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青史回聲
-
2 # I八零印記I
隆美爾是一位軍事藝術天才,一位才華出指揮官,深受他計程車兵甚至敵人的尊敬與稱讚,他計程車兵都把他看成崇拜的偶像。丘吉爾在談到這個老對手時,也不禁給予高度評價:“我們有一個非常老練的對手,如果能超越戰爭的浩劫來評價他的話,我會說他是一位偉大的將軍。”
二戰中,隆美爾是每個德國人都喜歡掛在嘴邊的名字,即使在將軍們彼此來往的書信裡,也總是要談論到這個非凡的人物,字裡行間也往往流露出欽佩和忌恨。
二戰中他在北非戰場名聲大振,率領非洲軍團與數倍於己的盟軍作戰,取得了令人絢目的勝利,被譽為“沙漠之狐”,並被晉升為陸軍元帥。德國閃擊西歐時,他曾在六個星期的戰鬥中,以死傷2000餘人損失42輛坦克的代價俘獲了英法聯軍9.7萬人,被冠以“魔鬼之師”的稱號。
作為一個戰術大師,他有許多獨到之處,而且每戰必身先士卒,每次戰鬥,總能夠看到他帶領指揮部的一些成員,坐著敞篷車賓士在戰場上。
在北非戰場上,他屢勝美英盟軍,高速推進,急衝快戰,不給敵人喘息之機,力求全殲。 他詭計多端,精於示假隱真,巧施騙術,總能誘使敵人上當受騙,深得孫子兵法之妙,擅長“暗度陳倉”、“瞞天過海”,達到掩蓋真實企圖的目的。作戰方式不拘成規,注重因勢利導,足智多謀而天馬行空。
竊以為,如果德蘇之戰以他為總指揮,勝負難料。
-
3 # 戰史解碼
隆美爾是二戰德國著名的將領之一,單就軍事而言他可謂是世界軍事史上著名的軍事家、戰術家、理論家,綽號“沙漠之狐、帝國之鷹”。隆美爾與曼施坦因和古德里安,被後人並稱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納粹德國的三大名將。
隆美爾真正名聲大噪是在北非戰場,沙漠之狐的稱號也是由此而來。1941年初,在北非戰場的義大利軍隊被英軍打的潰不成軍,希特勒對於這個豬一樣的隊友也是很無奈,不得不派遣一個輕快師和一個裝甲師去援救意軍。隆美爾便被任命為援救意軍的德國非洲軍的軍長。
由於希特勒給了隆美爾充分的自主權,到了北非戰場的隆美爾可謂如魚得水,憑藉劣勢兵力與盟軍周旋,多次以少勝多。在戰爭初期,隆美爾以少數的德國師與義大利軍隊向英軍發動攻擊,不僅收回義大利在先前失去的殖民地,之後又擊退了持有裝備、人員和制空權優勢的英軍反攻。在加查拉戰役中,隆美爾以8萬人和560輛坦克的兵力將11萬人與840輛坦克的英國第8集團軍擊潰、後者物資與人員損失過半。由於隆美爾用兵狡詐、機敏,猶如狐狸一般,所以沙漠之狐的綽號也就由此而來。隆美爾因為北非戰場的表現而被晉升為元帥,也因為其多次以少勝多的戰績而產生了“隆美爾神話”。
到了戰爭後期,隆美爾部隊的補給狀況每況愈下,已經很難戰勝擁有物資增援的英美兩軍,隆美爾不得已離開了北非戰場,隨後不久德國北非軍團便被蒙哥馬利所擊潰。後世認為,隆美爾在北非戰場的失敗是敗給了後勤補給,並不能因此而否定他的軍事才能。
1944年,隆美爾因為參與了刺殺希特勒的行動而被逮捕,並於當年以服毒自殺的方式走完了他的一生。也正是由於隆美爾參與了刺殺希特勒的政變行動,這使得他的道德價值名譽在盟國間大幅提高,被西方盟國稱為一位勇於對抗希特勒的忠誠德國人。再加上1951年美國所拍攝的《沙漠之狐》電影更是助長了他的知名度與聲譽,最終令其成為備受矚目的德軍將領。
-
4 # 風流史學家
隆美爾,雖然他的一生只有53年。但是,他從默默無聞的小兵做到元帥,在做到與曼施坦因、古德里安並稱的納粹德國三大名將。從這兒就能看出來,這個人有真本事。不管在軍事史上功過如何,在對待戰俘上、猶太人上是人道的,這點就值得高評價。
現在,我們再來看看他的戰爭功績,被稱為沙漠之狐、慣用先發制人的戰術,懂得去一線勘察戰況。對一個軍人來說,各為其主,戰爭沒有對錯。但是隆美爾這個戰術天才,卻是可以被稱為把戰爭當成藝術來搞了。
軍人最大的榮譽是打敗對手,對他的高評價當之無愧。
-
5 # 一葉楓流
軍事史上不乏優秀的將領,但是傑出的將領確實不多,隆美爾算是優秀的吧。他和他的英國對手奧金萊克,亞歷山大,蒙哥馬利是差不多的。
他第一次進攻時兵力不足,他等不及後續兵力到達就用手頭現有兵力開始進攻,取得戰果後還是因為兵力不足,騎虎難下:繼續進攻,兵力不足,等待後續部隊,駐地條件不好。因進攻蘇聯而沒有援兵。他曾想打個時間差,先託布魯克,後第八集團軍,分頭擊破。但是英軍主動出擊打亂了他的計劃。英國的十字軍戰役沒有徹底打敗德軍,也是因為補給物資不足。
第二次雖然打下託布魯克,獲得元帥,也是因為英軍兵力被抽調走,兵力不足。隆美爾給希特勒畫了一個大餅。但是兵力並沒有多少增加。蘇德戰場的失敗,需要非洲的勝利來鼓舞士氣,他的勝利被廣為宣傳。託布魯克有彈藥給養,但是沒有汽油。打不下阿拉曼,隆美爾敗局已定,沒有任何懸念。就是換了曼施坦因也是什麼時候撤退,怎麼撤退的問題。裝甲部隊適合機動作戰,在阿拉曼打陣地戰,沒打就已經輸了。
北非戰場,是一個給英德雙方提供勝利鼓舞士氣的小劇場。僅供娛樂而已,卻產生了兩個元帥。美國對隆美爾的高評價是戰後開始的。當初只有英國在捧隆美爾。因為英國想造成一種印象,非洲也是主戰場,藉以抗衡蘇德戰場。美國在戰後褒揚隆美爾,塑造成德國軍官反抗希特勒的印象。用心良苦,不言而喻。
不止英國,美國對北非登陸也大肆渲染,其實就是一個實戰練兵過程。就像塔拉瓦成為重大戰役一樣。如果北非可以出兩個元帥,諾曼底登陸起碼要出四個元帥。
-
6 # 度度狼gg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納粹德國三位名將中,比較古德里安和曼施坦因,其實隆美爾的綜合軍事能力最弱,他並不具備戰略層面的天賦,僅可以列為戰術高手,在某種意義上,他尚不如號稱“防守大師”的莫德爾陸軍元帥。
那為什麼參戰各方對“沙漠之狐”隆美爾的評價都如此之高呢?有以下幾點原因。
第一,是隆美爾在北非曾經大敗兵力兵器佔優勢的英軍,也曾經擊敗初出茅廬的美軍裝甲部隊,尤其是英軍第八集團軍最為丟人,被隆美爾的非洲軍團追殺上千公里,埃及都差點丟了,隆美爾挺進到阿拉曼時,開羅的英國殖民當局已經開始燒檔案準備跑路了。
美英軍隊不可能承認已方的無能,有過度煊染隆美爾無敵的嫌疑,所以當蒙哥馬利用數倍於德軍的兵力飛機坦克等贏得阿拉曼戰役時,又把蒙蒂吹的不行:既然我們英軍最後能戰勝無敵的隆美爾,說明我們才是真的厲害。
宣傳和煊染的結果,是美英國內對隆美爾也神話起來了。
第二,隆美爾是希特勒故意捧起來的一個軍事明星,納粹非洲軍團的戰果無論怎麼輝煌,都不會對第三帝國的戰略處境有決定性的改變,蘇德戰場才是根本。在地中海英美具有絕對的海空控制權情況下,隆美爾戰術層面的成功對希特勒無實際意義,就算衝過埃及衝進中東,滿地的石油也拉不回德國。
況且,希特勒也不可能給隆美爾提供如此規模的軍隊,東方戰線是個無底洞。1942年起德軍在蘇德戰場漸走下坡路,噩耗不斷,而恰此時隆美爾的小兵團卻一路高歌猛進,希特勒自然拿來炒作以提振民心士氣,年內提升資歷不足的隆美爾為陸軍元帥。
不到一年後,盟軍火炬計劃開始,美國軍隊在北非大舉登陸,與英軍東西夾擊,最後德國非洲軍團25萬人在突尼西亞全軍覆滅 ,在此之前,希特勒以治療的名義將隆美爾緊急調回國內,否則陸軍元帥就要在戰俘營度過餘生了。
隆美爾真有通天本領,怎不把美軍聯軍趕下海去?現代戰爭是綜合國力的較量,非一二個名將之力。
第三 ,隆美爾因涉嫌參與720政變被逼自殺,盟國方面將其包裝成反對納粹暴政的英雄,希特勒為了面子和不影響士氣也宣稱隆美爾是傷重不治,還給予了國葬待遇。其實隆美爾並沒有明確參加密謀活動,有些事情到現在也還在爭議,但是交戰雙方如此的宣傳,使隆美爾已經沒有了對立面,你好我好大家好。
而在於很多隆粉,遠在亞洲,更是人云亦云了,其實,對隆美爾不必過高評價和過分解讀。
-
7 # 扎西平措lntl
“超級機密”的存在似乎可以對這個現象做出某種程度的說明。當英國孤懸海外苦苦支撐,以及希特勒突然轉頭進攻蘇聯、兵臨莫斯科城下,總之當美國還沒有捲入那場世界大戰、軸心國看來勝利在望的時侯,歐洲反法西斯力量亟需讓希特勒分散注意力。北非雖然重要,但畢竟遠離主戰場。從微觀和技術層面說,英國在知道隆美爾是希特勒的愛將,並對隆美爾的行動和德國的幾乎一切秘密瞭如指掌的情況下,故意放出煙幕,神化隆美爾,有助於希特勒在得意忘形之際不斷往非洲添兵添將,從而讓英國和蘇聯度過難關轉守為攻。英國早就透過“超級機密”破譯了德國的密碼,但為了保守機密,為了保住倫敦不受轟炸,丘吉爾親自下令,任由德國飛機轟炸考文垂,釀成慘案。有這個案例為證,上面說的事英國人做得出來。此外,丘吉爾回憶錄裡有一幅漫畫,丘吉爾赤條條浮在水裡,頭上有飛機,水下有潛艇,它們圍著他如同馬蜂。據他說,最艱難的時刻不是法國投降、德國兵臨大西洋,而是他們從陸上、海上和空中扼住英國的運輸線之時。
當然這只是一種猜想。
-
8 # 國平軍史
撇開意識形態不論,單就軍事能力而言,在二戰時期,隆美爾元帥,絕對是德國防軍的驕傲,甚至贏得了對手的尊敬,英國首相丘吉爾,就對其讚譽有加。
因在北非出色的軍事籌劃和指揮能力,被英軍稱為“沙漠飛狐”,這是對其軍事能力的褒獎,被自己的對手讚譽,這在戰爭史上,也是不多見的,應該說是隆美爾作為軍人的榮譽。
隆美爾,天生就是個軍人,意志堅強、勇猛過人,用腦在打仗,一戰時期,曾僅率領3名士兵,打敗了20餘名法軍的進攻,顯示出了卓越的指揮才能。
戰後,隆美爾在德累斯頓步兵學校擔任戰術教官時,撰寫的《步兵攻擊》被希特勒看中,不久晉升維也納新城軍事學校校長,開始了飛黃騰達之旅。
1941年2月16日,隆美爾接任北非前線軍事指揮權,利用英軍調防輕敵的有利時機,把德軍和意軍組成混合縱隊,從塞爾提向穆爾祖赫發起進攻,向前挺進了450英里,給英軍以沉重的打擊,一舉扭轉了北非戰場的局勢。
隆美爾僅以3個德軍師、2個義大利軍的兵力,對陣強大的英軍非洲軍團,打敗義大利軍隊的奧康諾將軍也成了德軍的戰俘,隆美爾獲櫟樹葉雙劍勳章,升任非洲軍團司令官;不久,又奪回了昔蘭尼加,由此被授予上將軍銜。1942年5月,隆美爾晉升為德國陸軍元帥軍銜。
1944年10月14日,隆美爾被捲入了密謀推翻希特勒的計劃中,在希特勒逼迫下,遂服毒自盡,時年53歲,希特勒為其送葬,還在利用隆美爾的聲譽,為其搖搖欲墜的第三帝國效勞。
隆美爾能認清沙漠戰爭的特殊性質,北非是裝甲兵的理想戰場,本人也因為指揮北非戰役而名聲鵲起,由一名步兵戰術專家,一躍而成為裝甲名將,不僅善於運用裝甲兵,而且更善於運用步兵來配合裝甲兵,其麾下的摩托化部隊發揮了最大威力。
二戰期間,隆美爾晉升速度極快,打法國時,指揮一個裝甲師,軍銜為少將;法國戰役後,就轉戰非洲,指揮3個德國師,為中將軍長,馬上被授予上將軍銜,次年,又晉級為陸軍元帥,後又調至義大利,成了指揮百萬大軍的B集團軍群司令。
總之,隆美爾確實富於軍事才華,但其知名度也有宣傳拔高的成分在裡面,德軍宣傳他需要一個英雄來鼓勵士氣,以掩飾德軍在東線的失敗;英軍宣傳他,是要透過他來抬高英軍的身價,以及英軍在二戰中的地位;美軍也宣傳他,要利用用隆美爾的光環來掩蓋蘇軍的戰績;儘管沒有什麼直接證據,能證明隆美爾真的參與了謀殺希特勒的行動,但這件事情本身卻為隆美爾罩上了巨大的政治光環,使得隆美爾和曼施坦因、古德里安一起成了二戰德軍著名的三大將領。
-
9 # 李三萬的三萬裡
因為對隆美爾,有三吹,也就是德國反戰派,英國,德國主戰派都吹他。(隆美爾當然很厲害,我說的吹,不是吹牛的意思)因為三方面都吹他,所以當然他的評價就高。隆美爾被德軍吹的很有名,而盟軍打敗了他。看盟軍的兩大著名戰役,北非和諾曼底,都是掛的隆美爾的牌子,必須把他捧上天。
先看第一吹,德國主戰派吹他,以少數兵力面對數倍的敵人,固守在北非還能對敵人進行進攻,不愧是名將,希特勒也對隆美爾破格晉升幾次,年紀不大就到了元帥。(但是很多德國陸軍將軍,常常諷刺他雖然貴為元帥,但平時也就指揮一個軍,什麼集團軍,尤其是東線的集團軍群,和他完全不搭邊)
再看第二吹,盟軍吹他,英國在海軍上樹立不起什麼榜樣和名將;陸軍又在敦刻爾克撤退和第厄普登陸被德國橫掃,好不容易在北非打敗了隆美爾,自然要吹!把隆美爾吹成名將之花,才能顯示大英帝國陸軍的神武。可是實際英國蒙哥馬利是怎麼打敗隆美爾的呢?大英能打的陸軍大都在北非,第1,2,7,8,10裝甲師,第4,5,44,50,51,78步兵師都被拉去了北非。自己又補充了噴火式戰鬥機和重型轟炸機,美國人又支援了300輛謝爾曼和100門牧師105自動炮。請問英國人再不勝,還有何顏面再回英倫本島?蒙哥馬利在這種絕對優勢情況下勝了,算是名將?我不知道蒙帥算不算,隆美爾算是算,他在北非能有這個戰果相當不易。
再看第三吹,德國反戰派吹。因為隆美爾最後被希特勒毒死,很多反戰派挺他;密謀推翻希特勒的人也找過他,他沒有參與,但也沒有報告給希特勒......所以希特勒給他一個體面的國葬,因為考慮到他的巨大聲望。德國宣傳機器之前開足馬力吹他,不能一下子就變成隆美爾叛國背叛元首吧?所以隆美爾接到要麼審判要麼自殺的話以後,直接自盡了。
這三吹,造成隆美爾的神話,隆美爾確實是名將,確實有能力有戰果,這不是吹出來的。相比於什麼吹出來的“東方隆美爾”孫立人,不知道強到哪裡去了。(大家看看新一軍那戰果,再看看淞滬抗戰中只有孫立人部沒守住陣地,再看看緬北戰場孫部跟著史迪威的做派)
-
10 # 皓月千山
可以說隆美爾是典型的普魯士軍人,按照中國古代的說法,就是一員驍將,在二戰將星如雲的德國,由於敵對雙方的共謀,成就了隆美爾一代名將的軍事傳奇。
打個不專業的比喻,隆美爾就是《水滸傳》裡面的急先鋒或拼命三郞之類的角色,他的軍事思想就是不顧一切地進攻,這也和德國的戰略和戰術思想相吻合的,他的軍事生涯就是“閃電戰術”的生動體現。在戰鬥中,隆美爾總是出乎預料的勇敢,這一特點可以說終身未變,在納粹統治的時代,是很講究人的奉獻和犧牲精神的,這一點和我們熟悉的價值觀好像並沒有什麼差別,就像那個做了無數好事的兵一樣,隆美爾幸或不幸地成為了宣傳品。
先不說他後期被賜死,其實我覺得德軍統帥部派他去北非就是去出演一個悲情的角色,隨便看一下地圖就知道,這個地方遠離蘇德戰場,勝負對德國來說並不重要,更要命的是德國和北非之間隔著地中海,而納粹德國卻沒有制海權,並且塔蘭託之戰之後,義大利的海軍也是名存實亡,這就意味著他去的地方是死地,後期給養斷絕卻要面對實力遠強於自己的對手,失敗幾乎是註定的。但是德國不願讓自己的這樣一個具有如此宣傳價值的將軍失敗後被關進戰俘營,所以當敗局已定時就急忙把他調回國內,接替他指揮的阿姆尼上將就不幸成為了替罪羊。同樣後期據說隆美爾本人參與了行刺希特勒的計劃,但希特勒仍然只是讓他被自殺,也是為了保全他的名譽,也許在希特勒看來這樣一個聲名赫赫的將軍參與了對自己的行刺,傳出去是非小寶貝丟臉的,所以隆美爾的戰神之名一直得到了保持。
而在盟軍這面,勝利後,必須對懲處戰犯,為了表明公正,就要對納粹高層進行鑑別,如果隆美爾沒有死,他的罪行仍然可能要被追究,而之後,就不存在這種情況了,讚揚隆美爾,能表自己是公正的,不是勝利者對失敗者的報復,所以在盟軍方面,也讓隆美爾的軍事傳奇繼續傳承也下去。
-
11 # DDG的老船塢
因為隆美爾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啊!別笑,這可不是說笑話。
隆美爾元帥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做出了傑出貢獻,盟軍尤其是蘇聯應該給他發一枚大勳章
隆美爾在法國直接引發了敦刻爾克暫停,還和上司同僚撕破臉,堪稱團隊毒藥
法國戰役隆美爾因為搶功冒進,跟友鄰同僚和上司鬧得都很不愉快,堪稱團隊毒藥,恰好元首的好基友墨索里尼老文青在北非被不願和英軍作戰的義大利軍隊折騰的不輕,希望德國能派些督戰隊,啊不,叫增援部隊來,希特勒一看,反正你也跟同僚處不來,那就去北非好了。最初德軍在北非最初的打算只使用1個輕型師(第5非洲輕型師),把戰線維持在距離的黎波里不到500公里外的蘇爾特,即使如此,由於北非作戰只能依賴一條路況極差的海岸公路或者一些更糟糕的沙漠小路運補,要維持一個輕型師(每天需要350噸補給)在蘇爾特外作戰,在建制車輛之外,還需要將近1200輛2噸級卡車從後方運補,也就是大約2400噸運力,而隆美爾一到北非就開始一哭二鬧三上吊跟元首要增援,要來了第15裝甲師,這一下補給壓力增加了150%,而且隆美爾還違令發動進攻,一路衝進了埃及!結果把原本不到500公里汽運補給線(已經很吃力了)一舉拉長到1700公里!這一下不論是卡車的需求數量還是消耗數量都直線上升,即使開放距離前線500公里的班加西港以後,因為班加西港吞吐能力有限,而且運輸護航距離比的黎波里翻倍,危險性成幾何級數增加的原因,班加西港解除安裝的補給數量非常有限,到了1942年阿拉曼戰役,前線距離的黎波里超過2000公里,距離班加西超過1200公里,即使到託布魯克也有600公里以上,隆美爾在利比亞埃及作戰兩年,隆美爾兩三個裝甲師佔用和消耗的卡車比東線同期四個裝甲叢集還要多,如果這些卡車哪怕2/3投入東線,東線德軍的補給和摩托化水平都要上一個臺階(東線汽運距離是從鐵路終點到前線,北非要從港口到前線,班加西和託布魯克不但港容太小,而且損失率直線上升,需要更多的船舶和護航——別忘了義大利海軍自己就在鬧油荒)。隆美爾以一己之力拖住了義大利大部分和德國相當一部分卡車汽運能力,迅速消耗掉了義大利海軍的存油,對盟國尤其是對東線蘇軍貢獻不可謂不大。
看看從那不勒斯到的黎波里到班加西到託布魯克再到阿拉曼的地圖,就知道希特勒和義大利海軍為了給隆美爾送補給消耗了多少資源
把北非丟給阿爾尼姆那個背鍋俠之後,隆美爾拍拍屁股回到了歐洲,隨後又把北意治安戰的鍋甩給凱塞林以後到法國當B集團軍群司令,諾曼底一線就是他的防區,結果諾曼底登陸當天,他跑回德國去給老婆過生日(真.好男人),於是D日諾曼底德軍群龍無首一片混亂,當然,7月17日他又及時受傷,甩掉了法萊斯口袋的大鍋,不過這也是他最後一次幸運逃脫了……
隆美爾最終沒有逃脫720這口大鍋,雖然他其實是無辜的,不過就他對盟國的貢獻來說,也當得起那瓶毒藥
-
12 # 泰山7001
隆美爾元帥,號稱二戰期間德國三大名將。其主要成就在於非洲。
隆美爾之所以獲得如此高的評價,主要得益於他在非洲的戰績。當時他麾下不過15、21裝甲師、90輕裝師以及少量德國步兵師如164師等少數部隊,卻打的兵力、裝備、補給遠超自己的英軍丟盔棄甲、狼狽不堪,幾次都險些把英國人趕到印度洋去,以至於被英軍尊稱為“沙漠之狐”,丘吉爾也曾評價他是“一位偉大的將軍”。
隆美爾還是一名富有騎士精神的指揮官。在非洲作戰期間,他曾俘虜了一隻由德法志願者組成的英軍部隊,希特勒要求無條件處死那些所謂的“叛國者”。但是隆美爾不但沒有執行這一命令,反而對這些人以戰俘待遇,頗受作戰雙方的好評。另一次,英軍炮擊德軍陣地,德軍陣地上還有一批剛被俘的英軍,德軍戰地指揮官要求英軍俘虜派代表去阻止英國人繼續開炮。英軍俘虜拒絕了這個“無理要求”。就在雙方僵持不下時,隆美爾出現了,英軍被俘軍官立刻向隆美爾告狀,隆美爾表示支援英方的意見。直到戰爭結束以後很久,那名英國軍官在他的回憶錄裡還是飽含深情的回憶了當時發生的一切。
最後一點也很關鍵,那就是英美在戰後國際社會上擁有的絕對話語權。他們說好,那就必須好,他們說壞,那就一定壞。正像打下158架英美戰機的馬爾塞尤要比打下352架俄軍戰機的哈特曼更受英美推崇一樣,英美不但刻意弱化自己對手(前蘇聯)的貢獻,更是往自己臉上貼金。他們的新聞報道、媒體宣傳都無時不刻的反映他們自己的價值觀,久而久之,人們就被洗腦了。
在這裡我沒有貶低隆美爾元帥的意思,我只是想說他在後世的軍事地位多多少少有一些浮誇的成分在內。好像是龍德施泰特元帥在與隆美爾發生爭執的時候,說過這麼一句話:你到底指揮過多少部隊?
-
13 # 少俠看歷史
拋開二戰納粹德國帶給世界的災難,“沙漠之狐”隆美爾不愧是一個戰爭藝術家。
隆美爾真正成名是在北非戰場上,他的戰爭理念就如古代中國的戰法一樣:奸詐而多變,喜歡出奇制勝。隆美爾在北非擊敗了英、法的大規模部隊,為法西斯軸心國立下汗馬功勞。這些戰役多是以少勝多,在指揮上都是具有極其藝術性的。
當時德國國內都很推崇隆美爾,認為其是納粹的驕傲。即使是敵對國家,如英國的丘吉爾對其也是讚譽有加。
雖然很多人以諾曼底防禦作戰的失敗詬病隆美爾,但從諾曼底的防禦部署來看,隆美爾依然是一個戰術大師。但無論怎麼樣,納粹德國都給世界帶來了苦難,隆美爾再神奇也阻擋不了世界人民的抗爭。
-
14 # 子屠龍
二戰中對隆美爾的高評價,主要是英國人、希特勒極其納粹黨,而德軍的高階將領對他的評價是很有保留的。
二戰的時候,盟軍開闢北非戰場,打擊軸心國想控制蘇伊士運河的企圖。
1942年阿拉曼戰役的勝利,盟軍徹底扭轉北非局勢,結束軸心國非洲裝甲軍團的進攻態勢,與同時期的斯大林格勒會戰、瓜島戰役一起成為戰略反攻的開始。
雖然德國人在北非吃了敗仗,但是英國人卻對德軍統帥隆美爾讚譽有加,丘吉爾更是送上“沙漠之狐”的稱號。
更奇怪的是,隆美爾吃了敗仗,在希特勒和納粹黨眼裡還是紅人。
然而,德軍的內部,諸多的將領卻不怎麼看好隆美爾,對他的評價多有保留。
這是為什麼呢?為什麼,為什麼……
丘吉爾極力抬高隆美爾,那是有他的小九九的:隆美爾厲害,這就說明英國人在非洲的仗不好打。而事實上,北非戰場真沒英國人宣傳的這麼重要。
它無法同德蘇的斯大林格勒戰役相比,百萬級人員傷亡的血肉磨場;也無法同美日的中途島戰役相比,後者直接導致日本赤城號、加賀號、蒼龍號、飛龍號4艘航母沉沒,日本在太平洋掛了。
在丘吉爾眼裡,北非戰場太重要了,因為他要面對國內外各種責問,責問他為什麼不實現對斯大林的承諾:蘇軍在東線拖住德軍,英國設法在法國開闢第二戰場。
英國重要,還是北非重要?這誰都清楚。德軍戰勝蘇軍後,回軍西線就會讓英國有亡國之危。而丘吉爾遲遲不開闢第二戰場,就是很清楚德軍已經深深陷入蘇聯的戰場。
丘吉爾要用北非戰場的重要性,來拖延開闢第二戰場時間,讓德國人、蘇聯人互相殘殺。蘇軍在斯大林格勒打敗德軍後,看出戰爭轉折點的盟軍,就趕緊開闢第二戰場,因為他們怕蘇聯解放整個歐洲。
希特勒看好隆美爾,原因很簡單,因為隆美爾是他的“近侍”。二戰之前,他負責希特勒的警衛工作,與希特勒形影不離。
隆美爾對納粹很親近,他一開始就非常推崇希特勒,把希特勒看成是天上的“太陽”,他在給妻子的信中寫道:“德國人民受到太陽的指引與領導,這一切或許是上天註定”。
1936年,納粹黨的紐倫堡大會召開,隆美爾擔任“元首衛隊”的指揮官,表現搶眼的他,第二年就由中校晉升上校。
1940年法國戰役前夕,步兵出身的隆美爾要求上前線,希特勒壓制陸軍反對意見,單獨為隆美爾組建第7坦克師,隆美爾任師長。
隨後,希特勒和納粹黨高官對隆美爾的翻過戰場表現評價甚高,他成為第一個獲授騎士鐵十字勳章的師長、參演納粹電影《西線的勝利》等等,此外他的軍職晉升特別快。
而在德軍內部,隆美爾的評價一直不高,甚至有些高階將領還看不起他。
一直到二戰結束,德軍裡的不少高階將領服從軍令、為納粹打仗,但是他們沒有加入納粹黨,對納粹的價值觀持有保留的看法。他們覺得跟隆美爾不是同一路人,因此對隆美爾的評價謹慎。
另外,隆美爾的戰法讓很多德國將領看不下去。源自普魯士的德軍,依然保留普魯士軍隊愛護士兵的傳統,而隆美爾往往為了勝利,不顧部下的傷亡。
比如法國戰役中,德軍共投入135個師,平均每個師傷亡、失蹤為365人,德軍1個步兵師1.8萬人,裝甲師人數少一點。一般情況下,裝甲師的傷亡人數要輕於步兵師,而隆美爾的裝甲師傷亡高達924人。
隆美爾仗著與希特勒私交好,還經常幹出格的事情。如曾經渡河搶奪友軍第5坦克師的架橋器材,拿走之後還不歸還;常為追求軍功,而不服從上級的命令;經常誇耀自己的軍功,而對打配合的友鄰部隊,尤其是空軍的支援不大提及。
這些事情,都讓那些出生在普魯士軍人世家、重視軍事專業訓練的高階將領頗有微詞,他們對出身市民家庭、沒上過參謀學校、元首近侍“外放”的隆美爾有著不一樣的眼光。
隆美爾最後的下場,讓人有些可惜,作為一名有軍事才華的將領,既不是自然死亡,也不是戰死疆場,而是服下氰化物膠囊自殺。
中國有句話叫“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隆美爾因為攀附納粹黨而大紅大紫,也因為涉嫌捲入“刺殺希特勒未遂”事件,而不得不去死。
希特勒的官方宣稱他死於心臟病或傷情惡化,1944年10月18日還給他舉行盛大的國葬,倫德施泰特元帥的悼詞裡著重指出:他的心屬於元首!
-
15 # 貞觀防務
主要還是因為英美的宣傳。
說的直白點就是宣傳戰。英美深知,與東線蘇德大戰相比,北非戰場與西線戰場的戰爭強度根本不值一提,整個北非戰場雙方投入的兵力還不如東線一場區域性戰役來得多。
我個人是很反對神話隆美爾的,隆美爾其人能力算的上出眾,但絕不是頂尖的。要希特勒上臺之前,都快40歲的隆美爾也只是個上尉,擔任步兵教官而已。雖然位列元帥,但是在非洲指揮的部隊也就幾個師,被譏笑為“指揮幾個師的袖珍元帥”。
在北非戰場上根據後來的解密資料,實際上英軍的處境要比德軍艱難得多。北非戰役期間,地中海的制海權都被牢牢的掌握在義大利手裡,此刻皇家海軍正艱難的在大西洋應對德國海軍潛艇的破交戰。如何往非洲戰場輸送補給都成了大問題,英軍補給的缺乏要比德軍嚴重的多,然而隆美爾還是被英軍幹翻了。
至於丘吉爾說隆美爾有多牛逼這種事,德吹祖師丘中堂這個梗不知各位是否有過了解。隆美爾厲害,說明英國人在非洲戰場上的仗不好打,而英國還打贏了,說明英國軍隊牛逼啊兄弟。這個邏輯跟美軍吹日軍是一個道理。
另外,早期因為在北非戰場上的失利,丘中堂承受了巨大的精神壓力,來自國會和王室的質詢不停地折磨著丘中堂的神經。
實際上德國人自己對隆美爾在軍事上的評價不高,對曼施坦因的評價要高的多。隆美爾在政治上極度的親納粹,是希特勒的近臣,其所擁有的職務實際上和其能力並不匹配。1940年西歐戰役打響前,希特勒力排眾議讓隆美爾擔任裝甲師師長,已經足夠說明問題了。
-
16 # 世界真的很大
有人稱之為“隆美爾現象“,有人稱之為“隆美爾神話”,在他死後70多年的今天,依然是人們討論的話題。許多軍事家認為,他不是神話,而的確是偶像。另外更多的人認為,隆美爾固然傑出,但他的神話,卻是納粹、戰時的英國,戰後的西德,多方宣傳機器共同努力的結果。
隆美爾的軍事成就、他在德軍元帥中應有的地位,其實歷來爭議很大。有人認為他和曼斯坦因一樣,是一流的元帥,是機動戰的天才。他的軍事思想和指揮體系,遠比蒙哥馬利的先進,放在今天也不落後。他的勇氣、堅定和超凡的領導力,至今依然是將軍們的楷模。
另一些人則認為,隆美爾雖然在戰術上極富天才,卻是戰略上的矮子,對他的評價過高,使他成為世界軍事史上最名不符實的元帥。有人甚至將軸心國在北非的最終失敗,歸因於他。
從1941冬天開始,隆美爾的名字經常出現在德國的報紙上。1942年,英國的報紙,幾乎每天都能讀到有關他的訊息。因為英國人也需要透過對敵人英勇無敵的描述,來證明不是自己無能。
1944年7月17日,隆美爾乘車視察大西洋壁壘時,被美國飛機炸傷住院。戈培爾下令封鎖訊息,他認為這會打擊德軍計程車氣,但訊息還是被英國情報機構獲知。戈培爾因此要求重傷幾乎不能動彈的隆美爾,在8月1日的新聞釋出會上露了一面。
二戰結束後,為了重塑國民信心,與納粹的罪行切割,尋找“好德國人”,西德的宣傳機器再次想起了被希特勒賜死的隆美爾,想起了他的善良、正直、公平和戰爭中的成就。就這樣,“隆美爾神話”延續了下來。
與其他德國將軍不同的是,他對希特勒並非言聽計從。除了敢於直言犯上,即便在元首面前,他也總保有自己的尊嚴。但是,對下級,無論是德國士兵還是義大利士兵,他都一視同仁,除了以身作則,總是表現得溫和禮貌有教養。
隆美爾曾在面見希特勒時建議,任命猶太人作地方官,以證明德國善待一切人。希特勒回答道:“親愛的隆美爾,你壓根兒不懂我,不懂我們的黨”。
所以無論如何,隆美爾的正派、正直,他的悲憫與慈善,他從不虐待俘虜,他對敵人也足夠尊重,都為他贏得了包括丘吉爾、蒙哥馬利、巴頓等人的尊敬。想來這是“隆美爾神話”能夠誕生和持續的根本原因。
-
17 # 逸禪文化
作為一個戰敗國的將領,隆美爾,聲望是西方國家主要是英國人抬起來的 原因說穿了很簡單:英國佬打不過隆美爾。北非戰爭期間,英國議會指責英軍在北非屢屢敗退,要求丘吉爾下臺。丘吉爾為了堵住國內輿論的嘴,拼命抬高隆美爾的聲望。甚至是誇張,吹噓,稱讚其為沙漠之狐。這在戰爭史上吹捧對手是不多見的。到阿拉曼戰役 ,突尼西亞戰役結束,對打了敗仗的隆美爾(突尼西亞戰役隆美爾沒在)的吹捧反而變本加厲。借隆美爾之名,來證明英美取得的勝利是輝煌的,歷史性的可以與東線戰場任何戰役想比美。阿拉曼戰役甚至吹成是二戰的三大轉折點之一。其實就戰爭的規模和對德國造成的影響來說,在東線比比皆是。當然隆美爾也值得敵人敬佩的地方,而且作為一個普魯士的傳統軍人。不參與政治,不濫殺無辜。甚至後期反希特勒。
-
18 # 使用者5770541302
主要就是其極為擅長指揮作戰,即使是擁有少量的部隊,也能創造輝煌的戰績。同時,雖然是一名納粹德國的元帥,但是隆美爾可以說是一名純粹的軍人,從未犯下屠殺等罪行,所以才會被英美等國給予極高的評價。
隆美爾早在一戰中便是一名基層軍官,其指揮果斷而且富有創造性,因此還屢次獲得過嘉獎。一戰之後,裝甲兵成為新興力量,但是關於如何使用成了爭論不下的問題。而隆美爾最是步兵戰術的推崇者,並憑藉《步兵攻擊》得到了希特勒的賞識,後來其才轉而信奉裝甲兵戰術。
在法國戰役中,其指揮的第七裝甲師,一度超過了敗退的法軍殘軍,推進速度極快,給法軍造成了嚴重的衝擊。之後隆美爾就被派往北非戰場指揮非洲軍協同義大利作戰,在後勤補給極端不足的情況下,他一次又一次擊敗了韋維爾和奧欽萊克,一度讓英國上下對二戰的走向極為擔憂。而隆美爾也是憑藉著在託布魯克的勝利,榮升元帥。
而與此同時,隆美爾也是一個深受作戰雙方尊敬的將領。其對待俘虜的敵方士兵也非常友善,即使是對待要刺殺他的盟軍特種兵,在抓捕後其也沒有將其處決,甚至還和其進行了面對面的聊天。對於隆美爾,包括丘吉爾、巴頓等人都對其有極高的評價。
-
19 # 席輝秦風瀟瀟
隆美爾是一個出口!什麼出口呢?就是二戰德軍是世界軍事史上最優秀的軍隊之一,因其服務於納粹而且戰敗了,推祟德軍是政治不正確,但人們又想表達對他們的喜愛,怎麼辦?於是乎,被希特勒賜死的隆美爾橫空出世成二戰名將,代表全體德國武裝力量集世界軍迷寵愛於一身成為名將中最受寵的!這叫政治正確。死得其所方能流芳百世!如果他不死呢?或著說不是死於希特勒之手,以他的戰功將會如何?
-
20 # 歷史子午線
埃溫爾.隆美爾是的德國國防軍中最傳奇色彩的陸軍將領。一戰時他在野戰炮兵部隊服役,在與義大利軍隊作戰中,由於在突破羅弗拉防線、攻克蒙特山和佔領隆格諾恩等一系列戰役的中出色表現,被德皇授予“十字勳章”。20年代隆美爾擔任德累斯頓步兵學院教官和兩所軍事學校的校長。1936年成為 “元首大本營”警衛部隊指揮官,並從此受到希特勒的特別賞識。1937年,隆美爾出版了《步兵攻擊》一書,記述他個人在一戰中的戰鬥經歷,書中貫穿了德國軍事理論的進攻精神,提出“進攻,進攻,進攻!”1940年西線戰事開始後,隆美爾擔任德軍第七裝甲師師長,在實戰中顯露出在戰場上靈活使用裝甲部隊的才幹,他的部隊因在法蘭西平原上大膽突破和輝煌戰績而享有“魔鬼之師”之稱。1941年隆美爾率德國 “非洲軍團”轉戰北非沙漠,曾把英軍搞得狼狽不堪,幾乎打到開羅。這使他又得到“沙漠之狐”的稱謂,並由此晉升陸軍元帥軍銜。阿蘭曼戰役結束後隆美爾到義大利短暫任職,於1944年春被希特勒派往西線。再反擊盟軍諾曼底登陸過程中,隆美爾的汽車也遭到了盟軍飛機的攻擊,他多處負傷卻仍然奇蹟般的活了下來。1944年10月14日,正在養傷的隆美爾因被指控參與7月20日謀殺希特勒的事件而服毒自殺。隆美爾一生短暫,只活了52歲,在軍中就度過了34年之久。他驚人的軍事素質使他在戰場上叱吒風雲。他把德國軍事學說的進攻精神融入於自己的軍事指揮之中,善於捕捉稍縱即逝的戰機,敢於力排眾議,果斷髮起攻擊。戰鬥中他總是衝殺在前面,因而能控制瞬息萬變的戰場。他一身兼備“虎威”與“狐氣”,當他率軍衝鋒陷陣時,他像一直下山猛虎;當他施展各種詭計欺敵時又像一隻狡猾的狐狸。丘吉爾曾這樣評價隆美爾:“儘管我們在戰爭浩劫中互相廝殺,但請准許我說,他是一位偉大的將軍”。
回覆列表
瞭解隆美爾的人應該都清楚,他有一個稱號,叫“沙漠之狐”。可以說在二戰中,眾多璀璨將星裡,能做到生前顯赫,死後殊榮,而且能得到敵我雙方都認可的,唯有隆美爾一人。
那麼在二戰中,為什麼對隆美爾的評價會如此之高?據我分析,我覺得有以下幾點原因:
其一,在北非戰場上,隆美爾就預料到德國將會輸掉這場戰爭。當時戰爭進入到最後,前往北非的地中海補給線已經失去了作用。因為盟軍破譯了德軍的密碼,並擊沉了德軍在地中海的所有的軍艦。可是柏林還發出命令,讓他們堅持下去。隆美爾沒有聽從,將德國的非洲軍團從幾千公里以外撤回,這成了戰爭史上閃亮的一頁。
其二,從政治角度上看,隆美爾作為德國納粹的幫兇,助紂為虐,對別國犯下了不可饒恕的罪行。但從軍事角度上看,他過人的軍事素質,出色的軍事指揮藝術,可以說世界軍事歷史產生了重大影響,值得後人研究。與那些德國政客和黨衛軍相比,以隆美爾為代表的德國國防軍還算是清白,他們雖然聽從希特勒指揮,但卻是反對納粹的屠殺和暴行,更沒有參與這些屠殺暴行。
也正是因為這些,加上他們令人驚歎的軍事造詣,使隆美爾贏得了盟軍的尊敬,和歷史學家、軍事學家的客觀評價。不過可惜的是,隆美爾沒有戰死沙場,卻是被逼自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