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孩子發脾氣,大人也發脾氣,結果就導致倆人大吵大吼,關鍵每一次都是這樣,怎麼辦?
165
回覆列表
  • 1 # 李瓊140304238

    孩子一寫作業就發脾氣,應該是孩子之前在寫作業時有較多不良體驗。我們首先要弄清楚孩子究竟是為什麼發脾氣。

    如果是因為不喜歡寫作業,那麼,可能是作業給他們帶來了太大的壓力。家長這個時候要分析孩子作業的壓力來自哪裡,如果孩子沒有弄懂,那麼家長要幫助孩子讀懂題目,引導他們正確的解題思路,幫助孩子降低作業的難度,讓他們從解決作業的問題中得到戰勝自我的快樂,增強對自己的信心。如果體驗過成功的快樂,這種快樂就可能成為我們說服孩子繼續迎接挑戰的理由,告訴孩子,有難度,但你能解決,給他信心,讓他願意去迎難而上。

    如果是因為家長的情緒造成的,那就需要家長學習管理自己的情緒了。因為很多時候,孩子對作業雖然不太情願,但還不至於絕對拒絕。但家長面對孩子寫作業時,總是忍不住指手畫腳,忍不住因為出錯而用言語傷害孩子,甚至動手打孩子,這種情況,寫作業就被貼上了與父母衝突,被父母責罵或捱打的標籤,如果孩子脾氣也不好,自然也會把不良情緒回敬給家長,造成親子衝突。

    所以,面對孩子寫作業發脾氣的情況,父母首先要做到穩定自己的情緒,不被孩子的情緒感染,冷靜觀察孩子的行為,溫和地與孩子溝通。

    我在遇到這樣情況時,往往是先給孩子一個擁抱和一個吻,然後告訴他:“媽媽不會因為你學不會就不愛你了,但媽媽會因為你態度不好而生氣。媽媽相信你只要努力就一定能學會。”大部分情況下孩子還是能平靜下來的。但有時候孩子實在太擰,我就帶孩子進臥室,把門反鎖上,告訴他:“媽媽帶你進來,不是懲罰你,而是覺得客廳有很多事情會打擾你,讓你不能專心學習。現在,媽媽陪著你在臥室裡寫作業,你不用現在就寫,你可以玩一會,等你自己想寫的時候再寫,但在你寫玩之前你不能出臥室。”基本上每次孩子都能很快並且很好地完成作業。當然,每個孩子性格不同,方法也會不一樣。這只是我的一點個人經驗,僅供大家參考。

  • 2 # 珍視映畫

    家長不要催孩子,不要過度的要求或訓斥.要讓孩子在一個輕鬆的氛圍中學習.對學習產生興趣. 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做作業,多鼓勵孩子.

    如果還是不想寫作業,可以做他有興趣的事.比方說,畫畫.還過事後要告訴他,你畫畫很棒,或做別的很棒,不過學習跟不上,也是不行的. 其實孩子自己知道要學作業,家長可以不必催促.如果有的孩子越催,就越不想做,不催,自己就去做了.

  • 3 # 康恩媽媽111

    我的方法比較極端,但是挺管用的。

    兒子一年級,作業簡單但是重複的內容很多,孩子耐心缺失,寫一會兒就煩了。我提醒幾次不管用就不管了,有時候還說不想寫就別寫了之類的話。

    第二天老師會檢查作業,沒寫完的小朋友要站到講臺上拍照,課間去老師辦公室補作業。讓孩子嘗試了一次站講臺的滋味,他一次也沒有因為作業發脾氣。

    有時候不願意寫了,我就把老師發到班級群裡沒寫完作業孩子的照片給他看,特別管用,在孩子眼裡,老師的一句話強過家長說一百句。

  • 4 # 吳孟龍

    一個沒有界限的人上次深度課的時候井媽都深深地給大家剖析了在課堂上讓我們剖析了自己一個沒有界限的人他會過渡承擔有個家長問井媽一個問題孩子不寫作業對不對?孩子不寫作業家長很著急一定要知道寫作業是他的事千萬不要替孩子擔當這些事甚至還有家長幫孩子做作業那是絕對不能幹他孩子要哭要鬧那是覺得哭鬧了有效他才哭鬧孩子哭鬧你不要怕再哭鬧你要溫和而堅定如果這個事不是你的事你一定要堅定下來最後孩子發現哭鬧無效人只做有效的哭鬧完了以後父母還不管那以後他/她就不哭鬧了但是你只要出來管他就下次知道哭鬧是有效的“我一哭鬧我爸爸就要去寫作業我一哭鬧媽媽爸爸就會給老師打電話就會讓我少寫點”那孩子就會用哭鬧來控制你所以千萬不要被你的孩子控制了家長控制孩子手段很多孩子控制家長手段也很多.........

  • 5 # 茵你而淳在

    以前總會和孩子對著幹,有時候氣不過還體罰一頓,結果就是孩子依然改不了,衝突鏡頭不斷重演。後來跟老師溝通後,採取不干預措施,她愛發脾氣就發脾氣,不去管她,她完成不了由老師處罰。這樣一來,她就再不敢拖拉不寫作業了。

    當她發脾氣時,讓她去發個夠,待冷靜下來後,可以和她聊聊:為什麼要發脾氣?是不是碰到難題解決不了了,還是覺得作業太難了?需不需要爸爸/媽媽的幫忙?讓孩子說出她的煩惱和不滿,每個人都會有情緒,孩子也一樣,如果得不到發洩或傾吐,會變成一種負面情緒影響她的身心健康。所以,一定不要在孩子發脾氣的時候去加重她的煩惱和彼此之間的矛盾,去解開心結是最好的處理方法。

  • 6 # 靜等花開0308

    為什麼呢?親搞清楚原因了嗎?是孩子寫作業有困難還是壓根就不想寫?要想辦法讓孩子明白,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責任。大人要努力上班,孩子要好好學習認真作業。我們只有做完自己該做的,才能去享受自己想做的。

  • 7 # 先生城媽

    自己先平靜下來,仔細想想孩子為什麼一寫作業就發脾氣?有什麼原因可以追溯嗎?如果實在想不了的話,建議合適的機會和時間和孩子溝通一下,瞭解瞭解孩子為什麼這樣,讓他自己說說。這樣做對嘛?班裡的小朋友都怎麼做的?實在不行的話,就不要管,也不要問,每天老師都會檢查作業的,他做不完,老師一定有相應的辦法,但切不可完全指望老師,一定要和老師多溝通,多交流孩子在學校的動態。最後,家長不要讓孩子覺得寫作業是替家長或者是老師寫的,這是他自己的事情。

  • 8 # 安靜待花開

    只要孩子上了學校就要面臨著寫作業的問題,特別是幼兒園的小朋友,往往才剛學會握筆,對於他們來說安安靜靜的坐下來都是個問題,別說好好寫作業了,我家小朋友對於寫什麼作業是有著不同的態度的,他愛寫數學作業,對數字敏感,完成了計算類的題目他覺得特別有成就感,寫漢字就不同了,對他來說簡直是再痛苦不過的事情了,我這個當媽媽的每次都說,寶貝,媽媽也寫不好這個字,我們一起寫吧!一般來說他就能乖乖的寫,而且還會想著比我寫的更快更好。這是我的一點小心得,每個小朋友都不同,方法也要因人而異,給您一點參考!

  • 9 # 涵妮媽媽育兒經

    “我家孩子不愛寫作業,叫他寫,還跟我發脾氣,我該怎麼辦?而且我平時也沒空管,爺爺奶奶在家也管不住,就是一直玩手機。”

    面對孩子的不寫作業,磨蹭拖拉,家長第一反應都是劈頭蓋臉的一頓批,但卻沒有任何效果。

    其實孩子不愛寫作業原因有很多,不僅僅是懶、愛玩。

    幾位有著十幾年教學經驗的老教師在瞭解孩子心理狀態的基礎上重點分析,發現以下六種是導致孩子不愛寫作業的主要原因。

    1

    不愛寫作業的六大原因

    條理性差-學習無方法

    孩子在寫作業時不懂得安排和規劃,經常東做一題,西做一題,題號都寫不清,經常漏做或者做錯。

    完美主義-橡皮綜合症

    父母總是要求孩子考高分,事事做到完美,所以孩子在寫作業時字跡稍微不工整就拿橡皮擦,甚至用力時還會把紙擦破。

    在這種無意義的事情上花費了過多的時間,寫作業自然越來越慢,學習的興趣也就越來越低。

    學習基礎差-沒興趣

    通常在學習上沒找到樂趣的孩子,學習基礎比較差,所以很多題目不會做,一寫作業就頭疼,於是乾脆不寫了。

    不會管理時間-作業過多

    在面對較多的作業時,孩子首先心理上就會產生壓力,然後牴觸、磨蹭,越磨蹭越不想寫。

    注意力差-小動作多

    有些孩子在寫作業時愛做小動作,寫個兩分鐘就開始亂動,摸摸這個,看看那個,動著動著作業本就扔到一邊去了。

    被逼無奈-額外作業

    為了取得高分,家長給孩子報了各種補習班,增添了不少額外作業。於是孩子選擇用磨蹭來回避,能少做點就少做點。

    根據以上六種原因,我翻閱多篇資料和多位名師的溝通,整理了10個小絕招,幫助孩子提高對學習的興趣,愛上學習,不再逃避寫作業!

    2

    10個學習小絕招

    制定時間表並嚴格遵守

    讓孩子自己制訂學習時間表,把握每門科目的完成時間。

    例如每晚回家吃完飯後:第一個小時用來寫語文作業,第二個小時用來寫數學作業,第三個小時用來寫英語作業,以此類推。

    其中每門課可留出5到10分鐘的休息時間,注意勞逸結合。

    分解作業,分段寫

    如果當天作業太多,可以把作業分割成兩個或三個階段,每段時間不可過長。

    如第一次規定做15或者20分鐘,然後休息五分鐘,繼續完成下面的作業。當孩子的注意力提高和隨著年齡的增長,以後所定的時間就可以慢慢延長。

    找個共同學習的夥伴

    孩子生性有競爭意識,可以找個能引領他學習成長的夥伴一起做作業。例如兩個人比賽誰先把作業寫完,一起玩測試性的小遊戲提高學習興趣等。

    適當減少課外作業

    儘量減少補習班的課外作業,留出必要的時間讓孩子放鬆玩耍。只有玩好,才能有更多的興趣去學習。越不讓玩,越不學。

    控制時間,承擔後果

    在晚上到了一定時間後就阻止孩子繼續寫作業,例如晚上11點-12點以後,沒寫完的就不要寫了,第二天讓他因為自己的磨蹭承擔應受的後果。這樣才會長記性,下次提前寫好。

    多幹點家務

    讓他多承擔家務,從勞動中學習,在整理中培養孩子的條理性。什麼東西放在什麼位置,如果弄亂了自己打掃,這樣他就自己養成不隨手亂扔的好習慣。

    生活中的習慣也會影響到學習,從而使孩子能夠自己整理書籍和文具。

    從遊戲中學習

    可以透過一些趣味性遊戲培養孩子的注意力,幫助孩子集中完成學習,提高寫作業效率。

    例如:玩撲克遊戲,就可以很好的鍛鍊注意力高度集中和快速反應能力。家長也可以陪孩子一起玩,還能增強親子關係。

    提高記憶力

    學習中記憶力非常關鍵,家長可以買一些智力訓練的書,每天讓孩子堅持做練習。

    例如:走迷宮,在一大堆圖中找某樣東西,找異同(同中找異,異中找同)等都有助於記憶力的提升。

    帶著問題學習

    讓孩子在學習前、寫作業之前先對今天學習的知識點問一個問題,如果答不出來,就帶著這個問題去尋找答案,學習自然不會枯燥無味,作業也會完成地又快又對。

    記憶關鍵詞

    對於每天學習的知識點讓孩子學會記憶其中的關鍵詞,可以利用便利貼,把每個關鍵詞寫下來貼在專門的位置。

    可以是書桌,可以是筆記本,也可以是床頭。隨看隨學,非常便利。

    飯一口一口的吃,字要一個一個的寫,教育孩子同樣也不能操之過急,更何況孩子的表現越不如意,越是說明我們家長需要反省自己的不足。

    所以對於孩子不愛寫作業,與其一味的打罵教育,不如從每一個小細節做起,每天堅持一個好習慣!

  • 10 # TT土豆媽媽育兒筆記

    相信每一位父母從孩子進入小學一年級的第一天開始,就帶著耐心與決心,要去陪伴、教導孩子形成良好的作業習慣,但是為什麼後來就慢慢演變成與孩子的鬥爭了呢?這一切是如何發生的?

    以下7個問題,請憑直覺選取一個你最可能會做的選項:

    1.上學第一天,孩子回家說沒記作業回家,你怎麼說?怎麼做?

    A:說孩子幾句,怎麼會忘記了呢?然後打電話給老師問作業,然後陪伴孩子寫作業

    (孩子內心的想法、決定)-------以後問作業就交給媽媽吧,忘記了也不要緊

    B:鼓勵孩子自己打電話給老師問作業,然後陪伴孩子寫作業

    (孩子內心的想法、決定)-------問作業是自己的責任,以後要記得把作業記下來

    2.孩子回家後想先玩一會再開始寫作業,你怎麼說?怎麼做?

    A:催促、說教:作業寫完再玩啊;再玩5分鐘就要去寫作業了!如果孩子還沒有動的樣子,放下手上的事情,幫助孩子開啟書包,要求孩子坐到書桌前,開始陪伴孩子寫作業

    (孩子內心的想法、決定)------我沒有自由安排自己的時間,還是先玩了再說

    B:商量、約定:你能跟我說說有哪些作業嗎?你覺得多長時間可以完成?我們怎麼計劃一下既可以有玩的時間又可以完成作業,然後按時睡覺?你想聽聽媽媽的建議嗎?

    (孩子內心的想法、決定)-------我是被尊重的,我可以安排自己的時間

    3.孩子正在專心寫作業,你怎麼說?怎麼做?

    A:孩子寫作業,父母在旁邊看,不時提醒要坐直、要好好寫字、這個錯了要改正。

    (孩子內心的想法、決定)-------寫作業是爸爸媽媽的事情,我不能為自己做主

    B:孩子獨立寫作業,遇到問題可以隨時問,父母用啟發式提問引導孩子自己找答案

    (孩子內心的想法、決定)-------寫作業是自己的事情,我有需要也可以隨時找爸爸媽媽

    4.孩子寫作業時要喝水、要休息、或者中途做其他事情,你怎麼說?怎麼做?

    A:催促孩子:你作業寫完了嗎?快點寫完再去玩。

    (孩子內心的想法、決定)-------我想休息一下,按照自己的節奏寫作業都不可以嗎?太煩啦

    B:帶著好奇心問孩子:需要我幫忙嗎?接下來你計劃什麼時候繼續寫?

    (孩子內心的想法、決定)-------我可以按照自己的節奏來寫作業,勞逸結合,我會更舒服

    5.孩子遇到學習難題了,寫了半天都沒有完成,你怎麼說?怎麼做?

    A:著急的問:怎麼還沒有寫完?我看一下,這道題你可以看書上這裡找到答案啊。

    (孩子內心的想法、決定)------媽媽會幫我找到答案,我可以依賴媽媽/ 媽媽不信任我,我覺得自己很沒用

    B:平和的問:遇到什麼困難了嗎?媽媽看到你在努力的尋找答案,你願意告訴我是什麼題目嗎?也許我能幫忙

    (孩子內心的想法、決定)------媽媽是信任我的、認可我的,即使我是在媽媽幫助下找到答案,因為我努力了,我也覺得很有價值感

    6.孩子很快寫完了作業去玩了,你怎麼說?怎麼做?

    A:這麼快就寫完了?那再看看書預習一下明天的課吧?這裡還有幾本課外練習冊,你有時間也一起做了吧。

    (孩子內心的想法、決定)-------我的時間都要用來學習嗎?我討厭學習,我討厭作業!

    B:看到你先寫完作業再去玩,這就是自律的表現。

    (孩子內心的想法、決定)-------我有玩的時間,我也可以享受學習的樂趣。

    7.孩子被老師罰抄作業,一想到作業多得可能寫不完,孩子難過的哭了,你怎麼說?怎麼做?

    A:看到孩子哭了,有點煩躁,埋怨老師,或者說:誰叫你昨天忘了寫呢,下次長記性啊,別再忘了。幫孩子寫作業或者給老師打電話說情。

    (孩子內心的想法、決定)-------我感覺自己很沒用,要依靠媽媽來幫我解決寫作業的事情。

    B:作業很多,你很難過,我們一起想一想可以怎麼解決?不管能不能完成,我都會和你在一起。

    (孩子內心的想法、決定)----雖然犯錯了,我可以自己解決,且媽媽是相信我的、愛我的。

    如果你有3道題以上選擇了A,那你的孩子出現了寫作業拖拉磨蹭、焦慮,注意力不集中,脾氣暴躁也是很正常的事情了。

    為什麼?看看每個選項後孩子可能的想法和決定就明白啦!

    總結一下,主要來自兩方面以下:

    1.父母的期待和焦慮,給孩子造成過大壓力

    在以上問題的A選項中,父母在孩子寫作業的每一個環節,都在傳遞一個資訊:寫作業是父母的事情,我擔心你寫不完、寫不好,所以我要控制、我要說教、我要催促、我要代勞、我要……

    父母把寫作業的權利妥妥的拽在自己的手裡,自然責任也妥妥的落在了自己的肩上。

    孩子們不過是透過拖拉磨蹭、發脾氣甚至是不寫作業來被動反抗而已。

    2.孩子自身的能力侷限,對學習缺乏興趣和信心

    孩子從幼兒園進入小學的初期,需要適應新的課堂方式、新的學習模式,進而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當中肯定會有遇到困難,感到洩氣、挫敗或無助的時候,父母如果沒有給予及時的鼓勵與引導,很可能就會導致孩子漸漸失去學習興趣和信心,再加上父母的控制及焦慮情緒的傳染,孩子的整個學習生涯可能從此就開始了惡性迴圈。

    那麼如何做才能打破這個惡性迴圈,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寫作業習慣呢?

    首先,父母需要調整心態,多信任少焦慮,把寫作業這件事交回給孩子。

    如何體現把寫作業這件事交給孩子?

    比如說,以孩子的意見為主安排放學回家後的時間安排,一起制定慣例表,只要在保證睡眠時間、保證完成作業的前提下,給孩子充分的自由決定先做作業還是先玩。

    即使是最後執行下來發現時間的安排有不合理的地方,比如說先玩再寫作業發現時間不夠用了,只需要提醒孩子:“你的作業花了2個小時,超過了計劃的時間,我們需要怎麼調整才能保證10點前睡覺呢?”,不否定、不批評,讓孩子體驗自然後果,引導孩子自己尋找解決方法。

    比如說,孩子的考試成績中等,你想幫孩子安排課外輔導提高考試成績,要先徵求孩子的意見,是否想提高考試成績?是否需要額外的輔導班?如果考試成績不是孩子的需求,那麼是否可以從孩子的需求出發分析輔導班的優劣,然後把決定權交給孩子?

    其次,當孩子需要幫助的時候,多鼓勵及啟發,少指責和說教。

    比如說,孩子作文寫不出來,家長可以鼓勵說:有一次的作文你也是透過努力做到了,我相信這次你也可以寫出來的。或者啟發式提問:關於這個話題,有沒有什麼你看過的書可以給你一些幫助?或者,如果只是隨便寫,你想先寫點什麼?

    當孩子因為被罰抄作業、考試失利、無法理解知識點而情緒失落、傷心、煩躁、或者焦慮的時候,父母的心態如果是擔心、焦慮,那麼不管父母做什麼、說什麼都可能不會讓孩子感覺好起來,反之,如果父母能先調整自己的心態,帶著信任和包容,鼓勵、引導孩子關注解決問題,孩子才能夠真正建立起自信、解決問題的能力。

    最後,父母能以身作則,給孩子良好的模範,比如說多看書、少看手機;多上課、少應酬。

    小學孩子寫對爸爸媽媽的期望時,會提到“爸爸,放下手機吧!”“為什麼老是讓我們學學學,你們卻玩玩玩?”

    有些媽媽說,我們放手了,孩子就完全不寫作業了,讓他體驗被老師罰的自然後果也沒有用,這是為什麼?有可能就是父母的平時的一言一行給了孩子一種暗示,學習是不重要的。

    更深層次的,可能跟父母的性格、價值觀、父母之間的關係是否融洽都有關係。所以,父母的自我成長是家庭教育中永恆不變的主題。

  • 11 # 婷媽育兒筆記

    孩子一寫作業就發脾氣,遇到這樣的情況,我們要怎麼辦呢?

    我覺得有必要了解一下,孩子為什麼發脾氣。是作業太多,還是難度比較大?不同情況要不同對待。其實上幼兒園的時候,小朋友的書本作業是很少的。突然轉換到小一的身份,作業量突然加大,對孩子來說,也許需要一個適應的過程。這時候,需要我們家長溫和的引導。作業太多,而孩子的專注力通常只有二十分鐘左右,這時候,我們可以幫孩子分解一下,先完成一部分作業,休息幾分鐘,繼續後面的。如果是難度太大,可以幫助孩子讀一下題,理一下解題思路等。

    總之,當孩子做作業發脾氣時,我們不能不管三七二十一,對著孩子就是一頓批評。都說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鏡子,父母的性情,耳濡目染,必然會影響孩子的性情。

  • 12 # 強媽成長路

    家長需要仔細觀察孩子為什麼會發脾氣,是因為作業不會,還是因為家長在旁邊管的太多,或者因為時間太緊張寫不完。找到孩子發脾氣的具體原因,想辦法和他一起去解決。

    每個小孩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我們雖然理解這句話,但是在實際生活中很難按這句話去做,總是不由自主的把他和別的小朋友進行比較,所以我們會經常在寫作業時候也要求他各種,比如說他的字跡,他的速度,他的正確率,種種要求有時候也許會讓孩子煩不勝煩,會覺得寫作業是一項苦差。

  • 13 # 好奇媽媽佩佩

    “孩子一寫作業就發脾氣”這是一個表象,要想消除這個表象,就需要找到根本原因。

    人在什麼時候會發脾氣呢?多半都是不太舒服的情況下,要麼外界原因,要麼內在因素。例如早上起床的沒睡醒,被家人硬拽起床,催促出門,這種情況下很可能一天的心情都會被影響,遇事很容易煩躁、上火,和周圍人說話不小心就會吵起來,緊接著諸事不順,做什麼事都容易發脾氣。而相反,如果一早起床心情好,一天都在笑,遇事更容易解決,好事連連。

    大人如此,小孩的這種反應更直接,因為孩子不會遮掩,喜怒更形於色。孩子寫作業發脾氣意味著寫作業對他來說不是一件愉悅的事,甚至是厭惡的事,為什麼會這樣呢?原因可能來自一下幾個方面:一,作業的難度超過孩子的水平,作業不會做,大人遇到困難的工作都會逃避,何況孩子;二,寫作業時的氛圍不好,要麼環境嘈雜,要麼耳邊有大人一直碎碎念,盯著寫作業,同時不停數落孩子這裡沒做好,那裡沒做對,試想自己在做事情的時候一直有人指手畫腳是多麼討厭的事情,孩子做作業時也是如此;三,在學校裡可能經常被老師批評,如果孩子因為學習被老師批評,會討厭老師,順帶著學習熱情就會大減,進而不願意做作業。

    想要解決孩子寫作發脾氣的任何一個造成因素,首要做的都是跟孩子好好溝通,瞭解他內心真實的想法,而不是更多的打罵。在一個放鬆的環境下把孩子拉到懷裡,或者和他面對面促膝而坐,像朋友一樣聊天,再讓孩子放下心防,再慢慢談到作業發脾氣的事,這時孩子可能會敞開心扉告訴大人真正的原因,知道了癥結,再對症下藥就不是難事了。

  • 14 # 百合媽媽讀心理

    原因有三:

    1.學的不紮實,上課沒有認真聽課,不會做。

    2.作業多、壓力大。

    3.在學校可能遇到了不開心的事。

    一一破解:

    1.告訴孩子上課一定認真聽課,這是最重要的,只有認真聽課,才會做課後作業。另外,幫幫孩子,給孩子講一講他不會做的題,孩子懂了、會了,自然就不會發脾氣了。

    2.孩子上一天課,已經是很辛苦了,晚上回來還要做作業,有情緒是可以理解的。這個需要你幫助孩子緩解情緒。告訴他你理解他的辛苦,並且陪他玩一會兒,放鬆一下,讓他有一個比較輕鬆的心態面對作業。

    3.聽他傾述,他也許遇到了什麼難題,儘量幫忙解決,就算解決不了,傾述也是一種療傷,說出來就好多了。

  • 15 # 飛魚育兒筆記

    對於這個問題首先要做的就是放下焦慮,然後好好找孩子談談心,先要弄清楚其中的原因,然後才能對症下藥。

    如果是作業多而煩躁,那麼我們做父母的只需共情,接納他的情緒就可以了。

    可以這樣說:“寶貝,作業這麼多,你一想到就煩就心情不好,媽媽理解你,我小時候也會這樣。”

    當你理解他的感受的時候就等於你們是站在統一戰線的戰友,接下來再幫助他面對困境,找出解決辦法

    “這樣吧,你看哈,光生氣貌似也沒啥用,作業也不會自己就完成了,要不這樣,你先去休息10分鐘乾點自己喜歡的事,10分鐘到了我喊你,你再開始做,我們做40分鐘玩休息10分鐘,媽媽在這陪你。”

    我家大寶做作業煩躁發脾氣的時候就是這麼處理的。

  • 16 # 納蘭221367416

    孩子一寫作業就發脾氣,這是一個值得重視的現象。

    如果孩子剛剛入學,出現這樣的現象說明孩子剛離開幼兒園還沒有很好的適應小學的節奏。應該理解孩子在心理上有些不適應,作為家長可以儘量抽出時間來陪伴孩子渡過這一段時期,讓孩子認識到每個人都會經過這樣一個階段,多鼓勵和表揚他。在他發脾氣的時候能夠理智的等待他情緒的平復,不要自己也暴跳如雷。

    如果孩子已經不是一名一年級的學生,但仍然出現了寫作業就發脾氣的情況,那家長就需要留意了。究竟是孩子的知識沒有掌握,導致作業難以完成引發的情緒?還是對於學習,孩子產生了厭倦的情緒?這些都是值得家長去觀察和溝通的,千萬不要認為哄哄孩子就沒問題了。一定要分析查詢背後的原因,否則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這個問題會越來越凸顯。

  • 17 # 朶朶媽媽成長記

    首先要伏下身段,去傾聽孩子內心的聲音。找尋孩子一寫作業就發脾氣的原因,是孩子不會,還是因為其他原因?只有和孩子成為真正的朋友,他才會將他的煩惱苦悶一併告訴你,這樣你才能因勢利導,幫助孩子解決問題。

    家長可以採取中途安撫。當孩子寫作業的時候發脾氣的時候,可以走到孩子身邊,可以用手撫摸孩子的頭,問孩子需不需要幫助:““是不是遇到了難題,做不下去了,要不要媽媽幫你一下?”這樣可以把孩子的注意力拉回到學習上。

    另外,家長剋有陪同孩子一同寫作業,陪在她的身邊,變成比賽的形式來進行作業,給孩子鼓勵,讓孩子發現學習的樂趣。這樣孩子就不會一些作業就發脾氣了。

  • 18 # 大澄小澄故事多

    看到了家長的提問充滿著濃濃的頹喪、無奈和憤懣,明明是孩子不願意做作業,更不願意家長陪著做作業,結果作業變得不像是孩子的應盡義務,而成了家長勉強和脅迫的任務。

    在這種壓抑爭鋒相對的氛圍之下,孩子怎麼能保持情緒的平和呢?家長又怎麼能風淡雲輕地把控好自己呢?一場又一場的大吼大戰開演了。

    對題主來說,如何處理這類情況迫在眉睫,畢竟孩子的作業每天都有,不能演變成日日爭吵,夜夜傷神啊?

    我是一位雙寶媽媽,也曾經是一位焦灼心碎陪作業陪到苦不堪言的媽媽,可是現在的我能夠坐在孩子旁邊安靜本分地看書練字,而孩子也能夠自動自覺地在八點前完成學校的作業,這一切的改變都源自於我調整了自己的心態,改變了孩子的想法。

    我相信,只要家長能夠做到以下三點,孩子做作業的意願一定會有所改善的。

    一)作業是孩子的分內事

    家長首先要讓孩子樹立這樣的觀念,作業是孩子的分內事,做作業是每個孩子都必須完成的任務。家長可以輔助孩子完成作業,也可以幫助孩子找到資料,但是完成作業的主體必須是孩子自己,正如吃飯只能自己吃,別人吃得再多,於你也並無益處,作業也是如此。

    孩子如果不能理解做作業的意義,那家長就一定要詳細地為孩子解釋為何要佈置作業、完成作業、批改作業、校對作業,而孩子們為什麼回到家還要不厭其煩地做作業。

    作業不單單是一種強制性的指導,更是檢驗自己是否掌握知識點的準繩,透過作業的完成情況,就可以看出孩子是否學會了這些知識,而做作業也是更好地幫助孩子們溫故知新的方法。

    作業更是孩子們必須完成的分內事,即便孩子有厭惡和反抗心理,並不認同作業,家長也要從源頭開始糾正孩子的想法。而同樣,孩子沒有完成作業的後果也必須由他自己來承受,補作業或是被罰抄等等懲罰必須由孩子親自體驗。

    二)關心孩子勝於作業

    孩子一回到家,家長首先要關心的是孩子的自身情況,而不是總是板著臉對著孩子大吼,去做作業做作業!比如回家之後,家長先和孩子聊聊天,問問孩子今天你累不累,你在學校有沒有發生什麼有趣的事情,回家的路上有沒有看到路邊新開的菊花……這樣的聊天不單單讓孩子心情愉悅,還能讓孩子明白在家長眼中孩子的本身才是最重要的,作業或是練習都是次要的。

    孩子放鬆了之後,家長再委婉地提醒孩子,今天作業怎樣啊?多不多啊?會不會做得比較晚啊?……這種含蓄的表達和提醒,配合著家長柔聲細語的多次詢問,孩子自然而然地會昂首挺胸,拍著胸脯對家長保證了,我今天肯定能很快把作業做好的!

    如果當天孩子身體難受,家長就切切不可勉強孩子再繼續作業,要讓孩子得到充分的休息和休養。而對於孩子經常抱怨的作業重複再三的問題,家長也要引起重視,儘量根據孩子自身的情況避免他做無用功。對於孩子熟悉的內容家長可以有選擇地簡化一些讓孩子完成,比如老師要求課文讀五遍,孩子已經讀書讀得很熟悉了,家長就可以減少次數,讓孩子讀兩遍就夠了,或者孩子對於朗讀課文並不太感冒,也減少孩子對於課文的朗讀,但增加孩子對於課外文章的閱讀。

    即便一時半刻孩子沒有反應,家長也千萬不要生氣發火,要知道孩子的改變並非一朝一夕,需要持久的溫和以待,才能見效。

    三)家長陪作業要擺正自己的姿態

    十大酷刑算什麼?聽聞現代社會把家長陪孩子做作業也當作酷刑之一!都說什麼家長要心底平和、溫潤如玉,但只見那孩子坐沒坐相、站沒站相,做個作業有如五指山下的孫悟空,身斜眼歪,倒豎峨眉,下拉雙頰,一時片刻,一字未寫,幾次下來,想不怒吼,也是一腔柔腸怨憤,只恨此身非彼身,前世冤家又聚頭!?

    其實家長要接受孩子作業拖拉磨蹭錯題多等諸項問題,要從內心真正的包容、接納孩子,畢竟陪孩子做作業就是個鬥智鬥勇的過程。領袖曾經說過,“與天鬥,與地鬥,與人鬥其樂無窮。”所以建議家長千萬不要把陪孩子做作業當成一種磨難,而是當作一種磨練,即便孩子發脾氣,也是一件其樂無窮,值得去好好處理的事情。

    首先,面對發脾氣的孩子,家長要做到心態平和,切切不能和孩子對著來,偏偏要針尖對麥芒,不死不休,這樣的結局可以想象,不是家長大吼大叫,就是孩子大吵大鬧。建議家長在劍拔弩張的那一刻就閉嘴走開,等雙方都冷靜下來再對孩子說理教育。

    其次,建議家長陪孩子做作業時,在一旁也同樣學習。言傳不如身教,家長擁有化腐朽為神奇的榜樣作用,能夠在孩子身邊一起讀書用功甚至也寫寫作業,對孩子而言就是最好的姿態。所以我兒子寫作業,我往往在他旁邊寫寫畫畫,或是拿著書隨手翻翻,或是翻開金剛經抄上幾遍,儘量做到不看手機、不玩遊戲,這就是對埋頭苦讀、勤做作業的孩子的最大支援。再次,用正面教育的方式鼓勵孩子,無論在任何時候都要告訴孩子他其實能做得好,也一定能做對,即便現在有錯誤,透過努力也一定能夠改善。最後還要告訴孩子,家長坐在旁邊的目的之一是可以隨時幫忙,因為孩子的作業永遠不是一個人單打獨鬥。

    我始終相信隨著家長態度的轉變,親子關係的修復和癒合,家長和孩子之間在做作業的問題上一定會找出適合的方式,比如限定時間法,比如自我負責法,比如託管孩子法等等。

    切記,切記,無論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要咆哮大吼大叫,這樣的家長不單傷害孩子,更傷害自己的身體!如果真的受不了,就請家長給自己一些時間休息,滿血復活之後再陪孩子,切切不要為了作業傷了一家上下的和氣!

  • 19 # 醬子one

    既然知道這樣不好,就不要費這勁了,寫作業時不要陪在他身邊。

    按照作業量給他限定時間,寫完之後,根據他的態度,能講錯題就講,不能講就給他老師說明原因,讓老師在學校輔助解決,有老師的參與,膽小的孩子下次不敢再發脾氣了。

    現在輔導孩子寫作業頭疼的家長,孩子的成績一般在中等左右,家長期望能進一步,覺得孩子沒下勁,家長把心態調整好,別給孩子太多壓力,快樂學習比較好。一點個人觀點,共享

  • 20 # 暖心理

    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這位家長您所描述的孩子一寫作業就發脾氣,是指的對待所有的作業都發脾氣,還是對待某一門或者某幾門學科的作業發脾氣呢?他發脾氣的原因是因為覺得作業太多,還是覺得作業太難,或者是不喜歡某一個學科或者老師?

    建議家長先具體溝通一下是到底是什麼原因讓孩子如此討厭做作業?可以選擇在平時自己和孩子心情都很平和的時候進行溝通,不要等到孩子發脾氣的時候再去問他,態度一定要真誠,平等,語言要中立,不要帶入個人情緒。建議儘量不要用家長的語氣,而且一個平輩,一個關心他的朋友的角度。

    找到問題的癥結,我們才能夠對症下藥。如果是因為孩子對學習本身不感興趣,那麼就要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選擇一些有趣的,簡單可行的方法讓他產生興趣,並且在其中找到成就感;如果是其中的一門或者多門功課,那就要仔細瞭解是因為對學科本身還是那門學科的老師有意見,如果是學科本身,建議可以找一些相關的場所啟發,比如一些科技館,博物館,一些好的文學作品,一些英文電影等等,不侷限方式,多鼓勵多引導,如果是老師,那就要給孩子樹立一些名人遇到挫折的榜樣故事,有困難我們要迎頭趕上,多支援,如果有必要可以和老師溝通。

    如果孩子正在發脾氣的時候,家長可以深呼吸,告訴自己要平靜,然後告訴孩子,彼此都冷靜一下,過十分鐘理性一些再解決。

    任何問題都不能在情緒中解決,所以冷靜很重要。這對於孩子,對於家長都是一次考驗,同時也是一次成長的機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孩子不喜歡寫作業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