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 西瓜境界
-
22 # 羊大大羊羊羊
甲 諸子百家的源頭
古人認為諸子百家皆出自古代官學,諸子百家皆源於古代官員。大家可以想想近代的識字率有多低,春秋戰國時期也只有貴族可以識字,貴族識字肯定是要做官的。
一個外交官和法官需要的素質是完全不同的,不同的處世方法造成了不同的世界觀,以此形成了諸子百家。
乙 儒家之源頭
儒家的源頭有兩種說法,一種是民間操辦喪事的術士,如說文解字》對“儒”的解釋是:“儒,柔也,術士之稱。從人,需聲。”所以漢武帝聽董仲舒要尊稱儒家後,史書上說的是“獨尊儒術”。
還有一種說法源於《漢書》,其中認為儒家是儒家源於古代的司徒之官,是幫助人君治理國家的,順陰陽,明教化。
丙 道家之源
道家的源頭爭議很少,《漢書》認為出自史官,《史記》亦是此態度。如老子就是周王室的守藏室之史。而且道家喜歡用語言和真實的歷史故事講道理,這些都是出自史官的證明。
所以道家長處在於看多風霜雪雨,見慣了世情冷暖,明白古今歷史生死存亡之理,知曉如何把握事情的根本,所談的道理往往說給國君聽的,故《漢書》說“君人南面之術也。”
丁 陰陽家之源
《漢書》認為陰陽家源於古代的天文官員,在古代天文預測地位和今日科學一般,加之天象對古代中國最大的意義在於指導農業和生活,所以陰陽家忌諱很多,其文延續到今日是黃曆。
戊 法家之源
《漢書》認為法家大概源於法官,當然也有別人說法,還有認為法家源於道家,或法家源於儒道思想的分裂再融合等等。
己 名家之源
《漢書》認為名家源於禮官,但也有別的說法,認為名家源於法官,中國古代把通曉法律的人稱為擅長刑名。
庚 墨家之源
《漢書》認為墨家其實源於清廟之守,當然這不同於今天道觀中的道士,那個時代重視宗廟,他們的地位並不算低。
可能有人矇蔽,不是說墨家最科學嗎?是的《墨子》中的確有很多科學內容,但墨子一直在強調敬天地鬼神,激烈的和當時的無神論者辯論,希望人們明白世上真的有鬼。
辛 縱橫家之源
縱橫家瞭解的人對其源頭應該也能猜之一二,《漢書》也認為他們出自外交官,故這些人擅長權衡利弊,掌握大局。但心懷邪念的人掌握了縱橫術,則擅長欺詐!當然如果以鬼谷子論,縱橫家流,其實也源於道家,是道者在外交上的成就。
壬 道教只繼承了道家嗎?
通過了解諸子百家,我們會發現道教的確完美了繼承的道家!如道教頑固的穿著祖先的衣服,祀奉我們的民族英雄,這些都是在保留歷史。
但道教不僅繼承了道教,儒者操辦喪事,後世則是民間道士操辦喪事;如墨者守為廟祝,敬鬼神天地,今日則是道者之責;如陰陽家尋訪天機趨吉避凶,今日亦是道者之業。
而且在道藏中,一直保留名墨之說,可以說道教應是獨尊儒術後,留於江湖的其他諸子百家流派之和,而非僅有一家。
當然這不是錯的最離譜的,最離譜的是身為道教徒,批判除道家之外其他諸子之學。班固是這樣說的“《易》曰:“天下同歸而殊塗,一致而百慮。”今異家者,各推所長,窮知究慮;以明其指,雖有蔽短,合其要歸,亦六經之支與流裔。使其人遭明王聖主,得其所折中,皆股肱之材已。”
《易經》上說天下(華夏)的學問殊途同歸,雖然思想百變但目標一致,(皆為華夏太平)各家的學者推崇自家的學說,用經了自己的知乎和思考,闡明自己學說的要旨。他們雖各有短處和偏見,但綜合他們的主張,會發現他們都是六經的衍生。(此時已獨尊儒術,班固此言偏頗)。如果這些人遇到聖明的君主,便會折中他們的主張,這些人都會成為輔佐的人才。
聖明君主會如此,智慧的人也會如此!在闡明各家學說之時可不綜合,但在為人處世之中,各家之學各有所長,如能綜合既為不世之材。
-
23 # 上古真蟲
如果這是“學術”觀點,那麼屬於非主流觀點,不能單以正邪論之。道家源自老莊學派,而且兼綜百家之長,這才是主流。
相對儒墨來說,道家完全屬於新興學派,用《莊子》、《韓非子》、《淮南子》所引用“老聃”的話對比《道德經》,可以看出老聃的話很多沒被《道德經》收錄,《荀子》也引用過:“《道經》曰:人心之危,道心之微。”這句話在多本《道德經》裡也不存在。而現存《道德經》系列裡,郭店楚簡最早,約有二千字,這個疑是母本,但是沒有“道可道非常道”、“上德不德”這些標誌性文字,與今本的章句次序也不同,由此可知老子學說在當時尚處萌芽狀態。馬文堆帛書老子甲本比郭店本稍後一百年,其中就有標誌性語言,約有四千字,與今本相差不大,但“道德五千言”的傳說又要往後推了。各本對比今本,可以看出,版本之間存在不少差異。莊子荀子看到的版本應是郭店版同期的他本,當然也不排出莊子借老聃的名字發表自己的觀點,韓非子看到的應是馬文堆甲本同期的他本,而劉安看到的又是他本的他本。由此可知《道德經》的誕生是多位道學家在不同年代不同地域共同努力的結果。孔孟的書裡沒有提過老子,《論語》提過一個叫“老彭”的人,傳說是周室守藏史,有人將他腦補成老子。而司馬遷說老子至少活了一百六十歲或二百歲,這個觀點只能自欺欺人,但他提供一個思路,《道德經》的初稿應是二百年間完成的,郭店本與馬王堆本相差百年,正是明證之一,內容差異則是明證之二,前後撰文的有老聃、老彭、老子、李耳等數人,說不得關令尹也有份,後世道學大師又對他進行增減,這才確定“道德五千言”的唯一地位。最終以老莊為核心,引入黃帝學派的醫、養生、房中,又引入祝由巫覡的符咒,又引入鄒衍的陰陽五行,又引入儒家的易禮仁義,又引入姜子牙的兵法……等等諸子百家,這才稱為道家。不能說你吸收別派學說,就能說別派是由貴派誕生的,這不厚道。
-
24 # 顏小二述哲文
不正確。
不能說諸子百家源於道家,這是一種武斷的說法,誇大了道家的影響力,會導致盲目崇拜的結果。
至於為什麼會有諸子百家源於道家這種觀點出現,大抵和道家思想特色有關。道家思想,如果做一個高度總結,道家總結的,本就是這世間萬物背後的“道”,“道”,我們某種程度上可以看成是讓萬物之所以是萬物的存在。而諸子百家的學說,即便再宏大,也逃不出“道”,所以,我們總能在諸子百家學說中,找到道家思想的影子。
1、產生“諸子百家源於道家”這種說法的原因:道家思想總結的是抽象規律道家思想相對其它學派來說,有些難懂,難懂的原因,無非是因為道家思想裡面有許多內容講述了這世間的抽象道理。因為不是很具體,形而上的意味濃郁,以至於道家思想難懂。但是就是因為道家總結出的“道”,抽象,而且形而上,反而可以一定程度上做到放之四海而皆準了。我們可以舉幾個例子。
道家思想的“道”之“物壯則老”的特性,放到儒家思想上,我們可以聯絡到孔子的過猶不及之中庸思想。
道家思想的“道”之自然特性,放到荀子那裡,荀子藉此提出性惡論,又被韓非子吸收。在“性惡論”之人皆“自為”的認知上,韓非子繼而提出了利用人之“自為心”管理社會的法家思想。
道家思想“道”之“無為”特性,推而廣之,放在社會倫理上,我們可以看出道家反對“區分”,那麼這又與反對“愛有等差”的墨家之“兼愛”思想有一定的相似性。
上述僅僅只是幾個例子,我們大抵可以看到道家思想所總結的抽象之“道”,因為本身就是一個“抽象”的類似原理一般的存在,並不具體,所以,放在百家思想中,都能一定程度找到其合理的地方,繼而讓後人產生一種“百家思想皆源於道家”的“錯覺”。
2、百家思想中有許多理論能與道家思想的不謀而和很正常,文化的發展變化,本就是相互吸收的在百家思想中,我們可以找到許多與道家思想相似之處的地方,並不是什麼奇怪的事情,首先,道家思想因為屬於高度凝練之理,所以這一點比較突出。其次,我們如果細細品味思考,也能發現百家思想中也有道家之外其他學派的影子,比如儒家,法家對法的維護,某種程度上也能看成是對儒家維護禮這一行為的極端推衍等等。
春秋戰國,什麼文化好,什麼觀點先進,什麼思想有利於社會發展,那麼有思想的人就會根據現實環境將思想進行融合。就比如荀子,荀子在稷下學宮中吸收百家思想,採百家之所長,他雖然被後人歸到儒家,但是他思想中也有比較強烈的道家思想特色、法家思想特色等,不然他也不會教出兩個被後人歸為法家代表人物的厲害弟子李斯和韓非子了。所以,我們可以總結,百家思想能發現與道家思想有不謀而和的地方很正常,因為文化的發展變化,本就是相互吸收的
3、諸子百家思想各有特色,且互相吸收,並不源於道家從上述分析,我們不難看出,諸子百家思想各有各的特色,而且文化在發展變化中,往往是互相吸收的,我們不能說道家思想是百家思想的源頭,只是因為道家思想中的大部分理論本來就是高度凝練的“理”,在某種程度上,可以達到一定程度的“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效果。
也正是因為如此,我們可以將道家思想思想中的許多觀點拿到別的學派中去進行分析,而且也能找到一定的合理性。但是這種合理性,絕對不能成為“將道家思想看成百家源頭”的理由,因為文化互相吸收的特色,我們細細分析,除了道家,各學派中多多少少也有彼此重合的觀點。所以,我們不能說百家思想源於道家。
-
25 # 無理數娃娃魚
在某種意義上來說是對的。史學界本就有學者提出道家思想主幹說。
道家是一種學說,也是一個學派。。他作為一個學派,是由春秋時期的思想家老子創立的。道家之名。始見西漢。史學家司馬談的論六家要旨。。後來,劉向劉歆領校群書,寫成七略,把道家列為諸子世家之一。。漢書。藝文志按照七略的分類法。把從先秦到西漢時期的道家者流的著作歸為一類。在司馬談之後,道家的名稱被普遍採用,成為一個學派,正規的說造始於老子,但是他的思想淵源卻可以追溯到老子以前很久。。漢書藝文志。把音帶的易欣甲,西周初期的太公望和春秋前期的管仲看做道家先驅,。列出了他們的著作,並進一步認為到家是由古代史官逐漸演變而成。。史官的職責是濟世,但不是記憶,般的生活瑣事兒世紀有關成敗存亡禍福古今知道的大事。時光從這些大事中演出,秉要執本,清虛以自守,卑弱以自持的道理形成了道家的理論,朱熹甚至猜度老子的五千言,道德經是古已有之的著作,。老子的5000元作為道家的代表作,是春秋時期社會現實的反映。他雖然有久遠的思想淵源,借鑑了前人的思想資料,但它是根植於春秋時期的社會現實而形成了思想體系,春秋時期,社會上的兼並與爭奪非常激烈,當時一些有識之士從冷靜的觀察和切身的經驗中認識到了柔弱後退知足知止的特殊價值。老子著重總結了兼並者滅亡的經驗和教訓。和知足者後退而保身的經驗。有借鑑了歷史經驗,於是創立了道家學說和學派。道家是與道緊密連線在一起的道論,是道家標中立派的理論,也表示出道家的基本特點。在西漢初期,人們已經非常明確地用道論來概括道家的學說。
比如,淮南子雖然綜合了各家學說,但以道家學說為主。他所說的道論主要是指道家理論。後是把道論等同於道家學說的是司馬遷。道論本來是道家學說的特稱,後來成了學術代名詞。當然,道家的基本特點主要不在於道論的名稱,而在於道論的實質,雖然各個學派都可以談到或者建立了自己的高論,但是,道家學派的道論同其他各個學派都不同,它的基本精神就是老子所概括的一句話,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家的道論具有超常性,他要求擺脫常規常見常名而對世界作出新的解釋。
這種超常性集中的表現為視角的轉換,即從事物的正面轉向事物的反面,這樣使到家對事物的觀感與常人不同,得出的結論也與常人不同。凡此種種道家所思所為。無不有悖於。常理和常識,正因為道家學派的理論能夠超越常識和常理,強調從反面去看待事物,所以他表現了思想的深刻性和全面性,表現了機密警覺和智慧。但是一些人不能真正理解與無為為體體無不為為用的思想,以為似乎在任何情況下都會出現柔弱勝剛強的奇跡,都必須知退知止。不敢為天下先,這不但是一種片面性,而且是在現實生活中導致消極的結果,道家學派的道論包含豐富的內容,他著重從反面揭示出社會生活的某些較深層次的聯系。
後來的人們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和需求,往往著重強調和堅持刀刃的某一方面內容,從而形成造價的一個派別。比如養生派。總之,道家思想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道家思想構建了中國傳統文化的整個框架,道家重直覺的認識方法,構成了中國傳統思維不同於西方的特色,在中外傳統文化的交流中,道家思想起了結合點的作用,中國傳統文化從表層結構看,是以儒家為代表的政治倫理學說,從深層結構看,則是道家的哲學框架,有的學者還認為,中國哲學史實際上是一系列以道家思想為主幹道,儒墨法諸家互補發展的歷史,而絕不是像一些學者所描述的,主要是一部儒家思想發展的歷史,對於道家思想主幹說,一些學者提出了商榷性的意見,但道家思想在中國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是大家都一致公認的。
因此說,諸子百家源自道家也有一定的道理。
回覆列表
完全正確。原因如下
道家是中國本土文化的根本,只要是中國本土文化,都是從道家派生出來的
先秦諸子百家都是中國本土文化。
所以,他們都從道家裡派生的。
並且印度佛教也受到道家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