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 夏雨風
-
22 # 恨無常
劉備用心險惡,這是對諸葛亮最後的試探,如果諸葛亮表現出野心,有可能當時就會死於非命。所以諸葛亮以頭觸地,表明誓死忠於劉氏
-
23 # 行與知LL歷史圈中圈
其實劉備並不是真心這麼說的,一則諸葛亮才華橫溢,身居高位,有實力,有能力奪權,劉備是想試探諸葛亮是否有奪權之心,去沒有,就輔佐劉禪,有可能就會除掉,劉備其實擔心他死後劉禪的安危,所以讓虎將趙雲盡心保護劉禪。
-
24 # 治病救人的黑山老妖
導讀
劉備世之梟雄,這是三國演義中反覆提到的事實,這一性格始終貫穿劉備一生。對於君弱臣強在用與不用之間是劉備當時的心情。
前言:
面對諸葛亮,劉備臨終前是矛盾的,因劉憚的懦弱與諸葛亮勢力差距懸殊,而憂心忡忡,劉備這種想法不是沒有先例,所以他先發制人,用言語來堵住諸葛亮的嘴,讓其不敢輕舉妄動,這應該是劉備的本意。
我來為大家分析劉備以下話語;
“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則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為成都之主。”
這裡劉備提到了曹丕,曹丕嚴格的來說屬於篡漢奪權,建立曹魏政權;劉備言下之意是你的能力強曹丕十倍。以你的能力做一國皇帝都做綽綽有餘,我的兒子如果你幫助就幫助他;如果你覺得他很差勁,你就取代他自己做成都的主人吧!
那麼聽到這番話的諸葛亮是什麼表情呢?孔明聽畢,汗流遍體;手足失措,泣拜於地曰:“臣安敢不竭股肱之力,盡忠貞之節,繼之以死乎?”言訖,叩頭流血。
以諸葛亮的才華與聰明,馬上就明白了劉備的言下之意,為了表示自己的忠貞,說完話後,馬上叩頭,而且非常用力都叩流血。這才是劉備的真實想法!雖然他內心真的不希望諸葛亮篡位奪權,但是防人之心不可無,畢竟劉禪和諸葛亮沒有什麼深厚情義。為了雙保險,遺詔尚書令李嚴輔少主,以嚴為中都護,統內外軍事,留鎮永安。對於這樣的安排劉備依然難以放心,他拿岀了他的殺手鐧:趙雲。
“朕與卿於患難之中相從到今,不想於此地分別。卿可想朕故交,早晚看覷吾兒,勿負朕言”。雲泣拜曰“臣敢不效犬馬之勞”。
劉備對趙雲的這番話語,讓人意味深長,我們所疑惑不解的正是;早晚看覷吾兒,勿負朕言。從這句話裡我們嗅到二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早晚看覷吾兒,我們是知道的劉禪居住在深宮,安保問題一定做的很好,不可能出現刺王殺駕的可能。,是什麼情況需要早晚都要照顧?那麼問題來了,劉備言下之意是指什麼呢?第二個問題:勿負朕言;劉備與趙雲又有什麼協議呢。對於這個問題我們一絲半會沒有得到什麼準確結果。但是在三國演義蜀漢後期我們找到了答案。那就是諸葛亮北伐中原,趙雲只是建興五年與六年以疑兵出現過一次,再無露面。總結:
歷史自有安排,不是某個人所能改變,無論是劉備將劉禪託孤於諸葛亮,都已經求仁得仁,沒有留下太多的遺憾。比曹魏政權曹叡託孤曹芳與司馬懿、曹爽;東吳孫權將孫亮託孤於諸葛恪的結局完美太多。這是帝王權術使然,所謂的“君可自取”可以亦真亦假,也可以亦假亦真…
-
25 # 廿一郎聊歷史
帝王之心,高深莫測,不是常人可以揣測的。“君可自取”這句話補全的話,應該是“如其不才,君可自取”,這裡的意思就很耐人尋味,這句話所含有的意思,就有好幾種解釋。站在不同的角度就有不同的看法,
第一種解釋
“劉禪如果幹不好,不行,諸葛亮就在劉備其他的兩個兒子中選一個,另立新君”。這就給了諸葛亮廢立國君的大權,以安諸葛亮之心,讓其可放心大膽的輔佐劉禪,同時也是給自己的兒子劉禪一種警示,這種說法主要來自於《百家講壇》。
▲永安託孤
第二種解釋
中國人都有說反話的習慣,所謂"鑼鼓聽聲 聽話聽音",所以我們在一些特定的環境裡,就要學會聽絃外之意,比如,一對熱戀中的男女,女方對男方說"我恨死你了","我討厭你"這些都是反話。你要是聽不出真實意思,那就活該你單身。所以“如其不才,君可自取”,的真實意思是“如其不才,君不可自取”。這是在警告諸葛亮,不要有非分之想,你就安分的輔佐我的兒子劉禪吧,同時也樣也是對在場的武將的提醒。要知道,古代託孤一般都要有文官,也有武將,文官治理朝政,武將鎮守邊關,以防外敵來犯。此時,軍中有數的能獨當一面的武將,就是趙雲了,這是我們就有個問題,當時趙雲在場嗎?我們要知道,當時劉備在永安託孤時,不止諸葛亮一人,還有尚書令李嚴在場,諸葛亮為正,李嚴為副,輔佐劉禪。雖然史書上沒明確的說還有沒有其他人在場。但我們根據事情的前因後果,不難看出,至少趙雲應該是在場的,因為劉備要為自己的結拜兄弟關羽報仇,執意要討伐東吳,當時趙雲就勸諫劉備不能去,劉備沒帶上趙雲一同前去,而是讓他留守江州,以備策應。後劉備敗退白帝城,趙雲就前去永安救駕。可見趙雲也到了白帝城,這就說明,劉備託孤時,趙雲應該就在劉備的身邊。
第三種解釋
“劉禪不能勝任,你諸葛亮就自己取而代之”。我認為這才是劉備的真正意思。所謂“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劉備心裡是知道自己這個兒子劉禪是個什麼貨色,“知子莫如父”嘛,劉禪再怎麼不堪,也是自己的兒子,做老子的哪一個不想自己的兒子繼承自己的皇位?就像後世的晉武帝司馬炎,明明知道自己的兒子司馬衷是一個白痴弱智,但還是讓他繼承了自己的皇位。這跟劉備是同樣的心理。此時的劉備是真心希望諸葛亮輔佐自己的兒子劉禪啊,“不怕萬一就怕一萬”假如你諸葛亮真的想取而代之,其實劉備也是老奸巨猾,也留有後手,那就是趙雲,對趙雲說要他盡心保護劉禪,有些話不可能說的太直白了,不可能說“如果諸葛亮要取而代之,你就殺之,保劉禪萬全”。聰明人永遠都是點到為止,這就是中國人的說話藝術。當然,永安託孤時,劉備也不會傻到當著諸葛亮的面說這番話的,也不見歷史書上有記載。是想,當著諸葛亮的面說出這種話,諸葛亮心裡咋想,“死鬼,你讓我輔佐劉禪,但你還防著我的啊”,這怎麼能讓諸葛亮真心輔佐劉禪,估計是劉備在其他時候就想好了,可能早就跟趙雲說了,在當時的情況來說,能堪託付重任的武將就只有趙雲了,此時的五虎上將就只剩下趙雲一人了,還有一個原因就是趙雲應該是劉備集團的元老級人物了,是值得絕對信賴的人。
再說,趙雲與劉禪有解不開,抹不去的淵源啊,趙雲“單騎救主”,“截江奪阿斗”兩次救阿斗於危難之中,如有意外,劉備也堅信趙雲以後也會同樣的保護阿斗的。保護自己的兒子。所以才可能說出讓趙雲保護阿斗的話來。
▲單騎救主
▲截江奪阿斗
回覆列表
劉備看好諸葛亮人品和才幹,對自己不聽諸葛和趙雲的忠告而伐吳的慘敗,悔之莫及。在彌留之際將阿斗託付諸葛和趙雲,卻又言之:如不堪所託,可自行之。
既是放心交付,又顯仁慈大度。卻讓諸葛惶恐不安,平生謹慎而又忠義的諸葛,唯有拜伏於地誓表忠心:承主公龍恩,諸葛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鳥之將亡,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君臣一場,肝膽相照。君臣話別,肝腸欲斷。其時關張都已作古,趙雲丶魏延等就是劉氏
家臣,也免不了一番囑託。劉備才安心而去。
劉備一生心血,創立蜀漢政權,傳給劉禪,內心五味雜陳。能否光復劉漢天下,但願諸葛和趙雲能助禪兒夢想事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