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知足常樂心安是福

    意即曾經見過滄海,則其他之水不足觀。巫山之雲,為神女所化,故比別處的雲更美。這一句意為除了巫山的雲,別處的雲不能稱之為雲,即看過巫山之雲,別處的雲亦不足觀。

  • 2 # 東邊吹來的海風

    其實他是從《孟子-盡心》篇“觀於海者難為水,遊於聖人之門者難為言”變化而來的。

    這兩句詩講滄海無比深廣,使別處的水相形見絀,而巫山呢有朝雲峰,下臨長江,雲蒸霞蔚。相形之下別處的雲就黯然失色了。

    滄海、巫山是世間大美的形象,元稹引以為喻,從字面意思上講是經歷過滄海巫山對其他的水和雲就難以看上眼了。實際上是來隱喻他們夫妻之間的感情深廣和美好,因而除愛妻之外再也沒有令他動心的女子了。

    到今天這句詩內涵已經發生了變化,不再僅僅形容男女之間的感情。凡事感覺今天的人、事、物比不上曾經的美好,都可以用“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來比喻了。

    比如你曾經感受過大城市的繁華,難以忍受小山村的閉塞就可以用這句詩表達。

  • 3 # 荼蘼香晚

    這是元稹處於“賢者模式”時的感嘆,這個時候說的話誰信誰傻。

    王闓運評此詩:“所謂盜亦有道”,真明白人。嫖娼立牌坊,元稹近是。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賞析:正常人在寫妻子的時候,是不會用巫山雲的典故。巫山雲雨,就是圈圈叉叉。

    取,娶也,娶妾養妓也。

    次,止息也,滾床單也。

    花叢,美嬌娘也。

    元稹和白居易真是鐵哥們,都好這一口。

    大致意思就是這樣:韋氏你是滄海,其他女人連水都不如。

    韋氏你是巫山神女,其他女人連做巫山之雲都不配。

    除了你,其他女人睡過,也只是睡過,解決生理需求而已,沒有念想。

    所以,近來性生活少了,一半原因睡其他女人的性趣不如你,一半原因是想養身了。

    真實情況只是想表達:女人睡多了,還是覺得前任好。

    若我評價,此詩內容粗俗,格調低下。用其他女人與前妻相比較,有些人還說多情什麼,也是醉了。

    還有,這首詩在古代並不出名,古人大都看做是淫詩。

    還有,能寫情詩的不一定就是有情人,反而可能是絕情人,只是人家有這才華而已,元稹就是唐朝的郭沫若、胡蘭成。

  • 4 # 尹沐夏

    後來找的人都像ta,曾經的那個人是最好的人。

    那個曾經深深喜歡的人,那個曾經令我滿心歡喜的人,那個我曾熾熱的喜歡過的人,那個曾經一片純真之心對待過的人……

    後來因為各種理由分開,不復聯絡。

    有ta在的時光雖然已經漸漸遠去,而那段時光,有ta的時光卻在心裡留下了永久的烙印。

    久久不能忘懷,久久不能放下。

    明知道ta不會出現在自己的生活中,卻會突然覺得那個路人背影好像他,那個人的言行有點像他………

    夢中不知遇到多少次,都是過去在一起的點滴片段放映。

    現在雖毫無聯絡,但那個人帶給你的改變,帶給你的影響,向你傳遞的觀點卻一直留給了自己。

    後來也會喜歡上別人,但總會有你的影子,或許因為有共同的、我喜歡的特質。

    你已成為過去,成為心裡某個角落的美好記憶。

    但是,新人或許有些方面像你,但對我而言並不是替代。

    畢竟,我以確認自己已經放下你。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對你的執念,對你的愛戀也已隨風飄去。

    我仍然可以說你是最好的人。

    後來的人不會是你。

    眼前人才是最重要的。

  • 5 # 張春龍

    這麼多女人都不如意,還是曾經愛過不捨的女人好。就是這個意思,雖然這詩是關於女人的,但那個有情男人不愛有情女人,男女皆有情,則是人間社會之美事。

  • 6 # 直又直

    這兩句詩出自唐.元稹的巜離思》組詩中第四節。《離思》和《遣悲懷》一樣是追念他的亡妻之作。

    元稹寫詩用典善於演化利用;首句是借用《孟子.盡心篇》的"觀於蒼海難為水"句,意思是曾經欣想和領略過蒼茫雄渾之大海的氣勢,你這些江河湖泊算是什麼水?第二句是借鑑宋玉的《高唐賦》中的"巫山雲雨",與上句用意相同,雲自巫山來,除了巫山的雲朵,其他地方的雲朵算得上什麼雲來呢?

    全意想說,或者似乎想說,除了自己曾經同甘共苦過的愛妻,其他女人怎能比得上呢?

    這兩句大概是此意吧?有請高師指點!

  • 7 # 一杯江湖飲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這句話的意思:經歷過無比深廣的滄海的人,別處的水再難以吸引他;除了雲蒸霞蔚的巫山之雲,別處的雲都黯然失色。

    當年讀這裡的遣悲懷的時候我真以為他是個極為痴情專一的男子,還覺得他很苦情,後來上看了他的簡介。

    千萬不能相信男人!!!

    元稹一生愛過六個女人!

    第一個女人:崔鶯鶯

    公元799年,我們的一代大才子元稹,芳年21歲,這一年他遇見了初戀。

    他初戀的物件也是一枚才女,她就是《西廂記》中的崔鶯鶯。讀過《西廂記》的人都知道,鶯鶯才華與美貌並舉:

    “檀口點櫻桃,粉鼻兒倚瓊瑤。淡白梨花面,輕盈楊柳腰。妖嬈,滿面兒撲堆著俏苗條,一團兒真是嬌。”

    元稹與鶯鶯相會於普救寺。美人愛才子,才子愛風流,兩人一見鍾情。一個是溫貌風容,一個是鮮豔輝動,很快便從那“魚龍潛躍水成文”到“雲雨巫山枉斷腸!”

    然而,世事難料。美人薄倖,才子多情。很快,元稹就離開了崔鶯鶯,於貞元十六年(公元800年)入京謀仕去了。侯門一入深似海,從此元郎是路人。果然,元稹入京不久,就與崔鶯鶯分手了。

    多年後,鶯鶯已嫁他人。元稹想起曾經的感情,又已“表哥”的身份來求見她,但被她拒絕了。元稹頗受挫折,心中苦悶,加之對初戀的放不下,終於寫下了《鶯鶯傳》這部傳世劇作。

    錯過便是一生,元稹與崔鶯鶯還是完成了完美的擦肩而過。

    第二個女人:韋叢

    貞元十八年,即公元802年,元稹科舉落榜。這一年他24歲。

    洋溢著青春活力的他並沒有對生活感到太多失望,相反,不久就投到了太子少保韋夏卿的門下。

    這一次,他遇上了他的第一任妻子——韋叢。

    世人對韋叢的認知,都是從元稹的三首《遣悲懷》中來的。但不可置否的是,韋叢是一個賢妻良母。 日子過得清苦了,韋叢甘願和他一起吃糠咽菜。見他身上衣著襤褸了,翻遍整個箱子,想為他找一件衣服御寒。這個大孩子纏著她要喝酒,她摸索身上,未有分文,拔下頭上的金釵說:去吧!

    韋叢對元稹,可以說完全盡到了一個妻子的職責。

    她賢,她慧,她愛。

    韋叢扶養著五個孩子,和元稹一起過著貧下中農的日子。一天,元稹從外面回來,給她帶了一個小禮物,那是一隻普通的竹釵。韋叢看著釵子,感動地留下了眼淚。夫妻倆又要照顧孩子,元稹沒事又要出去進行交友活動,家中經費甚少,巧婦亦難為無米之炊。韋叢日夜操勞,不久就生病了。她的病當真是一個累加的過程。這五年來,從第一個孩子到第五個孩子的降臨,她日夜牽掛,寸寸勞心。病中,她毫無怨言,並不悔恨嫁給元稹。

    第三個女人:薛濤

    公元809年,一代著名詩人元稹30歲。

    這年他到四川出差,認識了他的第三位女友——四大才女之一的薛濤。

    四月,牡丹花開動京城的季節,朝中大員都紛紛賞花飲酒作樂,很少有人記起元稹。

    而此時的元稹,正與薛濤一起“雙棲綠池上,朝暮共飛還。更憶將雛日,同心蓮葉間”。

    他們是浪漫的,更是快樂的。他們白天在湖上划水,夜晚共枕而眠!

    雖然薛濤比元稹大十一歲,但他們之間的愛情正在烈火烹油般上演。

    然而,繁華過後,終究只剩得:幾杵疏鍾,半江漁火,兩行秋雁,一枕清霜。

    就在元稹與薛濤正如膠似漆時,卻因彈劾嚴礪而調任洛陽。此一去,兩心相隔情甚苦;此一去,君心在外妾難知;此一去,流年何處傷心處?

    公元821年,元稹與薛濤已分別十載。

    薛濤與元稹,從此天涯兩路,終成陌人。

    此後薛濤一直在浣花溪畔緇衣唸佛,不問世事。

    元稹死後第二年,薛濤病逝,時任劍南節度使段文昌親自為其提寫了墓誌銘。

    薛濤的痴情像黛玉,但她的性格更像妙玉,面對無法得到的愛,她選擇了沉默!

    第四個女人:安仙嬪

    元稹在一貶江陵之後,娶了李景儉(友)的表妹安仙嬪,元和九年(公元814年)病逝。

    第五個女人:裴淑

    第二年被貶通州,續娶了涪州刺史裴鄖的女兒裴淑。

    第六個女人:劉採春

    公元823年,元稹貶為越州刺史,開始了人生最後一段偉大的戀愛——與著名女藝人劉採春的婚外戀情。

    劉採春就是天生的歌唱家,除了長相俊美,步態婀娜,詞句風流,還擁有著一副好嗓子。

    所謂才情相吸,俊貌相引。

    元稹與劉採春一相遇,劉採春就為元稹的詩才所傾倒,元稹亦道:這個妹妹,我曾見過的!

    從此,一段偉大的感情正式開始!

    元稹與劉採春這段婚外情進行得如火如荼,元稹使一筆錢,從劉採春丈夫那裡買斷了劉採春,又納之為妾。

    這一切,隨著二人感情增溫進行得順理成章。

    每天傍晚,劉採春唱起《望夫歌》,元稹作詩伴興,日出而樂,日落而歇,日子過得風風火火。然而好景不常。不久,元稹升官回京,與劉採春也是一離別終生!

    最終,劉採春也是看破紅塵,在與元稹的一別後,投水自盡!

    人生如夢!當元稹的生命步入彌留時,反觀過往:

    與崔鶯鶯的相遇相愛,讓他明白了愛情一旦失去就不會再來;

    與韋叢的同甘共苦,讓他明白了愛情的堅貞不屈矢志不渝;

    與薛濤的深情邂逅,讓他明白了“只要你幸福,我便選擇沉默!”的忍辱負重與飽受離別。

    劉採春早於元稹兩年去世,與她的婚外戀,更讓他明白了“士之耽兮,猶可說也;女之耽兮,不可說也。”的深厚熱烈與生死相隨。

    這幾個女人,用她們的青春與遺憾,讓元稹讀懂了愛情!

  • 8 # 北方乞丐457

    這兩句詩的意思是,曾經到臨過滄海,別處的水就不足為水了;若除了巫山,別處的雲便不稱其為雲了。這是唐代詩人元稹的《離思》,共有五首,是寫給亡妻韋從的,這是第四首。

    全詩如下:

    曾經滄海難為水,

    除卻巫山不是雲。

    取次花叢懶回顧,

    半緣修道半緣君。

    全詩說的是經歷過波瀾壯闊的大海,別處的水再也不值得一觀。陶醉過巫山雲雨的夢幻奇觀,別處的風景就不稱為雲雨了。即使身處萬花叢中,我也懶得回頭顧盼;這緣由一半是因為修道人的清心寡慾,一半是因為曾經擁有過的你。

    這首詩並沒直接寫人,而是以物託情,通篇用巧妙曲折的比喻手法,表面上是說看過"滄海水″、"巫山雲″之後,其它地方的水和雲已經很難再入詩人的法眼了,這是明比。而實際上暗喻的是他們夫妻之間的感情有如滄海之水和巫山之雲,其深廣和美好是世間無與倫比的,也就是除愛妻之外,再沒有能讓詩人動心的女子了。詩人用深情的筆觸,真摯熱烈的情懷讚美了夫妻之間的恩愛,抒發了對妻子的愛戀與懷念之情。

  • 9 # 路遙lgy

    《鶯鶯傳》是最能瞭解元稹的了。這篇敘述張生與鶯鶯的戀愛故事,是唐朝人的傳奇。到了宋朝經過蘇軾秦觀等的推崇,廣為人知。到了元朝王實甫時成了經典《西廂記》。

    《鶯鶯傳》與《西廂記》的差別,就在於結尾的處理上。戲劇大師王實甫比較迎合大眾口味,以“有情人終成眷屬”落下帷幕。而《鶯鶯傳》卻是“此恨綿綿”,這不是元稹的別出心裁,而是他正是這個愛情悲劇裡的主角。

    按照現在的說法,元稹就是一個“陳世美”。一個眾所周知的分手,沒有任何的交代,沒有任何的善後。元稹在趕考期間攀附上了京兆尹韋夏卿,很快成了這位市長的乘龍快婿。果斷地將一往情深,苦苦等待中的鶯鶯忘在了腦後。這個結局,《鶯鶯傳》裡,元稹並沒有把自己的功利,卑汙寫出來。

    對於元稹來說,他不後悔自己的“始亂終棄”,也不後悔自己的絕情,不後悔對愛人的致命傷害。而漸漸的他懂得了,他的無悔之悔,正是他失去的人間至美。元稹的一生,經過時間推移,他情之所繫的,最思念的,最留戀的,最讓他心扉激盪的,仍然是那位“二十年前曉寺情”的鶯鶯。

    “一年又一年,一年何可徹。有此迢遞期,不如死生別。天公信是妒相憐,何不便教相決絕”。

    元稹在這首《古決絕詩》裡說了,他不是不想終結這段記憶。可是無論時間空間發生了多少變化,這份情,這份愛,這一縷思念,仍然讓他不能忘懷,不吐不快。或許,到了生命的最後一刻,腦海一片空白之際,那個被他拋棄的女人的影子,依然隱隱綽綽還在。

    因為,真正的愛,不死不滅,不能抹去。

    這才是那首傳了千年的,膾炙人口的詩中所讚美的,所感嘆的:“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去巫山不是雲。取次花叢懶回顧,半道修緣半道君”。元稹的心靈深處,至少還有一片沒有淪喪的淨土,還有一點最後的良知。

  • 10 # 又見炊煙777

    你好,我來談談對這句詩的理解。

    我對這句詩的理解是,若人生經歷過大風大浪的考驗,並且戰勝了它,那麼再遇到任何困難也壓不倒我們。

    讓我們看看歷史上的紅軍戰士,在長征中,爬雪山,過草地,吃草根,穿草鞋,不怕犧牲,排除萬難,經歷了千辛萬苦,行程約二萬五千裡,終於到達陝北與陝北紅軍會師。這以後我們的紅軍不斷勝利,不斷壯大。這種長征精神,就是“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的大無畏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

    今天我們生活在和平年代,總會遇到各種困難,革命時期那麼艱苦我們都取得了勝利,現在遇到困難我們更不應該退縮,“人間正道是滄桑”相信沒有任何困難可以壓倒我們的。

  • 11 # 琴語箏意

    意思:經歷過無比深廣的滄海的人,別處的水再難以吸引他;除了雲蒸霞蔚的巫山之雲,別處的雲都黯然失色。

    原詩以滄海之水和巫山之雲隱喻愛情之深廣篤厚,見過大海、巫山,別處的水和雲就難以看上眼了,除了詩人所念、鍾愛的女子,再也沒有能使我動情的女子了。

    詩人的這個“心上人”,據說是雙文,即詩人所寫傳奇《鶯鶯傳》中的鶯鶯,詩人因雙文出身寒門而拋棄她後,有八九年“不向花回顧”(《夢遊春七十韻》)。又有人說紫詩是為悼念亡妻韋叢而作,韋叢出身高門,美麗賢慧,27歲早逝後,詩人曾表示誓不再娶(《遣悲懷·之三》)。

    兩句詩化用典故,取譬極高。前句典出《孟子·盡心上》“觀於海者難為水”;後句典出宋玉《高唐賦序》“姜在巫山之陽,高丘之阻,旦為朝雲,暮為行雨。後人引用這兩句詩,多喻指對愛情的忠誠,說明非伊莫屬、愛不另與。

    這兩句詩還簡縮為成語“曾經滄海”,還可比喻曾經經歷過很大的場面,眼界開闊,見多識廣,對比較平常的事物不放在眼裡。

  • 12 # 此箋

    沈從文說,“我行過許多地方的橋,看過許多次數的雲,喝過許多種類的酒,卻只愛過一個正當最好年齡的人”,私以為這是最接近“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的詩意表達了,都在強調所愛之人的無法替代性。

    只不過,元稹藉助歷史典故與比興手法,將這種堅貞不渝的情感,演繹得更為唯美深婉。在詩人看來,亡妻韋叢是洶湧澎湃的滄海之水,是雲蒸霞蔚的巫山之雲。世間別處所有的雲水與之相比,皆會黯然失色、相形見絀。

    曾經滄海難為水

    孟子云,“觀於海者難為水,遊於聖人之門者難為言”。元稹借用這個典故,以“所見既大,則其小者不足觀也”,來比喻自己與亡妻的情深似海,非細流可以取代。見識過滄海的波瀾壯闊,世間其它所有流水都只是細流罷了。

    除卻巫山不是雲

    “妾在巫山之陽,高丘之阻,旦為朝雲,暮為行雨。朝朝暮暮,陽臺之下”,宋玉的《高唐賦》將巫山雲雨成為愛情浪漫與纏綿的美好象徵。元稹化用這個典故,不僅隱喻自己的亡妻堪比神女清麗嫻雅,而且象徵自己與亡妻之間的愛情絕美動人,世間無法超越。在詩人心中,滄海之水與巫山之雲,是世間最美麗的景色,而這恰似自己與亡妻深廣而唯美的愛情,永遠無法取代。曾經有多麼美好,此刻的思念就有多麼銘心刻骨。從此百花叢中過,片葉不沾身,世間所有春色,都比不上你的花容月貌。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這是詩人元稹寫給亡妻最美的情詩。這種美好,就像現代詩歌裡的,“青梅枯萎,竹馬老去,從此我愛的人都像你”;也正如寶玉對黛玉的深情告白,“任憑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飲。”

    只可惜,這種堅貞不渝,元稹並沒有堅持下來。他所謂的“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也只是一時的情深而已。後來與薛濤、劉採春等人的愛恨情仇,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多情才子的寡義與薄情。

    一生只愛一個人或許過於嚴苛,但能寫出“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的詩人,卻很難接受他後來的見異思遷與始亂終棄。終究,人們還是嚮往“願得一人心,白首不相離”的堅貞不渝。但願這種美好的願景,不會淪為曾經滄海的轉瞬即逝。

    浮生若夢,良人難求,最怕: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成絕響,

    “滄海成塵等閒事,雲雨巫山枉斷腸”是尋常。

  • 13 # 景翰地理風水

    看過滄海里的水,再看別的地方的水就稱不上水,見過巫山的雲,別的地方的雲都無法與之媲美。形容深入自己心底的那份最愛,任何人都無法取代。

  • 14 # 煙花三月09

    這兩句詩出自中唐時代的大詩人元稹的一組詩《離思》裡的第四首,原詩是這樣的:

    離思 其四元稹 唐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元稹的這一組詩,一共有5首,是寫給自己已經去世的原配妻子韋叢的。

    這首詩,可以算得上唐詩中。最感人的悼亡詩。元稹的妻子韋叢,是個官二代,家境比元稹好,而且是他父親的寶貝女,和元稹結婚後,也一直跟著自己的父母親住在一起。

    而元稹因為8歲時父親去世,靠守寡的母親把自己拉扯大,他很孝順,也很懂事。他靠自己的聰明才智,在科舉考試上考得功名,在官場上也是一個一心為民,報效國家的好官。不過元稹的性格非常豪爽,為人比較耿直。

    元稹和韋叢結婚後,夫妻二人,郎才女貌,非常恩愛。

    可惜的是,只有短短的7年婚姻,韋叢就因病去世了,這是元稹在官場也受到挫折,這些對元稹的打擊很大,他寫了許多悼念亡妻的詩歌。這首詩,歷來都被認為是最能打動人心的一首。

    對這兩句詩的理解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曾經見過浩翰海洋的人,再見到別處的水,便覺得是那樣的相形見絀,黯然失色,除了巫山絢麗繽紛的彩雲,其他的雲真不該叫雲。

    “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挨著次序經過花叢,我已懶得看上一眼,一半是因為修道,一半是因為思念您。詩人以比擬的手法,報發了懷念愛妻的深沉情感

    在元稹生活的男權社會時代,男人們三妻四妾都屬於正常,一位丈夫,可以對已經去世的妻子寫下如此深沉的表明忠貞愛情的情話,是最為感人的。

    這也是千年以來,這句詩打動無數人的原因。這是他們用來表達對愛情忠貞的名句。

    元稹是不是“渣男”

    最近看到不少因為這首詩,指責元稹是“渣男”的論調。所謂的“渣男”,應該有這樣幾個標籤:自私,只知道索取,不負責任,玩弄別人感情的人。

    這幾個標籤,一個也貼不到元稹的身上。

    有些人,因為元稹在韋叢死後,又和當時的有名歌姬,才女薛濤有了一段姐弟情,而對元稹硬要貼上“渣男”標籤,這顯然也是不公平的。

    難道妻子死了,要終身不娶,才符合不是渣男的道德觀嗎?如此,幾百年後的蘇軾,他寫的懷念自己亡妻的那首《江城子 十年生死》時,不是也早已經又娶妻子了嗎?難道也要給蘇軾貼一個“渣男”的標籤?

    有這些觀點的人,恐怕是思想深處的“封建”在作祟吧?畢竟現在是新時代了,當代的女詩人舒婷在幾十年前就面對被人瞻仰的“神女峰”,寫出了“與其在崖上展覽千年,不如在愛人肩頭痛哭一晚”的宣言,更何況你還要求一個男權社會的男子為女子守節,要求也太高了。

  • 15 # 東哥副業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出自唐朝詩人元稹的《離思五首》,是作者悼念亡妻韋叢之作,表達了詩人對亡妻的愛戀與思念。意思是:我曾經見過滄海,其他地方的水則不能稱之為水;我曾經見過巫山上的雲,其他所有的雲都黯然失色,都比不上。

    這首詩很美,初讀此詩,你能感受到滄海的壯闊與巫山的雲的秀麗,但是彷彿又感受不到,是怎樣的海,怎樣的雲才能讓其他的所有都黯然失色呢?不禁浮想聯翩,令人好奇又嚮往。思緒飄遠,好像又能感悟到別樣的意境。

    忠貞不渝的愛情

    從前的車馬很慢,一生只夠愛一個人。一旦愛了,便是一輩子,其他的人無論再優秀也不及你的好,你就是唯一,你若不在,心便隨你而去。

    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東漢年間焦仲卿和劉蘭芝被迫分離,蘭芝發誓絕不再嫁,仲卿也絕不再娶,可誰知命運弄人,蘭芝被迫改嫁,投水自殺。仲卿得知後就在向著東南的樹上吊死了。焦劉兩家把兩人合葬,慢慢的墳墓旁邊的樹枝長在了一起,樹葉也連在了一起,樹上還有一對鴛鴦,見證了他們忠貞不渝的愛情。

    既然琴瑟起,何以笙簫默。傻傻的趙默笙喜歡學霸何以琛,一段美麗的校園愛情故事。可誤會確讓他們分開整整七年。七年間,趙默笙像鴕鳥一樣待在國外,何以琛成為了工作狂,出了名的不近女色。七年,人生有多少個七年,再次相逢,彼此的愛從不曾變。

    錯過,一輩子的遺憾

    沈佳宜喜歡柯景騰,最終卻嫁給了別人。

    周小梔喜歡林一,林一卻收到了小梔的結婚請柬。

    林佳和他的至尊寶孟雲從此相忘於江湖......

    難道他們不愛了,所以選擇分開嗎?不,他們還深深愛著對方,錯過彼此,是一輩子的遺憾。曾經的山盟海誓敵不過現實種種,現在的結婚物件只是合適,然後按部就班的結婚生子。從此再無滄海,再無雲。

    歷經風雨,笑看人生

    “滄海”和“雲”也可以理解為生活中巨大的打擊、挫折、苦難,當你向著目標,一步一步往上爬,攀上高峰之後,當再遇到難題時,你會發現,已經不足為懼了。因為此時的你,已經跨過高山大海,這些只是小河小溪罷了。

    "願有歲月可回首,且以深情共白頭",既然相遇、相知、相愛,就好好珍惜。

  • 16 # 短笛輕吹潤家園

    我的理解是:見過了滄海的水,再看別處的水就不能稱其為水了;見過了巫山的雲,再看別處的雲就不能稱其為雲了。這兩句詩的引申意思是指愛情忠貞專一,心中只有一個愛人,不為其他所誘惑!

  • 17 # 秦川Kvi

    首先非常感謝在這裡能為你解答這個問題,讓我帶領你們一起走進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鶯鶯傳》是最能瞭解元稹的了。這篇敘述張生與鶯鶯的戀愛故事,是唐朝人的傳奇。到了宋朝經過蘇軾秦觀等的推崇,廣為人知。到了元朝王實甫時成了經典《西廂記》。

    《鶯鶯傳》與《西廂記》的差別,就在於結尾的處理上。戲劇大師王實甫比較迎合大眾口味,以“有情人終成眷屬”落下帷幕。而《鶯鶯傳》卻是“此恨綿綿”,這不是元稹的別出心裁,而是他正是這個愛情悲劇裡的主角。

    按照現在的說法,元稹就是一個“陳世美”。一個眾所周知的分手,沒有任何的交代,沒有任何的善後。元稹在趕考期間攀附上了京兆尹韋夏卿,很快成了這位市長的乘龍快婿。果斷地將一往情深,苦苦等待中的鶯鶯忘在了腦後。這個結局,《鶯鶯傳》裡,元稹並沒有把自己的功利,卑汙寫出來。

    對於元稹來說,他不後悔自己的“始亂終棄”,也不後悔自己的絕情,不後悔對愛人的致命傷害。而漸漸的他懂得了,他的無悔之悔,正是他失去的人間至美。元稹的一生,經過時間推移,他情之所繫的,最思念的,最留戀的,最讓他心扉激盪的,仍然是那位“二十年前曉寺情”的鶯鶯。

    “一年又一年,一年何可徹。有此迢遞期,不如死生別。天公信是妒相憐,何不便教相決絕”。

    元稹在這首《古決絕詩》裡說了,他不是不想終結這段記憶。可是無論時間空間發生了多少變化,這份情,這份愛,這一縷思念,仍然讓他不能忘懷,不吐不快。或許,到了生命的最後一刻,腦海一片空白之際,那個被他拋棄的女人的影子,依然隱隱綽綽還在。

    因為,真正的愛,不死不滅,不能抹去。

    這才是那首傳了千年的,膾炙人口的詩中所讚美的,所感嘆的:“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去巫山不是雲。取次花叢懶回顧,半道修緣半道君”。元稹的心靈深處,至少還有一片沒有淪喪的淨土,還有一點最後的良知。

    在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 18 # 石子沐

    曾經的你遍歷了滄海的大氣磅礴,巫山的波詭雲譎,放眼望去,一切在你心中都能化作庭前花開花落,處事不驚,心如止水,波瀾不驚。

  • 19 # 使用者渤海潮生

    滄海曾證我誓盟,盛情我愛應如是。衷情一片獨付卿,他情豈納我心陲。巫山繾綣心己醉,神女別無再他人。鍾情一壺獨君酌,豈容他月別入懷?

  • 20 # 山水主人1

    以人間最美景中水之最美“滄海”、雲之美“巫山雲”來喻寫抒發夫妻情之深摯,似寫景、實寫情,以虛寫實、虛實相映;以景寫情、情景交融,現無形之情於有形之景,真“一切景語皆情語”[贊][贊][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硬要給香港四大天王裡塞一個人湊成五大天王,你會把這個名額給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