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張醫生說
-
2 # 壹重山
是會在治療中發掘出來更多原來無知的名詞、概念,讓本來混亂得大腦成為漿糊泡沫一樣堵死,反而轉化成為軀體難受症狀,其實真正的精神病患者很快樂,我們所見多數是神經衰弱,還是那套老方法:如果腿腳健康,請在陽光下疾行,從每天十分鐘開始,擁抱你們。
-
3 # 謙虛的小蘋果
個人認為有幾種情況:1、心理恐懼,也許患者知道自己恐懼的原因。比方說這人可能是做過一些錯事貪汙受賄、殺人放火、強健搶劫、詐騙……也許是心理過不去自己這道坎兒,也有可能是已經被人發現了,甚至被勒索……痛苦的是這些事情卻無法跟任何人坦白、訴說。2、沒錢,因為一般心理治療價格都不低。想治卻沒錢。3、難言之隱,無法告之家人,自己可能也沒錢治(跟第二點一樣)越想越怕,自己先要崩潰了,卻還是不敢去醫院。以上純屬個人觀點,甚至是參照電視劇情節聯想出的答案,請不要一一對照,以免無辜人士受到影響和傷害。
-
4 # 杜增民
長期患有嚴重的精神,心理疾病,飽受痛苦的折磨,既不想看大夫,也不去心理諮詢,這一小部分是故意隱瞞病情,害怕遭人岐視,而大部分是偏執,根本就不承認自已有病,當然就不需要治療,就是這兩種心態。軀體發生各種疾病,是有形的疾病,需要治療是共識。而精神心理疾病,是無形的病,能吃能勞動,就是思維行為怪異,人們容易誤解,對患者產生不同看法。象抑鬱症,輕者行為懶惰渙散,重者自殘?殘他。還有些人妒他人好,散佈謠言,無端傷害鄰里,自找痛苦,人們認為他是"瞎心眼",實際是心理障礙。若發現周圍有明顯精神障礙的患者,就要積極鼓勵就醫,免得產生過激行為,傷害無辜。只要人人關心愛護並開導他們,變消極為積極,我們的社會會更加和諧。
-
5 # 湖哥湖鮮
凡是有這類疾病患者是不承認自己是精神有問題的,因為他怕別人歧視他,感覺會被別人不接受,所以他也不願意去看醫生
-
6 # 幸福的晴天27
嚴重精神病,有的傷人,自殺行為,是一種病態心理,他是沒自知力,他根本不知道他現在的狀態,所以沒有主動求醫的慾望,一般要強制性送去治療。
-
7 # ROSE
瞭解精神病嗎?瞭解抑鬱症嗎?瞭解精神分裂嗎?
所有的精神疾病都是有根源的,但是原因,卻很有可能是施虐者一個小小的舉動,精神疾病在不發作的時候是正常人,發作的時候,你不知道他忍了多久!他們的痛苦不是常人能夠理解的。
只要不要對這些人有偏見,不要認為他出現的症狀是不可接受的,很多人,不要詆譭不要貶低,給予他們溫暖,不要讓他們在人性的寒冷中再瑟瑟發抖,直至完全喪失了作為人的意識,完全陷入讓任何人都不能理解的狀態,無可挽回,就好。
-
8 # 趙娟花
對生活失去了希望,對一切失去了興趣。再不相信任何人能救好自己。有的人意識清楚,一些人腦子是混亂的。總之他們都很可憐[泣不成聲]
-
9 # 光的能量
是因為無數次掀杆而起,無數次失敗告終,無數次的無數藥片和滴液,身心俱疲,在去也八九不離十,長期的藥傷肝傷腎又傷錢,就只能挨著,還能扛就這往前走著…
-
10 # 學習點滴
一這類人一般沒什麼錢,而這類人一般沒什麼時間,三看了大夫也白搭,還讓眾人都覺得自己有病,這樣不好,即使真有心理病,也不想讓別人知道,因為別人知道了並不會同情你,就連你最親近的人都會以為你腦子有問題,搞得不好,你處物件都成問題。四這類人患此病,就是不太喜歡接觸更多人,喜歡一個人窩著,易疲勞,別人很難走進他們心裡,所以他們往往不會主動尋求幫助,任何一些額外的事情他們都會覺得麻煩,因為腦子管不過來。
-
11 # 鹽城心理醫生張懷禮
第一種情況,不知道自己有問題。
由於知識的侷限性,病情的嚴重性,患者失去了對自己病情的判斷能力。重性精神障礙,如精神分裂症、偏執性精神障礙、雙相障礙發作期患者,失去了疾病的自知力,不知道自己已經患病,當然不會主動求醫,即使家長或身邊同事親友提醒和建議,也不認為自己有問題。
第二種情況,不承認是自己有問題。這種患者雖然深受焦慮、恐懼、害怕、憂鬱、失眠等精神心理問題折磨,為此痛苦不堪,但是由於人格缺陷,認知水平較低,歸因出現問題,認為自己的問題,都是別人造成的,要麼認為是他人不友好,要麼認為是競爭不公平,或者是有人故意找茬,責任都是別人的,自己沒有一點問題,這種人也不會主動求醫,對不滿意的人或環境心懷埋怨、不滿、憤恨,甚中暗中反擊。
第三情況:知道自己有問題但不敢求醫。患者雖然知道的精神狀態、心理環境出現問題,出於自我保護的需要,害怕世俗偏見,擔心被別人知道了,看不起自己,影響到人際關係和自己的工作,擔心去看精神科或心理諮詢師,會被別人視為腦子有問題,擔心因此丟了工作,或是影響了學習,或是失去戀愛物件,而不敢主動求醫,自己在痛苦和糾結中苦熬,一拖再拖,雖然自己也在想辦法,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但是害怕在醫院的管理系統中留下痕跡,逃避看醫生。
小結:深受心理疾病、精神障礙痛苦折磨,而從不主動求醫求助的現象,需要引起重視。早診治,早康復,才能早日擺脫痛苦。一拖再扡,不僅徒增痛苦,也會錯過某些疾病早期治療的良機,給後期康復增加難度。
如果你發現身邊有這樣的患者,可以謹慎向他的家人、患者,友善地提出就醫建議,從理解、關心和支援的角度,去幫助患者認識及早診治的重要性,引導這類患者即時就診。如果發現患者有危害自身或他人生命或財產安全的危險線索,須即時向公安、衛健部門報告,將危機化解在萌芽狀態,無論對自己、患者和社會,都是一件好事!
-
12 # 清明視界
他們的世界觀和世界通行標準不一樣,不覺得自己有病,在自己的世界裡挺舒服,不希望被打破,自得其樂。
只要沒有暴力傾向,尊重他們的選擇!
因為別樣的人生,教會更多的人珍惜生命!
-
13 # 雁過無痕2020
心理問題是當前非常嚴重的一個社會現象,尤其是在孩子中越來越多,讓人痛心疾首。多少人痛苦到絕望,多少家庭瀕臨崩潰,而大多數人還矇在鼓裡,不知道真相和出路,真是太可怕了!
我想告訴大家的是,所有所謂的心理問題,無論什麼型別,無論有多嚴重,無論症狀多麼複雜,其實根本都不存在。這些所謂心理疾病為什麼很難治癒?是因為我們一直在解決一個本身並不存在的問題,這怎麼可能解決呢?這樣做的結果,只會造成更多更嚴重的問題。道理一說都明白,所有負面情緒本來就是所有人都有的正常情緒,就像呼吸一樣。大家如果非要去解決的話,只能把生命解決掉,這就是很多人最終選擇走向絕路的原因。一般的人遇到負面情緒很快就放下了,但我們不行,非要解決它,哪怕魚死網破,結果越來越嚴重。殊不知,不去解決問題,轉而放下問題就不需要解決的。無論生活中多麼艱難,沒有什麼放不下的。人生就是一場戲,何苦這麼認真,何苦與自己過不去。
我要告訴大家,選擇結束生命是一個極其錯誤的選擇。結束生命這並不是痛苦的結束,而恰恰是另一個沒有盡頭的無盡痛苦的開始。生命永遠不會結束,每一段生命都有它的意義。
言歸正傳,這些所謂心理問題的本質和真相又是什麼呢?如果如果我們弄明白了這個,所有所謂心理問題都會迎刃而解。因為實際上它本身並不存在,當然也就沒什麼要解決的。
有人說,怎麼會不存在呢?我們內心煎熬的痛苦多麼真實,我們現實面臨的問題實實在在,我們就是睡不著覺,我們身上的症狀和疾病也是真實的,我的人生就是看不到任何希望等等不一而足,這些痛苦就是明明存在啊?說不存在不是自欺欺人嗎?
是的,對你來說,一切都是那麼真實。我想說的是,這些所謂真實情況都只是結果而已,並非原因,也只是表面現象,並非本質。它們並非一成不變。我們要解決這些所謂心理問題,必須從根源上入手。大家無論透過心理諮詢還是藥物治療,都是在用現象解決現象,用問題解決問題。不但解決不了問題,還會不斷加重問題。
所有的心理問題,無論什麼樣的負面情緒,都會表現為自己無法控制自己的頭腦思維,想個不停,吃不下,睡不著,身心疲憊,就想去想明白,結果越想越多,惡性迴圈,無法控制,直至崩潰。這是因為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的能量會逐漸被耗盡,就越來越失去了對自己思維的控制能力,最後甚至連自己的生命都打算放棄,那是低能量狀態的幻想。在那種能量狀態下,就是一個芝麻都變作一座大山把自己壓垮。
這種情況下,唯有提升能量才能改變。這個能量,不光是吃飯和休息,更重要的是停止負能量(負面思維)的侵蝕,不斷提升正能量。就是必須打破惡性迴圈,停止思考(你是永遠想不完,也永遠想不出結果的),並轉向正向思維,積聚能量。有了則正能量,就能掌控自己的思維,掌控自己生命的一切。有了正能量,過去那些困擾你的問題就由西瓜變成了芝麻。
那麼,如何停止頭腦思維呢?我們就是控制不住想啊!其實,控制不了頭腦就是因為負能量(表現為所有負面情緒)太強大了,我們被負能量所控制了。由於不同人負能量所表現的負面情緒不一樣,也就有了各種所謂心理問題的病名,其實本質上都是一樣的。
只要抓住了本質,所有所謂心理問題自然就不存在了,也根本就不需要去解決,因為沒有什麼需要解決的。無論你是什麼情況,無論有多嚴重,無論現實問題多麼真實和難以解決,無論軀體上有任何嚴重,哪怕得了絕症,根源都只有一個,解決辦法也只有一個。找到了根源,人生中一切問題都是肥皂泡。
根源是什麼呢?根源在於錯誤的三觀,追求了錯誤的價值。當前,可以說世界上99%的人追求的是錯誤的。追求物質,各種慾望,色情,不孝,不珍惜生命,只知道索取而不知道人生的意義是奉獻而非索取、壓力大(非要追求一個特定的目標或要求)。由於這些錯誤的三觀,導致我們心裡每一個念頭、所說、所行都是衝著慾望和索取去的。大家每一個負面情緒後面都一定有一個慾望。還有很多家長自己還把這些錯誤觀念強加給孩子,自己把孩子害了還怨天尤人,還埋怨孩子。我們所有的慾望和負面情緒都是負能量,都會不斷糾纏與放大,最終正能量越來越少,甚至發展到我們以負能量為榮,以正能量為恥。這不就是現在社會的普遍現象嗎?為什麼大多數人活得很痛苦?這就是總根源。每個人表現不一樣,有的身體得病,有人心理得病,有人遭受挫折或災難等等。
你活在夢境裡,唯有醒來。誰能把夢境解決了?醒來就是,有啥好解決的?
要想解決這個問題,首先必須要明白自己錯在哪了,要明白沒有誰在懲罰你,都是比自己的錯。宇宙是最公平的,如果你錯了還能快樂,那才真是沒天理了。其實,外面誰都沒有錯,都是你自己的錯,不要怨天尤人,只能反省自己。什麼原生家庭理論,根本不存在,都是害人的理論。自己的命運是自己做主,不要給自己找任何理由和藉口。不要以為是家庭環境原因、是別人欺負你你害你、是人際關係緊張、沒有錢、壓力大、身體疾病等等一切現實問題造成的。錯了,這些問題也都是現象,都是錯誤三觀的結果,和你的心理問題一樣都是同一根源的結果,都是表象,都有一個共同的錯誤的根。即便這些問題被解決,你的心理問題照樣存在,而且還會出現更大的問題來提醒你。
每一個痛苦,都是來提醒你錯了,讓你趕快回頭。一旦回頭,痛苦就失去了存在價值。苦海無邊,回頭是岸。你一天不回頭,痛苦就會如影隨形。每一個痛苦的背後,都有一個執著,都有一個慾望。唯有放下執著,放下慾望。過去的已經過去,一切都是咎由自取,沒有人傷害過你,也沒有人能夠傷害到你,坦然接受自己當前面對的一切,這是自己過去所做的果實,已經無法改變。我們現在能做的就是知錯改錯,從當下開始保持正能量的心念、語言、和行為,不再傳播和釋負能量,包括家裡和網際網路上,從身邊做起,從小事做起,從家務做起,幫助他人,奉獻自己,放下自私自利,放下慾望,放下物慾執著,孝敬父母,愛惜所有生命,敬畏自然,這些本來就是人生的真諦,迴歸人的本性,這些正能量越來越多,你的未來自然就會改變,幸福快樂就已經上路了。哪裡還會有什麼心理問題?哪裡還有什麼人生問題需要解決?哪裡還有痛苦?哪裡還有不平?
還有,孩子有問題的父母,求您放過孩子,放下孩子,不要管的太多,還孩子自由,別給孩子過多壓力。網際網路一代,少接觸電子遊戲和色情網站等成癮東西,也別再用藥物殘害孩子了!!!
認為自己存在所謂心理問題,並想辦法去解決它,是所有痛苦的真正原因和開始,隨著解決的過程,痛苦越來越大。這就是正常人與所謂心理疾病的人的根本區別。
很多人都說放不下,沒有什麼是放不下的,人死的時候都的放下,沒有誰能把它帶走。不放下就得繼續揹著,繼續痛苦,沒有選擇,也沒人能幫你放下。放下的唯一方法就是接納,接納別人和自己經歷的一切,接納一切可能的發生!
-
14 # 蝸牛心理學
不去是給自己留下希望,去了治不好更絕望。
另外這類人對精神病醫院不太瞭解,不敢貿然前往,因為怕去了之後對自己用危險的方法治療。
抑鬱患者最大的特點就是不敢嘗試新事物,不敢去陌生的環境。這是最主要的。
天知道去了精神病醫院會給你帶來什麼痛苦。所以如果自己感覺還可以能不去就不去。去了也許更糟糕。
-
15 # 唯愛守癌
折磨自己又折磨家人,目前生活中有很多這樣的人,外表看不出來,只是對家人會造成很不好的影響,為了自己的健康,還是要去治療,畢竟生活是要持續下去的。
-
16 # 腦康王主任
1、患者會喪失自知力,不能早發現症狀
大部分患者患病後都會喪失自知能力,而且不會認為自己患上了病,早期發病很難被發現,並且多數患者會拒絕治療。
2、患者會有病恥感,不願就醫,自我判斷加重病情
在我們這個社會中很多人還是存在偏見和歧視,很多患者都不敢告訴家人、朋友和同事,因為他們害怕家人擔心,又或者不理解他們,他們更害怕同事和朋友嘲笑他們,而且當患者家屬發現了症狀也會羞於就醫,而自我判斷病情,沒有及時的前往醫院進行就診或者是檢查。
-
17 # 螢子姐姐
不願意就醫有幾種原因,首先是認為自己沒病,缺乏自知力。
其次是病恥感,認為一旦在醫院的系統留下名字,那神經病的帽子是去不掉了,而且,隨著病情加重,患者會認為自己的病被別人知道了,別人吐痰,他會認為是針對自己,別人去醫院是為了監視自己,看自己是否真的有病,然後偷拍下來,告發自己,讓自己失去工作。
再一個就是覺得病熬一下就過了,就像老一輩人說的,靠自己的免疫系統可以痊癒,是藥三分毒,何必去醫院。
還有就是聽別人講藥物副作用大,會吃成傻子,因此諱疾忌醫
-
18 # 生活來點心理學
分開來看,精神疾病和心理疾病拒絕就醫的原因還是略有不同的。
1. 心理疾病拒絕就醫,從患者角度看,一般情況下他自己是知道的,可能由於其他原因,比如不相信自己能被治好,不相信醫生,或者過往經歷造成的對治病的抗拒。
2.精神疾病,一般情況會出現,患者往往不自知,會認為自己沒有生病,也會出現對醫院、醫生的恐懼,常見精神分裂症,出現被害妄想等的妄想情況。
當然,情況還是要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畢竟每個人的情況都不太一樣。
-
19 # 諮詢師張滴滴
長期患有嚴重精神疾病,不去就醫,需要考慮是否沒有自知力的問題,嚴重心理疾病會出現妄想、幻聽、甚至自傷的情況,這些情況,如果病情嚴重,患者不會認為是心理疾病造成,而會把這些當成現實事件看待,所以,沒有自知力造成的不去就醫,這時候,就需要由家人或監護人陪同進行就醫。
還有一部份患者的精神疾病,是間歇性發作,會有自我意識迴歸的時候,不求醫,可能是由於經濟原因或者羞愧感,但這個時候,是有求醫意識和求助需求的,這同樣需要身邊能夠提供協助的人,商議和陪同進行就醫。
這個中間還有一點需要注意,精神疾病需要和其他心理疾病區分,已經確症的精神疾病是不能只進行心理諮詢的,需要在醫院精神科就醫,由主治醫師定製治療方案。在病情平穩的情況下,可以配合心理諮詢,這一點可以向主治醫師提出,做出方案評估。
有一點需要提醒,更多的精神病人不是不就醫,而沒有能力就醫,無自知力的情況下,這個疾病在折磨和傷害他們,他們也苦不堪言,但因為意識不受控,很多時候甚至已經沒有出門求醫的行為能力,社會的眼光,也會給他們帶來羞愧和汙辱感,在很多不會對他人造成傷害的精神疾病患者身上,對於外界更多的是害怕和無助。但他們的家人,則因為需要照顧和朝夕相處,會產生更大的精神壓力。社會能給予更多的理解和幫助,就是對於精神疾病患者的家庭更好的環境。
沒有人想自己生病,沒有人想家人生病,每個人都在期待被理解,在自己沒有能力時,得到幫助。
-
20 # 月華享瘦心理
這跟肺炎疫情剛開始,一些瞞報病例的例子有些像。除了費用,距離,諮詢效果等一些客觀因素之外,飽受痛苦折磨卻不尋求幫助的人可能會有以下的心態:
一是強烈的病恥感。
在國外,尋求心理疾病的治療是很正常的事情,在國內,尋求心理諮詢或者看精神科醫生,我們很多人會把他跟精神病等同起來。得精神病會被人認為非常不光彩,歧視,責罵,甚至是異類。
在心理諮詢中,一些來訪者對生病有強烈的病恥感,完全不接受“病人”的標籤和角色,有時僅僅是勸這些人去醫院就醫診斷就需要花費很長時間。正視疾病能讓他更快地得到正確的治療。
二是多重恐懼感。
這些人已經被疾病影響到了正常生活,在沒有看病之前就已有各種可怕的聯想;不去看病,對於自己不瞭解的疾病,我們同樣也有一份莫名的恐懼;如果去看病,我們也會有被指責,歧視,孤立的恐懼,甚至會被不認識的人指指點點。
三是盲目樂觀。
有人雖然也擔心自己的病情,但仍然心存僥倖,幻想透過其他一些方式來解決自己的疾病問題,而不是正規的心理治療來幫助自己:“我合理飲食,規律作息,擺正好自己的心態就會好了吧。”或者認為:“我平時沒有做什麼虧心事,即使生病也會大步跨過的。”
四是逃避承擔自己行為的結果。
成年人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任,但是精神病人卻不用,甚至疾病還可以成為他逃避責任的藉口,從而將自己的責任轉嫁出去,讓別人或整個社會替其承擔責任。
五是淡漠的責任感。
一個人有精神、心理疾病,他身邊的親人的正常生活肯定受影響的。或許他沒有意識到,身邊的親人因為他的疾病總是有些心理負擔,或者擔憂,而周圍的人也有一份小心翼翼,因為不知道什麼時候會出現一些不用負責人的傷害行為。也不排除有些人即使意識到了也毫不在意。
回覆列表
長期患有嚴重的精神、心理疾病,飽受痛苦的折磨,既不去看大夫,也不去心理資詢,這些人是什麼心態?
現在這個社會壓力不是一般的大,人們的心理問題越來越突出,精神類疾病也有上升的趨勢。我覺得上述問題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來分析。
1、家庭教育背景。
患了精神類疾病以後,他(她)自己以及他的家屬一般情況下肯定是願意為其積極看醫生的,但是我們要知道這類疾病患病的原因就有生活工作環境。受生活工作環境影響。有一部分患者這種因素才患的病,你想想患了病之後,他還處在這樣的環境中,能好的了才怪呢。這也是這種病反反覆覆加重的一個原因!
如果趕上家人感情差,比如這個社會就有許多夫妻沒感情,如果一方得了這種病,對方的積極性就會打折扣,開始可能會抱著治癒的心情,積極治療,隨著耐心的丟失,也就不那麼上心了。
2、治療費用問題。
說白了,任何疾病的治療都是要花費治療費的,更何況需要長期治。一方面,藥費不低,有的病情需要好藥,甚至進口藥,短期還好,時間一長也是個問題。另一方面,心理諮詢或心理治療,費用也行貴的,關鍵是不止一次的治療,可想而知,時間久了,一個小家庭怎麼受的了!
3、家人的時間與精力。
就算都配合積極治療,但是得“吃飯啊”,就是得有人掙錢去啊,沒人掙錢全家人怎麼生活,“上有老,下有小”,但是掙錢去就陪不了病人!
總之,除了極端的人性問題,最主要的還是時間、精力與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