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95後全職可樂媽媽

    真正能陪伴孩子的時間其實並不多,孩子o到3歲 家長可以全天陪伴。然後孩子入托上學家長工作,陪伴時間也只有晚上和週末節假日等孩子上大學到外地了 那也能等寒暑假 回家。 等著孩子在外地入職了,那就只有可憐的年假幾天了

  • 2 # 臭仔成長記

    寶寶是上天賜給媽媽最好的禮物自從我家寶寶出生,我就一直陪在身邊,寶寶的成長中媽媽的陪伴最重要。媽媽不在身邊寶寶會沒有安全感,時間長了會影響寶寶身心健康,甚至會影響到寶寶將來的性格。俗話說得好性格決定命運”說遠一點會影響到孩子將來的事業,所以不管再忙,孩子都是我自己帶。

  • 3 # 江西的雲南人

    我是個全職媽媽,所以說我陪小孩的時間是24小時,別人為了賺錢沒時間陪孩子,而我卻被孩子折磨得變成了老太婆。

  • 4 # 伊佳育兒

    對於陪伴孩子我是做的有點過了的媽媽,不過現在正在一步步改正!

    自從有了第一個孩子,我的女兒,產假期間是天天與孩子在一起,即使臨時出去一會,也是風火雷電般趕緊回來,心心念唸的就是孩子。那段時間眼裡就只有孩子,身上有幾個小米粒的疙瘩都能數得過來。整天就是研究孩子的排洩次數,大便形狀,再大一點就根據一些育兒知識,兩個月娃能幹啥?三個月孩子達到什麼標準?給她做寶寶操,陪她咿咿呀呀說話!

    跟父母住一起,家務一概不做,真的就是所有時間花在孩子身上!朋友同事約逛街吃飯,基本就是回絕,一來二往沒人敢約了。

    後來產假結束就上班了,由於有哺乳假,一天兩個小時,上午一個小時,下午一個小時,除了工作,就是孩子!

    隨著孩子慢慢長大,在家陪她做手工,親子閱讀,好天氣就去公園、動物園,長假出去旅個遊,根本就沒有自己的生活,全部圍著女兒轉!

    那個時候,有人勸嗎?有!包括自己的爸媽都說,你不能這樣光陪著孩子,你自己可以乾點別的!我聽不進去,就覺得,孩子童年當媽媽的一定要好好陪伴,儘自己最大的時間陪伴!

    事情的轉折還是到了孩子上幼兒園,女兒的分離焦慮很厲害,就是要找媽媽,要媽媽陪著,特別不好送。再加上工作業務忙,有時在家裡忙點自己的事情,女兒就會說“媽媽,不愛我了,都不陪我了”。

    我開始反思,我錯了嗎?我是不是真的做過了?

    陪伴不是佔有,也不是把你全部時間放在孩子身上,需要的是高質量的陪伴!

    1、讓孩子有自己的獨處時間。她有時可以自己玩,我們沒必要陪她,鍛鍊她的獨立性!

    2、家庭成員都參與陪伴。讓孩子感受到來自家庭的溫暖,不會特別依賴於某一個人,這樣她的適應性更強!

    3、和孩子在一起的時候,專心陪她。比如親子閱讀時間,手機放一邊不要被其他事情打斷!

    4、合理規劃自己。擁有自己的社交圈子,媽媽做到愛自己,孩子才會更優秀!

    5、帶領孩子一起做家務。既能有效陪孩子,還能鍛鍊孩子,培養她的生活責任感!

    總之,我意識到愛孩子、對孩子好,不是用陪伴的時長來衡量的,過猶不及說的就是以前的我!高質量、有效的陪伴才是對孩子最負責、最好的愛!

  • 5 # 愛米愛米愛米碩

    我們家陪孩子的時間並不多,我月休三天,老公基本沒有休息日。平時我們是五點半下班以後陪孩子,一起吃飯,然後陪孩子玩積木做遊戲。

    其實在剛有孩子的時候,我倆習慣了各自玩手機,所以並沒有做好好好陪伴。慢慢發現孩子並不喜歡跟我玩,後來我倆決定,只要孩子在家,我們就放下手機,多陪伴。玩手機一方面會忽視孩子的感受,另一方面還會讓孩子也沉迷於手機,影響視力。所以從家長做起,給孩子樹立一個好榜樣。

    以後的日子,我倆繼續努力,給孩子一個美好的童年。

  • 6 # 娟姐的日常生活

    我的兩個孩子都是我自己帶的,他們的成長都是由我來陪伴長大的,只有媽媽的陪伴才是最好的,所以建議寶媽們能夠抽出時間自己陪伴孩子。

  • 7 # 耀耀耀

    我基本上都在家。陪孩子讀書。玩。從結完婚之後,就都沒怎麼上過班。並不是不想去上班。而是,沒有人。去看孩子。陪孩子是一種又快樂了。又惱火又累又享受的一種工作。你要不同的去扮演角色。孩子的想象力。你是無法去想象的他每做一個遊戲。我們就要配合他。去演每一個角色的主人公。

  • 8 # 洛媽說育兒

    我是一名全職媽媽,我的時間全部是孩子的。要問有多少時間陪伴孩子,答案是全部。

    自從孩子出生以來,我所有事都盡力親力親為,月子裡有媽媽幫忙,畢竟媽媽年紀大了身體也不太好天天起夜給孩子換尿布實在太累。所以我幾乎是孩子十天的時候就自己給孩子換尿布了,還需要給孩子餵奶。能儘量我做的都是我在做。

    出了月子媽媽回家了孩子的事情就全部都是我的了,孩子出生至今每天都是我在陪她,從來沒有離開過她。

    我把養育孩子當成了我最重要的事情,我努力學習育兒知識,看書,培養她的性格能力獨立自主意識。

    你把時間放在哪,哪裡就會有收穫,有得必有失。就看你更重視什麼。有的人重視孩子,有的人重視事業。側重點不同取決於陪伴時間長短。

    現在我的孩子一歲多了,身體上:體重健康都達標,至今只得過一次幼兒急疹。

    性格上:性情特別穩定,不隨意哭鬧,能理解大人說話的意思,能簡單表達自己的意願,吃東西知道分享。等等。還有睡眠規律,自主吃飯,很自立。我想這都是得益於我對她無時不刻得陪伴。我做到了既然做一件事就要盡力把它做到最好。

    具體你自己要陪伴孩子多久,我建議是抽時間多陪孩子。

  • 9 # 大飛的生活圈

    這個問題也確實觸碰到了我的心底,我確實陪伴孩子的時間確實太少了,早上上班7點鐘,孩子還沒睡醒,晚上下班吃完飯能陪孩子玩兩個小時左右,孩子就要睡覺了,確實是陪伴他的時間太少了,沒有辦法,為了生活不能經常的陪伴在他身邊,確實是虧欠孩子的

  • 10 # 農村湯先生

    我是在臨邊的市上班,距離不是很遠,40多公里,基本都是早上早點來上班,當天不回家,隔一天或兩天下午下班回家,到家基本都是七點多了,兒子還沒睡,能陪他玩一會,回家的目的主要還是看看兒子。

    我兒子今年剛剛兩歲,媳婦和孩子的爺爺奶奶包括祖奶都是特別疼愛他,原因可能就是他是家裡的第一個孩子。有了孩子也就有了牽掛,平時我們上班都是孩子奶奶爺爺在家帶,畢竟是男孩子很淘氣,父母照看一天很費勁,考慮到諸多因素所以就會隔一天回家一次,一是能多陪孩子,二是能替父母分擔照顧孩子,只有一晚上時間,等到週末就會有一天半時間在家照顧孩子。下圖是週末陪孩子逛集會的照片。

  • 11 # 女亭12女亭

    大家好,很高興來回答這個問題,我是一個三歲寶寶的媽媽,我現在是一個全職媽媽,每天用我最多的時間來陪伴孩子,疫情期間,寶寶不上幼兒園,天天都是自己帶寶寶。寶爸上班,一週只能休息一天,每天只有晚上下班了才能回來陪伴寶寶,所以我家寶寶都是我來陪的。

    寶寶剛出生的時候有產假,產假結束以後,我就去上班了,我覺得我是屬於那種上班族的,老人幫忙看孩子應該是我理想的生活可是事與願違,把孩子扔給奶奶去上班,寶寶在家基本上很難熬,奶奶看不了,後來我就想孩子大一點就會更好。但是還是不行,寶寶兩週多了還是不會說話,語言溝通有問題,而且我上了一年班,不但錢沒掙到多少孩子還受了罪。後來我毅然決然的辭去工作,全心全意來照顧孩子。

    後來我也想明白了,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我覺得還是孩子比較重要,我就選擇了孩子,雖然現在我們生活比較困難,但是我覺得很開心,孩子不受罪,等著孩子慢慢的適應了幼兒園的生活,我再上班也不遲。孩子童年的陪伴真的很重要,我希望每個媽媽都不要錯過。

  • 12 # 七美皇

    我在外地工作的把孩子帶身邊,下班回來陪孩子,週末節假日帶孩子出去玩。父母陪孩子有5個好處吧,請看下面影片回答。

  • 13 # 嗯我是阿麗

    先說我吧!從結婚第二年開始迎接新生命後一直是自己親力親為,後來孩子上學了,有時間自己會做些兼職,一是補貼家用,而是有些充實感,不然自己在家確實太無聊。到點接孩子然後煮飯、洗衣服、做家務、換燈泡都是我的工作,教孩子學習,當他的玩伴,所以孩子和我親近些,很辛苦有快樂!

    爸爸基本時間都在上班,每次下班回家就是躺沙發玩手機,直到吃飯,吃飯後繼續玩手機,直到睡覺,日復一日。偶爾一家人會一起去看個電影或者去爬山,有時不太想和他一起出門就讓他去打麻將,因為他和我們在一起都不太走心,人出門了,魂飛了看著讓人生氣!

    以上就是我們的生活狀態,我總結出中國婚後狀態就是:男人婚前婚後都是長不大的孩子,心情好了逗逗娃。女人家庭事業兩邊顧,閒暇時候就帶孩子!

    如今隨著社會科技進步,手機成為部分人的精神支柱!讓親人朋友距離越來越遠!我希望中國部分父母都能改變下,抬頭多看看你可愛的孩子。人生最重要的就是家庭,陪伴你最久的不是你那些朋友,父母有時間就多陪孩子,孩子有個開心快樂童年對以後性格也有影響。陪伴是一種享受,更是一種愛,希望當你老了,你的孩子也能對你說一句:你陪我長大,我陪你變老!

  • 14 # 朵朵朵媽

    我家寶寶馬上一歲十一個月了。從她出生開始,到她一歲期間一直都是我自己在帶,幾乎是一天24小時不分開。毫不誇張的說,就連我上廁所都是抱著她去的。寶寶離不開我,我也離不開她!

    那會一個人帶寶寶,雖然很累,但也很開心。沒事就想帶著寶寶出去玩!寶寶兩個多月的時候,我一個人帶她做高鐵回孃家,一路上五個多小時的車程,我一口水都不敢喝,就怕萬一想上廁所了不方便去。一路忍著。也擔心寶寶會哭鬧,吵到其他人,小心翼翼的哄著,一發現有想哭的跡象,趕緊餵奶,寶寶吃著吃著就睡著了。後來快要到站的時候,寶寶實在忍不住了,開始鬧了,我擠在狹窄的座位上想盡辦法哄,左邊抱換到右邊抱,還是不行,最後我只能儘量半躺著,讓寶寶趴在我肚子上,這才好了一會。下車出站後見到老爸,繃緊的神經終於可以放鬆下來了!

    在寶寶十個多月的時候,我再次一個人帶寶寶回孃家,這時候的寶寶已經不是靠餵奶就能哄住的了。所以這次我就換了一個交通工具,這次不做高鐵了,坐飛機!出發前給寶寶準備好小零食和水,老公把我們送到機場,陪我們取完票,看著我們過完安檢才走。我帶著寶寶先找到登機口,然後抱著寶寶去逛一圈打發時間,看時間快要登機了,就趕緊給寶寶換個紙尿褲然後奔向登機口,一切都很順利,一上飛機寶寶就想睡覺,但是我還是故意逗她玩,不讓她睡。當飛機開始起飛,我就開始給寶寶吃小零食,等飛機平穩後,我才讓她睡覺後來返程的時候,因為是早上六點多的飛機,所以前一天晚上我帶寶寶在機場附近的酒店住了一晚,第二天早上酒店的車送我們到機場。一個半小時後到機場老公接我們回家。

    後來寶寶一歲了,我開始工作了,就接了婆婆過來幫我們帶寶寶。上班後陪寶寶的時間就少了很多,但是我每天六點一到,準時打卡下班,不參加任何聚會活動,最遲半個小時到家。我到家後陪寶寶玩,婆婆做飯。飯後我陪寶寶玩,婆婆洗碗收拾屋子。玩到十點左右,哄寶寶睡覺。

    總之,我可以不要社交、不要自由,抽出一切我可以抽的時間來陪寶寶!

  • 15 # 兔丫丫說早教

    你有多少時間用於陪伴孩子?

    個人覺得,陪伴的質量遠大於陪伴的時間長短。

    沒有特殊情況的話,每天下班以後以及週末的時間可以陪伴孩子。而下班後自己真正靜下心陪孩子,到孩子睡覺大約2個小時。

    01 規律陪伴的時間

    職場寶媽不比全職媽媽,陪伴孩子的時間是非常有限的。既然如此,我們就更要規律自己的時間支配。比如我是5點下班,到家6點,再吃飯洗漱往往7點才能正式陪孩子。我以前工作忙的時候,會加班到8點半,回家以後都9點半了,孩子就那麼眼巴巴地一直等。有的時候連續加班兩天,幾乎就怎麼沒和孩子照面了,孩子很傷心,睡前要求我不要再加班了。

    後來我就知道,要留足夠的時間給孩子,不要讓他們覺得忽冷忽熱。今天下班早,明天又特別晚,讓孩子等待地太辛苦。

    02 提高陪伴的質量

    既然時間那麼有限,我們就不能揮霍而過。不要捧著手機,一邊聊天、一邊重新整理聞,一邊應付孩子。這種陪伴是沒有多少意義的,人在心不在。

    第一種,我們可以完全投入孩子設計的遊戲中,寓教於樂。讓我們體會到孩子的成長,也讓孩子感受到我們的參與。你會發現,孩子今天怎麼會說一個新的名詞,明天又會了一首兒歌,總之,每天都能給你驚喜。

    第二種,就是讓孩子投入到你規劃的活動中。比如,週一、三、五計劃給孩子做英語啟蒙,那就帶領她一起看《小豬佩奇(英文版)》或者一起給動畫片配音;週二、四,陪孩子做手工、繪畫,玩創意美術。

    所謂陪伴,必須身心俱在,才能讓人感到溫暖。

    總結

    每個人的家庭狀況不同,如果光從時間上去和別人比較,我想自己也是一個不合格的母親吧。孩子爸爸更是異地,每週末陪伴一次,滿打滿算也就24小時吧。但是,我們一直努力在提高單位時間的陪伴質量,希望孩子能看到爸爸、媽媽們的努力。

  • 16 # 使用者3337770317654072

    以前沒有疫情的時候都是長年在外工作,每年有幾個節日回來也是匆匆忙忙的那麼幾天。短暫的假期回來對孩子的也是不瞭解,短短的幾天時間對孩子只有愛,儘可能的多陪他們玩玩。今年有這個疫情才能陪孩子多呆一段時間,孩子的一些問題也能多瞭解。所以有能力的儘量多陪陪孩子吧!

  • 17 # 小沐辰的胖麻麻

    作為寶媽我幾乎把所有的工作以外的時間都給了兒子。兒子八個月大的時候我結束產假,沒法整天陪在身邊,陪伴孩子的時間只有下班後到孩子睡覺前這段時間,那時我們僅有的娛樂是遛彎,啃玩具,聽故事,好歹我有雙休,還有寒暑假,所以孩子和我呆在一起的時間也是非常充足的,孩子現在兩歲九個月了,我們會一起跑步,踢球,騎腳踏車幹各種各樣的事情,互相陪伴,我帶給他安全,他帶給我幸福,現在兒子最常說的一句就是媽媽我愛你~我有多少時間用於陪伴,我想如果兒子需要的話,可能會用我的餘生

  • 18 # 媽媽永遠有辦法

    問多少時間陪孩子,不如問真正專注於孩子,真正達到陪伴孩子成長的有效時間有多少。

    黑幼龍先生,曾提出過:無論家長多忙,每天抽出15分鐘專注於孩子。仔細傾聽孩子的問題和對話,關注孩子的需求,並給予會迴應。用心、耐心、愛心,比無效率的陪伴強多了。

    木心說的這句話:生活的最佳狀態就是冷冷清清的風風火火。說的特別正確。我們要知道我們都在生活這個大框架之中。我們再有時間,也不可能全部都給了孩子,我們再沒空,也不見得完全不能陪孩子。

    15分鐘人人都有,不用去攀比別人花費在孩子身上的時間,而要真正走進孩子,看到孩子的需求,在孩子成長中,在孩子不同年齡段都能及時給到孩子足夠的愛和安全感。

    如果忙碌,就要緊緊抓住和孩子在一起的時光,做最有效率的陪伴。如果時間充足,那麼可以做的事情那就多了去了。但是家長還是要有屬於自己的生活和工作,畢竟父母永遠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是榜樣,父母對生活的態度對人生的規劃以及在日常中流露出的氣質,對孩子都有些很大的影響。生活的最高境界就是講求平衡。就給孩子時間,也要就給自己時間。

  • 19 # 浩爸育兒

    我陪孩子的時間還是蠻多的,疫情前的工作日,每天大概6點到家陪孩子能到9點半,拋去吃飯洗漱的時間大概3小時左右。下班回到家就被各種瑣事佔據了,想要做點自己的事情或者培養下自己的小愛好都要等到娃娃睡了以後,有的時候得熬夜去做,日復一日的。

    現在正是疫情期間,遠端辦公,我有機會體驗了一會“全職帶孩子”。孩子基本上是8點左右起,下午小睡1到2小時,晚上9點睡,每天大概有6個小時時間在陪娃。不得不說,全職媽媽太偉大了,那些說全職帶孩子的媽媽不就是在家玩的爸爸們,最好也跟我一樣體驗一下,全職帶孩子可比上班累多了,時間沒有一秒是屬於自己的,時間不知不覺的就沒了。

    回答到這裡,不如說說如何在每天陪伴孩子的時間外,多一點時間給自己呢?我這裡有五點經驗,也是這段時間經驗所獲:

    一、把事情分類,優先做緊急重要的

    緊急重要的事情,比如低月齡的寶寶的換尿布、餵奶就是緊急又重要,優先立即處理。

    重要但是不緊急的事情,比如每天的親子閱讀對我來說是很重要的,但是不著急,睡前再做。

    二、把不重要但是又必須做的事情,給別人做

    一家人都在家裡辦公,都要吃飯吧,吃飯的事情在工作日交給奶奶、爺爺。這段時間週末我才會做飯,其他時間一家人的飲食交給奶奶做。

    三、培養孩子的作息習慣

    孩子一旦有了固定的作息時間,家長就能獲得比較長的碎片化時間,有時候長達3個小時。除了新生兒以外,不管是是低月齡的嬰兒,還是兒童,給他們建立良好的作息時間能讓我們大人有更多的時間處理自己的事情,這一條是非常重要的。

    四、集中時間回覆訊息

    五、終極大法,少睡覺

    就是別睡太多,其實每天晚上6個小時,白天小睡1個小時也夠了,睡得少了,自己時間自然多了。

    總之,我們一直說要高質量的陪伴孩子,並沒有強調要長時間的陪著孩子,畢竟大人要考慮現實的問題。忙碌的父母每天哪怕只有10分鐘的親子閱讀,也比時不時的看看手機的假陪伴的要好。另外,最後再說一句全職媽媽真辛苦,希望一些爸爸要多關心“全職媽媽”。

  • 20 # 阿娟在上海

    我是兩個孩子的媽媽,大的是女兒,小的是兒子,我和孩子的爸爸一起在上海打工,去年剛給孩子送回家,為什麼送回家呢!有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孩子要回老家讀書了,另一方面是這幾年我一直帶孩子,就孩子爸爸一個人上班,經濟壓力太大了。

    前幾年我的時間都在陪伴孩子,現在為了減輕家裡的壓力,兩個孩子都在老家,陪伴她們的時間基本沒有,只有回老家的時候才能陪陪她們,感覺自己虧欠孩子很多。

    @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白斬雞最正宗的做法是怎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