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2
回覆列表
  • 21 # 羅民教授

    不是心血管堵塞了多少才會引起冠心病,而是心血管堵塞了50%才能確診為冠心病!

    冠心病的發生與什麼有關?

    1,年齡:雖然年輕人也會得冠心病,但其發病率是隨著年齡增長而增加的,年齡越大,發病率越高。

    2,飲食:高鹽、高脂飲食的大量攝入,會增加冠心病發病率。

    3,吸菸:吸菸人群的冠心病發病率,比其他人高出5倍左右,而且與其頻率成正比。

    4,精神:常年處於高壓狀態下,休息不足的人群也是冠心病高發群體。

    5,脊柱:低頭族、伏案工作等損傷脊柱的群體,會刺激交感神經興奮,誘使血管痙攣,增大冠心病發生率。

    冠心病的治療!

    藥物治療:最基礎的一種治療措施,其目的是緩解症狀,延緩冠脈惡化速度,一方面增加血氧供應,一方面降低心肌耗氧量,最後在改善冠脈內皮功能,保護心肌。

    介入治療:不得已的一種急救措施,其目的是挽救患者生命,提高工作和生活的質量,並不是說植入支架,冠心病就被治好了,支架植入後血管依然可能出現狹窄,依然可能形成斑塊,支架手術只是冠心病治療戰略中不得已的選擇。

    神經調控:基於冠心病病因而產生的新技術,目前已經應用於臨床,適用於冠心病治療的各個階段,不僅可以延緩冠心病的進展,甚至可以使冠心病患者重新恢復健康。

    神經調控!

    頸胸椎發生退行性改變,刺激壓迫圍繞在椎體附近的交感神經,從而引起內臟血管、自主搏動節律的異常從而產生一系列臨床症狀。

    透過核磁共振與正側位片確定患者的責任病灶,制定治療方案,透過神經調控治療病灶點,解除交感神經的異常放電,恢復持續痙攣的冠脈血管,從根本上去除致病源頭,然後恢復心臟正常功能,透過心臟本身的射血壓力,重新擴張痙攣變細的冠脈血管,恢復冠心病患者的健康!

  • 22 # 姚研究

    冠心病目前以選擇性冠脈造影作為診斷標準。CTA也用於診斷冠心病。實際上,也只能看到1mm以上的細小血管,細微血管是否堵塞,發現不了。所以說,檢查發現CAT正常,就說不是冠心病,這並不科學。

    我認為:從結構和功能兩個方面,去看待冠心病診斷更科學,有胸悶、活動後心慌,放射痛等症狀,檢查ECG,如有心肌缺血表現,即可治療,改善症狀,就可確定診斷繼續治療

    如檢查陰性,查CTA,如發現冠脈狹窄可診斷,也可繼續查ECT看看心肌灌注情況。

    再查查血脂、運動平板等,更好。

  • 23 # 醫學莘

    隨著冠脈直徑變窄,冠脈狹窄程度逐漸加重,當冠脈狹窄程度達到50%時,可診斷冠心病。部分朋友心存疑慮,為什麼冠脈狹窄程度50%是冠心病的診斷標準,而不是40%或60%,這是因為冠脈狹窄程度在50%以下時,雖然已經出現狹窄,但冠脈可透過代償擴張為心肌供血,當狹窄程度達到50%時,由於冠脈代償有限,心肌血供會減少,安靜時無明顯症狀,但運動、休息時可能出現心絞痛,疼痛以胸骨後或心前區壓榨樣疼痛為主,部分患者可表現為耳根、牙根、左上肢、上腹部的疼痛,一般持續3-5分鐘,可自行緩解或口服硝酸甘油後緩解,最長時間不超過半小時;若超過半小時,且疼痛程度較重,伴有瀕死感,則可能已經進展為心肌梗死。

    因此,診斷冠心病以後需要及時治療,延緩冠脈病變的加重,預防心肌梗死的發生。治療上不僅需要控制好三高,改變不良生活習慣,更重要的是應給予藥物治療,核心藥物為他汀與阿司匹林,輔助藥物為被他受體阻滯劑、普利或沙坦、曲美他嗪、硝酸甘油等。如果冠心病患者狹窄冠脈位於左主幹,或主要血管狹窄程度達到70%,或經藥物治療心絞痛症狀無緩解,或心肌缺血面積較大,可考慮植入冠脈支架,在改善症狀的同時,可預防心肌梗死,但術後依然需要長期服用藥物,且需要至少12月的雙聯抗血小板聚集治療(裸金屬支架至少1月)。

  • 24 # 銀杏葉的守望

    冠心病是冠狀動脈性心臟病的簡寫,是各種原因引起冠狀動脈狹窄或閉塞而導致心肌缺血、缺氧和壞死發生的心臟病。單就冠心病的診斷來說,當冠狀動脈狹窄成都超過50%即可診斷冠心病,我們應在醫生指導下進行規範化的治療,以穩定控制病情。冠心病診斷確立後,需積極進行治療,要從日常生活中做起,做到合理飲食,以低鹽、低脂、低糖為主;要適當規律運動,避免劇烈運動;要戒菸限酒,需嚴格戒菸,最好不飲酒,病情穩定時可適當飲紅酒;要保持良好的心態和規律的作息。我們在改善生活方式的同時,也要注意長期使用阿司匹和他汀類藥物,以穩定斑塊,預防血栓形成,減少冠脈的進一步狹窄。同時也要積極治療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基礎疾病,控制血壓、血糖、血脂達標。當冠脈狹窄程度進一步發展,超過75%時或出現頻繁心絞痛發作或急性堵塞時,可考慮使用支架介入治療,必要時可行搭橋治療。我們在規範化治療的同時也要注意監測和複查。如您有任何疑問,歡迎文末留言,共同探討。關注作者,每日持續性更新健康知識。

  • 25 # 醫聯媒體

    血小板是脂肪、膽固醇和身體其他物質的混合物,從幼兒時期開始就附著在血管壁上,這樣隨著時間的推移就會使動脈變得更窄更硬,這種情況在醫學上稱之為“動脈粥樣硬化”。人們常說的冠心病就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的簡稱,屬於心臟病的一種。而冠心病比較常見的症狀有:胸痛、心絞痛和呼吸急促等。

    透過冠脈造影檢查技術可以檢查出患者是否患有冠心病。一般可以將血管的堵塞程度分為四個級別,透過級別判定來作為判斷患者是否有冠心病的標準,通常,第一級別為管腔面積縮小1%~25%;第二級別為管腔面積縮小26%~50%;第三級別為管腔面積縮小51%~75%;第四級則別為管腔面積縮小76%~100%;大多數人在第一級別上身 體並不會出現有不適的症狀,通常冠狀動脈堵塞程度大於50%就可以判定患者患有冠心病。冠心病病症情況嚴重的會急性發作,危及到人體生命健康安全。

    很多不良的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都是誘發冠心病的主要原因,所以平時要做好預防和治療工作,能夠有效的降低冠心病發病的機率,下面給出了幾種建議:

    1.避免情緒激動,一些年齡較大的患者情緒波動太大也容易誘發冠心病。

    2.多運動鍛鍊,控制體重,避免過多的進食高熱量和高脂肪食物。

    3.多吃新鮮的蔬菜,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飲食要清淡為主。

    4.保證充足的睡眠,避免過度的操勞和勞累。

    5.定期體檢,可以及早的發現病情,防止錯過冠心病最佳治療時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尤三姐到底清白不清白?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