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有這樣一句話,仗義之人多是沒有文化的屠夫,而讀書人很容易有負心漢,這樣的解釋有道理嗎?
25
回覆列表
  • 1 # 破舟

    隨便來句俗話來句詩,就要把全世界往這非黑即白的句子裡裝,那世上之人未免太單純,世上之事也未免太無趣了。所以,問題的重點似乎不在於句子本身怎麼有道理,而應該問問什麼是“屠狗輩”的仗義和“讀書人”的負心吧。自古以來有人飽讀詩經,可依然幹著與本身學識不相符的事情,即使有人大字不識,可依然一身正氣,這些和自身修養,家庭教育是離不開關係的!

    有一位兼司法官的縣長曾和我談到過很多這種例子。有個人因妻子偷了漢子打傷了姦夫。在鄉間這是理直氣壯的,但是和姦沒有罪,何況又沒有證據,毆傷卻有罪。那位縣長問我:他怎麼判好呢?他更明白,如果是善良的鄉下人,自己知道做了壞事決不會到衙門裡來的。這些憑藉一點法律知識的敗類,卻會在鄉間為非作惡起來,法律還要去保護他。我也承認這是很可能發生的事實。現行的司法制度在鄉間發生了很特殊的副作用,它破壞了原有的禮治秩序,但並不能有效的建立起法治秩序。 ——費孝通《無訟》

    費先生研究中國傳統社會至深,僅是這一小段的文字,似乎也能看出“屠狗輩”和“讀書人”的影子來。我以為,所謂“屠狗輩”的仗義,大多是“禮治”千年的遺產,哪怕是販夫走卒、目不識丁,只要生活在傳統的時空內,必然受到強大的“禮治”的規範或束縛或壓迫。田裡種地的老農,誰明白什麼環保理念,但都明白輪耕休田的道理,違背了這祖傳的規矩,就會地力枯竭,自食其果;村間無知的老嫗,誰會懂得什麼物權法,但必然知道欠錢要還的道理,否則小小鄉村內,信譽一旦受損,也許就會終身淪為話柄。所以,別看“屠狗輩”們沒有什麼我們所說的“文化”,但千百年來,鄉土社會能夠運轉如常,莫不是靠著這份禮治的秩序,它不依著什麼外在的權力,而全仗著教化之中帶來的敬畏感,並由此而形成自然的服膺。“屠狗輩”,從某種層面上說,不是混亂,而是一種天然的秩序,從老子小國寡民的理想,到古典經濟學裡自由競爭的理念,其實多少都有些這樣的影子,對應的不是文盲,不是沒有文化,而是正應了子曾經曰過的:“克己復禮為仁。……為仁由己,而由乎人哉。”屠狗輩們沒幾個人背得出這句話,但恐怕都明白這個理。

    再說“讀書人”,古代能夠改變個人乃至家族命運的方式,除了造反,恐怕唯有讀書。可那些讀了書的人,好比《鶯鶯傳》裡的張生,一無所有時引得崔鶯鶯拋棄一切以命相隨,可高中狀元后卻免不了成為讀過書的負心漢。歷朝歷代,類似的故事綿延不斷,無不帶著尖銳的刺刀直指那些無辜躺槍的讀書人們。教化固然是其中的一個因素,但多少也能看到,這些憑藉自身的某種能力或優勢得以暫時擺脫某一強大傳統束縛的人,很多都選擇了拋棄舊有的“禮”而遠走高飛去了。這麼想來,古代的讀書人雖然大體上也還是生活在整個傳統的禮治秩序之中,但多少不必再守著小小鄉土那點時空範圍來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了,有機會突破鄉土枷鎖的他們自然更有機會見識廣闊的世界,而全然固化一成不變的傳統是無法應對個人視野之變革的。尤其在轉型的社會之中,就更是這些讀書人的舞臺,每當社會變革、戰爭、騷亂,多少都看得見讀了幾本書的敗類藉著自己的能力或權勢,來負一個國家民族的心,甚或負世界歷史潮流的心,倒不是隻有“讀書人”才會負心,而是“屠狗輩”們未必有負心的能力。

    最後,還是再援引費先生的一段文字。

    我自己在抗戰時,疏散在昆明鄉下,初生的孩子,整天啼哭不定,找不到醫生,只有請教房東老太太。她一聽哭聲就知道牙根上生了“假牙”,是一種寄生菌,吃奶時就會發痛,不吃奶又餓。她不慌不忙的要我們用鹹菜和藍青布去擦孩子的嘴腔。一兩天果然好了。這地方有這種病,每個孩子都發生,也因之每個母親都知道怎樣治,那是有效的經驗。只要環境不變,沒有新的細菌侵入,這套不必講學理的應付方法,總是有效的。既有效也就不必問理由了。 ——費孝通《禮治秩序》

    費先生做學問,眼光銳利冷靜,內心卻總是充滿溫情的。“這套不必講學理的應付方法,總是有效的。既有效也就不必問理由了。”可追問背後理由的,畢竟不是那些對這套方法再熟稔不過的“屠狗輩”們,而是一個搞社會研究的“讀書人”。換個情境,進入現代社會的我們,給孩子看病時,誰還真的願意去找個“屠狗輩”般的鄉間遊醫而不要去看“讀書人”出身的正經醫生麼?

    至於感嘆世風日下,嘆讀書人都把書讀到狗肚子裡去了,藉此來反讀書,甚至反智,那就還是省省吧。世人對“屠狗輩”和“讀書人”的期待本身就天差地別,傳統到現代的演變也全然不可逆、不可阻,諸位還是乖乖做個有良知的讀書人,趁著禮治已壞、法治又還沒健全的時候,傳承一下“讀書人”的祖訓和理想吧。古訓“修身”為先,這點覺悟都沒有,也就別張揚自己是讀書人了。

    以上的回答,也許扯得遠了些,但這個問題的癥結必然不在透過你舉一例我舉三例來論證或互駁。當然,如果硬要回到這句話本身,無論去論證其充分性還是必要性,明眼人都看得出其中的荒謬。可俗話老話,太多是這種非黑即白、劃陣營、貼標籤的套路,也自然特別迎合受了些什麼傷害的人們在痛定思痛之後念之嘆之、奉為圭臬,大嘆其乃“人生真理”了——畢竟,對號入座比就事論事容易得多。每個人有不懂的見解,只在於你看待事情的角度。

  • 2 # 莒國小嚴

    "仗義每從屠狗輩,負心多是讀書人"。這是明代詩人曹學佺的著名對聯。意思是說,講義氣的多半是從事卑賤職業的普通民眾,而有知識的人卻往往做出違背良心、背棄情義的事情。

    (曹學佺)

    古詩名言,自有他的道理~但是小嚴認為,也許這句話適用於古時候,對於現在而言就不太實用了!

    你書讀的越多,你瞭解的越多,你相對而言的自身素質就會越高,這樣的話,你就會變得更加完善。讀書人會有更多種方法來幫助你,時代變了,只有多學習才會變得更加完美!

    而沒有文化,在現今時代是很難生存下去,所以就連他自己都難以在社會立足的時候,他拿什麼來做一個仗義之人?拿什麼來幫助別人?他只會想法設法的活下去,很有可能會觸犯法律!

    所以有些道理在古時候很有用,但是在現今也許就沒那麼好用了!個人愚見,不喜勿噴!

  • 3 # 尐123123123

    以前聽郭德綱相聲裡 有一段話 感覺挺對,後來看到一片文章 說的崖山 背幼主跳海 有三十來萬人 一同跳海 大多數都是讀書人 和 失去家園 不甘做奴隸的老百姓,。。有一些販夫走卒大部分 當漢奸等等的 具體很長 沒細看(不要說人口基數大 啥人都有 所以萬事沒絕對),,,凡事 萬事 沒絕對,,,但是 有時候 那些 普通老百姓 真挺壞的。

  • 4 # 調絃往事

    這話當然是很有道理的,俗話說人從書裡乖,讀書多的人難免思想慎密一些,遇事多考慮一些,處理事情更為理性一些。那理性的結果肯定是趨利避害,非感情用事。而讀書少的人一般情況下會跟著自己的本能去做事,別忘了人之初 性本善。當然這是指多數情況,並非絕對。

  • 5 # 暮曦福行天下

    岳飛《滿江紅·怒髮衝冠》、霍去病《琴歌》、戚繼光《止止堂集》,還有梁啟超等等人,他們哪個是文盲?若可以選擇,哪個不願把酒言歡、吟詩作賦、賞花賞月賞秋香?然,時事有義不容辭,唯有暫收不羈浪蕩心,騎馬揮刀斬魍魎,戰死沙場馬革裹屍,頭顱拋灑熱血從容就義,俠之大者,為國為民!他們不是讀書人?他負心?他們不仗義?

  • 6 # 山嶺茶飄香

    造成這種認知偏差的原因很簡單:“屠狗輩”做了一件仗義的事,多會得到坊間口口相傳,因為“屠狗輩”做了一件超乎別人對他期望的事;反之,“讀書人”做一件仗義的事,大家都覺得是應該的,“讀書人”就該有這種“仗義的覺悟”,萬一“讀書人”做了一件負心的事,那就跟大家對他期望值差太多了,大家都會嗤之以鼻,也會傳播開來。壞人做了一件好事,而大家因此反而原諒了他以往的過錯;好人做了一件壞事,曾經的好印象頓時化為烏有。一樣的道理。

  • 7 # 使用者5548053557

    這句話算是說了大多數人了。像我堂叔,在鎮上中學教書,到做校長二十多年,有不少是衝著他的管理有方去了他在的學校。學生從學校走出去,有點都沒有畢業,有的上重點,上大學。但是日後在街上看到他還叫他老師,校長,有空去他那裡做客的卻都是那些曾經學習不好,那些被退學的。那些上重點,上大學的見了面出來都沒有主動的問過一回。

  • 8 # 易末

    這兩句本來是就事論事的感慨之言,卻被引申發展為讀書禍水論,未將文化道德和知識技術兩者一分為二。從各國監獄關押的罪犯層次比例來看,貧窮和文盲才是作奸犯科無視道德的主要成因。這句話雖然經郭德綱之口廣為傳播,但立論的論據和論證都是不值一辯的。

  • 9 # 一片雲7737

    針對這個觀點,我認為不能一概而論,各個時代都有愛國的讀書人,也有賣國的讀書人!有愛國的底層人,也有賣國的底層人!比如淞滬會戰時,日本要攻打上海某個地方,該地防衛森嚴,日本的探子無法偵查。就給錢給當地的老百姓,讓老百姓去偵查畫圖,你能說這些老百姓忠義嗎?文人軟骨頭是有的,但愛國的也比比皆是,比如朱自清文天祥張煌言李若水等等,文人有自己的愛國方式,不一定要抱著機槍上戰場!。

  • 10 # 李時珍的帥

    對也不對 角度不同 在封建社會由於管理成本的高昂社會負擔不起 基本農村都是沒有官員的 都是村長等當地勢力管理 管理的準則就是我們用了千年的道德標準 而當你透過讀書 學問(古代窮人主要是透過讀書出頭 當然 現在讀書也是窮人出頭的主要途徑 多說一句 一定要多讀書啊)進入到上層社會的時候 你的思想已經轉變 束縛你的除了道德標準,還有法律 並且法律凌駕於道德之上 舉個例子 曾經幫過你的恩人殺了人,你是縣官,你來審 證據確鑿 該殺頭 怎麼判 當然是判殺頭 但是你以前朋友 親屬的眼中可不這麼看 他們的標準還是道德標準而不是法律標準 犯人於你有恩 你卻恩將仇報 是為負心人 但是從你法律標準來說 殺人是違法的 該殺 不能因為他於你個人有恩就徇私枉法 所以這句話其實是兩個不同的社會標準的對撞 不過隨著新中國的建立 發展 人們的法律意識也在不斷增強 以後這樣的對撞會越來越少 直至沒有 個人拙見 學識淺薄,如有不當之處,煩請指正,不勝感激

  • 11 # DarknessYami

    這和好人做一件壞事和壞人做一件好事的道差不多吧,拋開個人談群體我覺得並不可行,每個人不一樣,古人說的不全是對了,也不全是錯的,這句話也不算錯,但也不能算對,哈哈

  • 12 # 手機使用者6935650405

    對“仗義每多屠狗輩,負心多是讀書人。”的理解需從歷史條件下對此種言論的形成和廣泛定義的使用上來說,一部水滸傳,一部史記,幾乎可以完美解譯。流傳至今的史料,文學等文獻仔細推敲下,你會發現,“社會動盪”,“天災人禍”的主要原因或誘因在“讀書人”而不是在“屠狗輩”, 在為此付出最多代價的是“屠狗輩”而不是“讀書人”。從此角度上說此言正確無比。

  • 13 # 米蘭的小鐵匠111

    這句話本身就是偽命題,讀書多了,見識也就多了,沒那麼容易被忽悠了,不是有句話說嗎,讀萬卷書才看的清皓月繁星,凡事看的通透也就沒那麼衝動了。比如,天天要圍攻坑德基,砸日本車的腦殘,卻披著愛國的外衣,呼籲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學者卻被汙為漢奸。前者被稱為仗義,後者被稱為負心。 讀書不光讀的知識,更重要是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

  • 14 # 輕舟已過__

    俗話說聽話聽音,表面來看是慨嘆,其實整體來看算是警醒。莫因人粗言鄙而輕視,仗義執言拔刀相助往是此類豪俠。不為滿口禮義廉恥而高看,忘恩負義落井下石此輩每多!!!

  • 15 # 燕歸人不歸

    市井中人作惡也就是殺人放火,有知識有文化的作惡就是危害無窮啊!我不信市井小民能鼓搗出地溝油 三鹿奶粉 也沒看哪個貪官是沒文化滴 言盡於此了。

  • 16 # 使用者2951476166

    我覺得這句話的意思更多的體現在平等,也就是說不管你從事什麼職業,不管你是否有良好的教育,每個群體裡都會有仗義執言的人,也會有沒有良心之輩。

  • 17 # 如假不包退八零後

    仗義的意思是在危急關頭能挺身而出奮不顧身,正是因為受教育的程度才決定了屠狗輩的仗義,讀書人懂的多顧慮多借口多冠冕堂皇的理由更他媽多,良禽擇木而棲忠臣擇主而事,投河嫌水涼,這種事小民說不出來也做不出來,沒人貶低英雄也別給漢奸洗白

  • 18 # 不對稱的相對世界

    屠狗輩:這是代表一類人,身份地位不高甚至低下的人;仗義每從屠狗輩,並不是說屠狗輩的都仗義,而是這類人更容易樸實的去維護別人,這種因素很複雜,其深處更是人心和人性部分。我簡單說幾點:1、身份低下促使他們處於弱勢,所以更願意聯合別人來形成團體,透過維護團體利益來保證自身;2、生活困苦,更明白做人的艱辛,往往對別人的幫助更容易銘記於心;3、生活於市井,屠狗輩性情多豪氣,更關注人與人之間的感情的維繫。4智力有限,無法看透事物的利弊,缺乏智慧去應對

    讀書人:這是代表思想靈活的一類人。其實人開啟智慧之後,人的頭腦更為靈活,對於問題更能看到深處危害自身利益的地方,而這類人往往平日不吃苦,本能的趨利避害無法去剋制。因為太聰明,往往知道害處之後會想辦法規避,將責任轉嫁於他人。更為甚者是對於利的追逐,天下熙熙攘攘皆為利往,聰明➕貪念➕捷徑往往會讓這個讀書人透過犧牲別人來獲取自身利益。而屠狗輩的智力有限,很大程度是無法對別人下套路來獲取利益的。

    人類最強大的是大腦,聰明本無罪,但是貪慾與懦弱,會讓人比禽獸更為低劣。

  • 19 # 無名小卒9527

    放近代看看蘇聯如何分裂的。你就會明白這句話不是空談。往遠的看看宋朝如何滅亡的。君子有六藝。但是讀書人中有幾個管這個的。相反倒是有很多草莽英雄挺身而出。讀書人空談誤國。尤其是整天把自己放的很高的。那些有成就敢出頭的讀書人也多是與草莽之輩多有交集的人。但是這種人比較少。

  • 20 # 織羽1

    舉歷史一些大人物做個比較,劉邦,朱元璋,一個是地痞,一個是乞丐,都沒什麼文化,當了皇帝之後,對待開國功臣是否叫做仗義?光武帝劉秀造反之前人家去當時的“北大”唸了幾年書,當皇帝以後,人家對功臣又是什麼態度?歷史上著名的四大刺客,全是士人出身,士為知己者死,是讀書人的氣節最集中的展示。說到此,倒是當時隨荊軻刺秦的秦舞陽確確實實是個屠狗的人,荊軻說秦舞陽不過是骨勇,一遇到緊急境況就會因恐懼而變顏變色,最後果然也是秦舞陽誤了荊軻刺秦。我說這些不是想證明這句話是完全錯誤,只想說,觀點未免有些偏頗,讀書使人明知,讀過書的好人永遠比沒讀書的壞人多這個放在古代和現代都一樣,如果讀書都變成壞人而反對讀書,反而推崇不讀書的所謂勇武仗義之人,就更偏激了,現代人如果都不讀書,社會會變成什麼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評價臺灣最大的企業臺積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