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21 # 澤緣起名國學

    古代真正常用的點火工具其實是火鐮,也有人把它稱為火摺子或者火褶子的。火鐮不是單獨一個,而是由火石、火絨、火鋼這三樣東西構成的,而且還用皮製或者布藝的小包妥善的裝起來。

    火鐮的取火方式是用一塊鋼片與燧石快速的摩擦,由此迸濺出來的火星,引燃事先準備好的火絨,就能生火。為便於擊石取火,火鐮必須用鋼材製成,形狀多為刀刃狀,所以才叫做火鐮或火刀。

  • 22 # 以史正衣冠

    說到點火或者用火,我第一時間想到的工具就是打火機,要不然就是火柴。但在古代並不存在打火機和火柴,那麼古人是用什麼點火的呢?在古裝劇中,我們能看到古人隨身都攜帶一種點火工具,這種工具叫做火摺子。雖然現代已經有了打火機和火柴,可想到古人能夠發明出火摺子我還是會覺得驚奇。

    那麼火摺子究竟是什麼呢?為什麼能夠一吹就著?

    火摺子的構造其實非常簡單,但也分為兩種。一種是尋常百姓家所用的,這種火摺子是用草紙做的。將數張草紙摺疊在一起,捲成火摺子的內芯,把草紙點燃後放入竹筒中,最後蓋上竹筒。這些步驟都很簡單,唯一要注意的就是蓋住竹筒的時候不能太嚴密,要留有一絲縫隙,不然火星最後會熄滅,就無法點火了。

    另外一種就是達官貴人所用的火摺子,這種火摺子用料比較複雜。白薯藤蔓是引線,還要加入棉花、蘆薈纓子用力捶打、曬乾,在這個過程中要加入硝粉、松香等易燃物和香料,等到曬乾後擰成繩子放入竹筒中。要用的時候,就把繩子點燃直至幾乎看不到火苗的時候,再放入竹筒中。

    以上就是火摺子的構造,那麼火摺子能夠一吹就著的原理是什麼呢?其實很簡單,燃燒需要氧氣,當竹筒蓋住的時候,竹筒內氧氣含量少,只能維持火星的狀態。等火星拿出來後,在給予充足的氧氣,易燃物與氧氣充分接觸就能燃燒起來了。所以為了保證火摺子能夠燃燒,吹火摺子的方式方法也是很講究的,一定要短促、有力,這樣才能有充足的氧氣。

    說到燃燒需要氧氣這一原理,並非古代發明的,也未曾聽過有哪位古人發明知曉這個原理,那又是誰借這個原理髮明的火摺子呢?大家一定想不到發明火摺子的是毫不起眼的宮女。在南北時期,戰爭不斷,宮女們根據生活的經驗,為了確保在野外也能夠有熟食吃,就發明了火摺子。

  • 23 # 浪客文史

    其實,古人隨身帶的點火那個點火的工具叫做火摺子。在我們一貫認知當中也許會感覺火摺子比火柴和打火機還要方便,只要輕輕一吹就出現了火苗,並且讓人感覺使用火摺子很有氣質,其實火摺子只能保持幾個小時,跟打火機火柴待機時間是不能比的。

    火摺子的發明人其實並不是什麼流芳百世的歷史名人而是南北朝時期的幾位宮女,南北朝時期也是一個戰亂時期,由於時常戰亂導致很多士兵只能食用冷食物來果腹,長期下去對士兵的身體和戰鬥力都有一定的影響,後來幾位宮女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和聰明才智發明了讓我們都驚奇的火摺子。火摺子的原理不同於火柴,火柴用樹膠和水製成了膏狀的硫化銻和氯化鉀,把它塗在火柴梗上用砂紙輕輕一劃,就會出現火花,火柴屬於近代的產物,可以長時間存放,隨時可以使用,打火機也是如此。而古人發明的火摺子只能維持幾個小時,幾個小時就要更換新的火摺子。

    火摺子是採用竹子,蘆葦和莊稼桔杆,裡面填充樹葉,枝,皮,草等作為引燃的基礎,裡面還加入硝、硫磺、松香、磷等,讓火摺子可以在不使用的時候裡面保持火星。火摺子以白薯蔓浸水中泡濃,取出捶扁,再泡加棉花、蘆葦纓子再捶,曬乾,加硝、硫磺、松香、磷等易燃物質和多種香料而製成的,最後折成長扁筒,晚間提前點著放在竹筒裡,沒有明火但又不滅,始終有火星在,因為有磷以及一些易氧物質,氣溫高的情況下,用嘴吹,或者快速甩,它就會與氧充分接觸而起劇烈反應而燃燒。

    雖然火摺子只能使用壽命只能維持幾個小時,可是它出現在南北朝時期足以證明古人的智慧,古人的智慧可以說讓我們驚歎。透過人類與火的關係我們可以知道,人們經過這麼長時間的繁衍,日常生活之中離不開火的使用。開始的鑽木取火,後來人們發現了打火石,再到火摺子,甚至近代的火柴,現代的打火機,液化氣天然氣,我們可以知道人類繁衍火佔據很重要的位置。火摺子雖然在近代被火柴和打火機代替,火摺子依然有自己獨到的歷史地位,比火柴要早千年左右,一直造福著人類,而火摺子的原理那怕現在依然被各領域廣泛應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女生想脫單應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