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思無邪居

    王羲之與顏真卿書法藝術之比較

    東晉王羲之與唐代的顏真卿都是我國古代的著名書法家,現在就讓我們來談談這天下第一二行書的作者的書法藝術。

    首先我們來談談這;兩位書法家的生平背景及其代表作。

    王羲之,東晉書法家,字逸少。原籍琅琊人(今屬山東臨沂),居會稽山陰(浙江紹興)。官至右軍將軍,會稽內史,人稱“王右軍”。  

    王羲之出身於兩晉的名門望族。自幼愛習書法,由父王曠、叔父王廙啟蒙。七歲善書,十二歲從父親枕中竊讀前代《筆論》。從小就受到王氏世家深厚的書學薰陶。王羲之十二歲時經父親傳授筆法論,“語以大綱,即有所悟”。

    他小時候就從當時著名的女書法家衛夫人學習書法。以後他渡江北遊名山,博採眾長,草書師法張芝,正書得力於鍾繇。觀摩學習“兼撮眾法,備成一家”,達到了“貴越群品,古今莫二”的高度。

    王羲之代表作品有:楷書《黃庭經》、《樂毅論》、草書《十七帖》、行書《姨母帖》、《快雪時晴帖》、《喪亂帖》、《蘭亭集序》、《初月帖》等。其中,《蘭亭集序》 為歷代書法家所敬仰,被譽作“天下第一行書”。王兼善隸、草、楷、行各體,精研體勢,心摹手追,廣採眾長,備精諸體,冶於一爐,擺脫了漢魏筆風,自成一家,影響深遠。其書法平和自然,筆勢委婉含蓄,遒美健秀,世人常用曹植的《洛神賦》中:“翩若驚鴻,婉若游龍,榮曜秋菊,華茂春松。彷彿兮若輕雲之蔽月,飄颻兮若流風之迴雪。”一句來讚美王羲之的書法之美。傳說王羲之小的時候苦練書法,日久,用於清洗毛筆的池塘水都變成墨色。後人評曰:“飄若遊雲,矯若驚龍”、“龍跳天門,虎臥凰閣”、“天質自然,丰神蓋代”,有關於他的成語有:入木三分、東床快婿……

    顏真卿是進士出身,他是在任平原太守時始聞名於世。安祿山起兵范陽時,河北各郡皆降服,唯有顏真卿固守平原城,為義軍盟主,為唐朝盡力。最後他奉德宗之命,前往叛將李希烈處勸降,不幸遇害。而他一生忠烈杯壯的事蹟,更是提高其於書法界的地位。顏真卿的字宛如其人,自始至終均用正鋒,因此所謂顏法的定型化筆法其藝術價值較少,但此筆法卻能充分發揮男性的沉著,剛毅。顏真卿為琅琊氏後裔,家學淵博,六世祖顏之推是北齊著名學者,著有《顏氏家訓》 。顏真卿少時家貧缺紙筆,用筆醮黃土水在牆上練字。

    中唐以後,由於藩鎮割據,兵連禍結,舊有的制度已經呈現瓦解之勢。顏真卿起而建立楷書新典範,正是重建新秩序的一種心經呈理反映。但是,規矩森嚴的楷書與當時的社會背景畢竟是有距離的,因此唐末以後,書法藝術的發展便集中表現在行草書方面,古典的典範終於讓位給個人主義的抒情作風了。

    顏真卿現存的書法作品有:多寶塔碑,顏氏家廟碑,顏勤禮碑,麻姑仙壇記,祭伯文稿……等。他和唐詩另一位以楷書成名的書法家柳公權,被人合稱為「顏柳」。

    他的書跡作品眾多,據說流傳下來的有130多種。為後人重視的楷書有楷書《多寶塔》、《東方畫贊碑》、《麻姑仙壇記》、《郭家廟碑》,《顏勤禮碑》等,這些碑刻楷書,有個性,有特點,有正面不拘,莊而不險的氣勢,但筆畫橫細豎粗及捺腳空腹過大之處,在學習時應求其神韻,不應單純追求形似。他的行書《祭侄季明文稿》是懷著悲憤的心情創作出來的佳作,被稱為天下第二行書。行書還有《爭座位帖》、《裴將軍帖》等。

    接下來再來談談他們的書法風格特點及其成就:

    與兩漢、西晉相比,王羲之書風最明顯特徵是用筆細膩,結構多變。王羲之最大的成就在於增損古法,變漢魏質樸書風為筆法精緻、美侖美奐的書體。草書濃纖折中,正書勢巧形密,行書遒勁自然,總之,把漢字書寫從實用引入一種注重技法,講究情趣的境界,實際上這是書法藝術的覺醒,標誌著書法家不僅發現書法美,而且能表現書法美。後來的書家幾乎沒有不臨摹過王羲之法帖的,王羲之書法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書苑。唐代的歐陽詢、虞世南、諸遂良、薛稷、和顏真卿、柳公權,五代的楊凝式,宋代蘇軾、黃庭堅、米芾、蔡襄,元代趙孟頫,明代董其昌,這些歷代書法名家對王羲之心悅誠服,推崇備至,

    因而有“書聖”美譽。

    顏真卿的書法,既有以往書風中的氣韻法度,又不為古法所束縛,突破了唐初的墨守成規,自成一幅, 號稱顏體,初學褚遂良,後師從張旭得筆法,又汲取初唐四家特點,兼收篆隸和北魏筆意,完成了雄健、寬博的顏體楷書的創作,樹立了唐代的楷書典範。顏真卿的書法有他獨特的風格和筆法。他所留下的碑帖很多,後世的書法家認為從他的一些碑帖中可以找到「圓筆」的痕跡,和其他書法家的「方筆」不同。 顏真卿被使用圓筆的書法家奉為開創者。他和使用方筆的王羲之,都對後世產生既深且遠的影響。並且在中國書法史上佔有特殊地位,唯一能和大書法家王羲之互相抗衡,先後輝映的,就是顏真卿了。他的書法,以楷書為多而兼有行草。用楷書所寫之碑,端正勁美,氣勢雄厚。他生於楷書流行之際,與王羲之之典型相對,導開書法新風氣。

    他的楷書一反初唐書風,行以篆籀之筆,化瘦硬為豐腴雄渾,結體寬博而氣勢恢宏,骨力遒勁而氣概凜然,端莊雄偉。他的行書遒勁鬱勃這種風格也體現了大唐帝國繁盛的風度,並與他高尚的人格契合,是書法美與人格美完美結合的典例。他的書體被稱為“顏體”,與柳公權並稱“顏柳”,有“顏筋柳骨”之譽。顏真卿用筆勻而藏鋒,內剛勁而外溫潤,字的曲折出圓而有力。宋歐陽修評論說:“斯人忠義出於天性,故其字畫剛勁獨立,不襲前跡,挺然奇偉,有似其為人。宋朱長文《續書斷》中列其書法為神品。”並評說:“點如墜石,畫如夏雲,鉤如屈金,戈如發弩,縱橫有象,低昂有態,自羲、獻以來,未有如公者也。”

    雖然本文要論述的是這兩位書法家的書法藝術之比較,但是我卻認為書法之間本就沒有什麼可比性,所謂文無第一。總不能讓兩個人的字打一仗。書法本身在任何時代都是復古和創新兩大主流,其中還有交叉。比方說明朝的董其昌就復古,而王張就創新。宋元也是如此。之所以說他們的書法藝術區別我認為有原因如下:書家情感千差萬別,書法作品藝術千姿百態。古人云:“喜則氣和而字舒,怒則氣粗而字險,哀則氣鬱而字斂,樂則氣平而字麗。情有重輕,則字之斂舒險麗亦有淺深,變化無窮。”人的情感豐富,個性有別,所形成的書法作品的風格也千差萬別,或如王顏書之沉雄豪勁,端莊厚重,或如王書之清麗和婉,或高逸幽雅⋯⋯王羲之和顏真卿雖然都是山東臨沂人,但他們的書法藝術也有很大差異,例如她們所寫的《蘭亭序》和《祭侄稿》,卻是在完全不同的情感下完成的。具體說來,王羲之的《蘭亭序》,是在“天朗氣清,惠風和暢”的環境氣氛中寫的,字裡行間流露出書家悠閒自然、瀟灑飄逸的精神風貌;而顏真卿《祭侄稿》則是面對“父陷子死,巢傾卵覆”、國難家仇的情境下寫的,書家痛心疾首、悲憤填膺的情緒躍然紙上。因此,我認為他們的書法藝術不同之處就在於其作品風格以及其時代性和書家情感。

    就我來說還是比較喜歡顏真卿的字,顏真卿的字,他比較容易寫學,而且能夠學了可容易用到。像王羲之的蘭亭序他的筆法深度不太容易一般人學不到。當然,王羲之的蘭亭序成就天下第一與他當時所屬的朝代皇帝支援是有關係的,這個是不可否認的。但是他的真跡在哪裡?誰也沒有見過?王羲之和顏真卿二者書法沒有一二之說!都應該是學習的物件!

  • 2 # 劍膽琴心之一天圓地方

    顏魯公書法碑刻是集楷書、隸書的整合體,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

    文字優美、古樸大方……

    王羲之的行書號稱天下第一行書,世人稱之為書聖。

  • 3 # 書情畫意123

    從歷史的偶然性角度來看,與王羲之的地位是由於唐太宗李世民的力挺一樣,顏真卿的地位受東坡居士的推崇而異軍突起,成為書法歷史上雙峰並峙的兩座高峰;

    但是,不管是帝王唐太宗、還是文化界大咖蘇東坡,不管他們地位多高、聲音多大,也不能左右歷史的選擇;

    因此,他們也只是代表著歷史時代的一種呼聲,這裡面有個人的因素,更有著歷史的必然!

    王羲之、顏真卿的歷史地位,是歷史的必然!

    我的觀點,他們兩人之間,沒有地位的高下,是屬於“雙峰並峙”、輝映千古的時代雙嬌!

    1、太宗推崇王羲之,使得其人其字風靡天下,一反“世人皆知有小王,而不知大王”的局面,使得王羲之的歷史在其後的一千多年享有“書聖”的地位不動搖;

    這裡面有其作為帝王的影響有關係,另一方面逸少的地位可以說也是歷史的選擇,不然不可能屹立一千多年不倒,這裡不得不佩服太宗的眼光和藝術修養;

    王羲之的歷史地位和功績,首先在於他把行、草、楷(小楷)從草創的階段,上升到成熟、規範、制定審美標準的歷史階段,所以王羲之是那個時代的集大成者;

    孫過庭在《書譜》中說過,王羲之草書比不上張芝,楷書比不上鍾繇,但是他勝在全能,也就是集大成!

    集時代之大成,使得漢末曹魏初創的行、草(今草)、楷(小楷)走向成熟、定型,這是王羲之的時代功績!決定著他“書聖”的歷史地位。

    2、要看清顏真卿的歷史地位的形成,得回到蘇東坡的宋代及他以後的時代來看;

    由於文人治國,武風不振,宋代形成外強中乾的局面;

    宋代受到北方草原民族的壓力、元代是第一個外族政權,明以後,清代又是一個少數民族政權,這就是宋代以後的歷史現實。

    民族強大、對抗外辱、驅逐“韃虜”、保家衛國,是宋以後整個一千年我們的民族心理需求,而對顏體書風的推崇備至,是這種民族心理需求在藝術領域的一個投射。

    宋以後的民族心理需求,正是蘇東坡為代表的北宋文人的心理需求,這種希望民族強大、雄起的心理需求,是決定雄強的顏體書法風格之所以能在宋以後的一千年屹立不倒的民族心理需求的深層原因!

    蘇東坡是宋代文風改革的扛把子人物,深知文風、藝術風格對社會教化、影響的作用;

    因此,當他把文風、書風放到政治的高度來進行選擇的時候,風流雅緻、平淡天真作為文人自我審美是可以滿足的,但用來對抗北方遊牧民族的強敵,就顯得力不從心了;

    所以,雄強渾厚、筋骨強健的顏真卿書風,所反映出來的盛唐氣象、堂堂之旗、正正之師,正是一個傳統文人所夢寐以求而又難以實現的千古幽夢,求之不得,才更加情深意切。

    另外一點,顏真卿作為唐代的忠臣,其“立德、立功、立言”的一生,正是儒家所推崇的聖賢的典範,符合“完人”的標準,使得他成為宋以後一千年中國傳統文人心中的楷模和敬仰的物件;

    書因人傳,人因書顯,兩相輝映,顏體就成為顏真卿乃至一種理想人格的化身了。

    因此,王羲之、顏真卿的地位,有偶然的個人推崇的因素,同時也是歷史的必然選擇!

  • 4 # 馬上崗

    蘇軾的書藝不是最高成就。

    努力研習二王,尤其是王羲之,必然會寫出顏體和柳字及歐字。

    但練習蘇體決不可能理解顏字法度和二王的韻味。

  • 5 # 吉峰的文藝視界

    蘇東坡在《東坡題跋》中說:“詩至於杜子美,文至於韓退之,畫至於吳道子,書至於顏魯公,而古今之變,天下之能事盡矣。”在《論書》中又說“顏魯公書,雄秀獨出,一變古法,如杜子美詩,格力天縱,奄有漢、魏、晉、宋以來風流,後之作者,殆難復措手。” 可見蘇東坡獨具慧眼,對顏魯公厚愛有加,推崇備至。

    蘇東坡認為“書如其人”,顏魯公正是如此。顏魯公秉性正直,篤實純厚,不阿於權貴,不屈意媚上,剛正有氣節,以義烈聞名於時,最終以死明志。其書法端莊雄偉,氣勢渾厚。其人其書,珠聯璧合,相得益彰。

    顏魯公書學諸遂良,又向張旭、懷素學習和探討筆法……,直溯書聖王羲之。同源分流,並駕齊驅,成就輝煌。

    我認為顏魯公不僅善於“學”,更為可貴的是善於“變”。他從“流美”中變出了“雄強”,變出了新意。開宗立派,開創了一代新書風,超今邁古,所以為人們所稱道。

    蘇東坡盛讚顏魯公,理所當然、名副其實。

  • 6 # 鑑水漁翁

    這,蘇東坡如果這樣說,有些偏頗。若論楷書,顏魯公第一,絕對不錯,古樸厚重。若論行書,王佑軍第一,八面出鋒。若論草書,懷素第一,矯若遊龍。

  • 7 # 原創思維導圖學語文

    歷來武無第二文無第一,所以文和武的評判標準是不一樣的。

    一直以來中國的書法的正宗都以二王為基礎,二王的筆法和二王的風格都是後人所學習的物件,強如米芾,王鐸這樣的人物啊,都是得到二王的薰陶,可見二王一脈,淵源流長乃至今天參加國展的大部分的都是二王流派。

    可以想見另立山頭,另創門派那是多麼難的一件事情,而顏真卿繼王羲之之後獨創書體,他的書法造詣可以說是可以參加華山論劍的。所以蘇東坡推崇嚴真卿完全有這個道理。

    另外,王羲之和顏真卿比較起來,蘇東坡可能更加欣賞顏真卿的正直挺拔偉岸的人格,蘇東坡自己的字也如巨石沉穩,和顏體的字剛直一脈相承。所謂英雄惜英雄,是也。

  • 8 # 一笑貫長天

    東坡舉顏魯公為最,是有其懷私的目的!

    東坡的書法師緣顏魯,舉顏魯為尊是其自比難以望顏魯的項脊,舉顏魯既尊師從,同時也能抬高自己,何樂而不為!

    東坡絕對臨摹過王羲之的法貼,而且推想其用功也絕對不能少,他還曾指導過米芾,教導米芾學習晉韻。

    這樣的話,東坡真實的想法是佩服顏魯的成分大,還是佩服王羲之的成分大呢?東坡未留隻言片語,真的難以確定!所以我們只能妄言推斷了!

    東坡學過王羲之,也不可能不學,還學過顏真卿,有明證在!那麼蘇東坡學的結果怎樣呢?顏真卿確實得其七分,王羲之呢?我的推斷是五分都沒有!深入學習書法的人可以知道,顏真卿的七分基本可以說是外觀幾乎是完美的了,而王羲之的書法別說是五分未到,就是七分,八分,也是差距明顯!當然,有些喜歡欺騙自己的人除外!

    如果你是蘇東坡,你還是文壇領袖,也就是你的話就是聖旨,你推崇誰?

  • 9 # 憨山

    三位書法家,兩個藝術主張,沒有什麼第一第二。所謂的第一第二其實都是個人偏好的一種表現。書聖王羲之重法度,內擫。顏魯公亦重法度,字外拓。楷字顏柳歐趙,行書蘭亭、祭侄;書聖要比魯公早四百多年,之間又經過多名書家將書法演變至魯公當時的狀態。王羲之所處的書法歷史背景和顏魯公所處的書法歷史背景是有所不同的;成就一個歷史著名人物,是需要時勢的,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時勢造英雄。

    蘇東坡書法上結字略扁平,大小懸殊較大;執筆理念和王羲之鬆緊不同。

  • 10 # 詩夜城主

    蘇東坡推顏魯公書法為第一,但舉世公認王羲之為書聖

    蘇東坡是中國文化史上罕見的全才、奇才和雄才,詩、文、書、畫都成為開創一代風氣的大家,他的書法更是位列“宋四家”之首,歷來備受稱譽,他和黃庭堅、米芾等人開創了尚意書風,其中,蘇東坡的書法繼承了顏魯公(顏真卿)的豐雄,又以二王風姿嫵媚為基礎,

    蘇東坡推顏魯公(顏真卿)的書法為第一,這也情有可原,這是蘇東坡的審美喜好,更何況,他也得了顏魯公書法精髓,這就是所謂的“愛屋及烏”,就好比,也有人認為東漢的張芝才是“草聖”,而唐代的張旭不是“草聖”,同樣的道理,書法家們的某個書體造詣旗鼓相當是很常見的事情,對於欣賞者來說,肯定會推崇自己心目中的那一位書法家為第一,

    蘇東坡的確說過這麼一句話,“詩至於杜子美,文至於韓退之,書至於顏魯公,畫至於吳道孑,而古今之變天下之能事畢矣。”這句話中的人物,均在某一領域中有著崇高的地位,而其中所說的“顏魯公”指的就是顏真卿,但是,這並不是說顏魯公書法“篆隸行草楷”五體的綜合能力是第一,或許蘇東坡說的是顏魯公的楷書為第一,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王羲之將書法中的楷書推向了成熟,由於生命時間精力的原因,王羲之沒機會將楷書研習到最巔峰階段,畢竟他更多的時間精力是在行書之上,所以筆下的《蘭亭序》才有“天下第一行書”的美譽;顏魯公在楷書造詣上是一位承前啟後、變古開今的書法大師,

    他倡導新的審美趣味,開創了雄強書風,使書法從清瘦走向雄強,為書法中的盛唐氣象開闢了道路,顏體楷書雄偉寬博,即便如此,顏魯公書法綜合能力,也不及王羲之,顏魯公的書法本身是以“二王”為基礎,論基礎,自然還是王羲之的高深,從書法五體的發展史來看,行書的產生時間要早已楷書(先行後楷),書法“篆隸行草楷”五體的筆法是相互存在演變的,顏魯公的《祭侄文稿》是“天下第二行書”,而王羲之的《蘭亭序》是“天下第一行書”,為何顏魯公沒有“天下第一行書”?這資訊量很大,甚至可以說顏魯公的楷書造詣還不如王羲之,因為行書不如王羲之(行楷筆法相互變通),所以後世書法大家會公認王羲之為“書聖”,卻沒有說顏真卿是“書聖”。

  • 11 # 大冰說畫

    蘇東坡推顏真卿書法為第一,我個人認為此觀點是帶有濃厚的個人感情色彩。

    顏真卿的書法初自家學,後又從褚遂良、張旭學書,一變古法,自成一格,史稱顏體。其代表作《麻姑山仙壇記》是其六十二歲高齡時所寫,這也是他書法成熟後的輝煌時期,被歷代名家譽為“天下第一楷書”,在楷書造詣方面,尚可稱之為古往第一。

    王羲之被當代人公認為書聖,其代表作“蘭亭序”曠古爍今,史稱“天下第一行書”,兼楷書,隸書,草書於一身,各書體皆當世無雙,其《黃庭經》《東方朔畫像贊》皆是楷書之經典之作。

    咱們回到原題,為什麼蘇軾對顏真卿的書法推崇備至呢?我們要結合二人當時所處的時代背景及自身境遇進行全面的分析。

    首先從書法造詣上來說,顏真卿處於盛唐時期,政治文化開明,同時吸取學習融合歷代大家之優勢,造就出其圓勁、雄厚、寬博、大氣又不失虛和的盛唐書法,集聚“中和”之美,“廟堂氣”十足,代表了儒家的風格,而蘇軾又是儒學之大家,當世文人之代表,故對其書作的青睞之情尤甚!並在《東坡題跋》中評論魯公書法為:“雄奇獨出,一變古法,如杜子美詩,格力天縱,奄有漢、魏、晉、宋以來風流,後之作者,殆難復措手。”可為對魯公書法有極高的評價!

    其次呢,從德行品格方面來分析,蘇軾對於顏真卿的中正、英烈的道德品質極度尊崇,是我輩學習之楷模,所謂字如其人,如是也!

    綜上所述,蘇東坡推顏魯公書法為第一,是從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並非單純的指在書法技藝方面。

  • 12 # 虎皮辣焦

    關羽是武聖,可是武術第一嗎?中國人這麼庸俗,就是什麼都喜歡評個一二來,有意思嗎,就王羲之告誡子孫筆畫秘訣不能外傳,就知道王羲之人品極差,近於小人而已。

  • 13 # 陋室痴

    羅布白菜,各有所愛,人們最喜歡哪一個,自然就讓為哪一個最好,這是人的通病。那個第一,應該說在那一方面,在雄強的楷書,顏公當然第一,飄逸的楷書,顏公還不如王羲之,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哲學的處理問題,不失為一個好的方法。不要以點帶面,一葉障目,不見泰山。第二還要看對後人的影響,顏公還是不如王羲之,就是歷代皇家考核的標準字型,也是歐楷,沒聽說是顏楷。還是那句話,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能自己喜歡什麼,就什麼第一。

  • 14 # 心墨書法

    大家好,我是心墨,我來談談這個問題,我認為書聖王羲之和英雄忠烈人物王羲之是很難進行對比的,因為他倆是代表了不同風格的,書聖王羲之在秀美典雅一路的帖學書風中登峰造極,而顏真卿呢在樸拙大氣的碑學書風中也可稱得上爐火純青,也是人品給書品加分的代表,開啟書如其人的藝術評價方式。

    一,書聖的技法極致,是視覺的盛宴

    纖毫必現,秀美飄逸,技巧上可謂無人能及,字字美輪美奐:

    二·顏真卿的大氣豪邁書風

    無拘無束,不諂媚,取巧,完全出自本真,性情的書法

    以上簡代表個人觀點,如有不妥,請多指正,總之我認為書聖王羲之和忠烈顏真卿是中國書法的兩座不一樣的高峰,很難對比誰優誰劣,因為他們完全不一樣,代表不一樣的風格。

  • 15 # 中國書法史冊

    對於這個問題的爭論,我本人以自己的理解來闡述一下,與各位朋友分享。

    第一,中國文化的核心表現是“雅”。

    文人逐“雅”的時代都是國家強盛的表現,比如盛唐,清康熙、清乾隆,從皇帝到百官士子,從宮廷到民間,對王羲之的推崇到了極致。所以“雅”是泱泱大國、強盛繁榮的象徵。

    第二,書法作品對比

    王羲之和顏真卿都是書法的頂級大師,從各自的代表作品做一下對比。

    好書法是文墨同輝的,《蘭亭序》文詞優美,意境風流蘊籍,給人以心清神暢的藝術享受,把中國雅文化詮釋得淋漓盡致。

    而《祭侄文稿》書寫內容是悲憤的,雖然書寫水平很高,但文字傳達的情感是壓抑哀傷的,不符合“文墨同輝”的標準,不能夠代表中國文化的博雅之美,所以,《蘭亭序》的藝術境界是遠遠高於《祭侄文稿》的,位居傳世書法第一的位置,也是毋庸置疑的。

    第三,人物生平對比

    王羲之的一生是非常順暢幸福的。身出名門望族,官至右軍郎,一生衣食富足,朋友眾多,並且經常與當世知名文人詩書雅集,交流砥礪。用現在的話講,王羲之一直生活在社會頂層,且安閒優雅。所以王羲之人格是完整的、完美的,他的履歷是每一個人都向往的幸福人生,

    而顏真卿一生就不那麼平穩幸福。他出身貧困,後中進士,為人剛正不阿,為奸相楊國忠所不容。安史之亂時,顏獨守望平原郡,他首舉義旗,被推為十七郡盟主,抵抗叛軍。平亂後,顏真卿入京,官至吏部尚書,太子太師,封魯郡開國公。後顏真卿奉旨到叛軍李希烈行營進行安撫,正氣凜然,勸其歸順,被叛軍殺害,屈死賊手,享年76歲。

    所以,從人性情感上講,每個人都希望做幸福美滿的王羲之,不願意做命運多舛的顏真卿。

    綜上所述,顏真卿忠貞剛烈,開創了一代雄渾書風,為後世敬仰膜拜。而王羲之人生經歷之完滿以及藝術作品之文雅,均符合人類對於美好事物的追求的標準,是中國文化的核心代表人物,書聖之尊不可替代,光耀千年!

  • 16 # 拙筆書者

    他們的書法都達到了爐火純青,出神入化的地步了,當然每個人對書法的理解是有偏差的,個人感覺書法是友誼第一,比賽第二。

  • 17 # 桑學飛國畫

    王羲之的書風流美,受眾接受多一些,當時更是得到唐太宗的推崇自然得到世人仰慕多一些。而蘇東坡的書風比較雄健剛正,而當時又仕途坎坷!所以影響力遠不及王義之!書法影響力和當時書法家所處的環境有一定的關係!

  • 18 # 快樂書法

    這個問題,我的看法,要從行草書發展歷史和藝術風格發展這兩個方面來看待。

    歷史的看:

    王羲之家族,顏真卿家族,正好是中國書法史上最顯赫的兩大家族。

    一、王羲之家族及其在書史的地位

    王羲之的意義,在於他在書史上所起的承古開新的歷史地位和作用。

    我們知道,王羲之創立新體(即今草)之前,行草書主體,是章草。

    我們今天看到的刻帖章草,程式感很強,筆筆另起,字字獨立,不相連屬,仍然是隸書的餘緒。如傳吳皇象《急就章》、晉索靖《月儀帖》等。

    到王羲之創立新體,唐蔡希綜《法書論》說“晉世右軍,特出不群,穎悟斯道,乃刪繁就簡,創立制度,謂之革新”;南齊王僧虔《論書》說:不是王羲之的偉大變革,人們“至今猶法鐘王”,即只能承襲章草這種字型。

    但王羲之的書名,在其時並不顯赫。當時的主流論者,甚至認為他的字為“野鶩”(謝安語)。

    在同一時期,王氏家族書家林立,至今仍然知名的,除王羲之、王獻子父子在歷史上負有盛名外,王氏家族中前後另有王廙、王導、王恬、王洽、王珉、王薈、王羲之、王獻之、王徽之、王允之、王珣、王綏、王慈、王薈、王渙之,王志等善書法,並有書跡留世。從《萬歲通天帖》中王薈《癤腫帖》、王徽之《新月帖》、王珣《伯遠帖》、王慈《柏酒帖》、《汝比帖》等作品分析,王氏家族書風,各有其長而又一脈相承。

    (王徽之《新月帖》)

    (王珣《伯遠帖》)

    (王志《一日無申帖》)

    據此推斷,王羲之是那個時代的代表書家,說王羲之一人創造新體,應該不是真實的歷史事實。一種書體,一定是一個歷史時期的人物的共同創新創造。而把帳算到一個人名下,是歷史上一些人有目的的,常犯的錯誤之一。

    (王羲之《二謝帖》)

    王羲之被推上“書聖”的地位,關鍵是幾位帝王的力挺。首先是梁武蕭衍的極力追捧,其後是唐太宗李世民,以帝王之尊為王羲之作傳,並罔顧事實,貶低別人,鼓之吹之,不遺餘力;再後是宋太宗趙光義的皇家文化工程,法帖之祖《淳化閣帖》叢帖。《淳化閣帖》共10卷,收錄了中國先秦至隋唐一千多年的書法墨跡,包括歷代帝王、名臣和著名書法家等103人的作品,其中王羲之一人的作品,就佔有三卷之巨。(但弔詭的是,顏真卿書法,就連一個字都沒有被錄入)。

    一方面,王羲之書法美輪美奐,實至名歸。王羲之書風遒秀,容易得到大多數人的喜愛。另一方面,與歷代帝王“成教化,助人倫”的意識形態的昭示倡導直接相關。

    “書聖”的桂冠,只有帝王,才有資格,有本事戴到誰的頭上。

    歷史的看,王羲之書法具有兩面性。一方面,一千多年來,他是中國書法的正脈,主流,另一方面,也是形成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的根源。唐末宋初,元末明初書風靡弱,都與此有關。

    舉世公認這個詞好啊。我們和歷代帝王,終於在這個點上,完全並肩齊肘了。但歷史上有真正追求的書法家,並不都臣服在王羲之腳下亦步亦趨。其中在書法史上影響最大的那個人,就是顏真卿了。

    二、顏真卿家族

    往遠追溯,據顏真卿《顏家廟碑》,紀念先祖文中的“子泉,”,就是春秋戰國時期的顏回。顏回本字子淵,唐時為避李淵諱,改為子泉。顏真卿家族,真正發跡於曹魏時期的顏盛(尚書郎,青、徐二州刺史),始居琅邪臨沂,之後一直到盛唐,是沿襲幾個朝代的望族。

    顏氏族人善書,是有明文記載的,始自顏含長房五世孫顏騰之(顏真卿九世祖)(顏真卿《顏公大宗碑》)。顏騰之的孫子顏協,史稱其善於“草隸飛白”,荊楚碑碣多出其手(《南史·顏協傳》)。

    顏協的次子,就是在音韻、文字諸領域對後世產生過重要影響的著名學者顏之推(顏真卿五世祖。據顏真卿撰《顏勤禮碑》、《顏氏家廟碑》記載,顏之推之後,一直到唐朝中葉,顏氏族人擅寫篆籀、草隸者,不下數十人。因為種種的原因,顏氏家族的書法,不被歷代帝王所好,因此遺存不多,在民間的影響,也沒有王氏家族彰顯。

    顏真卿的書法,在書學史上以“顏體”締造了一個獨特的,從根本上區別於二王書學境界的另一個高峰。

    (顏真卿《劉中使帖》)

    (顏真卿《爭座位帖》區域性)

    顏真卿《爭座位帖》,有許多同一個字反覆出現,其寫法都不相同。其中“不”字,出現過18次之多。和王羲之《蘭亭序》中20個寫法不同的“之”字,異曲同工。

    把二王和顏真卿作比較,我們可以清晰的看出:

    王書筆畫中段變化不明顯,鮮予動作,顏書筆畫中段則加以搖擺扭動,畫長意更長;王書筆畫粗細對比明顯,顏書筆畫約略等粗;王書筆畫見稜見角,起收轉折分明,顏書則少見稜角,含蓄內蘊;王書直者正直,顏書直中見曲;王書明快,顏書澀緩;王書挺拔,顏書闊展;王書遒麗機巧,顏書鬱勃沉著。顏書筆畫造形重穩質厚,筋力瀰漫,全以篆籀之法出之,字型多呈鼓形,更加外拓開張。書之開闊重大,氣象雄渾,止於此老。顏書之法,影響深遠,在書史兀兀特立,具有劃時代,里程碑意義。後世蜚聲一代的楊凝式,宋蘇軾、黃庭堅、米芾,明王鐸,清何紹基,無不沾溉於此老。

    如果說王羲之代表書法風格中遒秀一路,為秀美,顏真卿代表書法風格中的雄壯一路,為壯美。兩者之間,只有不同,沒有高下。

    蘇軾《東坡題跋》說“詩至於杜子美,文至於韓退之,書至於顏魯公,畫至於吳道之,而古今之變,天下之能事足矣”。雖然有武斷之嫌,但對藝術的革新變化的肯定和推崇之理,是完全符合藝術發展規律、原則的。

    三、站在後世的立場上,王羲之,顏真卿兩種不同的書法風格,都是優秀的,珍貴的書法遺存。在取法上,本人更推崇顏真卿。我們的時代,書法材料,幅式,都和唐以前發生了極大的改變,大字是當今書法作品的主流。而大字要學顏體,是宋以來的書家的公論,並從書法實踐中予以利用。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學習顏真卿,比專學王羲之,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 19 # 蟠龍河居士

    顏魯公書,雄秀獨出,一變古法,如杜子美詩,格力天縱,奄有漢,魏,晉,宋以來風流,後之作者,可見蘇東坡獨具慧眼,對顏魯公厚愛有加,推崇備至,蘇東坡認為,書如其人,顏魯公正是如此,顏魯公秉性正直,不阿諛權貴,不屈意媚上,剛正有氣節,以義烈聞名於世,最終死以明志,請抒發端莊雄偉,氣勢渾厚,其人其書,珠聯璧合,相得益彰,蘇東坡盛讚顏魯公,理所當然,名副其實。

  • 20 # 范增強書法印象

    王羲之是行草書之源頭,今草的開山之祖,行、楷、草體俱佳,“王體”一出,天下書法方有了統一法則。他的書法具有中和之美,閃爍著中國人書法理想的光輝,自東晉以下千百年來,習書之人無不受“王體”的恩澤,不學習不研究不借鑑他的書法,能繞得過去嗎? 他的代表作《蘭亭集序》的真偽雖爭論不休,曠時已久,但其藝術的成就,世間公認第一。

    比起王羲之的書法,顏真卿的書法,為其支脈支流。隋及唐代初期,“王書”尚一統天下,眾大家高手仍未脫離王派餘脈,只是小有改良爾。而到了顏真卿,在研究借鑑王羲之書法的基礎上,他勇於革新探索,在行、草書上標新立異,滲進己意,個性彰顯,成為走出“王體”的中興之人,可贊可嘆! 然而,即便如此,也不好輕言“超越”。 他的行書代表作《祭侄文稿》,為唐一代的書法強音,是寬博大氣、格局宏偉、體勢雄強的書法力作,但在其廣泛影響力及大眾接受度上,仍不能與《蘭亭集序》完全相衡。《蘭亭集序》為大美至美的話,《祭侄文稿》則稱得上雄渾之美,特色之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與領導聊天時,應該注意些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