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 八戒的生活
-
22 # 逍遙1906
空城計就是胡說八道,司馬懿和魏皇曹睿還在長安。張郃和曹真就擊潰了諸葛亮。哪來的的空城計退司馬懿?再說司馬懿真要敢故意放走諸葛亮,聰明的曹睿絕對饒不了他,斬首滅族是絕對的。那時候的司馬懿還沒有穩定下來,不足以讓他敢做養賊自重的事。只怪曹真三十四歲,曹睿三十二歲就英年早逝,要是都再多活十年等曹芳成年了,司馬懿都沒有半點機會!
-
23 # 陳之煜
生物學上有一種生物叫做互利共生型,司馬懿對於諸葛亮也是這種表現,國界安寧,那麼武將的責任權利都會大幅度減少。
要想掌握巨大的權利,最重要的就是掌握軍隊,而軍隊也只有戰時君主才會捨得放權。諸葛亮北伐中原,曹魏這邊的軍隊隨時應戰,就需要選擇有軍事才能的人擔當主帥。
諸葛亮第一次要是被司馬懿直接滅了,那麼最好的結局司馬懿一家就只能上交權利,成為文臣,而最壞的就是司馬懿為顧命大臣,俗話說一朝天子一朝臣,作為伺候過曹操曹丕兩代主子的司馬懿,自然有這種政治智慧,如果把曹魏眼中最大的敵人消滅,曹魏可以高枕無憂,那麼指不定會被新主子在雞蛋裡挑骨頭,行軍作戰過程中只要有一絲不對,增大錯誤,再來個功過相抵直接罷官回家,要是再有點怨言,很可能就被曹叡斬了。
司馬懿第一次跟諸葛亮交手,司馬懿就知道諸葛亮不願意兵行險招,既然這樣,那麼這個對手就不那麼可怕,兵者詭道也,不出奇招就把從漢中到雍涼的要道全部守住,對手不死那麼皇帝就要下放權力,司馬家手中的權利就會越來越大,想想當年曹操,手握大權,誰敢不服,就算不篡權但是成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家族,這對於司馬懿來說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
秦末漢初韓信多強大最終卻被夷三族,作為一個在政局混了這麼多年的智者,司馬懿當然要將司馬家保護好,不能太強勢,但是又要步步為營,增加自己兒子在軍隊的地位,就算以後皇帝要算賬也有許多幫忙說話的人,司馬懿面對一個不擅奇謀的諸葛亮,更多的心思是在曹魏大權這邊。
放走諸葛亮不瞬間滅掉,就是為了增加一個威脅,即彰顯自己的實力,有可以鞏固自己的權利還能保護整個司馬家族。
-
24 # 風去了無痕D
事實是,司馬懿確實沒辦法在戰陣上用正面交鋒的方法,擊敗諸葛亮!
諸葛亮訓練出來的蜀軍,甲堅兵利、器械精良,營伍整肅、獎罰嚴明。諸葛亮治軍思想,有一原則,就是認為:“有制之軍,雖庸將率領也不致大敗。而號令不明、制度雜亂的軍隊,就算名將統率,也難有作為。”所以,諸葛亮尤其重視部隊訓練、裝備與節制,其時,蜀軍營陣無雙,土卒聞戰踴躍、銳不可當,蜀軍,乃當世一等一的強軍!
“蜀軍不可與爭鋒”乃魏朝廷上下一致公認!而蜀“勞師遠征、國小力弱,難以持久。”又是蜀軍的致命弱點。故而,以持久戰耗盡蜀軍之力,待其糧儘自退,是當時魏國針對蜀國北伐的對策。
諸葛亮最後一次北伐,蜀魏二軍對峙,司馬懿屢為諸葛亮所辱,上書朝廷,請與蜀軍決戰。魏國派太尉辛毗急赴軍中,任大將軍軍師,並持節督軍事,嚴令諸軍,堅壘以待,不得出戰,於是六軍肅然,皆不敢違。見《三囯志.魏書.辛毗傳》
所以,有人就諸葛亮謹慎不敢行險一事,而說軍事非諸葛之長,實在是無知。諸葛亮能以一州之力,屢耀兵威於據天下之半的強魏,如此,豈是不懂軍事者所能為也?至於謹慎,以小國敵大國,以弱敵強,一役之敗就或有傾國之危,又豈敢不謹慎啊。
而司馬懿,有關故意不打敗諸葛亮,養寇自重等等說法,更是無稽之談!
須知忠奸皆非天生,全是時勢所逼,環境改變人。諸葛時代,司馬懿就是魏國的純臣、大忠臣,這點毫無疑問!諸葛亮死後,司馬懿又統大軍征伐遼東,滅了割據多年的遼東軍閥公孫氏,解決了北方邊境長期之患。
三囯時代,與崇文抑武的兩宋與大明不同,那是良禽擇木而棲、名臣擇主而事的時代,就算軍功蓋世,也從無功高震主而引來殺身之禍的傳統。相反,軍功赫赫的,就算失節投敵,也仍能回來,也不會殺頭。關羽投曹操,劉備絲毫不減對其信任。于禁降關羽,及關羽為東吳擒殺,東吳將於禁又送回了魏國。當時曹丕也沒殺他,只是偶爾嘲諷下,但仍得厚祿養著。為啥,就因為三國都要搶人才,幹不出殺功臣的事。所以,司馬懿根本就沒必要玩“養寇自重”之戲,再說,諸葛亮也不是他所能養得起的寇。
就算大將軍曹爽執政後,開始排擠司馬懿,猜忌打壓了司馬懿十年,但曹爽也沒殺司馬懿~所以,諸葛亮時代,司馬懿從未,也不可能會有什麼,功勞太大會讓朝廷殺了的宋明時代之人的想法~
至於司馬懿十年後的政變嘛,一個以天下為己任、又長期執掌方面之軍的統帥級人物,讓一個草包貨勳貴逼迫得做了十年縮頭烏龜,這十年,會生出何等怨望?而等到政變成功後,誅了曹氏宗親三族之後,那時就如箭在弦上,老虎背上騎了,再不能下來了。司馬氏不篡位,就遲早會讓曹氏後人誅滅全族了,所以,環境改變人!
-
25 # 史海泛舟擺渡人
司馬懿採用的龜縮戰術,是對付諸葛亮最簡單、最實用的戰術。從歷史上司馬懿和諸葛亮的交手記錄來看,司馬懿始終無法在正面決戰中擊敗諸葛亮,他曾經試探性的進攻過諸葛亮,結果被諸葛亮擊敗,損失了幾千軍隊。為了贏得戰爭的勝利,也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司馬懿不敢同諸葛亮決戰。司馬懿既沒有十足的把握戰勝諸葛亮,也無法保證在戰勝諸葛亮後,自己的結局會如何。
在諸葛亮北伐之前,司馬懿就已經是魏國的託孤大臣,但是還沒有成為魏國的頭號大臣。諸葛亮前三次北伐,魏國的主帥都是曹真,司馬懿的地位略遜於曹真。諸葛亮第四次北伐時期,司馬懿成為了曹魏涼州軍團的統帥,負責抵禦諸葛亮的進攻。諸葛亮用兵謹慎嚴明,在諸葛亮第四次北伐前期,司馬懿和諸葛亮進行了唯一一次正面交手,結果司馬懿大敗而歸,曹魏軍隊戰死了幾千人。司馬懿在戰敗後不再主動進攻,曹魏的人都嘲諷司馬懿“畏蜀如畏虎!”。
在諸葛亮撤軍期間,司馬懿派遣大將張郃追擊,張郃認為諸葛亮志軍嚴明,必然留下埋伏。司馬懿不聽勸告,命令張郃出擊,結果張郃戰死沙場。一些人認為司馬懿派遣張郃出征,是為了削弱曹魏舊臣的勢力。實際上在張郃戰死的時候,司馬懿根本沒有篡權的可能性,曹操家族人才濟濟,魏明帝曹睿更是比司馬懿年輕25歲。除非司馬懿能夠未卜先知,否則他無論如何也不會想到,在之後的幾年中,曹操家族的人才全部去世,魏明帝曹睿也英年早逝。
在諸葛亮退兵後,司馬懿料定諸葛亮必然會在三年後再來,並且準備好了對付諸葛亮的“全面龜縮戰術”。果然諸葛亮在三年後發動了最後一次北伐(歷史上諸葛亮五次北伐),司馬懿則堅守營寨,始終不同諸葛亮交戰。最終諸葛亮被司馬懿活活耗死,諸葛亮北伐也宣告失敗。從歷史記載中看,司馬懿不和諸葛亮決戰,主要是由於司馬懿吃了諸葛亮的虧,所以才會採用龜縮戰術對付諸葛亮。
除了沒有戰勝諸葛亮的把握外,司馬懿也害怕自己戰敗後會遭到政敵的攻擊,司馬懿不是曹魏的自家人,權利卻非常大,很多人都想要削弱他的權利,司馬懿只有保證萬無一失,才能夠穩住自己的位置。
回覆列表
如果他打敗了諸葛亮,以他當時的情況,肯定會被過河拆橋的,他那麼有智謀的一個人可能中空城計嗎,諸葛亮也是知道他情況才敢那麼做的,這就是二個對手之間的默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