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娛樂好事君

    首先,項羽的勇敢是毋庸置疑的,這是任何一個擁有軍事素質的領袖都必須具有的特質。

    因為作為軍事領袖,他要對自己發動的戰爭負責,尋求勝利是他必須要堅持的決定。

    事實上項羽作為一名軍事指揮家,在決策和勇敢方面卻是有著不同尋常的表現。

    很可惜的是他過於相信自己的實力,卻忽略了有時候戰爭不一定是要在戰場上決出勝負。

    尤其是在那個軍閥混亂的時代,拉攏結盟合作威逼,都有可能改變整個大勢。

    個人認為項羽在軍事方面卻是有其獨到之處,也僅限於此,還談不上如神一般那麼誇張。

  • 2 # 小小小大帝

    項羽是一個戰術非常高超的軍事指揮家,他指揮和訓練的軍隊所向披靡,這點連他的對手都不敢否認。

    而做為一個合格的楚國領導人來看,他是一個政治及其不成熟的領導人。熱衷於四處軍事討伐,後方建設缺乏人才。外交方面又過於相信對手。

  • 3 # 行話歷史

    首先,行話本人並不贊同這種割接式的分類法,不是說非君子就必定是小人,也不是說項羽不是神一樣的指揮者就是純粹的匹夫之勇。

    項羽的確算的上是一個合格線以上的指揮家,但其身上也確實存在著匹夫之勇的痕跡。

    1,項羽的指揮謀略

    我剛才說項羽算的上是一個合格線以上的指揮家,並不是毫無憑據。

    項羽生涯中兩次比較重大的勝利分別是鉅鹿之戰和彭城之戰,這兩場戰鬥項羽均取得了軍事上的勝利。在鉅鹿之戰中,項羽的所有謀略都可以歸結為一個成語——破釜沉舟。項羽這場戰鬥主要的計劃就是依靠士氣,依靠絕境之下的心裡反彈來增強軍隊的戰鬥力,同時依靠小股精銳來實現自己的戰略目標。

    彭城之戰是楚漢戰爭之中精彩的一場戰爭,項羽憑藉三萬人擊潰了劉邦的56萬部隊(個人對這個數字略有疑問)。是以少勝多的典型。這場戰爭之中,項羽採用的謀略是出其不意,同時採用迂迴包抄戰術,自己作為主攻方向拿下敵軍的指揮部,從而達到自己的目標。

    仔細分析一下這兩場勝利,項羽所採用的謀略具有一定的共通性,基本都是都是依靠大膽,士氣,利用自己單兵素質比較高的優勢來進行戰鬥,總體比較單一,缺少變化。而最嚴重的問題在於,項羽的絕大部分謀略均停留在戰術層面,沒有上升到戰略的高度。這也是他最欠缺的一方面。

    這種缺陷最為典型的表現就是垓下之戰。碰到韓信這樣的確會用兵的,項羽的那一套就效用降低。首先四面楚歌這一招徹底打擊了士氣,項羽卻仍然妄圖採用老辦法八百人奇襲突圍,當然同樣的策略不會每次都管用,只不過項羽也不知道該如何是好了。

    項羽可以說是一個合格的將領,但是他的能力最適合當一個特種部隊或者斬首部隊的統領,就好比朱元璋是一個能幹事的領導,但是他更適合幹一個村長。

    2,成敗皆在於勇

    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項羽同樣是成也在於勇,敗也在於勇。

    勇既是項羽謀略的精髓,但也是項羽的缺陷。

    項羽身上首先就具有匹夫之勇的基因。在小時候項羽

    寫書不成,學劍法,學劍不成,寫兵法,又“不竟學”。

    這自然可以說他是興趣廣泛,但是沒有恆心,內心沒有一個真正經過嚴密論證的想法也是不爭的事實。這就是他喜歡逞匹夫之勇的性格由來。

    在戰爭期間,項羽的匹夫之勇表現的尤其明顯。無論是坑殺二十萬秦軍,還是殺了秦國國君子嬰,均不是深思熟慮,而是項羽圖一時之快,為了滿足自身願望,展現自己勇敢剛猛的拍腦門之舉。

    即使是在自己即將兵敗身亡前期,項羽仍然不懂得反思,將自己兵敗歸結於天。依然以自己的匹夫之勇為傲,不認為是自己的其他方面出現了過錯。甚至還要在將死之際表演自己的快戰技術,贏三次拔旗來表現一下自己的剛猛。這也是司馬遷對其頗為不屑的一點。

    但如我剛才所說,人本身具有複雜性,事情本性具有演變性,很難用一分為二的觀點來看待事物。

    項羽勇猛謀略決定了他是霸王,但是他戰略的匱乏和一味的匹夫之勇又決定了他只是西楚的霸王。

  • 4 # 老孔談歷史

    項羽是一位英雄,不是匹夫之勇。在項羽之前,六國面對秦國的吞併都只是在觀望的姿態,而項羽響應農民起義,帶領八千江東子弟一路殺到秦朝的大本營。最後擊敗秦軍,雖然之後被劉邦撿漏先入了咸陽宮。

    項羽有情有義。即使是面對跟自己爭奪權力的市井流氓劉邦,項羽依然在鴻門宴上放走了他。而在個人感情上,項羽一生到死最愛的女人也就只有一個虞姬,即使是自己四面楚歌的時候,也還是擔憂虞姬和駿馬的安危。

    隨後是項羽的個人實力,秦始皇東巡時,他還啥也不是,作為圍觀群眾,竟放出“彼可取而代也”的狠話。他憑什麼取而代之,當然要靠武力和謀略。所以項羽在軍事上還是有一定才能的。從家族影響看,項氏系楚國貴族,世代為將,到了他這一輩,雖說國破家亡,但尚武的家風猶在,他要接過先輩手中槍,繼續這種傳統。他學文不成,學劍也不成,立志要學萬人敵,為此,他叔父項梁改教他兵法。在項氏的字典裡,萬人敵就是兵法。

  • 5 # 伏羊羅漢

    說項羽是匹夫之勇的人應該好好想一想,在那個時代,誰的戰績更加輝煌,誰的成就能達到他的高度?張良?英布?韓信?田榮?陳勝?吳廣?那是一個群雄逐鹿的時代,英雄豪傑遍地,而項羽就如同一道閃電,如此耀眼閃亮!即使是贏得天下的劉邦又如何?他的漢王的稱號都是項羽封的!

    一個只有匹夫之勇的人能在戰況最不利的時刻挺身而出,扭轉乾坤?鉅鹿之戰,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一戰定乾坤,大秦帝國就此走向覆滅的道路!

    項羽的謀略以及神勇,需要對手聯合所有力量才能與其對抗!項羽就像一頭孤傲的雄獅,劉邦韓信英布彭越就如同一群鬣狗,雄獅雖敗,卻不失尊嚴,而韓信英布彭越的結局就如同一條狗!

    項羽的神勇千古無二,掩蓋了他謀略的光芒!即便如此,項羽也絕對不能稱之為“匹夫之勇”!就像史記所說,力能扛鼎、才氣過人!才氣過人的評價往往被人所忽略!

  • 6 # 南政昔風
    ▲少年項羽

    項羽是一個合格的將才而並非帥才,可以說他的指揮能力是不錯的,武藝也是不錯的,但項羽更看重打仗的勇猛和武略而不是計策。

    ▲巔峰項羽

    項羽以他的的指揮能力再配上他的武藝,可以做到衝鋒陷陣橫勇無敵,可以使得自己的軍隊“日搶三關,夜奪八寨”讓自己計程車兵在本就優秀的前提下發揮出更大更強的潛能,讓自己成為了軍中之膽,讓自己成為人們眼中的戰神。

    ▲霸王別姬

    但項羽在詭計的方面不如韓信等人,他們屬於運用地勢季節各種自然環境佈陣偷襲的主,項羽的剋星就是他們。

    ▲自刎烏江

    想當年的九里山之戰是多麼慘烈,十面埋伏使得項羽的實力難以發揮,最後還是命隕在烏江之前。

  • 7 # 軌道交通設施

    項羽是一位超群的軍事統帥。他能征善戰,戰場上豪氣蓋世,叱吒風雲。鉅鹿之戰,項羽破釜沉舟,以寡擊眾,全殲秦軍主力,客觀上為漢高祖進入咸陽,推翻秦朝創造了條件。楚漢戰爭中,破田榮,救彭成,救滎陽,奪成皋,一生大戰數十次,多獲勝利。所以,古人稱他「有百戰百勝之才」

    然而,項羽又是一位悲劇式的人物。秦朝滅亡後,他自稱霸王,忙於分封諸侯,扶持六國貴族的殘餘勢力,違背了人民要求統一的願望,造成了混亂割據的局面。他行為殘暴,坑殺秦降卒二十萬餘。入關後,火燒秦宮,大火三月不息。他燒殺虜掠的暴行,違背了人民的意志,是他戰敗的根本原因。項羽自恃武功以威懾諸侯,缺乏遠見,不爭取同盟。又妒賢嫉能,不能用人,招致眾叛親離,軍心渙散。軍事上,他缺少戰略家的眼光,剛愎自用,不納良言。以致屢失戰機,沒有鞏固的後方基地,沒有充足的糧餉和兵源,雖然屢戰屢勝,反而由盛而衰。所以,雖然項羽具有傑出的軍事指揮才能,最終也難以避免失敗.

    項羽是我國曆史上極富傳奇色彩的英雄人物!

  • 8 # 小魚和大家一起學歷史

    有勇無謀,多疑,小家子氣,勇武,這是我對楚霸王的一點理解。鉅鹿之戰,一舉奠定楚霸王在隋末農民起義中領袖帝王,也憑藉這一以少勝多之戰奠定了他在歷史中的帝王。但正如韓信說的,項王把王印都做好了,卻又捨不得把印璽賞賜給別人。唯一一個智囊范增也被趕走。

  • 9 # 歷史百川

    項羽,鉅鹿之戰,採用破釜沉舟的戰術大敗王離軍,迫降章邯,僅此一戰,項羽就無愧於神一樣的軍事指揮家稱號。

    鉅鹿之戰,項羽的對手是誰?秦將章邯和秦將王離。

    章邯,我們並不陌生,秦國最後一位名將,當陳勝吳廣起義之後,農民紛紛揭竿響應,起義軍氣勢洶洶,眼看秦始皇打下的天下岌岌可危。章邯臨危受命,率領一批囚犯和奴隸前往各地平叛,一群扶不起的爛泥經過章邯短期的訓練就成了一批虎狼之師,把起義軍打得潰不成軍,屢戰屢敗,項梁更是在定陶一戰被秦軍打敗身亡。

    王離,或許大家並不熟悉,但他的爺爺可是戰國四大名將,秦始皇滅六國之戰中率領秦軍滅掉楚國的王翦。秦始皇統一六國後,王離因為戰功被封武成侯,長期駐守邊境,與胡人作戰,秦二世胡亥繼位後,殺了公子扶蘇和蒙恬後更是將兵權全部交給了王離。可以說,王離不僅有卓越的將帥之才,更有一批經驗豐富,能征善戰的虎狼之師。

    就是這樣的兩個人,率領著秦朝最後的40萬虎狼之師,與項羽發起了影響秦末局勢變化至關重要的戰役。

    反觀起義軍這邊的情況又是如何?項羽麾下的軍隊有五萬人,其中,精英部隊是追隨項羽出來打拼的八千江東子弟,實力懸殊天差地別。就是在這種情況下,項羽做了一件千古流傳的事情,破釜沉舟,打出了一場毫無勝算的勝利。

    歷史無法重演,但項羽用幾萬人戰勝秦軍幾十萬人,若他只有匹夫之勇,又豈能帶領義軍推翻秦朝,成為十八路諸侯的領袖呢?

  • 10 # 南朝居士

    用項羽的話說,我造反到現在有八年了,打了七十多仗,未嘗一敗,就今天失敗了一仗,

    項王乃復引兵而東,至東城,乃有二十八騎。漢騎追者數千人。項王自度不得脫。謂其騎曰:“吾起兵至今八歲矣,身七十餘戰,所當者破,所擊者服,未嘗敗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於此,此天之亡我,非戰之罪也。

    打仗八年沒失敗過一次,你把幾千年來的戰神都找出來,有幾個戰績比他好的?

    匹夫之勇?武將又不需要親自上陣,單打獨鬥,你以為電視劇三國演義裡,三英戰呂布,兩軍對壘,先武將對打,然後士兵再上?這是打仗?這不是單挑呢?嘿社 會也不屑於這樣玩啊!

    武將的形象應該是韓信那樣,是指揮官,指揮千軍萬馬,匹夫之勇有什麼用?一人打十個有什麼用?

    能指揮四十多萬大軍的人,都是智謀之士,

  • 11 # 最高統帥總指揮

    項羽是一介武夫,如果不是在秦末那個動亂的時代,項羽是很難成為一軍統帥的,或許他會成為一個水滸俠客型的人物,然而歷史沒有如果,項羽雖然身為武將,但也有他的情懷,比如對秦的憎恨、對家鄉的眷戀、對愛姬的柔情、對寶馬的難捨,然而一個人如果讓這種情懷勝過了對實際的考量,那麼失敗就會註定,因為這些感性的情懷沒有壓過了對現實的理性考量,所以項羽失敗了。但他的情懷也受到了人們的同情就像岳飛一樣。

  • 12 # chengxue4

    嚴格的說,項羽不能說是匹夫之勇,假如真的是匹夫之勇的話,那麼當年怎麼可能征服秦軍主力?後來只不過劉邦太瞭解項羽了,而項羽卻不瞭解劉邦,所以才有垓下之圍!

  • 13 # 烏蘭大俠

    一、項羽是卓越的軍事家!

    《漢書·藝文志》講用兵韜略分為四個流派,史稱“兵家四勢”,分別為:兵權謀、兵陰陽、兵形勢、兵技巧。

    兵權謀的代表人物是韓信、張良;

    兵陰陽的代表人物是孫武、諸葛亮;

    兵技巧的代表人物是墨子、戚繼光;

    而兵形勢的一代宗師則是項羽!

    項羽用兵如火,大開大合、勢如奔雷,來如疾風、攻如霹靂,擅長以少勝多,以寡敵眾!

    中國古代經典戰例中,項羽獨佔三席:

    第一戰“鉅鹿之戰”———因為秦始皇窮兵黷武,百萬雄師分兵南北,分別駐守長城、南征百越,導致中原空虛,兵力乏潰。陳勝吳廣起義之時,秦國大部隊分散各地,來不及拱衛京師,只能由秦將章邯集結四十萬驪山囚徒,組建軍隊,先是撲滅了剛剛燃起的陳勝吳廣之火,然後擊殺了項羽的叔叔項梁,發兵直奔齊國。楚懷王熊心號召天下諸侯並舉義旗,討伐暴秦,分兵兩處:項羽北上救齊,與秦國主力部隊對峙;劉邦西進攻秦,並約定:先入關中者為王!

    此時,項羽面對的是不可一世的秦軍四十萬囚徒改裝部隊,這隻部隊的首領是名將章邯、王離,而王離則是戰國四大名將之一王翦之孫、王賁之子,是有名的秦國王家將第三代!

    項羽天生就是戰神,“破釜沉舟、持糧三日”,在鉅鹿之戰,以三萬虎狼之師,先敗王離部二十萬秦軍,再敗章邯部二十萬,並追隨白起的腳步,坑殺二十萬已經投降的秦軍!想當年,秦軍橫掃天下,所向披靡,結果居然被項羽三萬精兵團滅,直接給秦朝的終結敲響了喪鐘!

    第二戰“彭城之戰”———劉邦趁項羽北上伐齊,趁虛而入,西出函谷關,還定三秦,抄了項羽的老巢“彭城”,一時風頭無兩,為天下五十六萬諸侯軍之魁首!項羽在齊地戰事吃緊,只能抽調三萬兵馬,日夜兼程,長途奔襲,給劉邦的漢軍來了個回馬槍,殺的劉邦率領的56萬諸侯大軍作鳥獸散,死傷無數,項羽差點活捉了劉邦!經此一役,劉邦的自信被粉碎,心灰意冷,幸有張良畫策“下邑之謀”,重用秦軍降將韓信、彭越、英布,才得以恢復元氣!

    第三戰“垓下之戰”———楚漢戰爭的尾聲是“十面埋伏”、“四面楚歌”,項羽十萬大軍被困垓下,劉邦正面強攻,韓信、彭越、英布千里包抄合圍,將項羽逼到烏江,此時項羽身側僅餘二十八騎,項羽棄馬步戰,身披十餘創,力殺數百漢軍而面無懼色,六十萬漢軍驚為天人,若不是項羽已知大勢已去,決意赴死,自刎烏江,勝敗兵家事不期!

    二、項羽勇過於謀!

    “屌絲、盲流、好酒及色、草根兒”劉邦,居然打敗了“楚國貴胄、力拔山兮、萬人敵”的項羽!這主要源於項羽的“勇過於謀”!

    《史記》記載:項籍少時,學書不成,去;學劍,又不成,項梁怒之。籍曰:“書足以記名姓而已。劍一人敵,不足學,學萬人敵。”於是項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學。

    項羽對於兵法的理解和運用是粗糙的,不求甚解!

    所以,項羽有勇,亦有謀,但勇過於謀!

    但是項羽謀略不夠,所以只能為帥、為將,而不能成為問鼎天下的人王帝主!

    項羽的謀略不足,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中了張良和韓信的“瞞天過海”之計!

    項羽自立為西楚霸王,分封天下諸侯,王中王!

    項羽的分封,走的是東周列國的老路,違背歷史程序,難以形成凝聚力!

    劉邦被封為“漢中王”,王巴蜀之地,就很不開心。

    但經過張良勸說,豁然開朗:雖然巴蜀乃窮山惡水之地,但是佔據地利天險,是極佳的“易守難攻”戰略要塞!劉邦聽取了張良的計謀,為了麻痺項羽,故意燒燬了巴蜀通往關中的棧道,以示永不東進的誠意,這是“火燒棧道”,然後韓信出奇兵,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殺了項羽一個措手不及!

    所以,如果項羽好好研讀下兵法,就不會犯這種戰略地形上的錯誤!

    (二)錯失定都關中的絕佳時機!

    項羽引兵西屠咸陽,殺秦王子嬰,燒燬阿旁宮,收關中財寶和婦女而東行。曾有韓生勸諫項羽定都關中,因為此地“關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饒,可都以霸。”而項羽覺得咸陽城已經被大火焚燬,而且想回故鄉炫耀一番,所以說:“富貴不歸故鄉,如衣繡夜行,誰知之者!”說者曰:“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項王聞之,烹說者。

    韓生一語成讖,後來項羽率軍去攻打齊國田榮,劉邦趁虛而入,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殺了個回馬槍,抄了項羽的老巢彭城。足見項羽的戰略短視,事實上,彭城,也就是現金的江蘇徐州,在歷史上一直都沒有成為人王帝主的都城,因為此地雖然富庶,但是易攻難守,不具備成為都城的戰略要素。項羽選的,是一塊死地。

    (三)淮水之戰,楚軍主力殆盡!

    本來項羽透過“鉅鹿之戰”、“彭城之戰”,已經形成了對劉邦的碾壓之勢,但卻犯了一個致命的戰略錯誤,那就是派遣大將,也是項羽的發小——龍且,前往齊國攻打韓信,而龍且自恃名將,對“胯下之徒、執戟郎中”韓信不屑一顧,結果被韓信用圍水堵截的兵法,全殲龍且二十萬大軍!

    經此戰,韓信消滅了齊國和楚國的有生戰鬥力量,斬斷了西楚霸王項羽的戰略屏障,實現了迂迴到西楚後方形成戰略包圍的有利部署,為後來策應劉邦正面攻擊、彭越、英布側面夾擊,奠定戰略基礎!

    可惜項羽不竟學兵法,經此打擊,不僅喪失了龍且一員大將,還導致西楚的敗局不可逆轉,完全被動防禦狀態,而劉邦的漢軍則進入全面戰略大反攻階段。

    淮水之戰的戰略失敗,與“馬謖失街亭”、“淝水之戰”皆是主帥不熟知戰略地形導致的敗局!

    並對其戰略包圍的有利局勢。可以說此戰扭轉了楚漢之間的根本局勢,使楚漢之爭逐漸明朗化,形成一面倒的局勢。

    (四)劉邦賣柺,項羽被忽悠瘸了!

    鴻門宴上,劉邦一頓諂媚之詞,將項羽捧到了雲端!項羽很受用,所以,消除了對劉邦的敵意和殺機,放走劉邦,貽誤戰機!

    還是劉邦一頓忽悠,項羽居然相信了劉邦的“鴻溝之盟”,乖乖的引兵東行,結果被劉邦先發制人,發起決戰!

    可戰爭不是下象棋,不允許思考,也不準悔棋,劉邦和張良撕毀約定,偷襲項羽,在項羽熊傻呆萌的心臟上,狠狠插了一把刀子!

  • 14 # Crazy歷史

    項羽,一代西楚霸王,渾身上下充滿著霸者之氣。說其僅有匹夫之勇,必然有失偏頗,若是說他是神一樣的軍事指揮家,那麼更是差之毫釐謬以千里。

    項羽並非只是匹夫之勇。

    何謂匹夫之勇?《孟子·梁惠王下》對此的解釋是:“此匹夫之勇,敵一人者也。”匹夫之勇是僅憑蠻力,而無計策謀略。

    很多人提起項羽時,喜歡用匹夫之勇來形容他,然而並不貼切。

    項羽起兵反秦,此時的秦軍雖然不再如一統六國時那樣強大無比,但多年積澱,其實力依舊不可小覷。如若不然,秦末義軍四起,如陳勝吳廣,人數達數十萬,最終卻功敗垂成,就足以說明問題。

    而項羽能從四方義軍中脫穎而出,成為和劉邦爭霸天下的一方,自然也不是輕易與之的人物。想要說明他的膽識謀略卻也不難。

    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後九月(閏月),楚懷王陣營分兵兩路,一路以卿子冠軍宋義為上將軍,魯公項羽為次將,亞父范增為末將,率軍數萬北上以解鉅鹿之困。

    鉅鹿之戰,一場重大決戰性戰役,也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役之一就這樣發生了。

    此戰當中,項羽破釜沉舟,以大無畏精神在各諸侯軍畏縮不進時率先猛攻秦軍,帶動諸侯義軍一起最終全殲王離軍,並於八個月後迫使另二十萬章邯秦軍投降。由此確立了自己在各路諸侯中的領導地位,有了西楚霸王的美稱。

    那麼僅僅一個匹夫之勇,又如何能取得這場以少勝多的著名戰役?

    當然,因此就說項羽是神一樣的指揮家,也是名不副實。

    項羽性格上的缺點尤為明顯。當然,劉邦在性格方面,也有著諸多缺點。比如愛財好色,但是其在進入關中之後,卻能以順勢而為,不僅明顯收斂,還能對百姓極具安撫只能事。除此之外,他雖貪財,但也懂得散財。對自己的部下,論功行賞從不拖泥帶水。

    反觀項羽則不同。他和劉邦一樣貪財,卻不願意和自己的部下分享。自己能力很強,卻導致對部下不能充分信任。自己並不擅長謀略,卻又不能充分聽取範曾等人的意見。

    所以,最終落得兵敗垓下,自刎烏江的局面!

  • 15 # 馭風者520

    項羽當然是絕頂厲害的軍事家,當時人的軍事才能無人能勝過他,韓信與他也是在伯仲之間,垓下作戰取勝完全是靠人多勢眾碾壓項羽。匹夫之勇的人不可能指揮千軍萬馬。

  • 16 # 照汗青91944171

    項羽不能說是″匹夫",他在武功,軍事上很是了得,他很講誠信,故不宜搞政治,政客們決不講誠信。他們為了政權,耍盡一切手段。勝者王候,敗者寇,然後篡改歷史!

  • 17 # 龍行天下210195804

    西楚霸王項羽,絕不是什麼匹夫之勇,一個軍事指揮家,號令三軍,有著萬夫不當之勇的武藝,絕不是什麼平常人所具備的?從士兵到將軍,每走一步都是很不容易的,沒有過人之處,他就不可能當上西楚霸王,能夠當上霸王,他必然是有勇有謀的將帥,後來失敗了,隨敗猶榮,霸王自刎在烏江,有志周瑜命不長,多少陣前胸猛將?皆因爭氣一身亡。歷史早已證明,失敗不等於有勇無謀。

  • 18 # 騰訊智慧房產阿亮

    項羽能從三千江東子弟兵起家,直到滅了秦二世,稱王,你覺得他只有面板之勇嗎?最經典的破釜沉舟,以少勝多有幾個能做到!

  • 19 # 牧馬人1720

    俗話說得好,性格決定命運。從這個角度來分析項羽的人生軌跡就應該比較明朗了。當年項羽與劉邦爭天下的時候,雙方商定好的,誰先打進咸陽城,誰做皇上!可當劉邦真的首先打進咸陽城時劉邦的智慧和謀略就顯現出來了!劉邦明白,自己的實力與項羽相比差的很遠,即使自己當上了皇上,被項羽趕下皇座的可能性非常大!與其在臺上誠惶誠恐,還不如退而求其次先保命為上,暫時讓位於項羽而麻痺之,再圖謀千年大計!因此,劉邦辭別項羽,來到漢中地區“養老”,並向項羽保證永不回長安。而後來發生的“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著名典故,就完美的表現出了劉邦的智慧和謀略。其實劉邦還有一大優勢,這就是心態。當項羽抓住了劉邦的母親來到兩軍陣前,威脅劉邦要殺掉他的母親煮肉吃時,劉邦哈哈一笑說:我們倆是拜把兄弟,我的母親就是你的母親,如果你一定要殺了我的母親,那好吧,給我留一碗肉。項羽聽後也無可奈何。兩人的格局就此分出高下。

  • 20 # Wan156005358

    對項羽的評價確實有這兩種對立的評價,原因是價值觀的差異,評價當然就不一樣。如果你是成王敗寇的價值觀,認為為了達到目的可以不擇手段,你肯定是否定項羽本人,認為他是匹夫之勇。如果你是貴族價值觀的堅守者,認為氣節操守高於一切,你就會認為項羽是英雄。但是項羽對平民的無差別屠殺是反人類的行為,任何時候一定應該受到譴責。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請問我這劍魂是什麼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