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 小學奧數時光老師
-
22 # L煙柳畫橋
班級裡的差生就真的一無是處嗎?該如何引導?針對這個提問,我首先糾正一下提問者一個錯誤,你所說的差生肯定指的是成績差,考試分數少的學生,但是一個“差”字否定了學生的一切,有失公平,所以現在我們老師對考試成績少的學生叫“學困生”。意思是學習上存在困難的學生,需要老師幫助的學生。有的老師叫“後進生”,這個稱呼也存在用詞不嚴謹,後進不能明確說明學生在哪個方面“後進”,後進生和差生這兩個稱呼都存在歧視和否定學生全部的含義,實在不合適。學習不好不等於其他方面不好,我所帶的班裡,就有一個女生,也許是智商問題,考試每次都墊底,但是她勞動時特積極,她會用紙折成各種花朵送給同學們,和同學相處的也很好。這樣的學生我從來沒有因為她分數低而批評她,每個孩子都是一朵花,只是花期不同,天生我材必有用,她在學習上不行,也許在其他方面會很好。
我認為成績不好,咱可以慢慢教,只要品德沒問題,她同樣是優秀生。這就是我的教育觀。
學困生不可怕,老師最怕的是品德上出了問題的“問題學生”,這類熊孩子才是讓老師頭疼的。
對於學困生,我們老師要有耐心,多抽,時間去教她,發動班裡其他學生幫助他。除了耐心,我們老師還要用一顆公正的心去關愛他們,不要歧視他們,用愛心善待他們,因材施教,培養他們喜愛的興趣,文理外都不行,那就音體美或者其他方面的特長。
每個學生都是潛力股,所以別虧待了他們!
-
23 # 明哥話教育
如何定義“差生”?是品德德差還是學習差?實際上這幾年教育部規定不準把學習困難的學生稱為“差生”,要叫“學困生”。
一、李白說過“天生我材必有用”,不管一個學生的學習有多差,這個學生也絕對不是一個一無是處的人。學習差並不能代表他(她)在其他方面的能力就不行。有些同學可能文化課成績不好,但是擅長體育、音樂或者繪畫等等。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長,我們要善於引導學生揚長避短,要正確看待自己的長處和短處。比如,一個學習不好但是體育特別好的學生,我們可以激勵他(她)把學習也提上去,做一個“文武全才”,在適當的時候也可以鼓勵他們走體育特長生這個道路。
二、有些所謂的“差生”可能並不差,也許只是沒有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或者沒有對學習產生興趣再或者潛力還沒有被挖掘出來。比如,有些小學學習不太好的學生,到了初中突然就開竅了,一發不可收拾,變成了“優等生”。這樣的例子在我的教學生涯中很常見。我們要善於利用青少年的身心發展規律,因勢利導,對症下藥。
那麼對於“品德差”的學生我們應該怎麼辦呢?實際上教育有時也不是萬能的,我們作為教師必須首先要嚴於律己,給學生做好榜樣。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那些學生,可以採用說服教育、先進人物正面薰陶,或者帶領他們參加社群活動,服務社會。還可以集體觀看優秀影視作品等等。
總之,在教育的這個詞典裡面,不應該存在“差生”這個稱呼。要相信每個學生都是獨特的存在,每個學生都有長處。鼓勵學生在認真學習文化知識的同時多做自己最擅長的事情,不要因為某一方面的能力欠缺就否定自己。要相信“我”就是獨一無二的,多肯定自己的長處,正視自己的短處,不迴避、不氣餒,不斷攻克它,成為最好的自己。 -
24 # 數學茶樓
差生並不是一無是處,在於深入瞭解,正確引導。
講一個真實的故事。我曾經教過的一個班裡,有一個同學,上課不聽講,有時拿著尺子在桌上刮,弄出響聲。作業也字跡潦草,到處出錯。無心向學,成績也十分落後。
有一次,他在課堂上居然用筆狠戳自己的臉,還滲出了血,樣子很可怕。我停下課,把他叫到教室外面,仔細與他交流談心。原來他爸爸媽媽經常吵架,媽媽不管他。爸爸教他作業時,稍有不順,就打他。今天在課堂上想起昨晚爸爸打他的情景,就心中冒出一股怒氣,於是拿筆戳自己。
清楚了事情的原委,我安撫了他,告訴他,要認真學習,爸爸看到你的進步自然就會高興,同時讓他做爸爸媽媽的和事佬,乖巧地拉進爸媽的關係。
後來他真做到了,學習成績也提起來了。
每個差生都有自己的實際原因,老師要深入其中,瞭解實情,因勢利導。
其實,優生都有同樣的優秀品質,而差生卻各有各的不同。有的差生,基礎差,像斷線的珠子,接不上,自信喪失,為了引起別人的注意,還作出有違班規的事來。有的差生本身不錯,父母不管不問,加上自己自控能力弱,上課不聽講,別人不催就不交作業,成績就差。
也有差生學習也努力,但思維能力卻跟不上,大腦轉得慢,抽象思維能力太弱,效率低。
但是,每個學生都是有自身潛力的,做這不行,做那可以。老師關鍵要引導他們,挖掘他們的潛能,幫助他們實現人生的跨越式發展。這是我一直堅持的教育理念。
怎麼引導呢?
1.親近差生,與他交心。
抓住一切機會,與他近距離交談,站在他的位置去揣摩孩子的內心所想,當孩子跟你親近了,就會跟你講他內心的想法和感受,有了傾訴,內心變得舒暢,積極進取的狀態被調動起來了。
2.幫助解決孩子的具體問題,減輕他身邊的困難。如家訪讓父母重視與孩子的溝通交流,多鼓勵孩子,促其進步。拉進他和別的同學的距離,讓其融入班級。
3.單獨輔導差生,並組成幫扶小組,去幫他學習,取得進步。
差生在班級是四十分之一,但在家裡卻是百分之一,他們也是祖國的未來,我們都要潛心照顧幫助差生,實現他們的可持續成長和發展。
-
25 # 默野
一個正常人沒有好與差之別。只不過對他的瞭解太少。
我們看到是他的弱的一面才會感覺到差。
只是沒留心去觀察他其他方面。
前不久看了一條小影片有關美國和中國教育。
美國小學生3+2=4
中國小學學3+2=4
如果這一道題5分
中國評分肯定是0分,美國評分會4分,因為接近正確答案。
也許我們看來這樣的評分,覺得可笑。
但是,教育的本就是引導一些不會的(較差的)向正確的路線進行。
作老師,應該留心觀察學生長處。激發學生自信心。培養興趣愛好。才能進步。
回覆列表
沒有人是一無是處的。
所謂“差生”,一般就是成績差,或者再加上不守紀律。
但成績差只說明瞭"學習"這一個側面,咱們現在不是講“素質教育”嗎?評價學生也是要綜合評價的。
不要說是未成年的學生,就是成年人,要找到一個一無是處的也是不太可能的,關鍵看從哪個角度評價。
但學生,首先還是應該好好學習的,畢竟這是學生的本職工作,就跟成年人要好好工作是一個道理,否則對不起自己的身份,也浪費了大好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