朱元璋去取得天下一樣,朱元璋稱帝前小明王能苟且活著,一但要稱帝了,小明王也就只有等死的份了。人都有私心,自己打下的江山會拱手讓人嗎?只是漢獻帝和劉備都沒有走到那一步。劉備沒有得到天下也就沒有漢獻帝的擁立與生死了。
-
6 # 另一本歷史書
必然是除之而後快!!天上只能有一個太陽!!
朱祁鎮迴歸朱祁鈺容得下他嗎?朱元璋奪得天下小明王下場如何?趙構為啥殺岳飛,不就是因為害怕岳飛口中的"迎回二帝"嗎?
漢獻帝註定是哪個時代的悲哀,再有劉備是以匡扶漢室為口號,皇帝還在,自己稱帝就名不正言不順了!所以漢獻帝必須死!
-
7 # 歷史步行街
個人認為,如果劉備真的統一天下,而漢獻帝還在的話,劉備不會也不能交回權柄,擁立漢獻帝。
一、劉備有野心,自己不願意
劉備是志在天下的梟雄,小時候就曾經說過“我為天子,當乘此車蓋”這樣的話。劉備一直以“匡扶漢室”為政治口號,但真到了那麼一天,他絕不會像周公一樣,還政於天子。歷史的事實也證明,漢獻帝禪讓之後,劉備即便三分天下只得其一,也很快稱帝了。指望這樣的人擁立漢獻帝,是不大可能的。
二、宗親身份,輿論壓力小
劉備的宗親身份是一個絕好的護身符。雖然當時散落在各地的劉氏子弟多了去了,漢室宗親這個稱號在前期沒什麼含金量,但如果劉備真能統一天下,那這個身份就完全不一樣了。
畢竟當時人心還是向漢的,如果是曹操、曹丕這樣的權臣篡漢,那麼朝野輿論的反對聲音會相當大。而如果是宗親,那就是皇家內部的事情,加上劉備平定亂世的威望,真要走出那一步,各方面壓力都會小很多。
三、劉備手下臣子不同意
即便劉備本人同意擁立漢獻帝,他手下的文臣武將們也不會答應。那些重臣們,不僅僅是代表個人,還代表著他們背後的家族與利益集團。如果劉備交還權柄,那麼這些勢力多年的投資幾乎都是打了水漂,這是不可接受的。在歷史上,劉備無論是進位漢中王,還是建立蜀漢,背後都有這些利益集團推動的影子。
由此可見,如果劉備真的得到天下,無論從他的個人野心,還是從他手下各方勢力的利益訴求來說,劉備都不可能再去擁立漢獻帝。 -
8 # 在歷史中尋找生活
這個恐怕不會!先拋卻正史不說,三國演義中關於劉備想當皇帝的證據-兩個兒子一名封一名禪!以小見大,其稱帝之心可見一斑!
當然,皇帝輪流做,今天到我家!不想當皇帝的皇叔不是好皇叔!個人覺得即便是獻帝未崩,劉備恐怕也會走向曹操的老路,不過絕對會比阿瞞做的更隱晦,畢竟仁德大名四海皆知,突然成了盜取漢祚的國賊,社會輿論的壓力任他怎麼也受不了!
-
9 # 小龍女5505
如果劉備得了天下,即使漢獻帝不死他也不會擁護他即位。自古得了天下者都不會在甘心將唾手己得的皇位再拱手讓人,但也不會斬盡殺絕,應該會封他一個安享晚年的公侯之位讓其善終,畢竟他曾是天子。
-
10 # 配桷y
漢獻帝曾對曹操說:"君若能相輔,則厚;不爾,幸垂恩相舍。"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你要是願意輔佐我,就優厚的對待我;你要是不願意,就請將我捨棄吧!如果按照這樣的一個漢獻帝的劇本,劉備是不會擁立漢獻帝的。原因有三:
一、血緣關係淡薄
漢獻帝劉協,字伯和,河南洛陽人。東漢王朝末代皇帝(189年—220年在位),漢靈帝劉宏次子,漢少帝劉辯異母弟,母為靈懷皇后王榮。
劉備,涿郡涿縣人,據說是漢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曾以織蓆販履為生。
劉備和劉協,一個是皇室正統,一個是傳說中的皇室後裔。他們的血緣關係幾近為零,更何況,劉備可能只是假借漢室名義。無論是哪種情況,劉備也不會擁立劉協為帝。
二、漢獻帝的政治作用就會終結
東漢末年,軍閥割據。可在所有人的心裡依舊是漢室天下?所以曹操才能挾天子以令諸侯,掌握政治輿論。劉備,字玄德,涿郡涿縣人,據說是漢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
劉備,起於微末,曾以織蓆販履為業。劉備心懷壯志,以鎮壓黃巾起義而聞名。劉備能夠在亂世中崛起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打著興復漢室的名義在戰鬥。如果天下一統,漢獻帝便沒有了任何的政治作用。劉備怎麼會給自己找個爹呢?
三、劉備集團是不會允許劉備這樣做的
首先,劉備手下的勢力是以地域劃分的。
荊州集團、東州集團、益州集團三大部分,劉備如果讓位給漢獻帝,這三大勢力集團是不會同意的。因為如果劉備一統天下,那麼這三個勢力集團的官員就會成為開國元勳。
劉備的兒子雖然稀少,但尚有三子(劉禪,劉理,劉永),劉備恐怕不會做這樣自絕墳墓的事情的。
-
11 # 揚生解史
這是個假設的問題。假如劉備的蜀國打敗了魏、吳兩國並統一了天下,那他會不會擁立漢獻帝或其它皇族人員當皇帝呢?
要注意的是,蜀備已經建立蜀國了。如果他要擁立漢獻帝,在程式上,劉備必須向漢獻帝進行禪讓。但這一做法可能行不通,因為,他的部下,包括諸葛亮等人是不會同意的。而對於沒有實權的漢獻帝來說,就算劉備把皇位讓給他,他也是不敢接受的。畢竟,他還有基本的判斷力,他知道,他同意禪位之日,就是他的死期。
再者,劉備本來就是漢室宗親,他可以自己當皇帝的,何必又大費周章讓位給漢獻帝呢?所以,劉備如果得了天下,而漢獻帝如果還活著,劉備是不會擁立他的。
-
12 # 夏槐葉青青
會。因為劉備政權存在的基礎就是擁護漢室正統。但是劉協到了劉備那裡估計是會處於高高供起,沒有任何實權的位置。
-
13 # 蒼茫雲海間波瀾遠帆裡
劉備得天下的視窗期其實只有一個,樊城之戰後有人能把東吳忽悠好(東吳其實一直是不排斥稱臣的)
於是北進,這個過程中我們假設曹操死了或者北方瘟疫等特殊原因(不然最多是拿下許昌等戰略城市)
那麼首先有一個問題就是劉備什麼時候接管漢獻帝,就像明朝宋朝皇帝被俘虜之後,對方絕對不會主動殺這個皇帝的,太好用了,我拿著是金疙瘩,送給你是小炸彈
如果劉備拿下曹操後再接管獻帝,這種情況獻帝價值最低,負面效應最大,那麼按照獻帝的智商(蠻聰明的),會主動履行一連串加九錫等流程,然後法正上書(孔明不會摻和這個事兒),份量不夠(邊遠地區來的),沒辦法,看有沒有王朗,賈南風她爹(忘了名字了)這個重量級的還沒殺,有就上位,沒有加上九錫把兒子過繼過去!這個很關鍵,過繼兒子!自己等,不殺獻帝(的確沒必要了)
如果是半程拿到獻帝,必殺,因為肯定一堆老臣跟著來到劉備身邊,這些人的話語權和士族身份,可以保好劉備一路上位順利
個人觀點,一家之言
-
14 # 青梅煮酒品三國
如果劉備得了天下,在漢獻帝有用時才會被劉備擁護,在妨礙劉備時就漢獻帝應該會在適當的時候病逝。
劉備的野心劉備的野心最好的體現就在於劉封、劉禪得名字,封禪。如果在劉備還沒有取得天下的時候漢獻帝若是在劉備手中,那麼劉備必然會非常的擁戴漢獻帝,但是漢獻帝的處境及待遇肯定不如在曹操處。
劉備從發展開始一直就沒想過要救漢獻帝,而且一路走來劉備只在意自己的生死,並不在乎他人是否存活。幾次的拋妻棄子、扔下部將自己逃命而走。
漢獻帝若是在劉備手中,漢獻帝活不到統一漢獻帝在三國時期就是一個招牌,在一些人才都迷茫不知道怎麼選擇主君時把漢獻帝的名號往前一擺,那麼大多數的人都會選擇效忠。再者就是還有一些地方的小股勢力是支援漢獻帝的,這些人一旦歸宿了劉備那麼劉備實力就是一種壯大。
三分天下,若是劉備打敗了曹操並且收編了曹魏的兵力及領地,那麼這時就是漢獻帝病逝的時候了。因為曹魏一滅東吳就再不是隱患了,如果漢獻帝活到了統一那麼劉備心裡不甘,手下的武將謀士也不會同意。
總結:劉備統一了必然不會擁立漢獻帝。雖然漢獻帝和劉備是同宗同源,但是劉備在一統天下時必然不會心慈手軟。
-
15 # 貓眼溜溜
肯定不會。曹操早就說過天下英雄就是我曹操和你劉備了,劉備本身是梟雄,善於隱藏自己實力,一旦登記為帝,除掉傀儡是必然的
-
16 # 詫寂說史
筆者認為有下面三點原因導致劉備不會擁立漢獻帝:
一:劉備利益集團不允許《資本論》中有一句非常經典的話“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
劉備集團的所有戰略決策都是以自身利益最大化為原則,而非個別人的意志所決定。從前期弱小階段依附他人進行生存,到後期擁有獨立地盤後的軍事行動,都是建立在這項原則之上的。
劉備集團的核心利益就是在亂世之中獲取更多的地盤,以求壯大自己的勢力,在後期的爭鬥中立於不敗之地,等到時機成熟後效仿當年高祖進而逐鹿中原最終圖霸天下。《隆中對》中已經明確提出奪取天下的步驟,劉備集團都是按照該步驟進行政治軍事行動的。
更為關鍵的是,劉備地位的高低會直接決定利益集團所能獲取利益的多少。比如說當劉備成為漢中王后,才有權冊封四方將軍。這些四方將軍都期待著能夠再進一步,獲得大將軍、大司馬等更多級別的稱號,而四徵將軍們又都想著可以獲得四方將軍的稱號,層層如此。那麼唯一的辦法就是劉備的地位不斷提升,每一個人都可以獲得更高的利益回報。
“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這是每一個入仕人的想法,所以劉備利益集團會不斷慫恿劉備稱王並且最終稱帝,只為獲取更多的利益。而一旦有阻礙他們利益的人出現,那麼就會被這些利益集團給無情的消滅掉。
二:劉備本人意願不允許劉備是什麼人,外託仁義之名,內行權謀之術。從他的言行中就可以看出是一位不甘於人下的梟雄,如果有圖霸天下的機會,是肯定不會拱手讓人的。
據《三國志》記載劉備家東南角有一棵桑樹,長相非凡,而“先主少時,與宗中諸小兒於樹下戲,言:“吾必當乘此羽葆蓋車”。
“羽葆蓋車”是指皇帝的專車,當劉備叔父劉子敬聽到後,連忙阻止劉備說道“這可是要滅九族的大罪不要胡說”。這段記載就可以看出劉備從小就有著對最高權力的憧憬,作為漢室皇族的後裔,劉備肯定知道“羽葆蓋車”的含義,“三歲看老”這也預示著劉備後期不會甘於平凡。
劉備的兩位兒子,義子劉封,親子劉禪,合起來就是封禪。在古代只有皇帝才能封禪,從劉備兩位兒子的姓名也可以看出,劉備卻有稱帝之心。
還有一點就是,劉備後期先繼位漢中王后又稱帝,但是這個時候漢獻帝並沒有死去,而是受封為山陽公,一直按照天子禮儀公開活到魏明帝曹叡時期。在當時的情況下,劉備不思救駕反而選擇自立,也暴露了內心的真實想法,因為劉備自身也沒有意願擁立漢獻帝,而是想取而代之。
三:社會環境已經發生變化東漢王朝自從恆靈二帝以來,宦官專寵,外戚專權,天下紛爭已近百年,導致民不聊生,各地起義不斷。
自從曹丕代漢而立之後,魏國境內無一起恢復漢室的起義事件,由此看來漢朝國運已盡。天下百姓只想過上和平安穩的日子,至於誰當皇帝已經並不重要。
如果漢朝不能賜予百姓們福澤,百姓們也不會要忠於漢室,甚至期待更好的王朝出現。因為近百年的記憶已經告訴他們,漢室腐朽不堪,不會考慮百姓的死活,所以老百姓們也不希望繼續由漢室的人來統治他們,繼續過上水深火熱的日子。
因為社會環境已經發生變化,漢室已經失去人心。所以劉備真的得了天下也不會交給漢獻帝,因為人心決定項背,漢室不適合繼續統治這個社會。
漢獻帝的結局先有項羽誅殺義帝,後有朱元璋弒殺小明王,其實都是在自身發展過程中不斷壯大並且最終擁有問鼎天下的能力,那麼這個時候毫無實權,只是作為傀儡的領袖也沒有存在的必要。所以劉備大機率也會選擇類似於暗中去除漢獻帝的做法,最後順利繼位。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時代永遠都只會關注勝利者,而非失落的人,歷史只會記得稱帝的劉備而非落寞的獻帝!
-
17 # 球史砸壇
一個人的變化是隨著自己的境遇而變化,權利是個魔鬼,有時形勢比人強,由不得自己。
一、從備哥哥本身來說,初期出場時是個徹底的保皇黨,他能發跡起家也是因為他的保皇理念(一直致力於為什麼保皇、保皇的理論依據深厚)深得人心。所以說劉備即使革命成功可能也會交於漢獻帝,自己高官封侯。
二、從其它方面來說,在起家的過程中會有很多小弟,小弟們的意見加上枕邊風等等客觀因素可能也會左右他的想法,如再加上有個外部的催化。
所以結果很難預料,不過本人更覺得出現第二種情況的比較大,歷史總有驚人的巧合。不外乎玄武門、陳橋而已,再不濟還有個朱元璋去迎接韓林兒卻溺水長江的橋段。
當然了漢獻帝雖然沒做過一天真正的皇帝,但是不是笨人,他也可以參考一下自己祖先漢明帝劉莊是怎麼得到皇位的,那是因為光武帝的第一任皇后郭聖通的兒子(無可爭議的皇長子)把自己的太子之位讓給劉莊的,也讓自己一輩子沒出意外。成為史上最有眼力勁的太子。
-
18 # 舍我談歷史
在劉備稱帝的時候,漢獻帝還沒有死,事實上漢獻帝是和諸葛亮同年出生,同年去世的。問題中的“劉備如果得了天下”應該是劉備像自己的老祖宗劉邦一樣建立一個統一的王朝。想回答這個問題,就需要結合歷史上的情況,看看劉備如何對待漢獻帝。
先來分析一下,劉備對待待漢獻帝的幾種可能方式:
其一,參照劉秀對待建始帝劉盆子。劉秀和劉盆子同為漢室宗族又代表不同的政權,在劉盆子投降劉秀後,劉秀並沒有殺了他,而是讓他出來做官,在其失明後,照顧他一輩子。劉備與漢獻帝劉協也是同族,但劉協不同於劉盆子,雖然兩個人都是傀儡,劉盆子只不過是起義軍擁立的皇帝,劉協是得到承認的大漢天子,有一定的正統性,劉備不敢這樣留他。
其二,類似於後面的朱元璋對待明王。朱元璋原來是名義上依附在明王手下的,打著明王的旗號完成自己的政治目的,在明王沒有用了,就想設計一次事故除掉。這種情況是有可能的,劉備可以自己先不稱帝,讓劉協繼續做皇帝,自己做新版的“曹操”,待劉協沒有用了,在設計除掉。但這裡面還有一個問題,歷史上劉協是有兒子的,劉協去世,也應該傳位給劉協的兒子或者近支,而劉備和劉協共同的祖先要追溯到漢景帝,血緣太遠了,不太可能。
其三,由劉協禪讓皇位給劉備,類似於曹丕給劉協的待遇。劉備最想接受的結果,這個是最代表正統的,但可能性是零,中國歷史上並未出現過皇室成員內部禪讓,皇家宗廟還是劉家的,不存在禪讓的情況。
其四,尊劉協為太上皇,並保持對他的監視。這個也是劉備想要的結果,但是也不能,這個有可能,而且是劉備可能考慮的情況,雖然雙方差出了許多輩(劉協輩分高),但這是符合禮法的,唯一的問題還是劉備如何繼承正統,也就是劉備是接續誰的皇位,比如劉秀尊漢元帝為後,在其後面還有西漢幾位皇帝,而劉備完全可以在劉協死後,選擇重新議定自己怎麼在宗廟裡排序,雖然麻煩,但是會有一幫大臣棒他自圓其說。
-
19 # 冷月鉤沉
筆者認為,劉備會擁立漢獻帝,但權力不會外放。
劉備作為三國曆史上的著名草根創業者,為什麼能夠脫穎而出,相信有常識的人都知道,就是打著大漢皇叔的旗號,喊著中興大漢的口號而一步步壯大起來的。
漢獻帝作為一個傀儡,在8歲是由董卓強行扶上皇位,開始了他長達30餘年的皇帝生涯。
董卓,王允,李傕,郭汜,曹操,曹丕等人,先後用劉協為籌碼,權傾一時。
曹丕更是取而代之,建立了魏國,劉協退位後被封為山陽郡公,一直到去世沒有了任何訊息和記載。
我們做一個假設,劉備打敗了曹丕和孫權,統一三國,那麼他會找到漢獻帝,擁立他重新為皇帝嗎?
筆者認為他即使不願意,也得擁立劉協。
第一,他是大漢皇叔,而劉協做了幾十年皇帝,這就是古代所說的天命,如果劉備不擁立他,就有大逆不道的嫌疑。
第二,部下趙雲,關羽,諸葛亮都是忠於大漢的人,他們之所以輔佐劉備,是因為劉備打出的旗號,如果劉備自立為皇帝,容易導致手下寒心。
第三,當時天下剛剛安定,人心浮動,有許多忠於曹氏和孫氏的人,在時刻觀察局勢變化。劉備如果一稱帝,會給這些人起兵反對他落下口實。
第四,劉備已經年近六十,已經沒有幾年的時間,他肯定會選擇和曹操一樣的做法。有皇帝的權力,他也不會追求這個名分,讓子孫後代去解決這個問題,豈不是更好。
所以,劉備最佳的選擇就是擁立劉協為名義上皇帝,自己做實際上的裁決者。這個權力最終會交接給他的兒子,至於劉協後來的下場,又會是一個未知數。
—End—
-
20 # 伯樂說歷史
顯然是不可能的,劉備是一個胸懷大志之人。匡復漢室,不過是一個藉口而已。這樣可以使他名當言順的招兵買馬,也落下一個好名聲。
1.天下勢力的分裂從大大小小的戰爭中,脫穎而出的三方勢利,分為魏、蜀、吳。
雖然這時候劉備勢力已經初具規模,可以說是一方土皇帝。其手下大將更是多的數不過來,加之諸葛亮的輔佐。
一切都是順風順水,他為漢獻帝所辦的那個場“喪禮”。不過就是為了博取名聲,讓手下的人為他洗白。而且他那所謂的皇室血脈,也可以說是八竿子打不著。自古皇帝后宮佳麗三千,誕下的子孫後代更是數不勝數。劉備最多算是支脈中的一脈,而且還不知道是多少代以後。他所做的這一切,只是讓他言歸正傳的坐上這個位置。
而且劉備其手下,勸說劉備稱帝,以匡復漢室。可惜有一個不識時務者,反對其劉備稱帝。並說當初離開許都,是因為曹操父子篡權,現在反賊還沒消滅,就想要稱帝,其居心何在?話沒說完,就讓旁邊的手下踹飛而去,並且免去了職位,至此後面無人再反對。
從一開始,劉備就處心積慮,為他登上皇位打下基礎。哪怕是一開始招兵買馬,或者是阿諛奉承曹操。都不難看出其心思縝密,以退為進。讓所有人都小看於他,這樣才不會讓那麼多人針對,才有時間發展自己的勢力。
回覆列表
不會。
首先,漢獻帝沒有大才,不值得立。
漢獻帝名叫劉協,是漢靈帝劉宏的小兒子,東漢王朝的第十二位皇帝。
他聰明睿智但是性格軟弱,在亂世中無能為力。他做過幾家梟雄的傀儡,在寥落中隱忍偷生,最後為兩漢王朝送終。
其次,漢王朝氣數已盡。
從西漢歷史讀到東漢歷史,你會明顯感覺這個王朝已經搖搖欲墜、危如累卵。個人覺得,王朝蓬勃興盛最忌諱皇帝年少,一不留神就會導致外戚、宦官專權,最終是小人得志,良臣蒙冤。東漢時期經常皇帝無子或子嗣極少,年幼上位做傀儡。王朝興盛還要有明君,皇帝是傀儡,何來明君!
最後,劉備不會讓。
稱自己是中山靖王之後,不過是給自己一個名義。這樣出師有名,也會得到更多人的擁護,壯大自己的勢利。
經過三國混戰,世人對漢王朝氣數已盡是心知肚明,剩下很少的人在堅持恢復漢室。
皇帝位,那是至高無上的,人人都想得到,尤其是劉備歷經一生坎坷,絕不可能真正拱手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