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 鵜鶘心理陳小康
-
22 # 鵜鶘心理
題主能夠有這樣求助的想法,就已經是開始走向樂觀的第一步了。因為面對自己的不完美,接納這份情緒,並積極尋求改變這種心態是走向康復的重要基礎。在我們擬定計劃之前,還是要確認的是我們產生的是抑鬱傾向或者說抑鬱情緒,還是已經患上抑鬱症,這兩者還是有著本質上的區別的,因為不僅僅是程度的輕重問題,還有有抑鬱情緒卻未必會發展為抑鬱症,可能是別的心理問題了。所以確診很重要,要是抑鬱症患者,最好還是在醫生的專業指導下進行康復,因為還可能要配合藥物治療。
對於抑鬱傾向,或者是抑鬱症患者的家裡輔助康復措施,我想首先還是要擬定計劃。有計劃才會有條理有節奏地去實施康復行為。在計劃中我認為最重要的是建立一個比較完整的支援系統,在這個系統內,我們把自己的行為支配權最好交給他們。為什麼這麼說呢?抑鬱患者最重要的行為特徵呈現“三低”,也就是情感低落、思維緩慢和語言動作減少與遲緩。他們會興趣喪失,活動力低下。所以在支援系統,其實也是一個監督系統。在這個系統裡,要有人拖著你出去,有人陪著你尋找興趣,有人願意聆聽你的心聲,有人告訴你一些改變的方式等等。其實也不難,加入一些興趣小組就可以達到目的了;其次落實計劃。作為一般的自我心理康復措施,我認為關鍵在於走出去、寫下來、看得開、做得到。有研究表明運動能夠有效地調節情緒。走出去在於參加各種運動和活動,使自己在這些日程生活中去體悟生活的意義。然後把自己的生活見聞寫下來,對於不好的情緒或感受,看看可否賦予積極的意義。在這尋找的過程中重新確立自我的價值觀念,並且把這些落實到底。
當然,還有很多適合你個人的方式等待你自己去摸索。只要自己有信心和決心,我想你一定能夠克服眼前的困境的。
-
23 # Miss張小豆
抑鬱是一種心理上的壓抑的狀態,當我們處於抑鬱中時,我們常常需要調整很多才能重獲樂觀。一方面是情緒的調整,一方面是調整自己看待事情的方式,今天我們大概的講講什麼是樂觀,以及如何走向樂觀。心理學家認為樂觀是一種態度,相信事物未來的結果會是積極的。心理學的很多研究都發現,樂觀的人在應對健康、工作、人際、幸福感方面都有積極的影響。對於人來講,影響樂觀的兩個方面,一個是樂觀傾向、一個是解釋風格。 前者是一種個性,即我們所說的樂天派,他們天性樂觀,積極向上,很難讓他們產生消極的觀點,即便遇到困難也很快的能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另一種解釋風格則不同。解釋風格認為,我們的樂觀和悲觀是我們解釋事情的風格所決定的,一般受三個方面因素的影響,外因or內因,穩定因素or不穩定因素、情景or泛化。這裡面越獨特、越外控、越不穩定的歸因風格, 越是悲觀個性的人會作出的判斷不可控。因此很多人都認為,我們應該從可控的角度來歸因我們的個性,而不是相反的方式。比如掙錢多是因為自己努力,專業積累紮實,不論什麼職位或行業都可以掙到錢。悲觀的人則傾向於將壞事這樣歸因,比如掙錢少是因為自己懶惰,書讀的少,幹什麼工作都不可能掙到錢。
從這個角度出發,我們對待自己的生活的態度就可以發生一些改變,例如,我們在看待悲觀和樂觀的方式上,可以從更行為,更技巧,而不是天生的角度去看,那麼我們就變得可塑和可發展。一旦我們掌握了歸因的技巧,那麼就容易改變自己的心態。
-
24 # 自由的海賊混剪王
抑鬱症如果不從根本治療永遠都走不出怪圈。
抑鬱症會反覆發作,並不是那麼好治療的。
抑鬱症只有放下過去把心裡的執念訴說出來並解決他,然後尋找到目標去執行才有可能擺脫抑鬱症。
當你心中的執念已經沒辦法完成了就會造成抑鬱症一輩子跟隨在自己的身邊,這個時候只能用跟你心中的執念一樣性質的事情來去擺脫他。
-
25 # 唐雲煙
你好,我是一名重度抑鬱症康復者,造成抑鬱的原因還是因為我自己的負面思維模式,任何事總是看到差的一面,所以這就造成了大量的負能量,要想生活常常快樂,走向樂觀,必須要調整自己的思維模式,用正面思維去看人事物。
回覆列表
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明確題主所指的抑鬱是抑鬱情緒還是已被診斷為抑鬱症,根據不同的情況,應對抑鬱的方式也稍有不同。
首先,如果已經確診是抑鬱症,那麼要根據醫生的建議進行藥物治療,並且不可擅自停藥,更改藥量和停藥都要與醫生商量。
再者,我們可以採用一些心理學的方法來進行調整,抑鬱的人往往會特別關注事物的消極面,認為自己不好,過去不好,未來也沒什麼希望,透過認知行為的一些策略也許可以幫助你。
1. 製作一份愉快事件列表。可以將讓自己愉悅的小事情列下來,也可以讓朋友幫忙一起,比如聽音樂,讀一本書,跟朋友聊天,越細越好,這樣更具有操作性,並且每週挑選其中的兩三件去做,用行為啟用的方式讓身心感到放鬆愉悅。
2. 學會識別抑鬱情緒。我們要對抑鬱的表現有了解,並且識別什麼情況下容易出現抑鬱情緒,及時發現自己的狀態如何,才能有針對性的做出調整。
3. 調整認知。認知行為療法的觀點認為,我們對事件的看法會影響情緒,那麼可以採用一些認知調整的方法矯正不合理的想法,這個可以參考認知行為療法的網站和APP。
4. 運動。其實中等強度的運動可以達到很好的調節情緒的作用,選擇適合自己體制的,給自己制定運動計劃,並請朋友家人監督,久而久之可以看到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