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日本之前有一個調查,選取了日本每個年齡階層的人選擇他們平時生活中浪費的最多的物質是什麼?大部分人的普遍選擇都是食物。更有調查顯示,日本每年浪費掉的食物是全世界援助實務的兩倍。
18
回覆列表
  • 1 # 網上過客87508471

    我去過幾個國家德國新加坡日本、最浪費的應該就是日本了、我在日本乾的是製作超市的食品、也就是日本連鎖超市中國名字叫永旺、每天的食品垃圾箱都是塞的滿滿的、有過期一小時的便當盒飯、有過期一天的奶奶、豬肉牛肉雞肉分割的下角料、大米、還有啤酒、果實酒、葡萄酒、麵包房的麵包、確實蠻浪費的、實際都是能吃的、只不過他們規定的日期到了就不能再賣、查到了是大事!

  • 2 # 萬景路萬眼看日本

    日本一個叫“大家之聲”的網站針對所有年齡層的人曾經做過一個關於浪費物質排名的調查,結果顯示,從10歲到60歲的人,不約而同的首選都是“食物”。而根據日本農林水產省的統計,日本每年浪費掉的食物達642萬噸,這個數字是全世界全年320萬噸食物援助量的近兩倍。那麼,問題來了,生活上素以節儉、細緻、精緻著稱的日本人為什麼會如此浪費食物呢?日本又是怎樣成為了浪費大國的呢?

    原來日本人的食物浪費主要是發生在生產廠家和店家為了人們的健康生活而定下的規矩。這主要體現在“消費期限”、“賞味期限”和“三分之一規則”三個方面。

    所謂的“消費期限”很好理解了,就是指顧客購買的食品必須要在廠家標註的“消費期限”內消費掉,否則會有食品中毒等安全隱患發生的可能性存在。而“賞味期限”指的則是食品“最好吃的時間段”,顧名思義,也就是說,超過了賞味期限也不是不能吃,只是味道已達不到最佳而已。

    如此看來,關於食品的浪費主體就似乎可以明確了。從表象上看主要應是產生在購買方,買了不吃,等到過了賞味期限或者消費期限只好扔了。但這只是表象上顯示出來的原因,而真正的浪費主體其實是生產廠家和銷售方。 日本食品浪費問題專家井出留美在她的著作《賞味期限的謊言》中指出:“正是上個世紀九十年代由大手食品企業開始推出並被眾多食品企業、超市隨後採納引進的所謂的“三分之一規則”,才使得日本的食品浪費現象日趨嚴重”。

    那麼,什麼是“三分之一規則”呢?就是廠家把賞味期限分成三個階段的規則。第一階段是指廠家要在設定的賞味期限最初的三分之一時間內完成“交貨到銷售方”,第二階段是指銷售方要在賞味期限的三分之二時間內完成銷售,第三階段就是指達到了賞味期限三分之二時間的而尚未售出的食品必須下架、丟棄的時間。

    明白了這所謂的“三分之一規則”的定義,我們也就明白了日本巨大的食品浪費的根源在哪裡,固然,消費者的浪費佔了其中一部分,但更大的原因卻是由這“三分之一規則”引發的。筆者就曾經在日本的麥當勞目睹過多次從業人員把剛出鍋不久的薯條倒掉,後來問日本人才明白,原來是薯條出鍋後也是有著最佳的賞味期限規定的,那麼,一旦在超過這個最佳賞味時間還沒賣出去的話,日本人就會毫不猶豫的倒掉的。在我們眼裡看來,這差不多就是“敗家”了,但看日本人倒掉時的表情,絲毫沒有可惜的意思存在。同樣的事情在便利店、超市、飯店裡也都有過目睹,日本工作人員也都是毫不動容的從容倒掉那些尚完全可以食用的食品。從這個角度來看,井出留美等主張節約的人士呼籲的日本應重新審定食品銷售規則號召厲行節約之深意我們也就略懂一二了,因為日本巨大的食品浪費源不僅僅令世界側目,而且浪費成習,更會在潛意識裡培養年輕人無視浪費,不會、不懂節儉的生活習性,這樣下去,久而久之,有可能形成社會問題,從而給日本平和、幸福的生活帶來不利的影響。

    說實在的,看到日本人的浪費,也確實有過多次感到可惜,看著正在傾倒食品的日本人就像看敗家子一樣。但後來卻也想明白了,不正是因為人家的努力才使得日本人過上了這樣雖嫌奢侈和挑剔但卻健康、長壽的生活嗎?從這個意義上來講,注重、追求賞味期限,以保證自己高品質生活,似也沒錯。

  • 3 # 剛強膽壯陳明

    在日本吃飯,絕大多數是光碟行動,極少有剩飯剩菜留下,比國內節省多了。這與兩國飲食習俗不同有關,日本的飯菜一頓是吃不飽的,通常吃完晚餐,還可以補餐,故不易浪費食物。

  • 4 # 我的十年青春756

    你這理論頂多是物質沒有浪費,但是從原料變為食物的農民能量消耗,運輸能量消耗,做成菜的能量消耗,這期間的能量沒有浪費麼?

  • 5 # 風起石門

    笑死我了,昨天推的美國是最浪費的國家,這個應該是,美國是資源和農業大國,今天又成日本了,日本糧食都不能自保,資源匱乏,物價很貴,人們都習慣於吃很少食物,幾乎就是半飽,你讓他們怎麼浪費?

  • 6 # 想娶劉亦菲

    一直很奇怪浪費和節約的話題,你浪費並不會導致貧困地區更貧困,你節約只會導致商家倒閉,那些糧食也到不了貧困地區的人嘴裡

  • 7 # duh23333

    說錯了。日本人的浪費比起天朝人的浪費那是小兀見大兀。天朝人往往擺滿一桌菜不是為了要吃完這麼多菜,而是將食物當擺設。很多食物都只動了幾筷子,就不吃了,席後直接倒掉。

  • 8 # 流放的石頭

    總結一下啊!

    中國是買了做成吃的吃不完倒掉了。

    美國是在超市一次買太多倒掉了。

    日本是還沒賣就倒掉了。

    所以別總再說別人家多好多好的。

  • 9 # 蔡先生是我

    不說其他的,看影片他們做食物就知道了,要在中國,那浪費的水可以想象要被噴成什麼樣子,為了追求某一個極致走到了另一個極致!

  • 10 # 大白白腿

    我2007年的時候去日本留學,曾經在一個連鎖的便當店打工,打的是夜工,晚上10點到早上6點,因為是夜工所以每天都要處理快過期的食品,便當什麼的,什麼都有,就像咱們市場賣的那種份菜,天天都扔好多,印象比較深的是有一道芝士焗蝦仁,每天都有,每天都剩,每天都扔,不得不說的是公司規定,重點來了呦,菜品,便當做出來後,都要同步打印出來並貼上生產時間,一般賞味期限是6個小時,到期前兩個小時就要廢棄,本人的親身經歷,不吹,也不黑,還有炸東西的油每天都要過濾,3天一換新油,每天都扔好多,超市也是一樣,我有個同學在羅松打工,也是賞味期限提前兩小時就扔,也是每天扔好多,所以說他浪費不為過,但是食品安全還是真挺讓人放心的。

  • 11 # ァLZ

    說日本人最浪費食品,一半對一半是錯,要從兩方面去看。

    浪費的一面,健康和美食的在富足的日本

    1、日本是全世界數一數二的富裕國家,食物對於他們來講己經不是吃飽這麼簡單,更多的是一種享受。

    2、食物安全在日本是非常重視的,政府監控和民眾意識都非常高。

    3、日本對吃非常講究的國家,比如新鮮和美感;從日本的壽司和魚生就可以看到了。

    透過上面的條件不難發現,日本人對於不新鮮或過期的食物是非常不喜歡的;大家在日本也會看到,所有的超市,在下午三點開始就會對所有新鮮的食物進行打折出售,保證食物到客戶手上依然是最佳的食用時期,不在最佳吃用時期內的食品,公司或者政府部門都不建議銷售或食用。從表面上看是非常浪費糧食的,但是,對於身體健康來講是非常對的做法,所以日本是全世界最長壽國家之一。過期和不新鮮的食物,處理得當也就是迴歸大自然,這沒什麼浪費的。何況現在的醫生和營養專家,都不建議大家吃不新鮮或者過期的食物。

    其實日本是一個非常珍惜糧食的國家。

    日本是一個自然災害頻發和資源匱乏國家,日本人知道糧食來之不易,他們都非常愛惜糧食,全世界都反對捕殺鯨魚,日本人依然我素我行。有一種現象,如果在中國人眼裡,是非常小氣和丟臉的。是怎樣的一種現象呢?日本人請客,一般都不會點太多的菜,夠吃就好,如果實在吃不完,哪怕是剩下兩三口炒飯,他們都會選擇打包回家。

    今天的日本,他們有富裕的生活,依然對食物敬畏之心。

  • 12 # 批評不自由讚美沒意義

    在日本讀書的時候在羅森打過工,每次上夜班各種還有兩小時過賞味期限的食品我在休息室吃的飛起,好多咬了幾口就扔了,吃都吃不完。吃不掉的就是全部魂歸垃圾桶。

  • 13 # 小農1枚

    沒有被要求,但是看到這個標題還是非常想回答一下。

    2006年底我到日本,2007年在學習日語期間,我到日本最大的24小時便利店7-11的麵包加工廠去打零工,這個工廠面積不大,生產車間和倉庫加一起不超過2000平方米,每天這裡要按照每個店鋪的訂單生產,由於只是打零工,我也不清楚一天的產量是多少,不過我所在的夾餡麵包的生產線每天大概有5萬個左右的產量。由於都是按照訂單生產,所以當天的工作量不確定,有時候下午5,6點白班的生產任務就結束了,有時候也會到8,9點。因為不會日語,我被安排檢查麵包的形狀,只要形狀過大過小,或者感覺不適很圓,就可以把這個麵包從生產線的傳輸帶上扒拉下來,直接扔進旁邊的垃圾袋裡面,然後會有人把這些垃圾直接送到垃圾處理的車間,據說這些垃圾直接賣給了一些養殖企業。

    我的檢查任務其實很輕鬆,也不需要日語,帶班的社員找中國籍員工給我講了要點,1是形狀不好看,就直接扔掉,2是判斷不出是不是不好看,就直接扔掉。這個工作我幹了2個月,開始幾乎每天都被領班指導,因為還是有一些形狀不太好的從我這裡溜過去了,被最後的包裝工序檢出來扔掉了。後來我狠狠心,只要感覺不完美,就直接扔,這個根本不需要智商的技能,居然被前輩們不斷表揚。

    後來我在日本安定下來,在超市,下午5,6點鐘就開始打折,7,8點鐘就開始大規模開始處理,最後就被直接扔掉了。慢慢有了一些日本朋友,他們生活中也極度看中消費期限,過分的是很多人並不是過期了才扔,而是接近消費期限就直接扔掉了。這並不鮮見。後來我的2個孩子慢慢長大了,他們在學校接受教育。他們的生活習慣也是一樣的,只要東西接近消費期限,不但自己不吃,父母吃也不行。

    日本吃食物非常重視新鮮原則,也講究順著時令吃菜,很少逆季消費。這其中的道理我不是很明白,除了味道好的原因外,我想還有健康的考量吧。

    這是我所知道的情況,不能代表日本全國的情況,如果我的見解有一定的代表性,日本應該算是浪費糧食的國家了吧。

  • 14 # 泡麵Sir

    日本一個叫“大家之聲”的網站針對所有年齡層的人曾經做過一個關於浪費物質排名的調查,結果顯示,從10歲到60歲的人,不約而同的首選都是“食物”。而根據日本農林水產省的統計,日本每年浪費掉的食物達642萬噸,這個數字是全世界全年320萬噸食物援助量的近兩倍。那麼,問題來了,生活上素以節儉、細緻、精緻著稱的日本人為什麼會如此浪費食物呢?

      日本是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社會化文明化程度相當高了,老百姓對生活質量的追求是屬於更高層次的理想生活狀態。食品健康和食品安全已經在日本全社會形成共識了,上至老人下至兒童,沒有人會為了牟取私利而在食品安全上動歪腦筋。這是由於日本社會早已由經濟高速增長狀態轉變為經濟高質量維持狀態了,各種生活福利保障體系健全,老百姓普遍不缺錢,素質高,互相尊重,友善待人。

      日本人對於不新鮮或過期的食物是非常不喜歡的;大家在日本也會看到,所有的超市,在下午三點開始就會對所有新鮮的食物進行打折出售,保證食物到客戶手上依然是最佳的食用時期,不在最佳吃用時期內的食品,公司或者政府部門都不建議銷售或食用。從表面上看是非常浪費糧食的,但是,對於身體健康來講是非常對的做法,所以日本是全世界最長壽國家之一。

  • 15 # 澹奕

    隨著近年來收入與生活水平的提升,我們身邊各種浪費的現象越來越多,然而實際上,向來都以節儉精緻著稱的日本,才是食物浪費最嚴重的國家之一。每年日本丟棄掉的食物超過640萬噸,雖然跟美國近6000萬噸的浪費量沒法比,但對於向來資源匱乏物產不豐的日本來說,這些食物似乎不是小意思。

    不過,日本的食物浪費原因與我們並不相同,日本食物浪費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第一,瓜果蔬菜等上市之前篩選過度嚴苛,造成大規模丟棄;第二,日本人對食物安全與味道的追求所引起的丟棄浪費。日本人浪費的食物,大多都不是在餐桌上,而是在被消費之前。眾所周知,日本的西瓜非常昂貴,其實日本因為耕地狹小農業發展條件有限,所以幾乎所有本土農產品價格都比較高。除了自然因素影響產量,更重要的是日本人還“人為減少產量”。在日本,大多數水果蔬菜等上市之前都要經過嚴格篩選,賣相不佳、甜度等不夠等農產品,都要被丟棄掉。日本市場上出售的瓜果蔬菜,賣相都相當美觀,而這背後的代價就是大量所謂殘次品的丟棄浪費。

    不僅僅是瓜果蔬菜等農產品,即便是農牧業與漁業產品,也嚴格遵循這種品質至上、顏值至上的準則。在日本的漁港,大量魚獲都要先進行分類,那些體型過小、有碰傷、長得難看的海產品,一般都成堆扔在一旁低價處理。而即便低價出售,通常也沒什麼人會買,因為日本料理向來都注重食材本身的品質,沒啥化腐朽為神奇的技能。包括日本在內,世界上並不是所有地方的料理技術都能夠物盡其用,廚藝有限也造成了不小的浪費。而除此之外,日本食物浪費的第二個重要原因就是日本人對於“味”的極致乃至過度追求。日本的食物保質期通常都分成保質期與賞味期,保質期指的是食物可以安全食用的期限,而賞味期指的是食物食用的風味最佳期限。咱們這裡食物快到保質期了,依舊正常出售,最多降價,而在日本如果賞味期過了三分之一,不少超市商家就開始打折促銷了,賞味期到了三分之二,就開始丟棄了。因為食物的最佳風味已經消失,所以將食物丟棄,在我們看來難以理解的事,在日本非常正常。

    日本每年大規模丟棄的食物中,其實大多數都是還可以安全食用的,只不過因為最佳賞味期已過。在日本,這些食物通常用於“食物銀行”援助給一些流浪者,極少用於低價出售,大多數都是被丟棄焚燬並不回收利用。吃只吃最好的,日本人對於食物品質的追求自己不僅僅是是否能安全食用了,還對味道有極高要求,當然,百里挑了一的食物就要扔了99了。《蠟筆小新》中的美伢經常買一大堆食物囤在冰箱,最後到期了只能丟掉。現實中的情況是,日本的超市強商店經常打折促銷,也很受歡迎,但這些促銷品都是正常商品並無殘次。在日本,大部分的民眾並不會購買賞味期臨近的食物,所以商家也不會在這方面花心思。既然沒什麼人會買,日本商家就會將臨近期食物直接丟掉,如果有人要甚至可以白拿,如此一來丟棄的食物量也就可想而知了。

    由於日本每年浪費的食物量過大,而且這些浪費的食物大多數其實都是可以安全正常食用的,甚至根本就沒有經過消費,所以日本也在想辦法減少浪費。比如日本各地一直在提倡民眾購買臨近或者超過賞味期,但仍可安全食用的食物,但收效甚微。一方面,日本料理大多量少而精緻,很少出現餐桌上的食物浪費;另一方面,對於賣相、味道過度的追求也造成了日本非常嚴重的食物浪費。

  • 16 # 歷史深度揭秘

    有人點餐太多吃不完倒掉,有人因為食物不足營養不良,有人食物一過期倒掉,也有人食物到期了重新包裝換個日期繼續賣。所以說什麼人都有,世界就是這樣,以前這樣,現在這樣,將來也還是這樣。

    我認為只有一個道理:越富裕就越浪費。否則,比如說:為什麼我們現在不吃粗糧,不少吃肉多吃野菜?不去買新的衣服繼續打補丁?那樣多節省呀?所以說,當能扔得起的時候,自然就不覺得是浪費,反而會變成一種社會進步的“標誌”。

    日本超市賣的蔬菜,水果都收拾的非常乾淨。黃瓜,青椒一袋裡就幾個。黃瓜青椒都很小。肉基本都是切片或者切塊放盒子裡。沒有像中國一樣現買現切的肉。雞蛋10個一盒,幾天就過期了。還可生著吃。食品安全有保障。

    其實中國人浪費,我覺得一點都不真實,浪費的人在13億裡面只佔了很小很小很小一部分,我們大多數的普通家庭,不管是城市也好,農村也好,浪費現象,絕對是很少很少的應該說主要是為了口感造就的浪費,這就是浪費,不是“所謂的浪費”,雖然不明白啥叫“賞味期”,但感覺應該不是保質期。過了期的食物這不管是哪裡都會浪費掉,這是沒辦法的。當然國內現在浪費也不小是事實。

    我理解賞味期和保質期不太一樣,百度了一下,賞味期是口味最好的時間期限,我認為只有物質基礎達到一定程度,才會談論品質,所以文中的守信譽就有點人為拔高日本人了,就算是作者說的他們守信譽,怎麼還會被顧客發現過了賞味期呢?前後矛盾!所以只能說日本經濟尚可,進而對食物品質要求較高罷了……

    有次福岡早上一個便利店買麵包,挑選的時候突然營業員從櫃檯裡衝出來對我們說:大概意思就是店裡剛來了最新來的麵包讓我們買新送來更新鮮的(當然之前的肯定還沒有到期),瞬間感動。

    日本是把好東西留給自己人,中國是把好東西給別人 。 這樣說吧,日本一百個商人跟國內一百個商人,絕對是日本人誠信的更多,起碼人家不會用奶粉和疫苗來毒害自己的下一代。 日本人做生意,賣給中國三峽工程的鋼材,賣給美國的斯巴魯,賣給全世界的造假產品!你去好好了解下神戶制鋼,神戶牛肉,川崎重工等等。

  • 17 # 史之策

    什麼?日本居然是世界上最浪費食物的國家?就那個國土才我們一個雲南省大,耕種土地也很少的國家最浪費食物?沒錯!在我們印象中,節儉的日本其實是世界上最浪費食物的國家。那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以節儉著稱的日本人的浪費吧。

    中國人判斷食物是否還能食用,一般看的是食物包裝袋上的保質期,中國的食品包裝上一般是有生產日期和保質期這兩個日期。

    然而,在日本,食品一般都有三個日期,分別是:賞味期限,製造年月日,消費期限。

    製造年月日就相當於我們的生產日期,日本的對於這個時間描述得很精確。消費期限對應的保質期,代表食物過了這個時間就壞掉了,如果還要繼續食用就會有生病的風險。

    那麼,什麼叫做賞味期限呢?很多對日本沒什麼瞭解的人可能都沒有聽過這個詞。所謂的賞味期限是指味道最好的時間,在這段時間裡,食用口感最佳。類似於一杯冬天的熱奶茶,你在它還是熱的時候飲用口感肯定是最好的,但是會有奶茶低於多少攝氏度就一定要丟掉它這種說法嗎?

    我們當然不會有這種想法,但是在日本,食物一旦過了賞味期限就要下架,強制全部處理掉。

    在中國的超市我們經常會看到一些快要過期的食品以很低的價格出售,而且甚至會有人的想法是隻要沒過保質期上具體的日子就不算過期,和剛生產出來的沒什麼不一樣。

    但是日本就是隻要過了賞味日期就要下架,不會低價出售,曾有中國遊客看到大量還能食用的食品被處理想要買下來還被拒絕了。

    曾經有人實驗,把過了賞味日期還在保質期內的食品低價售賣,基本上也沒有日本人會購買。看來這不僅是遵從國家對於食品方面規定的商家,在日本人的思想觀念裡,過了賞味期限的東西也是不會再購買的。

    確實如此,筆者從在日本留學的朋友那裡聽說,日本的食物,超時要扔,過期要扔,有質量問題更要扔,便利店裡當天沒賣出去的便當或者麵包都會扔掉。▲其實這位老師沒說全,在我們國內,當天沒賣出去的麵包,很多人也會賣掉。麥當勞、肯德基全球一樣,出爐後限制時間內沒賣出去都會扔掉。

    為什麼日本在食品安全方面如此嚴格呢?這和戰後日本發生的食品安全問題有著很大的關聯。

    戰爭帶來的核汙染威脅著日本人的生活,20世紀30年代高濃度的礦山廢水汙染水源引發的“痛痛症”,50年代食用有機水銀汙染了的魚貝類引發的“水俁病”,60年代的地溝油事件……

    吃一塹長一智,這些發生了的板上釘釘的事故,促使著日本政府不斷強化食品相關政策。日本人也越發重視食品安全,外加上戰爭歷史也不斷地警示日本人。

    所以不論是日本政府還是每一個日本人,都對食品的安全保持高度重視。久而久之,也成為了一種固有的想法融入了日本人的生活裡。

    雖然說這樣做很浪費食物,但是不得不說這樣對於保障人們的身體健康有很大的益處。據統計,日本長壽排名世界第一。在日本,男性平均年齡達到83.5歲,女性89歲,超過100歲的老人更是高達七萬,日本人長壽就與這種浪費但保障品質的飲食習慣息息相關。

    實際上,日本人從小就接受著吃飯吃八分飽的教育,日本主婦在準備食物的時候也不會準備很多,基本上不會留下剩飯。

    所以,日本的浪費是發生在商場店鋪便利店等地方,但因為這樣的地方太多,導致浪費量最多,反而成為了世界上最浪費食物的國家。

  • 18 # 大國縱橫

    印象中我們對日本人的認識一般都是很節儉,比如我們經常看日劇裡,日本人吃飯都是要吃到最後一粒米不剩才行,否則就是浪費食物。還有日本人出去吃飯,如果吃不完都會主動要求服務員打包帶回家,因此,日本人給我們的印象就是很節儉。

    但事實上恰恰相反,日本是這個世界上最浪費食物的國家之一。據日本環境省的統計顯示,日本從2016年開始,被浪費掉的食物數量就高達640萬噸,之後,每年這個數字還在增長。

    日本人為什麼這麼浪費食物?

    所有的原因可以歸結為一個原因,就是日本人對食物的要求極高。我們看日劇就能看出,日本人的食物都非常精緻,我們到日本餐館吃料理也能看出來,不管食物好不好吃,樣子一定會做的非常漂亮。另外,我們出口到日本的水果,都要經過嚴格的篩選,比如一個蘋果,它可能很甜很好吃,但如果不夠圓,就會透過不日本的標準。

    除了外觀要求苛刻外,日本人對食物的味道也是追求極致,食物一旦過了最佳食用時期,日本人一般都會扔掉。如我們平常吃的麵包,我們一般都要吃好幾天,吃不完的我們會放在冰箱裡,因為這樣食品並不會變質。但日本人吃麵包都是當天烤當天吃,過了當天立馬就扔,很多面包店一到晚上就開始大把大把的往外扔麵包,即使這些麵包看起來形狀和味道都不錯。一瓶葡萄酒,可能最佳飲用的期限就那麼一段時間,過了這段時間,日本人就會扔到,日本的酒館經常會看到老闆把大量的紅酒倒掉的場景。

    為了追求食物的最佳使用期,日本人還發明瞭一個名詞“賞味期限”,這個期限可不是我們的保質期,日本人的保質期對應的名詞是“消費期限”,過了“消費期限”就意味著食物將再無法使用了,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變質了。而“賞味期限”的意思是在這個期限內使用的味道最佳,過了這個期間,雖然還可以食用,但已經不是最好吃的時候了。

    一般日本的食品外包裝上都會同時打上這兩個期限,很多日本人只看“賞味期限”,只要過了“賞味期限”就統統扔掉,這就是為什麼日本人浪費的最根本原因。

    民以食為天,食品安全關乎民眾健康,再怎麼強調都不過分,日本人作為世界上最長壽的國家之一,看來也是有原因的。當然我們現在的生活還沒有那麼富裕,日本人的做法會給我們造成很大的浪費,這種做法不可取,但日本人對待事物的態度還是值得我們學習借鑑的。

  • 19 # 橋本看日本

    日本食物浪費非常驚人。所謂的食物浪費就是本來能夠吃,但都沒有重新利用而被廢棄的食品。日本是一個非常重視傳統的國家,每年有很多傳統節日,為了迎接這些傳統節日就有很多傳統的食物,如日本節分中的惠方卷就是必須吃的食品。這是一種手卷壽司,裡面有醃葫蘆條,黃瓜,雞蛋卷,鰻魚,肉鬆,椎茸等來源吉祥地材料,代表著七福神,吃了這壽司把福氣捲起來吃掉。因此還被稱為“招福卷”、“幸運卷”、“開運卷壽司”等。但是每年七福神的位置不同,所以惠方卷製作時的數量也是很難控制,因此有大量的做好惠方卷因為沒有賣出而浪費。日本全國範圍有數千噸。

    除了惠方卷,還有日本便利店也是這樣。因為食物期限有很嚴格的要求,很多便利店都會把臨近期限的食品撤下,因為有規定不能打折出售,這部分的食品也是日本浪費的重災區。據日本農林水產省的統計,日本每年食物浪費在650萬噸左右,佔世界的食物浪費的33%左右。全世界援助饑民的食物數量大約在320萬噸。

    大概是日本嚴格的食物期限規定,以及過度的食物鮮度的要求,日本每人每天大約扔掉了一碗食物。認為只有扔掉這些食物,才能保證自己吃到新鮮的食物。就在上文中的日本便利店市日本最大的食物浪費源。其中每天的盒飯與飯糰佔全部浪費的10%左右。2019年的5月24日,日本立法來改變食物浪費的問題。除了日本立法,日本人的生活習慣與食品浪費也有關係。如日本人的大量採購,使用不完就扔掉的做法也是造成食物浪費的根源,現在日本超市等都宣傳不要買太多,買了就全部使用,全部吃完,從個人做起,儘量減少食物的浪費。

  • 20 # 千佛山車神

    日本是目前世界上浪費糧食最多的國家,沒有之一!日本人對於食品安全的要求非常高,例如超市現做的熟食如果過了晚餐時間賣不掉就會半價銷售,如果再賣不掉就會倒掉,絕對不會留到第二天。

    而日本所有的食物都有兩個日期,一個是“賞味期限”,另一個是“消費期限”。賞味期限是該食物的最佳食用時間,如果超過這個時間,那麼在理論上就錯過了該食物的最佳品嚐期,此時的食物就會打折銷售。(日本在售的食品上都會標註一個賞味期限)

    不過在過了賞味期限後還有一個消費期限”“消費期限”就是我們所說的食品保質期,其實日本食品企業所設定的“消費期限”時間是非常保守的,按照咱們理解,過了最後保質期的食物也沒有多大問題,但在日本一旦過了“消費期限”,該食物就要被銷燬。

    其實以上所說的都是明面上的規定,在實際生活中,有些食物僅僅是剛過“賞味期限”就被倒掉了,因為許多日本商家認為食品一旦過了最佳食用時間就失去品嚐的意義,儘量不要再賣給顧客了,以免砸了自己的招牌,所以許多食物還沒到“賞味期限”的時間就開始打折銷售了。

    除了食品在銷售過程中的大量浪費以外,日本的食品在生產過程中也存在海量的浪費。

    例如日本蔬菜和水果在生產包裝過程中,農民會扔掉一些賣相不好的瓜果蔬菜,以保證自己的農產品樣子喜人。

    至於被扔掉的那些瓜果蔬菜根本沒有任何質量問題,完全就是因為長得磕磣,對此日本農民的做法就是堅決扔掉品相不好的產品,哪怕是低價賣掉也不可能,他們決不允許這些顏值差的產品進入市場。

    (以前總感覺日本的水果賣相極好,佩服日本人的種植技術,後來才知道這是因為長得難看的水果都被扔掉了)

    如果說日本商超倒掉食物的做法還算是為了食品安全,那麼農民扔掉賣相不佳的瓜果蔬菜就是赤裸裸地浪費了。原本蔬菜水果就是用來吃的,品相好固然重要,但因為賣相難看而扔掉大量的水果蔬菜就太可惜了。

    要知道日本的農產品自給率很低,大量蔬菜水果都需要進口,節約尚且還來不及呢,竟然會出現如此驚人的浪費!

    日本農民之所以會這樣做,完全就是想保持日本水果和蔬菜在人們心中高高在上的地位,維持日本蔬菜水果的高價位,從而獲得高額的利潤。

    目前日本已經是全世界浪費食物最嚴重的國家,據日本環境省的統計顯示,早在2016年度日本的食物浪費就達到650萬噸,這個數字幾乎可以養活一個小國家了。

    (日本食物浪費極為嚴重)

    目前日本政府也已經意識到了浪費糧食的問題,從2019年11月起,日本政府開始實施《食物浪費削減推進法案》,鼓勵國民購買即將過期的食品,以減少食品浪費。

    總的來說日本社會的確存在著極大的食品浪費,但我們也要看到日本人對食品安全的重視,這是非常值得我們借鑑的地方。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年輕人的第一套房應該儘早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