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 貴州風擺柳
-
22 # 黎顧百年
說到信念這個詞,給我們的第一印象是什麼,是我們經常說的觀念,或者是我們對某個人的信任嗎?或許有一點點接近的意思,但是並不能完全把信念這個詞的意思給解釋清楚。那什麼是信念呢?
信念漢語解釋為:認為是事實或者必將成為事實的對事物的判斷、觀點或看法。《蘇武牧羊》的信念是什麼?
信念的產生帶有理智的主觀和情感體驗色彩,蘇武的信念就是對大漢朝的強盛不可逆的事實的堅信,是蘇武認為大漢朝不論多少年都不會忘記他這個出使匈奴的使臣還沒有歸國的執著,更是堅定的認為大漢朝必定會以任何方式去救他。那麼問題又來了,為什麼蘇武會認為大漢朝一定會救他,他為什麼對大漢朝如此信任?
我們從名詞的解釋中就能看出,蘇武的信念來自於大漢朝強悍的軍事力量和英明神武的漢武帝身上,從漢武帝說出的“大漢再無和親之女”這句話看出漢武帝對匈奴的憎恨和漢朝前期對匈奴的和親政策的不滿。
信念來自於自己的內心深處,不會因為看不到就認為不存在,蘇武的內心深處就是不一樣的感覺,感覺強大的漢朝就在那裡,無論匈奴如何做,最後都會被擊敗。
信念是對既定的事實或者說即將成為的事實的一種直觀的判斷,蘇武最直觀的判斷就是漢朝是中原強國,是正統的中原文化強國,野蠻的國度終究是野蠻的,野蠻無法戰勝正統,就像是邪惡永遠戰勝不了正義一樣。這就是信念,蘇武牧羊堅持的信念。
-
23 # 心底映雙紅
《蘇武牧羊》說的是漢朝時的事兒,細節想必大家都知道,這裡就不重複啦。這個故事比較讓人們感到震撼的的確是蘇武被匈奴囚禁十九年的情節,多少年來,歷史學家也好,政治家也好,可能最讓人值得研究的就是究竟是什麼力量能夠讓蘇武十九年保持著對祖國無比的熱愛和眷戀而忠貞不渝呢。
一是忠誠。蘇武受命出使,圓滿完成任務,本可順利返回,只因他國內亂,被迫滯留,轉而遭到囚禁。不管什麼時候什麼情況下,蘇武一直保持著對大漢朝的無比忠誠,在他心裡,朝廷派我出使,一日不回去覆命,就意味著任務沒有完成,在此前提下,其他的事都是小事,這叫受人之託忠人之事,況且還是朝廷、皇帝的旨意,所以從這可以看出,蘇武是非常忠誠的命官。
二是信念。儘管當時國內外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可以說風雲變換跌宕起伏,但蘇武始終相信,我大漢朝是偉大的國家偉大的民族,一定能夠戰勝一切艱難困苦。我現在是被囚禁了,但總有一天會有人知道我還在別的國家堅持自己的理想堅定著自己的信念,應該說正是有這個信念,他才會爬冰臥雪,受盡折磨卻能夠堅持到漢朝派人接他回國。
三是氣節。要說這個故事對我們後人最大的啟發就是這一點。它教會我們,人不管遇到什麼困難挫折甚至打擊,都要有骨氣有節氣,要做一個頂天立地的愛國之人。我們很多家長都愛用這個故事教育孩子,就是希望在成長過程中一定要有氣節,要有“不為五斗米折腰”的骨氣,要有“廉者不受嗟來之食”的志氣,要有“士可殺不可辱”的英氣,做一個堂堂正正清清白白的人,這也是我們每一個當代青年必須具備的優良品格。
反觀當下,社會上一些人富了口袋窮了腦袋,一天到晚追逐名利,不惜出賣靈魂,做精神上的乞丐。稍微遇到一點兒困難,就怨天尤人,抱怨世事不公,沒有信仰,缺乏信念,歸根結底就是對國家沒有感恩,對民族沒有認同,對人民沒有感情,這種人是可悲的也是可憐的,可以想象,如果他們遇到蘇武這樣的困境絕境,勢必會成為歷史的罪人,受到後人的唾棄和鄙視!
願與同者共勉之。
-
24 # 老梁學而無涯
蘇武牧羊這個故事主要講的是大漢元年,蘇武出使西域,被匈奴不如逼迫其投降。威逼利誘之下蘇武仍然不投降。匈奴人只能把他放到北海,讓他放羊。19年後仍不投降,只能將其放回大漢朝。從中可以看出來,蘇武的堅韌不拔,以及愛國的情懷。
人為什麼要活著?我們的生命不單單屬於我們自己。我們一定要有個目標。我們應該為妻兒,為父母,為國家而努力。只要有了這個強大的信念,我們做什麼事都是信心滿滿,幹勁十足。蘇武就是擁有這樣的信念,才能為我們後世所稱讚。
-
25 # 秦到清趣聞軼事
蘇武牧羊的精神作為一個真正的華人,不能失去了做人的骨氣與節氣,這是我們每個人都必須牢記於心的事情。漢朝時期有個歷史典故蘇武牧羊,裡面的蘇武不管遇到什麼樣的困難都保持著一顆純潔的愛國之心。他出使匈奴的時候,多次受到匈奴單于的利誘,始終保持著堅貞不屈的節氣。當時與蘇武一同前往的有很多漢朝大臣,其中很多人都紛紛投降了匈奴,他們喪失了民族節氣,成為祖國的罪人。
回覆列表
華夏千年傳承刻骨式的愛國信仰(就像我們絕大部分人可以為父母做任何事一樣),對於蘇武而言,祖國就是他的父母親;類似的英雄還有很多抗日時期的愛國軍人,他們寧願被折磨死也不屈服,促就了我們今天偉大壯麗的祖國;這種信念信仰已超脫肉身,成了靈魂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