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66
回覆列表
  • 21 # 麥田裡會開花的樹

    1 冷靜耐心 當孩子不想寫作業的時候,家長首先要控制住自己的情緒,讓自己冷靜下來。可以先離開孩子一會,找一個相對安靜的房間,深呼吸十下。也讓孩子自己冷靜下來。這招在陪孩子做作業、檢查孩子作業時,很有效。如果孩子發脾氣了,往往家長就開啟了說教的機關槍模式,這樣不對,那樣不好。結果孩子就罷工了,不做作業了。 2 無條件的愛 如果遇到難題,孩子不會寫,即使家長教了好幾遍,還是不會寫,孩子很擔心會受到家長的批評和指責,失去家長的愛。當孩子有這樣擔心和恐懼時,是無法專心攻克難題的。所以需要家長給予孩子一顆定心丸。表達出對孩子無條件的愛,讓孩子感覺到安全。不管你能不能做出來,家長都是愛你的,孩子擔心和恐懼會逐漸減少,會更容易把注意力放在解題上。 3 別要求孩子道歉或者認錯 家長有時會讓孩子當面道歉或認錯。這樣無形中就傳遞了,發脾氣是錯的概念,有情緒是錯的想法,其實情緒有好壞,沒有對錯。重要的是要搞清楚孩子發脾氣的原因,才能解決發脾氣的問題。所以,當孩子情緒激烈的時候,不要讓孩子道歉或認錯,可以在第二天去問他為什麼發脾氣,搞清楚原因。 4 不要制止發脾氣 父母一般是輪流哄著,要麼就是罵孩子一頓,讓孩子哭著把作業寫完。其實,可以不制止孩子發脾氣,就像你處理情緒一樣,要先接納孩子的情緒,因為他感受到了威脅、不安全。往往我們都是因為看不慣孩子發脾氣,才來氣。等孩子發完脾氣後,冷靜下來,再去說做作業的事情,或者是其他讓他生氣的事情。

  • 22 # 希禾

    對於以上問題,我個人建議,家人平時可多陪伴鼓勵孩子適度進行戶外運動。因為現在的孩子接觸的電子產品多,而電子產品肯定是比作業更誘惑人。戶外運動能減少孩子把注意力放在電子產品的時間;同時,適度的體育運動也有助於緩解壓力,少年人的躁動,並釋放過剩的精力。所以,多接觸戶外廣闊的天地,或許是一個可行的辦法。由此我們也可以聯想到,近幾年國家對中小學的體育和勞動出臺的相關舉措。總之,目的就是讓孩子動起來。

  • 23 # 哈嘍老張00000

    如果因為輔導作業而發火的家長,那麼在他們的世界裡,發洩情緒遠遠超過了解決問題本身。

    科學研究早已證明,情緒不穩定的父母,難以培養出人格健全的孩子。

    中央綜治辦和中國少年研究中心研究表明,在家裡被“經常罵”的孩子不良性格特點最為明顯:

    25.7%的孩子“自卑”;

    22.1%的孩子“冷酷”;

    56.5%的孩子“暴躁”。

    面對隨時“提刀”的父母,孩子不得不長出一身“盔甲”,這身“盔甲”可以對外,但首先防備的還是傷害他的父母。

    就像萬字長文作者告誡父母的那樣:“記住,在世界的一角,有一個傷痕累累的靈魂在憎恨著他的教育者們。”

    在外工作的時候,大家都明白不是誰聲音大就有道理,但是在面對孩子的時候卻喪失了理智。而父母單方面的情緒宣洩勢必會導致親子關係走向對立,把孩子推得越來越遠。

    或許,下一次發火的時候,每個父母都應該先在心裡默唸一個問題:我是要贏了孩子,還是贏得孩子?

    不得不承認,陪孩子寫作業對很多家長來說,已經成為了揮之不去的痛。

    相關統計顯示,中國學生每天寫作業超過2小時,而“陪作業”已成為影響家長幸福感,誘發親子矛盾、家校矛盾的社會問題。

    究其根本,問題還是在於焦慮,家長對教育、對孩子的焦慮,對子不能成龍、女不能成鳳的焦慮。

    但我想說的是,這種焦慮不是個體的焦慮,而是社會整體的焦慮。因此,各位家長也不必過多地指責自己。

    也就是說,家庭和社會相互影響,從家庭中也能反映出厚重的社會關係。

    當下的社會環境以一種“狂奔”的態勢在發生著變化,我們在短短二、三十年內,將數千年的幻想變成了現實,技術在改變社會,也在改變我們。這種社會疾馳帶來了很多現代人的情緒病,焦慮是其中一種。

    在這種“全民焦慮”的狀態下,誰能學會從容地應對教育,誰就能為孩子謀得一席快樂成長之地。

    1、陪寫作業,距離可以遠一點兒

    如果一定要陪寫作業,我建議家長可以稍微離孩子一段距離,看看書報或者處理一些筆頭工作。

    這樣做的原因是,一來沒有守在身旁給孩子的壓迫感,二來讓孩子知道寫作業是自己的事情,不是父母強迫的。同時也達到了監督的目的。

    2、孩子“磨洋工”,採取時間獎勵法

    孩子寫作業磨磨蹭蹭,可能是低年級家長最頭疼的事情。遇到這種情況,家長可以根據作業量給孩子設定完成作業的時間。

    規定時間內完成,可以給予一定的獎勵,超時則會有相應的懲罰。

    3、孩子先檢查,父母后檢查

    很多孩子一寫完作業,丟給父母就不管了,這樣其實發現錯誤的是父母,而不是孩子,

    更好的辦法是,父母可以讓孩子先檢查一遍,自己發現問題的印象要深刻得多,而且也給父母減輕了負擔。

    孩子成長過程中,我們會遇到很多的問題。但是,任何時候,都不要站在孩子的對立面,請堅定地站在孩子身邊,陪著他一起變得更好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孩子不喜歡寫作業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