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象眼觀天下
-
2 # 密探零零發
袁崇煥,明末抗擊滿清鐵騎的遼東名將,可謂明朝抵禦滿清軍隊的中流砥柱,然而崇禎皇帝中了皇太極的反間計,殺了袁崇煥自毀長城。
當時,滿清軍隊久攻袁崇煥的遼東軍隊不克,於是皇太極使用反間計,讓崇禎皇帝認為袁崇煥賣國投投敵,將其定為奸臣,凌遲處死,當時百姓更是不明真相,認為他是奸臣,分食他的肉,一代名將就這樣喊冤而死,明朝自毀長城,再也無法抵禦滿清鐵騎,走向滅亡;
到了,乾隆年間,乾隆皇帝,為袁崇煥平反,告知天下當年袁崇煥並沒有通敵,也算為袁崇煥正名了。
到了,今天主流的看法是袁崇煥是忠臣一枚,但明與滿清之間的鬥爭終歸為民族內部矛盾,即使袁崇煥是忠於明朝的,但也沒有意義,不值得宣揚。各位,你們認為呢?
-
3 # 孝陵衛小校
袁崇煥的問題已經討論得太多了。關於歷史人物的評定是基於國家政事的走向,袁崇煥的罪名是“擅主和議、專戮大帥”,以國家律法層面而言,不管怎麼著袁崇煥這兩條罪名是實實在在的,如果從罪名本身出發袁崇煥就算不得忠了。朝廷就此事爭論了很久,也是出於中央集權、政權穩定的方面不得不定了袁崇煥的罪。定袁崇煥的罪就表明了朝廷與清朝戰鬥到底,決不妥協,同時也重申中央對遼東乃至全國的絕對控制權。就如同南宋對秦檜的國家評價上屢有反覆,其實質就在於南宋是要戰還是和上,要戰秦檜就為奸,要和就再恢復對秦檜推崇。我們可以看到也正是因為定了袁崇煥的罪,楊嗣昌、陳新甲等人在試圖與清朝講和時也就必須保證絕密。盧象升在罵楊嗣昌時就說道:“文弱,子不聞城下盟《春秋》恥之,而日為媾。長安口舌如鋒,袁崇煥之禍其能免乎?”我們可以看到,在一些主戰的大臣看來,袁崇煥對遼東的處置是不妥的。
清朝將袁崇煥定為忠臣,也沒有什麼問題,作為旁觀者無非要表達臣子要以忠為先,明朝的滅亡源於棄忠臣不用。從歷史貢獻來說,袁崇煥不管是“擅主和議”,還是“專戮大帥”都是基於戰略的角度而言,大有將在外君命全然不受的做派,這種大破常格的做法不僅是在明朝,在其他任何朝代都是會有很大的問題的,畢竟保證對袁崇煥的絕對信任就意味著中央政府對袁崇煥的管制就僅能在道德層面了。清朝沒有想要把這一層面的東西也表達出來,只是在忠字上表達袁崇煥沒有叛國而已。
至於今天看袁崇煥是忠是奸已經沒有什麼意義了,因為我們當前對人物的評價是基於人物對歷史的貢獻,因此在人物貢獻與忠奸之辨上要分得更清楚些,如果混為一談也就在邏輯上混亂了。
-
4 # D之守護
忠心的庸臣,他有那個時代文臣的通病,好大喜功(在皇帝面前誇口五年平遼),剛愎自用(擅自與滿清市易),重文輕武(擅殺毛文龍)。但對於皇帝他還是忠心的。他的作為對清廷來說是利好,但對明朝來說是利空。崇禎殺他沒有錯,乾隆平反也沒錯。
-
5 # 使用者57873436
其實乾隆吹噓袁崇煥也很好理解,明朝滅亡真的不是遇到了神對手,只能說是被一群豬隊友拖累了,滿清滅明,在軍隊素質上強過明軍,但是在謀略上還真的沒什麼可說的,乾隆那意思就是當年俺們可不是野蠻人,俺們也會用計的,有木有。
-
6 # 晝冕
幹嘛非要定個忠和姦啊,加了標籤,然後對著標籤車軲轆話就能證明自己的觀點是對的?僅僅就殺袁崇煥本身而言,討論對不對沒什麼意義,但實在不能說是殺錯了,假設毛熊進攻中國直接突破錫林郭勒盟殺到北京城下,總得有人負責吧,北部戰區往上是不是都有責任?庚戌之變殺兵部尚書丁汝夔、副都御史楊守謙(隆慶追贈兵部尚書);己巳之變殺兵部尚書王洽、工部尚書張鳳翔、薊遼都師袁崇煥、總理薊遼保軍務軍務,都是一個套路。對剛登基不久的崇禎而言,這個處理也不算問題,當然他你可以說不殺再立功什麼的,這個不在討論之列,袁崇煥是和上司還有隔壁防區同僚一起下獄的,罪名有附加也有牽強,但,這事在哪個時代都夠死罪。
然後就是奸臣改怎麼定義,主動幹壞事,水平達不到,還是造成了壞結果?聲名一點,就事情本身,目的和態度以及各種明面上的表現,說袁崇煥忠臣,決對沒問題,事後而言的實際效果頂多表示某種意義上的水平、理念問題。而且就去那麼兩年,真想投敵也挺費勁的。但他的措施,在女真成功入寇的情況下,卻是實打實百分百的有罪,要怪,你可以怪命運,或者以去問問神奇的海螺。
-
7 # 江湖過客123
袁崇煥最大的問題是太不把祟禎放在眼裡,搞得領導不好控制下屬。有了點功勞就不知天高地厚,擅自給國家做主。要殺毛文龍這種國家級大員居然都不跟上級領導說一聲,這巳很讓祟禎憤恨了。後來居然又讓滿人輕鬆繞過了寧遠城,在北京城郊繞圈燒殺搶奪,而袁祟煥就跟在後面也不接戰(不接戰肯定會讓人懷疑),這完全突破皇帝忍耐極限了,所以袁祟煥被殺不冤。屬於脾氣大能力差自以為是的代表。真正有能力的是袁崇煥的老師孫承宗,他守邊疆時基本不和滿清接戰,滿人缺糧一退兵,馬上軍隊前移修一座城寨,不知不覺把疆土擴大了好多倍,可惜在黨派鬥爭中被迫告老還鄉了。
-
8 # 使用者6161347143
忠奸的判斷標準並無定論,但簡單理解可定為是否存在私慾,袁崇煥,並無私慾,一心為國,做事雖不盡人意,但也有當時形勢所逼。反觀洪承疇,吳三桂,一個為保命一個保富貴而違背自己的使命和責任,背叛國家,自然是大奸大惡!
-
9 # 姚立華詩詞
袁崇煥乃明末著名之愛國者,以一人之力,力抗滿清努爾哈赤、皇太極兩代雄主,鞏固遼寧防線,令其望寧錦而生浩嘆之心,謂之為”二十年間未遇之勁敵。“然而明末風譎雲詭之政治環境,使奸臣弄權於朝堂,庸主塞耳于丹陛,朝為雲而暮成雨,反覆無常,終使一代忠烈血灑東市,千古稱冤。
崇煥於國自審無愧己心,有詩自明曰:”但留清白在,粉骨亦何辭“;臨刑之時尚慷慨陳詞:”死後不愁無勇將,忠瑰依舊守遼東”,忠義之情流出肺腑,感天動地。然京師百始受蠱於謠言,多以督師為通敵之內奸,皆恨不食其肉飲其血以為快事。
嗟哉,昔檀道濟遇害,裂眥而痛言”此自壞汝萬里長城”;嶽武穆蒙冤而天下忠正之氣遂沮。自崇煥死,虜騎氣焰愈熾,而中原之國更無良將能遏其勢焰,使人頓生”若督師不死,天下何致於此”之感。崇煥者,實亦明季之萬里長城也。史家之謂”自崇煥死,邊地亦無人。明亡徵決也。“鑿矣!
今之治史者或有非議之言,以督師死時之輿論以證督師之死非冤。然督師之死,掌輿論導向者非督師,乃皇帝也。皇帝治冤獄,詔告天下,言詞鑿鑿,”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天下之人誰不信之?更何況內有奸臣搬弄是非,構陷羅織,外有強敵蓄意反間,交口一詞,舌詬洶洶,勢如洪濤,濁流泥海,又誰能辨之?於是白璧為泥汙所染,青天為浮雲所矇昧,一時間正邪顛倒,以是為非,是當時之特殊情況之必然也。
而今之人能以當時不明真相之百姓行為與言論來評價古人之是非乎?若能以當時不明真相之百姓行為與言論來評價古人,則檀道濟自是謀逆,于謙必是奸宄,伍子胥則死有餘辜,楊繼盛更為亂臣賊子。凡欲構陷於人者,所羅織之罪名者無不條剖縷析,”確實充分”,即如現代之少奇,”內奸、叛徒、工賊”三冠罩頂,時天下之人誰不信其為實,誰不踴躍揭批之。然對少奇之評價,能以當時之輿論與百姓之行為為據乎?今之治史者多誤於此,混沌自迷。
-
10 # 看球15年的小球迷
客觀來說:肯定不是奸臣,但也絕對算不上忠臣。
因為個人恩怨殺害忠臣毛文龍,毛文龍這個人雖然品行不好,貪汙,走私。但是在當時卻是插在後金心臟的一把刀。有他和他的那些兵在,至少多可以牽制後金一萬兵馬。袁崇煥說毛文龍畏戰消極出擊,我也承認,但是毛文龍死守孤島,貿然出擊反倒容易全軍覆沒,謹慎一點無可厚非。至於什麼不聽指揮之類更是扯淡,毛文龍圓在後金後方,就算戰時也不能聽袁崇煥的指揮,因為戰場瞬息萬變,哪能讓千里之外的人指揮。說毛文龍想造反更是天方夜譚,毛文龍要是想反,早就投奔後金了,明朝根本管不了他,但是他堅守孤島十餘載,可見此人是大大的忠臣。再者毛文龍此人又在遼東漢人心中威信極高,殺了毛文龍就失了不少遼東人的民心。
其次戰略眼光太狹隘了,縱敵深入京畿重地,但是卻根本不考慮是否有兵力設包圍圈,以至於後金軍怎麼來的就怎麼回去。戰略眼光上這是個大失誤。
最後,袁崇煥太自大了,在皇上面前說五年平遼,這等於是立了軍令狀了。自己完不成,挨宰也活該。
總之,袁崇煥雖然不是奸臣,但絕對不是忠臣。此人雖不至於凌遲處死,但是也不能重用啊
-
11 # 流影月無
袁毛公案從閆崇年百家講壇開播明亡清興60年開始熱議。網友中有毛粉,袁粉之分。所先我們來看袁崇煥袁崇煥於崇禎元年被封為兵部尚書。薊遼督師兼管天津。萊,登軍務。可見當時的崇禎對他信賴到了極致。等於將大明一半的軍隊歸納到袁崇煥名下。崇禎2年10月奴酋洪太從薊鎮喜峰口據說是潛越。再我看來。一個或者100個在幾萬人面前可能潛越。可是幾萬人在幾萬人面前潛越可以說是無稽之談。不可能的事除非明軍多是瞎子。建奴入關後連續破遵化。遷安。直逼北京城下。
袁崇煥帶兵入衛北京。雙方在廣渠門決戰。據說是滿桂告狀袁崇煥想射死他。崇禎將袁崇煥打入詔獄定的罪名貌似是以通奴。專戮大帥。擅主和議被凌遲.
在我看來無論忠奸袁必須死。從弘治朝開始到崇禎還沒有敵軍能到北京城下。所以朝廷必須拿出替罪羊出來。袁作為軍事主官肯定跑不掉。
再有袁殺毛之後導致東江鎮譁變孔有德。尚家兄弟。等主力干將叛變。而且建奴再無東顧之憂。
孫承宗曾經說過文龍以孤劍臨虎狼之穴,力能結屬國,總離人。且戰且屯。且屢挫泉酋。真足以激發天下英雄之義膽。袁自己也說過若非毛帥搗虛寧錦又受敵亦。可見毛的重要性
-
12 # A--惠生
是忠是奸要看此人死後他的隊伍對國家的影響,毛文龍死後,毛文龍的手下都降了清。袁崇煥死後其手下先是絕望而去,後依然是抗清的中間力量。為什麼會出現如此大的差別??在鬥爭意志上,毛的部隊比袁的部隊差了一大截。不能不說和毛袁二人長期對待敵人和對待皇權的態度有很大不同。忠誠對於一大群人來說永遠都不會一成不變。但往往意志堅定的群體就很難動搖而放棄忠誠。。袁崇煥的部隊就是這樣的群體。我們假設袁的部隊裡只有袁一個人願意投降敵人,那麼有意義嗎?
-
13 # 謝金澎
袁崇煥在對清作戰中,曾立下赫赫大功,其在寧遠炮轟努爾哈赤,關寧鐵騎抵抗清兵入關創下的三大捷:寧遠大捷、寧錦大捷、廣渠門大捷在朝鮮、明人的史書裡都有明確的記載。
崇禎為其定罪為“擅主議和,專勠大帥”,“擅主議和”這事,原本就是後金的反間計,沒有確鑿證據,基本可以算是莫須有。至於擅殺皮島守將毛文龍,是出於整個防衛大局,袁崇煥既然被欽派整肅關寧防務,他就有責任和權力全盤規劃,統一佈防。但毛文龍早已成了山高皇帝遠的悍將,袁崇煥與其談了三天三夜,其也拒不接受統一調遣。袁崇煥這才在萬不得已之下將其處斬,袁崇煥作為一個文官,之所以能讓後金鐵騎無可奈何,就在於其治軍有方,用兵有道。一個鐵腕治軍的人豈會容忍麾下有不聽排程之將?然而,這便給他埋下了禍患,因為按大明律,像毛文龍這樣軍階比他還高的他即便是欽差也無權擅殺,而應該交由朝廷處置。毛文龍被處斬後皮島防務確實也打破了原有平衡。如果袁崇煥遇到的是英明雄主,這件事是可以用他的三大捷來彌補的,可惜他遇到的是生性多疑的崇禎皇帝。
我曾經說過,崇禎這個人,要是像他的前任們那樣不作為,讓太監、內閣們去做事,明朝反而不會亡在他手裡。他既無治國經驗,又無軍事才能,卻因為鬥倒了魏忠賢便覺得志得意滿、天縱英明,事事都想為,卻事事胡作為,弄的文不敢諫,武不能戰,關鍵時刻自斷臂膀,遇到困難當朝痛哭流涕。
在殺袁崇煥這件事情上中了後金反間計而不自知,下手極為極端,憑著自己的懷疑在未經過慎重調查,便對立下郝郝戰功的邊防主帥處以極刑:凌遲碎割兩千多刀。比之宋高宗處置岳飛更毒辣、更極端,最後落得個江山破碎,吊死煤山的悽慘下場實在是咎由自取。
滿清為袁崇煥平反之用意,在於徹底收服天下士子之心,讓天下士子看到明朝的昏聵,大清的聖明。連鐵桿對手袁崇煥都可以敬重,其胸懷雅量相比崇禎的偏激狹隘讓天下人心自行衡量。這也就是清朝亡國時儒家很多遺老渾然忘了自己曾經是大明子孫,要為大清殉葬的註腳吧。
現在看來,雖然滿漢同為中華子孫,但袁崇煥當時的精神氣節和作為還是錚錚忠臣。
-
14 # 相見是緣7
看了太多評論都沒有把問題分析到位!這個問題關鍵要從文、武權力來考慮!袁殺毛文龍這個正一品武將僅僅是為了個人立威而已!可袁不知道它殺了毛卻把武將的心徹底殺涼了這就是所謂兔死狐悲!袁祟煥要是真的牛逼,就不會讓滿清多次進入大明如入無人之境而滿載而歸!明朝滅亡是由士大夫造就的和宋朝幾乎一樣!明宋時民間到處都有好鐵不打釘,好男不當兵的言語,由此可想這樣的軍人戰鬥力會何?
-
15 # 自說於自話
我感覺好多都是被歷史書給左右的,袁崇煥被殺的根本原因是路線問題,與皇帝的路線不一致了,政治錯誤,歷史就沒有忠奸,站位不同而已,各種歷史人物都是,汪精衛也有歌功頌德的,雷鋒現在還有摸黑的呢,眾口難調,有自己觀點就好
-
16 # 使用者52253486495
袁崇煥極大的促進了中華民族的大融合 他是中華民族統一戰線上的大功臣 清朝開國的所有漢人王爺都是袁崇煥激發的 雖然短期促進了明朝的滅亡對國家不利 但是從長遠角度來說 袁崇煥為國家統一為中華民族的大融合作出了豐功偉績的大功勞 對於毛文龍這種極端反對國家民族大融合的頑固分子 袁崇煥立斃之 為清朝長驅南下做出了決定性貢獻 對於全國性災荒 袁崇煥主動對滿蒙人民運送糧草 體現了極大的民族大團結情懷 是中國民族統一戰線的一個偉大人物 這也是清朝立國後一直極力推他英明神武功勳卓著的原因之一
-
17 # FattyRabbit
其實在我看來,以當時大明的財政情況下能穩住遼東的局勢已經不錯了,更何談收復遼東!就因那句連袁崇煥自己都覺得無法實現的謊話,崇禎加徵遼三餉並將全國三分之二的財政收入用於遼東;試問這部分銀両能抽取部分用於西北賑災,之後那會有高迎祥、李自成和張獻忠的事兒? 再者,崇禎登基之初對袁崇煥無比信任,要錢給錢要權給權,到頭來換成毛文龍被殺,建奴引兵包圍北京城!試問一個十多歲的年輕人經歷如此傷痛,日後他的性格-剛愎自用、薄情寡恩也是錯信袁崇煥所造成。
-
18 # 愛一萬年太久
認為這人是忠的大多憑心裡情願,不看他做的那些個破事為證,只要覺得他是忠就是忠,其他的話什麼也不聽,不聽就不聽,那些明擺著舉一反三的事列,不看不看就不看,反正他就是忠臣。。雖然崇禎是個多疑又刻薄的人,但是袁都師上臺後做的那些事,的的確確是可以讓人產生懷疑的,首先不說這人一開始骨子裡就是個奸臣,但因為自己那張破嘴吹牛五年平遼惹禍後為保命做出一些事,看似是在為五年平遼創造條件,其實件件事實際得利者都是通古斯韃子,毛文龍雖然不聽話走私什麼的那不過是他個人性格的原因,再說他不聽袁都師的話不代表就是不聽皇帝的話吧?他走私也好不聽話也罷至少在對付韃子這事上還是立場堅定的吧?而袁殺毛的原因大多都是一些走私啊不聽話啊以及個人品行問題,殺敵人的敵人就是為敵殺友,你把敵人最忌憚最恨的人殺了難道不是在幫敵人嗎?就事論事來說袁都師殺毛文龍的理由無非是個人人品差的問題,但是崇禎殺袁都師的是經過三審三決而定坐實了的,袁都師奸臣的地位是雷打不動的。
-
19 # 三多學歷史
我很贊同毛主席對於袁崇煥的說法:他是一名愛國將領。偉人的這個說法資訊量很大,我個人理解有3個方面:一是肯定了袁崇煥不是奸臣,他是愛國的,他的所作所為是為了國家,不管結果如何;二是肯定了他的戰績,同時承認袁崇煥是名將領,且取得了不錯戰績的將領;三是僅僅也就是這樣,沒有拔高到民族英雄,也沒有貶低,這說明什麼呢,說明袁崇煥在明末是一個並不突出臣子,比他能力突出、民族影響更強的大有人在。
這個對這個說法的解讀,僅代表個人觀點。
-
20 # 唐城三少
袁是忠臣這是肯定的,雖然其總體上渾招較多犯了幾條戰略失誤,但是袁的確沒做過主觀賣國求榮之事,袁如果在當時的戰略形態下主動投敵那就是鐵帽子王級別的存在,而且崇禎大帝最少會直接丟掉黃河以北的全部土地
回覆列表
關於袁崇煥的定位,史學界爭議頗大,正反兩方面的資訊和資料都有,所以很難下結論。
一般歷史教科書上將其定義為忠臣。但是反方提出的很多問題也很難駁倒,尤其是袁崇煥殺死毛文龍一事。儘管袁崇煥提出了很多毛文龍的罪證,但是毛文龍和袁崇煥是平級的,其毛文龍和袁崇煥一樣擁有尚方寶劍。袁崇煥在沒有朝廷的命令之下殺死毛文龍,屬於非常嚴重的政治性事件,以至於得到訊息後,整個朝廷為之震驚。而且毛文龍的被殺,直接導致整個東江軍陷入混亂,不僅讓明朝徹底失去了一直可以牽制滿清背後的力量,而且導致東將軍大量官兵最終投降滿清,清初三王中的尚可喜、耿精忠全部出身於東江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