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21 # 穿美國望世界

    日本每年浪費約650萬噸食物。日本人平均每天扔掉的食物可以填滿一整碗。這種食物浪費與日本40%的低糧食自給率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浪費這麼多的原因只有一個,還不是錢多造成的食物過剩假象。

    已故的旺加里•馬塔伊(Wangari Maathai)是首位獲得諾貝爾和平獎(Nobel Peace Prize)的環境保護主義者,她對日本的“格言”(mottainai)概念印象深刻,因此尋求將其推廣為一個保護環境的全球通用術語。然而,事實證明,這個給世界帶來格言理念的國家,日本,扔掉了大量的食物。政府的統計資料顯示,2015財政年度,未售出、過期或剩餘的食品損失總量為646萬噸。也就是說,平均每人每天約有一碗或136克的食物垃圾。與此同時,日本2015年的糧食自給率僅為39%。換句話說,儘管嚴重依賴進口,日本仍在大量浪費糧食。

    造成糧食損失的一個原因是商業分配實踐,即所謂的三分之一規則。根據這一慣例,食品生產商或批發商應在從生產日期到最終銷售日期的前三分之一時間內向零售商交付產品。如果他們不能在最後期限前交貨,零售商有權拒絕發貨。這種做法的目的是確保消費者獲得一致的食品質量,但時間限制比其他國家嚴格得多,導致食品生產商和批發商扔掉大量沒有質量問題的食品。在農業、林業和漁業部的協助下,已經成立了一個委員會來重新考慮食品製造商和批發商的商業做法。已經推出的措施包括將飲料和零食的時限從三分之一放寬至二分之一。也增加糧食銀行的組織向社會福利機構提供免費食品和貧困人口。

    根據MAFF的資料,截至2017年1月31日,日本共有77個食品銀行組織,在過去10年裡增加了6倍。2017年,日本的相對貧困率為15.6%。這一水平明顯高於2013年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成員國11.4%的平均水平。雖然日本是一個富裕的國家,但許多國民生活在貧困中。儘管日本的食品供應依賴進口,但它也在大量浪費食品。人們希望,糧食庫的活動可能在某種程度上有助於減輕這兩個矛盾。大約一半的食物損失來自家庭。MAFF進行的一項調查發現,家庭產生的所有生垃圾中約有20%是由未食用的食品組成的,其中約有四分之一是由過期前扔掉的食品組成的。MAFF和環境部正在強調家庭主動減少食物損失的重要性,鼓勵市民不要買太多,並使用和消費他們買的所有東西。

  • 22 # 木橋故事

    不知道日本是全世界最浪費食物的國家,這個結論的出處是否可靠?說說我的感受吧。

    在日本生活的時候,覺得他們真的好浪費,可後來到了美國,發現美國人比日本人更浪費。但是,當我對著美國朋友吐槽的時候,他卻告訴我,中東人比美國人浪費多了!!!

    1.日本

    先說說日本。

    其他雜七雜八的理由就不說了,撿一個我認為最關鍵的點來說。

    在我看來,日本人的浪費,很大程度上來自於他們的“強迫症。”

    怎麼說呢?意思就是他們並不是真的想浪費食物,而是出於對食品的各方面的高標準,不得不選擇“浪費。”

    曾經看過日本電視臺的一個節目,說日本每年扔掉的食物,可以養活一個非洲小國。日本人看得頻頻點頭,咳聲嘆氣的。可一轉頭,該扔還得扔。

    讀書時,在餐館打工。不管食材有沒有壞,只要超過日期,一律扔掉,沒得商量。我跟店長表示這太浪費了,他一邊表示同意,一邊眼睛都不眨地接著扔掉手中的食材。店裡做的炸豬排,多炸了30秒,也被店長指示扔掉。因為這樣的炸豬排“不夠完美。”可是說實話,你就算多炸一分鐘,我也吃不出來啊!

  • 23 # KAKAIYUU

    大家都知道在日本超市和便利店,每天檢查食品保質期,不是為了把過期的食品扔掉而是看保質期時間,是要提前三個小時扔掉。國內的道德觀念是某些超市賣掉過期食品或快過期的食品,覺得這個售貨員厲害,有本事。而日本要是發現快過期的食品,也就是距離保質期三個小時還沒有下架,要追究售貨員的責任,會被炒魷魚。同樣發展到服裝,零售等所有的服務行業。把假貨,次品賣出去了,算是有本事。實實在在做產品的,被人認為是傻子。

  • 24 # 壓力很大同志

    日本人幾乎很少買未經過加工的食材,大部分的浪費其實在工廠階段就已經完成了,日本人在家裡怎麼節約都抵不住在加工環節的浪費

  • 25 # 蓍草之能

    首先,日本是人均浪費世界第一。

    由於苛刻的所謂“食物食用時效”的規定,加之也是日本最突出的,不會使用其他方式儲存保留食物技術。導致吃不了就得扔。日本食物,但凡需要人種的大米農作物奇貴無比,買不起也得扔掉,海產品由於得來方便,加之極容易變質,所以浪費的數目不是可以想象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年輕人的第一套房應該儘早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