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9
回覆列表
  • 1 # 小滿豫看文化歷史

    在我國,古代人民用來計時的器具有很多,大約在公元前476年到前222年間,在那個沒有電子產品和衛星定位的年代,古人們設計了很多的計時器,早期的計時工具,運用的是太陽的直射,在一天中,不同的時刻,太陽射在同一物體上的方向和影子的長短都會有所不同,古人們運用這個原理設計出了太陽鍾。

    中國古代最常見的計時器就是圭表,大約在公元前1300年到前1027年的時候,就有關於圭表的資訊,被記載在了殷商時期的甲骨文中。它又被稱為日晷或是日規,人們主要用它來區分不同的季節,它的表是一根直立在地上的標杆,有些也用石柱,而“圭”則是正北方向的一塊石板,在四個季節,因為陽光的直射現象,標杆在“圭”上影子的長短和方向都會有所不同,當陽光在正南方向時,標杆落在“圭”上的影子最長,這時冬天到了,影子最短時,則是夏天到了,這樣人們就能很容易的推算出四季的變化。他也是我國人民創造出的最古老、也是使用最多的一種方式。

    在日晷後,出現了一種運用水流來計時的方法——刻漏,又被稱作漏刻或者是漏壺,它最早被記載在周禮中,分為受水型和洩水型兩種,早期的多為洩水型,洩水型的主要部分包括格叉、關舌和漏箭,水面下降後,格叉以及關舌上升,隨著水面的下降,漏箭也下降,人們可以透過觀察漏箭上所刻的刻度線來區分時間,但最常見的為受水型,目前出土的刻漏是西漢時期的,都為受水型。隨著水面的上升,漏箭所指示的時間發生變化,提高了計時的精確度。在北宋時,刻漏風行整個中原地區。

    在書中有對另外一種用來計時的器具,即水運渾天儀的詳細描述,記載說該儀器是725年的時候人們透過改進張衡的設計而得,在此之前,有古代文獻提到在漢武帝時有人制造過渾天儀,但並未描述它的具體結構。這個結構能模擬天體運轉,依靠水力來運作,它也能表現日月變換。在這個水運渾天儀上還有兩個小木人,能夠自動撞鐘,為人們報時,可以說是中國最早出現的機器人,渾天儀的發明得到了人們極大的讚揚,展現了中國古代人民的智慧,李約瑟博士也曾提到——這個裝置是最早的時鐘。

    我國古代的大部分計時器具都是運用水力來帶動的,也有透過太陽的直射來計時的,但不管是陽光還是水都有著自己的侷限性,在陰雨天和晚上,沒有太陽的時候,人們就不能看日晷;而在冬天,水會結冰,依靠水力的計時方法便也不能用,所以,中國古代聰明的人類想了一個沒有侷限的方法,用沙子來計時,於是,便有了沙漏的出現。在另一本古書中記載了用沙子計時的方法,採用的是五輪的沙漏,為了防止出現沙子堵塞流沙孔的情況,周述學將其改為了六輪。在宋濂的送學士文集中有關於沙漏的具體的記載。這些計時的方法都是我們的先輩們智慧的結晶。他們運用生活中一些很常見的東西經過加工、改造後製作成為他們需要的物品,這就是古人們的聰明之處。

  • 2 # 倚劍醉客棧

    1.地支計時法

    古人把一晝夜分為十二個時辰,用十二地支名加上“時”字表示。即子時、丑時、寅時、卯時、辰時、巳時、午時、未時、申時、酉時、戌時、亥時。每一時辰相當於今天的兩個小時。子時就相當於現在的23點至1點,依此類推。

    2.十二時段計時法

    即把一晝夜分為十二個時段,每個時段等於現在的兩個小時。各時段的名稱是:夜半、雞鳴、平旦、日出、食時、隅中、日中、日呋、晡時、日入、黃昏、人定。夜半相當於子時,就是23點至1點,以此類推。

    3.更點計時法

    這種計時法出現較晚,專用於夜間計時。古人把一夜分為五個時辰,一個時辰即一更,一更相當於現在的兩個小時。一更是晚上7點至9點,二更是9點至11點……以此類推。三更半夜就是由此而來。古時為計時準確的需要,又把每一“更”劃分為五個“點”。

    還有日晷、漏刻、更夫打更,還有更高階的水運儀象臺。

  • 3 # 嵐水流殤

    古代人計時主要有這麼幾中方法。

    1.最簡單的就是看太陽,古人根據經驗可以根據太陽在天空的位置可以判斷大概的時間。

    2.根據影長,古人根據太陽照射物體在地面或其他平面的影子長短判斷時間,比如:日晷,渾天儀,測影臺等。

    3.普通百姓根據水漏,沙漏和燃香的時間判斷,所以有一柱香時間之類的詞語。

  • 4 # 歷史小壯丁

    我想你應該是想問平民老百姓怎麼計時吧。

    官家或大戶人家自由一些計時工具,沙漏,水漏,日晷,鐘鼓樓,燒香計時等。

    對於平民老百姓而言,計時相對困難一些。

    基本白天就是日出而出,日落而息。

    要具體到大體時辰,那就只能是靠影子,所以才有日上三竿的說法。

    到了晚間還有燒香計時的,再晚就是有專人打更的更夫,可以提醒老百姓時間。

    這裡說個題外話,打更只到五更天(凌晨3點多),凌晨5點多的六更天不打,因為鬼神活動的時間,怕驚擾到它們。而且一日之計在於晨,凌晨5點多,上到皇帝下到老百姓已經準備開工了。

  • 5 # 大風行進

    古代十二時辰

    【子時】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時辰的第一個時辰。(北京時間23時至01時)。

    【丑時】雞鳴,又名荒雞:十二時辰的第二個時辰。(北京時間01時至03時)。

    【寅時】平旦,又稱黎明、早晨、日旦等:時是夜與日的交替之際。(北京時間03時至05時)。

    【卯時】日出,又名日始、破曉、旭日等:指太陽剛剛露臉,冉冉初升的那段時間。(北京時間05時至07時)。

    【辰時】食時,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時也就是吃早飯時間,(北京時間07時至09時)。

    【巳時】隅中,又名日禺等:臨近中午的時候稱為隅中。(北京時間09 時至11時)。

    【午時】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北京時間11時至13時)。

    【未時】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陽偏西為日跌。(北京時間13時至15時)。

    【申時】哺時,又名日鋪、夕食等:(北京時間15食至17時)。

    【酉時】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為太陽落山的時候。(北京時間17是至19時)。

    【戌時】黃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時太陽已經落山,天將黑未黑。天地昏黃,萬物朦朧,故稱黃昏。(北京時間19時至21時)。

    【亥時】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時夜色已深,人們也已經停止活動,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靜。(北京時間21時至23時)。

    更,是古代人夜間用來計時的單位。 一夜分為五更,每更約等於一個時辰.

    晝夜時辰

    地球自轉一週為一晝夜,稱為“太陽日”,晝夜的形成即由此。其向陽之地面為晝

    ,背陽地面則為夜。春分以後,日照北半球漸多,因此北半球夜短晝長,南半球則相反

    ;秋分以後,日照南半球漸多,故北半球晝短夜長,南半球乃相反。

    晝夜的劃分方法

    中國傳統以十二個時辰來計算晝夜,以子,醜,寅,卯,辰,巳,午,申,酉,戌

    ,亥十二地支來表示,每時辰分為八刻,又區分為上四刻,下四刻。這樣,每個時辰相

    當於現代的兩個小時,如巳時相當於9時到11時。那時候,白天靠測量太陽的影子,夜晚

    用漏壺(計時工具)滴水測時。但這不是最早的測時法。在這以前,如下表的俗稱所反

    映的情況。表內的俗稱,是指十二時辰在古代的一種通俗叫法。這種俗稱,就是中國古

    人藉助一些自然特徵和生物特徵來計時的。“雞鳴”“人定”,藉助於半夜雞叫和人入

    夜睡覺的特徵。“食時”“晡時”,藉助吃飯時刻表示時間。古人一日兩餐,早飯在日

    出以後,隅中以前,所以稱這段時間為“食時”;晚飯在“日昳(太陽偏西)以後,日

    入以前,所以稱這段時間為“晡時”。其餘八個時間以太陽位置為主要特徵來命名的。

    由於季節的不同,具體的時間差竟達兩小時,因此後來被十二地支計時所替代。

    另外,中國古代還有報更(又叫打更)的計時法。把夜間分為五更:相當於現代的

    晚上7點到9點為一更,9點到11點為二更,午夜11點到1點為三更,凌晨1點到3點為四更,凌晨3點到5點為五更。

  • 6 # 鼠跡

    日晷計時

    古代人的其實工具主要是日晷。日晷最早是由希臘人發明的,很多人認為日晷是中國的專利,其實不然,西方很多國家古代也用日晷來計時。但是由於地理緯度都不一樣,為了準確的使指標倒影能夠表達時間,各個國家的日晷形態也不一樣。

    這種東西的原理很簡單,一個羅盤上每30度刻上一個時辰,也就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這12個時辰,中間立一根針,然後根據太陽在日晷表面上的倒影來確定現在的時辰,這時當時最靠譜的方法。但是有個缺陷,要是陰天沒有太陽,這個玩意兒就不起作用了

    燒香計時

    中國古代家庭有燒香計時,一炷香燒完是一個時辰,也就是兩個小時,因為香製作簡單,攜帶方便,因此用香計時逐漸在民間流行,開最典型的是晚間打更的的更夫,用香來確定時間,所以也叫更香,但顯然這些計時方法都不大靠譜。要是燒上一柱香,燒完之前沒有及時的換下一柱香,或者提前更換了下一柱香,那麼肯定會造成計時誤差,然而,這個計時誤差是不可避免的。

    科學計時

    人類開始真正靠譜的記時間,是從惠更斯發明鐘擺開始的。

    1582年,伽利略在義大利比薩大教堂裡聽牧師講道時,意外的發現天花板上有一個吊燈來回的擺動,儘管吊燈擺動的幅度越來越小,但是每一次擺動的週期時間都一樣,之後他又透過實驗探究發現了擺的等時性原理

    直到17世紀,荷蘭科學家惠更斯發明了鐘擺,惠更斯發現只有擺動角度比較小的情況下,擺的等時性原理才成立,之後又設計出了嚴格的擺鐘結構,後來惠更斯把重力擺引入到機械鐘上,發明了擺鐘其精確度高到每週只有一分鐘的誤差。

    從這之後,人類靠譜的計時才正式開始。

  • 7 # 戰鬥大黃蜂

    計時方法(記時方法)是因應安排工作、生活的需要而衍生出來的。記時方法包括日期規劃和時間規劃。日期規劃,就是編制行事曆明確日期;時間規劃,就是明確日內時間的描述方法。明確日內時間的描述方法,是編制行事曆的基石;同時編織行事曆的方式,同樣反作用於時間的規劃。本詞條主要討論時間規劃。 歷史上,中國古人的記時方法,主要有十六時辰制、十時辰制、百刻制、十二時辰制、以及隨佛教傳入的六十點法等。這裡說的“時辰”,指的是時段。

  • 8 # 愛古典的好娃娃

    在中國古代,為了能夠適應當時社會的經濟發展和日常生活的需求,人們發明了很多計時儀器,比如圭表、日晷、漏刻等。

    日晷作為最早的計時器之一,起源於圭表。圭表本身具備一定的計時功能,起著某種程度的地平式日晷的作用。

    漏刻是中國古代最重要的計時儀器之一。漏是指裝滿水的漏壺,刻是指一天的時間劃分單位。

    古人把一晝夜劃為十二個時辰,用十二地支命名,每個時辰兩小時。

    古人在把一晝夜劃分成12個時辰的同時,還把一晝夜分成均衡的一百刻。之所以把一晝夜分成一百刻,與古代的計時工具漏刻有關。古代計時,用銅壺滴漏法,“刻”指的就是滴漏桶上的刻痕。一晝夜滴完一桶,劃分為一百刻。

    這一做法可能起源於商代。漢時曾把它改造為120刻,南朝梁改為96刻、108刻,幾經反覆,直至明末歐洲天文學知識傳入才又提出對96刻的改革,清初將其定為正式的制度。這樣一來,就變成每小時4刻,每刻相當於現在的15分鐘。

    古代計時裝置諸如沙漏、日晷等均不能在原理上保持精確。直到伽利略發現了擺的等時性,惠更斯將這個規律運用於計時器,製成了世界上第一架計時擺鐘,人類才進入一個新的計時時代。

    古代受科技水平和計時手段的限制,把一夜分成五個時段,用鼓打更報時,每個時段被稱為“更”,每“更”為現今的兩小時。一更是19點至21點,二更是21點至23點……依此類推。所以叫做五更、五鼓,或稱五夜。

    立表下漏:設定日晷﹑漏刻以計時。立表,古代計時方法之一,在陽光下豎立木樁,觀察它的影子以測定時間。後以“立表”為嚴明軍紀之典。漏,漏壺中的水下滴以標記時刻。

    在茹毛飲血的時代,人們的時間觀念是非常淡薄的,基本上處於“睡覺睡到自然醒”的狀態,醒了就去勞動,餓了就吃,活的真是瀟灑自如,後來人們發現雞叫的時候,正好差不多天亮了,於是以此為鬧鐘。

    古代有種叫做“火鍾”的計時工具,就是古人用燃香來計算時間。如讀書讀了一支香,做工做了兩支香。或是點燃一盤香,看燒了多少,便知過了多少時間。有的人在香的某個位置拴上一根紗線,線的一端繫上一個銅球,球下面放一個銅盤,當香火燒斷紗線,銅球便落入盤中,叮噹作響。這便是古人用的“鬧鐘”,和現在的鬧鐘相比,實在是有些土氣,不過對那時的人來說已經是非常有趣了。

    古人曾經發明過一種帶有簡單音響報時裝置的“漏壺”。它的受水壺上分別有龍、虎、雀、龜的造象,在其木箭上相當於每個時辰標誌的地位可能有一撥牙,到時候能撥動有關的機械結構,使朱雀塑像吐出一個珠子,擊響銅盤而報告時間。這種機械不但報時準確,作為玩具也是妙趣橫生。

    其實這還不算什麼。到了公元1360年的時候,詹希元創制了“五輪沙漏”,這種計時工具具備了機械性的時鐘結構,堪稱後世機械鐘錶的先祖。此外,他還巧妙地添加了一個機械撥動裝置,以帶動兩個站在五輪沙漏上擊鼓報時的木人。每到整點或一刻,兩個木人便會自行出來,擊鼓報告時刻。不過明朝之後,中國的科學技術開始下滑,古人也沒有製作出更先進的計時工具。清朝皇宮裡流行的鐘表是西方傳教士帶到中國的,中國人開始用起了西洋鍾。

  • 9 # 關注岐哥不迷路

    人類最早使用的計時儀器是利用太陽的射影長短和方向來判斷時間的。前者稱為圭表,用來測量日中時間、定四季和辨方位;後者稱為日晷,用來測量時間。二者統稱為太陽鍾。公元前1300~前1027年,中國殷商時期的甲骨文,已有使用圭表的記載。圭表等太陽鍾在陰天或夜間就失去效用。為此人們又發明了漏壺和沙漏、油燈鍾和蠟燭鍾等計時儀器。

    漏壺,又稱刻漏,主要有洩水型和受水型兩類。早期的刻漏多為洩水型。水從漏壺底部側面流洩,格叉和關舌又上升,使浮在漏壺水面上的漏箭隨水面下降,由漏箭上的刻度指示時間。後來創造出受水型,水從漏壺以恆定的流量注入受水壺,浮在受水壺水面上的漏箭隨水面上升指示時間,提高了計時精度。刻漏的最早記載見於《周禮》。

    因刻漏冬天水易結冰,故有改用流沙驅動的。《明史·天文志》載明初詹希元創造了“五輪沙漏”。後來周述學加大了流沙孔,以防堵塞,改用六個輪子。宋濂(1310~1381)著《宋學士文集》記載了沙漏結構,有零件尺寸和減速齒輪各輪齒數,並說第五輪的軸梢沒有齒,而裝有指示時間的測景盤。

    幾乎與沙漏同時出現了油燈鍾和蠟燭鍾。油燈鍾是把時間刻度標在盛油的玻璃器皿側面,油的水平線因燃燒消耗而下降,據此可看出時間的流逝。蠟燭鍾是將時間刻度標在蠟燭的側面。蠟燭燃燒後逐漸縮短,據此可指示出時間。油燈鍾和蠟燭鍾統稱為火鍾。

  • 10 # 蛋蛋的鄉愁

    首先我們來看古代計算時間的依據:

    古人最早是依據太陽月亮的升落來作為時間流逝的依據也就是計算時間依據的,因為太陽週而復始的東昇西落,構成了最基本的時間觀念:“天”。而月亮的升落構成了“夜”。一天一夜正好利用十二地支進行劃分。

    其次,我們來看古人對時間的劃分和確定:

    中國古人按照傳統的十二地支來劃分時間。把一天一夜(即今天的24小時)劃分為與十二地支相對應的十二個等份,也就是我們所熟知的十二個時辰。分別為: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每個時辰相當於今天的兩個小時。每個時辰又分為上四刻,下四刻,這樣算來“一刻”也就等於現在的15分鐘,今天我們常用“一刻鐘”來代表15分鐘,就是這麼來的。

    第三,我們看古代計算時間的具體方法:

    1、日晷

    日晷又稱為日規,是利用太陽光的投影來判斷和計算時間。日晷由一個畫有時間刻度的晷盤和中央的一根晷針組成,隨著太陽方位的變化,晷針在晷盤上的投影便指向不同的時間刻度。這個在現代看來並不精準的計時方法,在落後的古代卻沿用了幾千年。這是透過利用太陽光線所採用的計時方法,那麼如果是陰天或雨天沒有太陽光怎麼辦呢?於是古人又發明了另一種計算時間的方式。

    2、漏刻

    漏刻又分為沙漏和水漏。顧名思義,水漏是利用水流的均衡性原理,在特製的水漏壺裡盛滿水,透過觀察漏壺上的時間刻度來判斷時間。由於漏刻計時方式不受天氣的影響,在古代的中國民間被廣泛而長期地使用。但是在北方寒冷的冬天,水容易結冰,因此古人用流沙取代水而發明出了沙漏,原理與水漏一樣,因此水漏與沙漏統稱為漏刻。

    3、渾天儀

    相比於日晷和漏刻,渾天儀的科技含量明顯要高出許多。《晉書·天文志》、《新唐書·天文志》中都曾提到渾天儀的基本結構及計時原理。中國古代的這一計時發明比西方1370年出現的威克鍾早了600多年,不得不佩服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但由於渾天儀的構造及製作相對複雜,因此通常只用於皇室宮廷,而並未在民間普及。

    4、香篆鍾

    在電視劇《狄仁傑斷案傳奇》中提到過唐代用於計時的香篆鍾。其構造和原理是製作一個梅花形的盤子,裡面設定五瓣梅花,分別在每瓣梅花上繞一圈盤香,根據香的燃燒程度來計算時間。

    以上就是我所知的古人計算時間的依據和方法,希望可以幫助到你。

  • 11 # 風趣歷史

    古代十二時辰

    【子時】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時辰的第一個時辰。(北京時間23時至01時)。

    【丑時】雞鳴,又名荒雞:十二時辰的第二個時辰。(北京時間01時至03時)。

    【寅時】平旦,又稱黎明、早晨、日旦等:時是夜與日的交替之際。(北京時間03時至05時)。

    【卯時】日出,又名日始、破曉、旭日等:指太陽剛剛露臉,冉冉初升的那段時間。(北京時間05時至07時)。

    【辰時】食時,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時也就是吃早飯時間,(北京時間07時至09時)。

    【巳時】隅中,又名日禺等:臨近中午的時候稱為隅中。(北京時間09 時至11時)。

    【午時】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北京時間11時至13時)。

    【未時】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陽偏西為日跌。(北京時間13時至15時)。

    【申時】哺時,又名日鋪、夕食等:(北京時間15食至17時)。

    【酉時】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為太陽落山的時候。(北京時間17是至19時)。

    【戌時】黃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時太陽已經落山,天將黑未黑。天地昏黃,萬物朦朧,故稱黃昏。(北京時間19時至21時)。

    【亥時】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時夜色已深,人們也已經停止活動,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靜。(北京時間21時至23時)。

    更,是古代人夜間用來計時的單位。 一夜分為五更,每更約等於一個時辰.

    晝夜時辰

    地球自轉一週為一晝夜,稱為“太陽日”,晝夜的形成即由此。其向陽之地面為晝

    ,背陽地面則為夜。春分以後,日照北半球漸多,因此北半球夜短晝長,南半球則相反

    ;秋分以後,日照南半球漸多,故北半球晝短夜長,南半球乃相反。

    晝夜的劃分方法

    中國傳統以十二個時辰來計算晝夜,以子,醜,寅,卯,辰,巳,午,申,酉,戌

    ,亥十二地支來表示,每時辰分為八刻,又區分為上四刻,下四刻。這樣,每個時辰相

    當於現代的兩個小時,如巳時相當於9時到11時。那時候,白天靠測量太陽的影子,夜晚

    用漏壺(計時工具)滴水測時。但這不是最早的測時法。在這以前,如下表的俗稱所反

    映的情況。表內的俗稱,是指十二時辰在古代的一種通俗叫法。這種俗稱,就是中國古

    人藉助一些自然特徵和生物特徵來計時的。“雞鳴”“人定”,藉助於半夜雞叫和人入

    夜睡覺的特徵。“食時”“晡時”,藉助吃飯時刻表示時間。古人一日兩餐,早飯在日

    出以後,隅中以前,所以稱這段時間為“食時”;晚飯在“日昳(太陽偏西)以後,日

    入以前,所以稱這段時間為“晡時”。其餘八個時間以太陽位置為主要特徵來命名的。

    由於季節的不同,具體的時間差竟達兩小時,因此後來被十二地支計時所替代。

    另外,中國古代還有報更(又叫打更)的計時法。把夜間分為五更:相當於現代的

    晚上7點到9點為一更,9點到11點為二更,午夜11點到1點為三更,凌晨1點到3點為四更

    ,凌晨3點到5點為五更。

  • 12 # 路人小丁

    我是從影視劇裡面所瞭解到的。一個就是看太陽。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這大概是古代大多數人計時的方法。還有漏刻和燃香。說起香可能大家不是很熟悉,但說起一炷香的時間,我們可是經常在電視裡面看到,往往大多數比賽都以一炷香燃完計時,這個燃香也是古人常用的計時方法。還有就是一盞茶和打更等,很多計時的方法。

  • 13 # 別山居士

    古代把一天分為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時,開始用日晷,日晷計時遇上陰天就計不了,改用沙露計時,後又改用焚香來計時。也用過滴水計時。古人很聰明,把香做成一柱香剛好一個時辰燒完,香和水桶上刻上標記,燒完或漏完到刻度時為一刻,一個時辰分三刻,一刻分四小刻,所以有上四刻、中四刻,下四刻之分。

  • 14 # Zhang說歷史

    主要使用圭表、日晷、漏刻等方式計時。圭表是依靠日影長度來計時的工具;日晷由一根晷針和一個刻有刻線的晷盤組成,以光的投影來判斷時刻;漏刻就是利用水流的均衡性原理,在壺裡盛水,透過觀察壺上刻有時間的標尺位置來判斷時間。

    人們最初使用的是一種叫“圭表”的計時器,它是一種依靠計算日影長度來計時的工具。所謂“圭表”由兩部分組成:直立在地面測日影的標杆或石柱叫做表,南北放置測量表影的刻板叫做圭。時間又被稱為“光陰”,意即太陽在地上留下的陰影,光陰一詞就和圭表有關係。在圭表的基礎上,人們又發明了“日晷”,還是以光的投影來判斷時刻。日晷由一根晷針和一個刻有刻線的晷盤組成。當太陽的方位變動時,晷針在晷盤的投影所指的方向也不一樣。古人根據長期的觀察,確立了十二個時辰所對應的日影方位並以此來判斷時間。比如“午時三刻”指的其實就是日晷盤午時位置的第三個刻度。

    圭表和日晷都是利用太陽來計時的方法。但碰到陰雨天如何計時呢?古人發明了“漏刻”的方法。“漏刻”就是利用水流的均衡性原理,在壺裡盛水,透過觀察壺上刻有時間的標尺(叫刻箭)位置來判斷時間。“漏刻”的方式由於不受天氣和氣候的影響,在中國民間長期被廣泛使用。機械動力的計時器在中國古代也是存在的。宋代蘇頌在張衡發明的水運渾天儀的基礎上改造完成的水運儀象臺可以準確報時,並顯示十二個時辰。

    除此外,還有香篆、油燈鍾、蠟燭鍾、沙鍾等計時工具。17世紀後,西方更為精密的鐘表傳入,人們逐漸放棄了原有的計時工具。在計時方法上,古人採用百刻制的方式,即將一晝夜均分為一百刻,一刻約等於14.4分。隋唐時期發明了十二時辰計時。西方鐘錶傳入中國後,為適應24小時計時的方法,百刻制改為96刻制;一個時辰兩個小時,一個小時四刻。

    在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 15 # 歷史酷

    古代人可以用“圭表”、“時辰”、“香鍾”、“沙漏”、“火計時”、“燭光計時”等方法來看時間。

    1、圭表。圭表直立於平地上測日影的標杆和石柱,叫做表;正南正北方向平放的測定表影長度的刻板,叫做圭。當太陽照著表的時候,圭上出現了表的影子,根據影子的方向和長度,就能讀出時間。

    2、時辰。把一晝夜平分為十二段,每段叫做一個時辰,合現在的兩小時。十二個時辰分別以地支為名稱,從半夜起算,半夜十一點到一點是子時,中午十一點到一點是午時。

    3、香鍾。是一種更為方便的火鍾,它以特製的模子製成盤香,盤香粗細均勻,燃燒時間與其長短成正比,即燃燒時間越長,剩餘的盤香越少,在盤香上記上刻度,就可以知道相變的時辰。也有具有鬧鐘作用的香鍾,當香火燒到一固定刻度時,上掛之重物落下撞擊金屬器皿,發出響聲,提醒此時辦事的人,起到鬧鐘作用。燃香計時(香鍾)因為價格便宜,方便實用,在古代民間是比較流行的。

  • 16 # 赫赫講故事

    日晷、蠟燭鍾、水鍾、沙漏

    圭表、各種日晷、以滴水多寡來計時的各種水鍾,還有沙鍾、火鍾、蠟燭鍾、輥彈漏刻千章銅漏、延佑滴漏、龍舟香漏、火龍出水、赤道式日晷、赤道經緯儀、渾儀等 圭表 圭表是我國最古老的一種計時器,古代典籍《周禮》中就有關於使用土圭的記載,可見圭表的歷史相當久遠。圭表是利用太陽射影的長短來判斷時間的。它由兩部分組成,一是直立於平地上的測日影的標杆或石柱,叫做表;一為正南正北方向平放的測定表影長度的刻板,叫做圭。既然日影可以用長度單位計量,那麼光陰之“陰”,及時間的長短,,用“分”、“寸”表達就順理成章了。 日晷 日晷也是透過觀測日影計時的儀器,主要是根據日影的位置以確定當時的時辰或刻數。從出土文物來看,漢以前已使用日晷,在機械鐘錶傳入中國之前,日晷一直是通常使用的計時器。日晷的主要部件是由一根晷針和刻有刻線的晷面組成,隨著太陽在天空執行,晷針的投影像鐘錶的指標一樣在晷面上移動,就可以指示時辰。 漏刻 圭表和漏刻都是用太陽的影子計算時間的,然而遇到了陰雨天或黑夜便失去作用了,於是一種白天黑夜都能計時的水鍾便應運而生,這就是漏刻。漏,是指漏壺;刻,是指刻箭。箭,則是標有時間刻度的標尺。漏刻是以壺盛水,利用水均衡滴漏原理,觀測壺中刻箭上顯示的資料來計算時間。作為計時器,漏刻的使用比日晷更為普遍。

  • 17 # 讀歷史故事受益一生

    古代計時方法,可能更久遠一些的,並非十二時辰。又資料記載的是先秦時代就有“十個時辰”的說法。十二個時辰,比較準確的應該是到了春秋戰國以後,

    特別秦漢時期,干支系統全面的紀年紀月紀日以後,十二時辰說應更為明確。宋以後,又把每個時辰一分為二,稱“初,正”,所以十二時辰實際上已經演變為二十四時辰了。

    十二時辰是平均分割時間的,就是每天平均分為12個時辰,每個時辰接近現在的2個小時。不多,這套十二時辰計時傳到日本後,在早期,演變出了一套晝夜各六個時辰計時,並且晝夜時辰長短不齊。

    現在熟悉不過的24個小時制,是平均劃分時間的,不管是凌晨1點到2點這個1個小時,還是下午5點到6點這1個小時,時長是一樣的。

    也不管是冬天還是夏天,每天24小時長度也是一樣的,這種“平均太陽時”也被叫做“定時法”。但在江戶時代,大概是從17世紀初到19世紀末這近300年時間,人們並沒有使用24小時制。他們將一天分為白晝6個時辰,和黑夜6個時辰。白晝和黑夜則是以每天日出日落時間點來區隔。

    處在北半球的日本,晝夜長短並不相等,並且還要隨季節發生變化,夏天晝長夜短,冬季晝短夜長。

    所以這個時辰長度也是變化著的。為了能夠準確顯示當時這種計時方法,早期的鐘表,是透過改變擒縱系統的擺頻來調整晝夜時辰長度的差異。早期的鐘表,有些配備單平衡擺,有些是雙平衡擺,可以自動切換速率運作,來顯示一天不同時長的時辰。

  • 18 # 叫我易涵

    日晷計時

    電視劇長安十二時辰每一集的開頭顯示的就是一個日晷。

    從頭上可以看到,中間字比較大的一圈,分成了十二個時辰,分別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午亥。這十二個時辰分別對應的時間是:

    一個時辰,對應現在的兩個小時。

    其他的計時方式還有圭表、沙漏、香(一炷香、兩炷香)、火鬧鐘等。

    如果粗略計算的話,最簡單的就是看太陽,不同的時刻,太陽在天空中的方位也是不一樣的,照到物體,投射的影子的方位也可以用來粗略的判斷時間。

    除了《長安十二時辰》中,出現的計時工具外,在電視劇《漢武大帝》中,出現過一個有意思的片段,漢武帝外出尋親,太后率領百官在朝殿上等皇帝,東方朔投機取巧,把沙漏留下來的沙子藏到褲襠裡,又倒回沙漏中去,機智的把一個時辰拖到了三個時辰,等到漢武帝回朝。

  • 19 # 盛達溫室科技大棚骨架

    在古代,人們把太陽昇起和落下的一個週期算作一天,再把一天分為十二個時辰——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時辰被稱為“大時”,每個時辰相當於兩個小時.最初,人們主要依靠太陽的方位變化來判斷時間.後來,人們透過長期的實踐與觀察,發現了陽光下物體影子的變化規律:一天當中,早晨和傍晚時的影子最長,正午時的影子最短,並且影子的方位會隨著太陽的移動而變化.根據這個變化規律,人們發明製作了“日晷”用來計算每天的時間.但是,這種計時方法如果遇上陰天下雨等沒有太陽的時候就不行了,因此,古代用來計時的儀器與方法有很多.例如:在周朝時期就已經出現的漏壺計時,就是利用水從銅壺的小孔中慢慢滴漏,使壺中標有刻度的立杆逐漸顯示出刻度,就能瞭解時辰了.另外,還有一種用來計短時的方法——燃香計時,也是一種常用的計時方法.但是,這些方法不僅使用起來很麻煩,而且這些計時的儀器都很笨重,所以,直到發明了鐘錶,人們才能方便的計時.在周朝時期發明的漏壺,到了春秋時期已經成為一種普遍使用的計時儀器了.但是隨著朝代的更迭、歷史的發展,漏壺的製作方法和計時的準確性也在逐漸提高.東漢時期的張衡製作了一種二級漏壺,使漏壺計時更加精確,還提高了使用漏壺計時的穩定性.日晷的構造雖然簡單,但卻可以依據日影的變化來計算一天的時間,使計時變得更簡便.後來人們還發現,在一年當中日影的長度也在有規律的變化,根據這個變化規律,發明製作了“圭表”,用來記錄一年的時間.同時,人們把一年當中正午時日影最長的那天定為“冬至”,日影最短的那天為“夏至”,日影居中的兩天分別是“春分”和“秋分”.在我國傳統計時儀器的行列中,有一個早已失傳的古代計時儀器——碑漏.這種計時儀器曾在唐、宋、金、元這四個時期使用過,後來就失傳了.現在,在北京的鼓樓,出現了一個仿造的古代計時儀器“碑漏”,可以幫助我們從一個側面瞭解這種儀器的計時方法.碑漏內部有12根之字形排列的銅管,從頂端投下的銅球沿著管道落下來,撞到底座的銅鐃上發聲,就算是報時了

  • 20 # 剛得了唄

    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個時辰

    (也是十二個生肖),一個時辰是現在的兩個小時。

    不同的年代有不同的計時器,古代的計時器很笨拙。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懷孕後,對畸形兒的恐懼心理你有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