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21 # 劉偌為

    不建議用別人家孩子的課表

    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個體,大人是這樣,孩子也是這樣。作為父母,你不是別人家的父母,作為孩子他也不是別人家的孩子。見過很多雙胞胎孩子的個性不一樣的嗎?不一樣的性格特點的孩子要用不一樣的方式教育。

    你是具備什麼能力素質的家長?

    我們看到的這張表的安排可能是針對培養一個學霸型的人才定製的。當然我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學霸。那麼我們來看看自己是具備什麼樣能力素質的家長?

    最基礎:合格的父母:有足夠的耐心+不阻斷孩子探索的勇氣

    第二層:優秀的父母:包容+陪伴

    最高層:卓越的父母:啟發+引導

    按照孩子的個性引導孩子發展

    有些孩子天生活潑好動,有的孩子就不叫平和,有些孩子好強,有的孩子冷靜。從我們的性格模式來講有4類性格。我們用一個圖例來說明。

    這個是我畫的一個觀察孩子行為個性特點的圖,大家可以參考一下

    我們在家裡教孩子什麼呢?

    我們在疫情期間不能太多的出去,但是最最重要的是教孩子的還是愛和習慣的養成。

    我們4~7歲的孩子要培養他的目標性,可以用一些體育的小遊戲幫助他完成。比如蛙跳、學鴨子走路的體育專案。

    孩子處於前運算階段的時候,也可以依據他的興趣愛好聽一些有韻律的兒歌、三字經,弟子規等等。鼓勵孩子自己閱讀(繪本、童話故事)。

    孩子這段時間往往會產生主動和內疚的心理。作為家長我們還是不要像提問中的課表一樣,把孩子的一切都安排的滿滿的。孩子無法自主的去探索。從關注孩子心理發展開始,先要做好合格的父母有耐心、不阻斷孩子的探索

    我覺得把那張課表給我做,就像是給我派來一個監工,像幽靈一般跟著我一樣。我會爆炸的!不知道家長們怎麼想!

  • 22 # 彩虹老師有能量

    【彩虹媽媽分享】孩子中班了, 無論從思維能力,認知能力和理解能力都有了一定的發展,所以這個時候可以好好引導寶貝進行學習習慣能力、運動能力的培養。

    1.學習能力方面,帶孩子多讀繪本或者由繪本到文字書的橋樑書籍,教孩子根據圖片的一些畫面去自己組織小故事,把自己看的繪本內容自己表達出來,這樣能鍛鍊孩子的閱讀能力,也鍛鍊了孩子的理解和表達能力。

    2.這個時候也是培養孩子數學思維能力的關鍵時期,引導孩子體會生活中很多地方數的概念。 生活就是教育,可以利用平時生活中遇到的常見的生活用品,教孩子認識各種各樣的形狀,進行一些簡單的數的加減的運算,不用強制根據孩子的興趣來。

    3.動手能力方面,選擇一些能操作多變化多功能的玩具材料或廢舊材料,在保證孩子安全的前提下,鼓勵幼兒拆裝或動手自制玩具。

    4.運動能力方面,可以鍛鍊孩子,跳繩,排球,5~6歲的孩子應該能具備連續跳繩,連續拍球的能力,當然不要過於要求數量,更不能機械訓練。

    5.性格情緒方面,多給孩子提供傾聽和交談的機會,可以組織家庭會議,讓孩子學會表達自己的觀點,當然這個時候也要引導孩子,加強對規則的認知,對孩子不合理要求,要比較堅定的表示不同意,對孩子的合理要求進行恰當滿足。

    6.興趣愛好方面,家長引導孩子發現並發展孩子的某一方興趣,不要單純注重知識方面的延伸,興趣也能陪伴孩子終生,併成為孩子學習之餘的放鬆方式。

  • 23 # 寶爸陪讀

    1.教孩子生活習慣,正確的生活習慣會影響孩子的學習,生活,成長!生活習慣是家長必須重視也是最忽視的,家長總是把焦點放在學習上,可是,一個孩子習慣不好,很難成大器!

    2.教孩子生活常識,比如如何刷牙,如何掃地,如何整理房間,如何洗碗,如何用電,如何做飯!

    3.教安全意識,如何過馬路,如何開電視,插座為什麼不能玩,為什麼不能爬窗戶,為什麼不能玩火,從小就要陪養孩子安全意識!

    4.教生活禮節和個人生活,如何與人打招呼,如何幫助別人,如何打扮自己,如何安排生活!

    5.教文化知識,可以教一些名人傳記,唐詩宋詞,也可以教一些地理常識,買個地球儀,讓孩子認認,也可以教孩子唱歌,也可以讓孩子打球,國學地理音樂美術體育都可以,還可以學唱英文歌曲!

    總之,不僅要培養娃如何學習,更要如何做人,做個有用的人!

  • 24 # 一月愛八月

    看了這張圖片,我的第一反應就是“臣妾做不到呀!”,孩子才上幼兒園中班,正常年紀的話還不到5歲,像下面表格一樣,每天的生活被安排的滿滿的,我想說這樣不累嗎?別說上中班的孩子了,就是我們家上大班的孩子也接受不了。

    我家兩個孩子,一個孩子上小班班,一個孩子上大班,上大班的孩子,今年9月份就要上一年級了,我可以明確的告訴你,我們家孩子主要是以玩為主。從沒有學過拼音和算術,也就是最近我才給孩子買了一本魔法拼音書書和一本數獨遊戲書。

    書本買回來了,孩子也對書本挺感興趣的,每天都喜歡去翻一翻,然後跟著書本的聲音讀讀拼音。

    如果你家孩子上中班,我真的不建議,像圖片這樣被安排的滿滿的,孩子該玩的年齡就讓他好好玩吧!讓孩子在玩中學習,在學習中玩耍。

    下面推薦幾個孩子可以做的事情:

    第一、閱讀

    雖然我不建議孩子超前教育,但是我還是建議孩子一定要培養閱讀的習慣。可以給孩子買很多有趣的繪本書,大人可以陪著孩子一起閱讀,大人讀一遍,再讓孩子看著圖片敘述一遍。這樣的做法可以增加孩子的記憶力,鍛鍊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還有思維邏輯能力。

    第二、手工

    在家的時候不妨和孩子做做手工,可能你會說家裡面沒有橡皮泥,沒關係,我們家的孩子做手工都是用麵粉代替的。家裡面兩個孩子喜歡吃饅頭和包子,所以當我把麵粉發酵好的時候,我總會叫這兩個孩子幫忙做不同的造型。這樣的遊戲好玩又有趣,而且讓孩子能夠品嚐到自己做的美食,孩子玩得非常開心。

    另外家裡面有一些廢棄的書紙或者包裝紙之類的,可以廢物利用,做一些子類的衣服或者小玩具,或者是一些實用的小東西。讓孩子自己動手,手拿著剪刀剪出自己想要的東西,孩子的想象力是非常豐富的,家長可以給孩子一堆紙一把剪刀,孩子能夠做出很多新奇的物品。值得提醒的是:孩子使用街道時,一定要大人在旁邊看著,以保證孩子的安全。

    第三、畫畫

    每個孩子都是一個小畫家,我們看到的東西和孩子眼裡看到的東西是不一樣的,當他用畫來表達的時候,你會發現很多驚喜。建議各位家長一定要和孩子畫畫,這幅畫不需要孩子畫多好,不要限制孩子的想象力,給孩子一張紙,一張一支筆,讓他自由的發揮。

    第四、家務活

    自從我們家兩個孩子放假後,我這個老母親就再也沒有拖過地板了,都是兩個孩子拖地。我覺得讓孩子參與家務活是非常重要的,孩子在幫忙做家務活的時候,孩子才能理解父母的不容易。而且做家務活也能增加親子關係,讓孩子動起來,只有孩子親自去嘗試了,孩子才能從家務活中得到快樂。

    李玫瑾教授曾經說過:勞力活動就是腦力活動,多讓孩子幹一些體力活,鍛鍊孩子的腦力活動。

    總結: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最好的教育就是言傳身教,想要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那麼請父母先成為這樣的人。

    我不建議超前教學,超前教學有很多隱藏的危害,什麼年齡的孩子就做什麼樣的事兒,比如像拼音算術之類的孩子,到了那個年紀自然就會學會了。

  • 25 # 五月石榴H

    由於疫情,孩子們的假期無限延遲了,上幼兒園的孩子在家裡怎麼教育呢?首先玩的開心很重要,讓孩子在家玩玩具,積木啊,玩具啊什麼的,不用限制,讓他自由選擇。玩是幼兒園孩子成長的法寶。

    其次是陪伴教育,家長的陪伴是最好的教育,在孩子玩累了,玩煩了時,開啟幼兒繪本,給幼兒讀個小故事,或者開啟畫筆,畫簡單的簡筆畫,做簡單的手工,親子互相學習、相互陪伴,其間別忘記多鼓勵:讚美孩子。

    別忘記煅燒身體,身體好才能更好成長,每天不低於半小時的遊戲運動,我兒子4歲。每天最愛玩的遊戲就是水果大爆炸。遊戲規則,選擇一個自己喜歡的水果代表自己的身份,在奔跑的過程中如果累了就說出自己的水果名稱,休息下。反覆如此,樂此不疲,每天頭上都能跑出細細的汗珠,所以宅家這兩個多日,孩子只長高了,體重一點沒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人啊,是不是隻有在最低谷的時候,才能看清一切的情感,包括親情,友情,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