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 林記a
-
22 # 天天歸零
“因無所住,而生其心",此是《金剛經》中要義了義絕句,是修證了義者的一面"境子”,實相真理亦無法用意識文字言語所能解答,那無住的妙明心性,"西來意“六祖所不能知曉。此亦屬在下的個人己見,不足掛齒。供考之。
-
23 # 心勤12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是六祖開悟經句。金剛經總持論說:一切諸佛及諸佛阿ru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自心流出,無窮無盡,為什麼是無窮無盡的?,六祖又說:“使六識出六門,於六塵中無染無雜,來去自由,通用無滯”,莫不是清淨的“識”與宇宙資訊接通,才會無窮無盡?莫不是內外不住,除去執心才能來去自由,通達無礙?生其心者莫不是與宇宙溝通了?不能理解自我心中生了無窮無盡的無染無雜的“識”,,,因為佛經上說,“識”是不生不滅的,本來清淨的,只能溝通,來去自由。個人理解,有錯誤勿噴我呀。
-
24 # 我乃天空
所謂“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簡單的說,就是不住於色相意念的神思安靜,忽而有所恍然於覺知的醒悟。
就人類世界而言,所有不同形式的所謂修行見證,其最基本的狀態,也是真正意義的修道,就是內心的安靜無念。為此,佛說應該心無所住任何色相。即不住於一切意念活動。也就是通俗所言的安心於虛空。這與道說致虛極守靜篤的無所為的恬淡虛無的心態,就是不同語境的同一境界。所謂修行者的功能見知,所謂禪定境界的顯現見識,都是在久久安靜的漸入忘我佳境後,才會在天賜中有所感悟的!在修行者的靜極狀態中,也就是相對無絲毫思維干撓的條件下,人生命中的靈魂,才會與身外的靈魂,彼此“共鳴”的產生所謂神通功能的超覺感知。當這樣非思維住於物相捕風捉影的超覺感知出現時,就是金剛經“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一語所說的那個“而生的心(知覺)”了。簡單的說,“應無所住”是指修行者活躍的心(思想)不住一切相(事物);而所謂“而生其心”的心,則是指所謂禪靜入定臻至坐忘後,恍然醒悟的超思維的知覺。在這一點上,佛教的釋迦牟尼,道家的老子,於無所住、無所為的靜定中,老天是以相對究竟真象的造境,讓他們以不同的境界所見,相對徹悟萬物之初,以及萬物演變的過程和最終的結果。也就是說,冥冥中的造化,給釋迦牟尼,以遍及宇宙的光明景觀境界,演示所謂天地萬物生滅的迴圈真理。因此而有天賦其義的所謂佛教理論。而給老子的,則是以宇宙混沌一氣的運動景觀境界,演繹所謂天地之初,萬物生滅變化的演繹過程。因此而得天賦予老子闡釋所言的強名之道的論述。除了老子與釋迦牟尼所謂相對究竟的大徹大悟。他們之後,所有的所謂修行者,都是侷限於狹隘定義的有限事物的理義上的小覺小悟。即遠離究竟真象的小覺悟。說白了,讓人類無住於色相的空寂安靜,才讓人有所見識感悟相對的真理。才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句話的真正含義。在佛教的歷史中,除老天安排的惠能一人,獨得此句話的真正意義外,佛門之中,再無人能真正能領悟“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尤其是末法時代的佛教徒,更是無人能知此言至簡至白又至深的奧義。今天的佛教,滿門皆是如巫婆唸咒般的聒噪自欺的兒戲之眾。號稱“四大五蘊皆是空”的佛教徒,若不能做到心空無念的放下萬緣,就不是真正意義的佛教徒!充其量也就是自娛自樂的傻孩子。那些以所謂頓漸根器的辯解,也只是為掩飾自己愚痴尋找的託詞。佛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與道說無為無所不為,從本質上說,就是意義完全一樣的不同說法。因為,修行的人,只有徹底的放下我執我見,才會得天獨厚的惠顧,而有相對真知灼見的真正覺悟!若不能從根本上放下自我,則永無覺悟之日,更永無真正的覺悟可言!
-
25 # 慧蓮閣佛具店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是金剛經之精髓,是六百卷般若經之精髓,亦是佛教三藏十二部之精髓!諸佛用之化度眾生,眾生依之圓成佛道。迷之昧之輪迴六道,明之證之解脫生死。修行者可不明乎?
“應無所住”即一切不住。不住五蘊、六入、十二處、十八界,不住空,不住有,不住生死,亦不住涅槃。不著一切相,無一切心(妄心),豎窮三世,橫遍十方,皆無住著,達到無相、無念,即無所住。“而生其心”,其心非指身內肉團心,亦非妄想分別之意識心,而是清淨心,即佛心,即妙明真心,亦即真如、菩提、大圓覺,亦曰如來藏,亦即諸法實相,實相無相,故離一切相,方證此相。此心在聖不增,在凡不減。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此心雖一,然聖、凡有差,唯在迷悟之別耳!
無始以來,眾生輪迴六道,流浪生死,皆因一念不覺,(妄動無明,無明不覺生三細,境界為緣長六粗。)著相生心,妄念不止。念念遷流不息,心生種種法生,法生種種心生,造種種業,陷於此惡性迴圈之輪迴怪圈,不能解脫。諸佛如來所以出興於世,皆因此一大事因緣故!世尊於菩提樹下,睹明星而悟道時說:“奇哉!奇哉!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不能證得。”金剛經雲:信心清淨,則生實相。又云: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又:若以相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壇經雲:不著於相,則法體清淨。楞嚴經曰:狂心頓歇,歇即菩提。在在處處將此眾生轉凡成聖之不二法門和盤托出。故知諸佛舍此無以度眾生,眾生舍此則不能了生死!
-
26 # 平常新語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出自《金剛經》第十品 ——莊嚴淨土分
“是故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虛雲老和尚說這句話是《金剛經》的總骨,明白了這句話,也就明白了整卷經文。當年惠能大師鬧市賣柴,聞聽老者誦經,當聽到這一句時,心有所悟,經老者介紹,投奔五祖弘忍大師,舂米八月,一偈明心,五祖暗示他半夜入丈室,用袈裟遮窗,講解《金剛經》,當講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時,大師言下大悟。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應是應緣,無所住是無所粘滯,應一切事緣無所住,自生清靜之心。心有所住即不能空靈,不論何時何處都應該無所執著,才能任運自然,所以佛說“應無所住”;而佛法不是斷滅法,又要起用,故佛又說“而生其心”,應無所住是體,而生其心是用,用不離體,體不離用;應無所住不執有,而生其心不落空,既不執有又不落空,才是中道之義。
我們修行不是什麼都要放下,是要進取而不執著。“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無所住,是沒有執著;而生其心,是要有進取心。要發心幫助一切眾生解除煩惱,從輪迴中覺醒,但心中不能執著於眾生相,也不能覺得我在度眾生。
心不是不生,而是要生“無所住”心,這個心不要停留在任何事物上。儘管應緣做事,而內心一無所住,於心無事,於事無心,就像懶融禪師說的:“恰恰用心時,恰恰無心用;無心恰恰用,常用恰恰無。”這是這一句經文最好的詮釋。
-
27 # 百變金剛24
菩薩不住相!我們的思想也不要停止在一個相。舉例說明:“羊”可以是指一隻羊,也可以指一群羊,又可以指所有羊。“有狼吃羊的自由就沒有羊不被吃的自由!”這話沒錯。可是要從“人相”看問題,實際上狼只是吃掉了“一部分羊”,跑得快很機靈的羊存活,有助於物種的進化。
-
28 # sun146319162
這句話我領悟了好幾年,把我的體會跟大家分享: 其實很簡單,咱們這些世俗凡人的心,每天都住在功名利祿之中,喜歡聽順耳的話,喜歡吃美食,喜歡看美女,喜歡舒服,我們這顆本來清淨的心無時無刻不被美女、美味、美言 以及這花花世界勾引,就像磁鐵一樣把亂七八槽的沾在心上,遮蔽了本來面目;所以,要不住任何的塵與境,就是心不隨塵動,心不隨境轉,始終保持如如不動,就生了那真心清淨的本來面目。
-
29 # 命理師陳一宏
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原文意思:應該無所住著,別因為有住著而去生這個住著之事的心。
朋友們,理解的跟我一樣嗎?別以為這個心,是什麼心了?還是佛心了?連佛心都沒有。
這一個句式,很迷惑人,一般人都給弄糊塗了,會誤認為是應該無所住著,而生什麼心。所以本提問作者挺聰明的,句子摘錯有理。這句話如加個字,就非常明顯了,如“不應有所住,而生其心。”
我們來看一下原文。
金剛經第十品:佛告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昔在然燈佛所,於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如來在然燈佛所,於法實無所得。須菩提,於意云何?菩薩莊嚴佛土不?不也,世尊。何以故?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是故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原文解釋下:佛對須菩提說,你怎麼想呢?如來之前在燃燈佛那裡,有學得了什麼法沒有? 須菩提回答說,沒有吧,世尊,如來在燃燈佛那裡,對於法來說,也沒得什麼法。 須菩提,你又如何想呢?如菩薩會認為他在莊嚴佛土嗎? 不會,世尊,為什麼呢?真正莊嚴佛土的,不會認為是在莊嚴,也一樣是在莊嚴。 佛說,所以啊須菩提,諸佛菩薩,就是這樣的清淨心,不應該住著於諸形態形式來生分別之心,不應該住著於聲香味觸法五官感受來生分別之心,應該無所住著,不因沾染分別而去生那份分別之心。
我就著原文解釋啦,文筆表述有不詳盡,請理解。
其實,如果結合原文的話,【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也就很好理解,不會說差一個字。所以,現在特別怕心靈雞湯式的摘字斷句,導致斷章取義。
-
30 # 史記sj
看了下大部分人都是從世間法的角度來回答這個問題。
當年六祖慧能大師就是在路邊聽人讀到《金剛經》中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而有所體悟,這才有後來的六祖拜師五祖的經歷。
請問,六祖之後,還有誰能做到無所住而生其心?
答案,目前似乎沒有!
因為這是第一義的最高境界!
延載元年京中來了一個女人,自稱為活菩薩,能知他人心事,所言皆應,轟動一時,武則天召見與之相談,所言皆驗,因此留住宮內。
當時有一位大安禪師來京,武則天迎請入宮問道,並令那位自稱是活菩薩的女人出來相見。
大安禪師問道:“聽說你善於觀心,你能知我的心現在何處?”
女人答道:“你的心現在塔頭相輪的鈴檔中。”
稍停一會兒又問在那裡?
女人又答:“在兜率天彌勒宮中聽法。”
一會兒禪師再問在那裡?
女人答道:“在非非想天。”
三次所言皆對,武帝大悅。
過了一會,大安禪師再問我的心此刻在那裡?
女人竟一無所知,答不出來。
大安禪師大聲斥道:“你還自稱是聖菩薩,我心置阿羅漢地,你就不知道,若至菩薩地,諸佛地你何由能知?”
該女辭屈慚懼,現出原形變作妖狐下階而循。
從這個故事中可以得知,有它心通的小神通都不能知道第一義的奧妙所在!
普通人的妄想意識心又怎麼能猜測到呢?
-
31 # 楚祝融
在懂汽車效能,在懂專業知識,在懂駕駛理論,沒駕駛汽車也談不上會開車。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是佛陀實證的功夫,六祖能駕駛,我講半天也只是說說而已,反正做不到。
-
32 # 一望的無際
先不說什麼意思,請先把字寫對。
有時真懷疑是不是故意錯寫,來引誘我等上來糾正。
若真是那樣的話,擅改經語,後果很嚴重,要知道啊。如果不是,只是馬虎所致,那還是“長點心吧”。
一分誠敬,一分收穫。沒有誠敬,終無所得。
原經句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佛法無人說,雖智莫能解。看了前面的解答,這是我最想說的一句話。
大家知道《大藏經》吧?古人為什麼不把佛法列入四庫全書而獨立歸藏呢?
除了對佛法的特別尊重之意,更多的原因是,古大德知道,佛法不能混同於其它學問。
因為根本方法上是背道而馳的。用不太準確的比喻來說,佛法修學的根本方法是“放下”,而其它學問之法都是“拿著”。
放下,即無所住。拿著,即是有住。
無所住即無,無是妙有。妙有即無住所生心,這是從無到妙有。
而有住,是有。拿著,是從有到有。這個“有”,不是“妙有”。
《金剛經》中的這一句“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正是佛法修學的根本之路。若不明白這句話的意思,學佛就只能搞成佛學了。而佛學之路永遠走不進佛法大門,世智聰辯只能增益邪心!
那些拼湊一些佛學理論上來回答的大俠還是慎重點吧,對因果存點敬畏心好。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怎樣才能真正理解這句話呢?
我說了,仍然是我的,不是你的。相反,我若全說了,則堵住了你的“悟門”。
要想自己領悟這句話,最好的辦法就是一個字:“行”;二個字:“放下”。
行,即行動,即修行,即做到。
放下,不是放下工作,不是放下生活,更不是放下責任,而是放下分別、放下執著。
行即是放下,放下即是行。
放下的是煩惱,行的是清淨心。
念而無念,即是無住。最後,想特別補充一下,唸佛人應如何理解“無住生心”呢?
唸佛人也是在實踐“無住生心”。
首先是要念。唸佛時,注意力集中在佛號上,這就是在放下。當唸到“念而無念”境界時,即是無住。
唸佛人無住時生什麼心呢?也是生慈悲心、菩提心。
有人擔心自己根基淺薄,沒信心做到“無住”怎麼辦?
唸佛是最好的辦法。因為佛號功德不可思議。特別是念阿彌陀佛,這是佛中之王,光中極尊。唸佛,能得佛加持,享佛福德,功夫提高得快。將來臨終得佛來接,經佛光注照,能瞬間提升境界層次,更有把握。
南無阿彌陀佛!
-
33 # 內蒙古小寇
首先小小的糾正一下,應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而對於“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出自《金剛經》,是《金剛經》的精髓之一。因此,我們先對《金剛經》進行了解。
《金剛經》:《金剛經》是佛教中大乘佛法的經典,屬於《大般若經》中的第九會。一般所說的《金剛經》是由羅什所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後由三論、天台、華嚴、法相、禪、真言等各宗加以拓展。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其大意為不論處於何處、何境,心皆能沒有所執著,而自然起,才能隨時應運自在,掌控大局,同時也能悟的真理。而“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關鍵在於“住”與“心”,“住”其意:人對世俗、物質的留戀程度,“心”指對佛理禪意的領悟。
這是我對“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理解,透過通俗易懂的手法描寫出來,而並未從禪語的角度去深度的剖析,也希望有深度的朋友一起來探討。
-
34 # 極樂小僧
一句話回答:據祖師大德及個人體悟,“應無所住”是指心不住於任何境界,即心中無物,甚至連自己都沒有了,這是一種定境,但不是真的禪定,只是一種枯定,所以還要在這個基礎上“生其心”,也就是在心中無物的前提下,這個心不能對外境毫無反應,而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且毫無執著,這才是真正的禪定。
-
35 # 古代哲學思考
六祖慧能語“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五祖弘忍於此偈語,知六祖已悟無住本性之體,而未明生心起用之妙,故令三更入室,傳經至“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二句,六祖大悟體用不二之理;後來即依此教化學人,大振宗風。
瀏覽了一些佛家資料,關於這句話的參悟大多也是“體用”方面,也有很多說的是“住”與“心”的佛意,也有是從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方面進行分析理解,但是在我看來這些在根本其實都是相通的。本人不研究佛經,很難從佛家角度去理解這句話的意思,現在只從自己的感悟來說一下對這句話的理解和感悟。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在我看來,通俗的說法就是無慾無求反得天下。我們經常講一個詞叫做“放下”,還有一種境界叫做“捨得”,與問題中的這句話本就是同根同意的。無所求,無所執念,便是斬斷世間三千煩惱,便生真正佛心,慈悲為懷,普度眾生,不以眼前為執著,那就是真慈悲了。
其實這句話乍看起來倒是矛盾不少,我已然超脫凡事,又怎麼會生出“心”來呢?這本心又和當初的心有什麼不同?有人為避俗入佛門,追求本心,有人酒肉穿腸卻也立地成佛,這就是我所理解的“本心”,心與之人,不是在於肉身如何的,而是在於你的本心。一人念萬千經書,施千萬善事,不見得可解脫本身,這本身就是一種執念,其中種種並非本心所出,而是作為“交換”,有所求;而有人蠅頭苟利,目不識丁,卻又極容易識破玄機,頓悟成佛,這是由心生。世人局於世俗紅塵,又不可單憑一心行事,所有言行皆由肉體呈現,所謂“相由心生”,世間萬千相,便有千萬“心”,其中有多少是本心行事。
我們且不論佛法如何說,我們畢竟不是否門子弟,並非做學術,只求所聞所見對自己有所啟發,就如同這個問題本身,我們不強求“知”,那就不再是執念,反倒是越是細嚼慢嚥,旁徵博引,整個面紅耳赤,這就是“有所住”了,反倒是放下這些,用自己的理解去感悟,說不定能有所領悟。在執念的同時,你的執念已經蒙上了你的眼睛,束縛了你所有的自由。
-
36 # 唯玉72818844
住名主人,不住為客!人生下來就像一個開旅館的,透過眼耳鼻舌身意認知世界,這個認知都是客,而開旅館的你就是你的妙明圓心!但是你還要把你開旅館的心也無住,或許這就是無所住而生其心!
-
37 # 費惡潑嘞
這和亞里士多德要求思想須保持一種高貴態度的觀點是一致的,他所說的高貴性應即在於擺脫一切特殊的意見和揣測,而讓事物的實質當權。
在思維內即直接包含自由 ,因為思想是有普遍性的活動,因而是一種抽象的自己和自己聯絡,換言之,就思維的主觀性而言,乃是一個沒有規定的活潑自如的自在存在,但就思維的內容而言,卻又同時包含有事情及事情的各種規定。
佛教的這句名言和思想上的謙遜或卑謙態度也是一致的。謙遜或卑謙在於不附加任何特殊的特質或行動給主觀性,所以就內容來說,只有思維深入於事物的實質,方能算得真思想;就形式來說,思維不是主體的私有的特殊狀態或行動,而是擺脫了一切特殊性、任何特質、情況等等抽象的自我意識,並且只是讓普遍的東西(也就是老子的"道")在活動,在這種活動裡,思維只是和一切個體相同一。在這種情形下,我們至少可以說思想是擺脫掉驕傲了。
-
38 # 煩惱知音
要想知道無所住,而生其心,是什麼?
只要知道:有所住,會生什麼心?就可以了,因為它的反面就是答案。
比如:過度喜好會生貪心;
貪心不足會生煩惱心;
由於過分偏執某些方面,對於其它領域就會陌生,所以會變得愚痴無知:
無知必然導致疑惑重重,疑心重,疑惑多等等。
所以,有所住,就會生起種種煩惱心,以及種種的惡性迴圈。會使眾生困惑、煩惱、糾結、無奈、空虛、無聊、抑鬱,等等不良反應。
只有無住,才能生起種種好心,擁有好心態,實現良性迴圈。
這樣就會使人生走向正軌,使生命走向進化昇華之道。
-
39 # 順其自然106121186
無我的存而生心,如果有我相人相壽者相眾生相就處處著相生分別心,菩薩者眾生即我我即眾生無有分別,世間萬相皆因緣而現是隨時變化的,若著住於表相於修行菩薩道相去甚遠了。
回覆列表
心有掛礙,心有牽掛,心有所思,一切一切都是掛礙,一切都是妄想,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放下執著,放下貪嗔痴,妄想,分別,執著,找回自己這個已有的真如本性的自性心,(真心)不給外境汙染的真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