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屯溪老程

    我們小時候農村燒柴火灶。秋天糧食收完,就要準備入冬和來年的柴火,約上幾人到離家幾里地山上打柴火,肩挑背扛弄回家,我們那時小,有時也跟父母去,挑兩個小垛柴火回家,剛開始兩個小垛柴火總是不聽話,不是前面掉下來,就是後面掉下來,父母親都到家了,又回頭來接我們。可是父母親奉人便說“多個棒槌重三斤”,也讓我們知道生活不易。

  • 2 # 生活智慧提煉術

    小時候,我家做飯做菜燒開水都在煤球爐上進行,買煤球做燃料。

    去煤球店買煤球,煤球易碎,到整球用完,我們會把煤渣用水和一下,然後用破勺一勺一勺地撈出分堆在掃乾淨的門口水泥地面上。這裡必須能曬到太陽,但淋不到雨。

    一般選有大太陽的晴天裡做,那麼一早做,傍晚就能剷起來。所以陰天是不做的。你們是怎樣的?

  • 3 # 梅溪沐雪客

    小時候家裡做飯是用山上砍的木柴來燒火。感覺挺開心的,旁邊的灰裡面還可以埋一兩個小番薯,飯煮熟了也可以吃了,很香。

  • 4 # 紅蘋果6871

    我從小生活在農村,家裡燒的都是農作物節杆,小的時候家裡窮,時候還沒有電器,一年都是用大鍋做飯,燒的是莊稼節杆。

  • 5 # liuhuifang818472

    九零年代南方農村,我們種很多的沙樹,就用那個沙樹枝引火,有時會找些其他雜樹,水稻成熟季會留稻草,田間地頭的毛草。這些東西就是小時候做飯的主要燃料。現在奶奶家也是灶臺燃火,不過除了沙樹枝引火,主要是手臂大小的雜樹木頭。

  • 6 # 情天的鄉村

    我小時候家裡窮啊,用的是玉米棒子

    還有玉米秸稈,燒大鍋做飯,把屋裡燻的黑的不行。

    那是用的大鍋,控制不好火候,做飯總會有一股糊了的味道,好懷念啊!

  • 7 # 過過

    我是70年代中期出生的,從有記憶開始,最早是主要用焦炭,家裡窮,媽媽下班後帶著我們從廠裡煉沙的廢渣裡去揀焦炭回來燒

    後來條件稍微好一點,就是用煤票買煤回來跟山上挖回來的黃泥和在一起,用一個木方框填出煤塊出來曬乾了燒

    再後來就請人砌了煤球性,也買了軋蜂窩煤的那個工具回來自已和煤軋蜂窩煤曬乾來燒

    後來條件又好一點,就直接買蜂窩煤回來燒

    後來就是用液化氣了

    看到這個題目,又把自己的生長經歷回憶了一遍。溫暖的、快樂的前半生~

  • 8 # 小馬過河被漂走

    我們農村有的是燃料,草,樹枝葉子,還有把牛糞用稻草和起來做個餅貼在牆上等曬乾了拿下來燒的,火好旺燒的粥可好吃了。

  • 9 # 張揚也揚

    粵西人家,上山割草回家來燒飯,燒水,用農作物的幹杆來燒水,燒飯,冬天還可以,下雨天,連續下一個月的話,連乾柴杆都沒有,屋漏偏逢連夜雨,燒都燒不著,冒著黑煙象焗老鼠一樣悽慘!

  • 10 # 逐光與恆

    回答這個問題的過程就是憶童年時間

  • 11 # 初雨晨露

    這個問題一下子就勾起了我童年的回憶,我覺得我家做飯燃料的材料,也是中國社會變遷的一個縮影。下面來簡單描述一下吧

    我出生於1987年,從有記憶起,到2000年左右,家裡做飯用的材料還是以廢木材和玉米秸稈和棉花杆為主,煤炭為輔助燃料。那時候到處都是樹木和沒有秸稈還田的秸稈,所以,農村氾濫成災的廢材和秸稈也只能透過這種方式消耗掉

    2000年到2004年間,就由原來的木材秸稈為主變成了主要以煤炭為基礎燃料,廢木材為輔,原因是那時候有段時間,國家有個伐樹還田的政策,導致大量樹木沒砍伐,砍伐的樹木也基本上被農民就地販賣了,再一個原因是機械化收割的實施,也使很多原來只能廢棄的秸稈,變廢為寶,透過秸稈還田的方式,被就地粉碎淺埋地下,所以,這段時間很多農民就以煤炭為主要原料了。

    2004年到2014年間,因為居民用電價格的降低,我們主要的燃料就變成了以電力為主,煤炭也基本上棄之不用了。

    2014年到2018年,液化氣的普及,使液化氣逐漸取代了電力,基本上家家戶戶都有液化氣灶。

    2018年至今,國家大量投入財力,促進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天然氣的普及也隨之而來,現在我們村基本上家家戶戶實現了自來水入戶,天然氣入戶。

    細想起來,這些更我們居家生活息息相關的一切,也正是中國社會逐漸走向富強的一個縮影和見證,願我們的祖國越來越好,越來越強。

  • 12 # 酸菜炒洋芋

    看到這個問題陷入了深深的回憶中,咱們60 70版的人還能夠看到或者用到過柴火,小時候做飯用柴火,燒水煮肉冬季取暖也用柴火,所以拾柴火買柴火就成了一個家庭中不可或缺的活,農村一到冬季就要上山砍柴找松毛,砍小了堆成垛曬乾,家家戶戶房後都有高高的一摞松毛,得夠一年的燃料。孩子們會去幫忙撿松果,小碎柴火。城裡必須買柴火來燒,也有專門賣柴火和炭的市場,家家戶戶也要在冬季買足柴火;偶爾會去木工廠,木具廠等買或撿些廢料還有木屑,鋸木灰來燒。後來就有了蜂窩煤,家家戶戶都有一個爐子,燒水煮肉常用蜂窩煤。那個時代家家房前屋後都要有堆放柴火碳等等燃料的地方。做飯不算技術活,真正的技術是要會生火,記得一句“火要空心,人要實心”的話,就是父親教生火時說的。冬季寒冷時,非常的懷念一家人圍坐一爐炭火的光景,現如今各式各樣的電爐電熱器總覺得沒有那麼溫暖。蜂窩煤也是城市居民不可缺少的燃料,記得那個時候大研古城小巷經常有一個個爐子在路上升騰的濃煙,一旦有一爐方便大燉小煮……那個時候沒有環保的理念,因為到處都非常清潔清靜。人間煙火,形容的就是這個柴火時代吧!好懷念啊!

  • 13 # 李氏荷荷

    其實記憶有點久遠了,不過這個話題我很有興趣。

    先說說我傢俱體情況,座標四川某鄉村,又田地,沒有山林,我和我媽都沒有。我還有個叔叔,因此奶奶就是所謂的吃輪供飯,當然她的那份山林就一分為二,我家半份,叔叔家半份。樓主提到了燃料,所以我在這作特別說明,那個時候鄉下都是柴灶,全靠燃料燒,而沒有多少山林的人家,好燃料是很奢侈的東西。我記憶裡是用這些來燒火的。

    1.麥稈

    小時候家裡還種麥子,用來磨成麵粉做煎粑粑吃,我會做糖的和鹹的兩種。麥子收穫以後,麥稈就用來燒火,不過一點不經燒,都挪不動腳,必須一直坐在灶膛,不然火會滅,滅了後又要用火柴點火,會被大人罵。

    2.菜籽殼,菜籽杆

    五一後菜籽基本就收穫了,菜籽殼也可以生火,跟麥稈差不多,全程看灶膛。菜籽杆也好不到哪裡去。特別是打落菜籽那些細細的枝椏,噼裡啪啦,燃沒了。

    3.花生殼,花生藤

    花生藤做飯的時候還是比較喜歡去燒火的,因為有可能藤上還有沒摘乾淨的花生,可以吃。

    4.玉米葉,玉米杆

    5.紅薯藤

    這個雖然經燒些可是也讓人傷心,因為藤蔓很長,而大人們每天干活,所以都是直接挖了紅薯就讓藤蔓在地裡自己被曬乾,纏纏繞繞的,有時候扯得手疼了也沒扯斷。

    6.高粱和甘蔗杆及玉米芯

    我覺得高粱杆和玉米杆差不多,不多贅述。剝完玉米粒的玉米芯也可以做燃料,而且挺耐燒。

    7.穀草

    就是所謂的稻草,它和麥稈並列成為我最討厭的燃料,你想象不到會有多痛苦,面板敏感的人千萬不要接觸,會癢得你懷疑人生。我那會暑假在家裡負責做飯,這燃料一進灶膛燃了馬上就沒了,還要洗菜切菜,忙得昏天暗地還用時長,現在想想都覺得好南哦!

    8.竹子枝椏

    大概是十來歲,我爸實在受不了這種為柴火煩惱的日子,就在家門口四處栽了竹子。竹子長勢很快,等長到濃密的時候,爸媽就把竹子枝椏砍下來做柴火燒。

    9.塊子柴

    家鄉話就是這樣說,其實就是山林裡死了或者因為暴雨泥石流而沖毀不再成長的樹劈成一小塊一小塊的柴。前面說了,我家沒有多少山林,而樹木是不被輕易允許砍伐的,印象中只有過年節才會用它來燒火。

    10.讀書的時候知道自己家的情況,雖然小也很懂事。跟著奶奶在別人家的山林裡撿斷了的樹枝椏,撿松果燒。

    此外還有比如說松mao,就是掉落的松針,柏樹枝椏,筍殼葉(筍子破土成長後掉落的那個殼),芭蕉葉,黃金棍豇豆藤,茄子杆等,總之窮人的世界,會竭盡所能尋找生活裡的可用燃料。

    11.蜂窩煤

    想不起是啥時候開始就有了,應該是後頭,買個爐子,買個鐵鍋,剛開始對它還很好奇。慢慢覺得它有味道,可是有時候又不得不用,價格好像是多少一塊記不得了。

    12.沼氣

    不是很明白它的原理,去姑姑家看她用過,那麼高大上的東西,當時我家安不起。

    到如今家裡大部分時候用電了,方便快捷。只有做菜的時候,我爸還是喜歡用柴火在柴灶里弄,他說更好吃。

  • 14 # 萬能明亮

    我是88年的,家是農村的。在我們農村做飯的柴火多了去了。

    以前我們收玉米是不用機器的,都是人工一個個的掰下來放到地頭再一塊收家裡去的。玉米杆再用鐮刀割下來,一捆捆晾乾後用來燒火做飯。還有就是包玉米的皮,也是晾乾後留起來燒火的。最後就是玉米脫粒後的玉米芯更是冬天燒火必備的。

    還有小麥杆也是晾乾後燒火,秋天樹林子裡的落葉同樣用耙子收起來做飯。還有砍了樹以後的樹根,刨出來後燒火更耐燒[呲牙][呲牙]

  • 15 # 小米去摘果

    小時候我們家裡都是用玉米杆、黃豆杆、麥秸稈做飯,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幫媽媽燒火,因為那時候家裡窮,基本上很少買煤球之類的。秋冬交替的時候,我們村有一顆很大的古樹,每天早上天一亮,我們村的幾個小夥伴就拿著竹耙子帶著竹筐去耙枯樹葉了,(那個用來引火非常方便),看誰去的早、看誰耙的多,有時邊耙邊打鬧一番。星期天不讀書了約上三兩夥伴,帶著竹筐去小樹林撿點枯樹枝,(有時還趁大人不注意去別人菜園子裡偷點黃瓜架豆角架之類的,也被別人追到家裡,免不了一頓打)將樹枝整整齊齊碼在房簷底下,沒人幫忙燒火的時候再用,我和另外一個小夥伴比較勤快,我們存的乾材棍也最多,房簷下總有一堆燒不完的木棍……寫到這裡不竟讓我想起兒時的趣事,想起兒時的小夥伴們

  • 16 # 嘟嘟噴噴

    我們小時候在農村燒柴!

    放假都去砍柴割草!特別是冬天的時候家家戶戶只要有勞動能力的全家出動都去背柴,就怕過年和春耕時候沒有柴燒!還有那時候冬天的時候很冷都靠燒柴烤火!冬天下雨天就在家裡圍著灶臺邊烤火,烤番薯烤土豆!

  • 17 # 樑子25163071660

    小時候家裡長期燒的是這種稻草,紮成一把一把的,放在田裡晾乾了再由父親擔回家,自己小也會少擔一點。燒火時燒得快,煙也很大,灰也大。往往煮頓飯頭上會沾滿灰。不知道有多少人燒過稻草的

  • 18 # 胖胖康我的小寶貝

    小時候家裡都是燒麥杆,玉米芯,樹葉之類的。玉米杆和花生杆有時候捨不得燒,可以賣錢。冬天家裡用火多,因為我們是睡炕的,全靠燒材火取暖。我們家那邊又是平原,沒有木材一類的可用,經常秋天的時候上村裡河邊集體的樹林裡用鐵耙收集樹葉,或者割點河邊的枯草。弄的人很多,所以有時候得跑出去很遠的地方往家裡背或是用推車拉回來要不冬天沒材火燒就得挨凍。煤炭用的很少,畢竟需要花錢,那時候並不富裕。

    現在回想一下,其實物質貧乏的童年也是蠻幸福的,村裡小學每年冬天一到,需要材火生爐子,所以深秋的時候週末會分任務給每人,一人需要帶多少材火。我們經常三五人湊一組,跑樹林或是河邊自己去弄。就是這樣認識了好多樹,也認識了他們葉子的奇形怪狀,記得當年我的日記還被老師當過範文讀過。

    現在我的老家依然會燒材火,當然更多的是用煤氣灶做飯,冬天燒炕的時候用的也是樹枝,也很少有人需要再去撿樹葉了。每年回家看到滿地的落葉,有時候還是不自覺的想起小時候和小夥伴們一起開心撿樹葉的日子。

  • 19 # 親愛的煬煬

    小時候經歷了有灶臺,火爐,電爐,液化氣還有就是現在燒天然氣。

    記得小時候,到處去撿柴火,還有玉米杆燒火,我那時候小不會燒火,大人總是嚇唬說:燒火尿床。不讓去爐子邊上,可是我總是好奇去添幾把柴,最後堵的太死了把火捂滅了,還嗆的不輕。

    後來有了燒煤球的爐子,自己買煤,找個場地,用模具壓好後晾曬。曬好後就堆起來等著過冬用。再後來就沒人做了,都是機器做好買現成的。

    又過幾年,有了電爐子,中間一圈一圈的鐵絲,燒的紅紅的,一般都用來燒水。再後來有了液化氣,那時候附近有一家不會用家裡房頂都崩個窟窿。大人對小孩的管教更加嚴格,小時候一段時間覺得它很恐怖。不過每次換罐扛罐很沉,剩的底用不乾淨又覺得可惜,也有人把罐反過來很不安全。

    現在家家都用天然氣很方便的,開閥開啟用就可以了,直接裝個熱水器熱水就出來了,方便安全多了。

  • 20 # 山東德齊老李

    記得小時候在老家農村做飯大都是用大鍋臺,燒玉米秸杆、高梁秸杆、麥秸杆和棉花枝子等。有時這些都不夠燒的,因此我們放了學或是節假日還得到地裡拾柴禾,什麼樹葉子了,樹技子了,玉米棵扎子和高粱棵扎子也就是它們根部。

    記得有一次星期天,約上幾個好朋友一起去拾柴禾。等到了地裡看到河溝水中有小魚,於是就捉起魚來了,早把拾柴的事忘到腦後了。等天黑了才想起沒拾到柴,害怕大人打的事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紅米NOTE5大家覺得會用660還是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