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ekildoG374

    完全沒得打,英國就不說了,頂多依靠海軍維持海外殖民地和英倫三島不淪陷,蘇聯當時最主要的西部工業區和糧食產地全丟了,多虧了美國的午餐肉罐頭和糧食養著幾百萬蘇軍,美國要是不幫蘇聯,預計蘇聯得考慮依靠烏拉爾山脈當個亞洲國家。

  • 2 # 南航山東大叔

    完全不可能,有人說蘇聯寒冬救了蘇聯,其實呵魯曉夫自己都說了,沒有美國援助的梅林肉罐頭,蘇聯自己要冬天全部餓死,別說打仗

  • 3 # 李俊河北

    能,只是時間會長些。

    一、從內因來看:

    1.蘇聯和英國都是反法西斯戰線的中流砥柱力量,希特勒領導的德國法西斯的侵略和轟炸只能暴露法西斯瘋狂的本質,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蘇聯地大物博,戰線漫長,堅持下去,往往會把德國拖入冬季,使德國閃電戰發揮不了優勢,後勤供應出現斷路危險,比如莫斯科保衛戰、斯大林格勒保衛戰。英國島國,海峽風高浪大,英國空軍和海軍很頑強,德軍在蘇聯沒有拿下之前也不會輕易在英吉利得手。蘇聯和英國在沒有美國幫助情況下還可以形成互助犄角之勢。,事實上英國和蘇聯互動也不錯。

    二、從外因來說:

    1.美國當時還不是超級大國,經濟實力世界第一,但政治軍事實力只能說和英蘇德差不多,不可能形成決定性的支援。

    2.美國在日本襲擊夏威夷珍珠港海軍基地之前奉行孤立主義,對英國和蘇聯不管不問不給予實際援助。但英國仍然堅持倫敦上空的鷹屢屢被擊落,蘇聯仍然在莫斯科郊外的晚上與德國法西斯戰鬥並且即將反攻。

    美國後來被日本打醒了,被迫加入反法西斯戰爭,與蘇聯和英國並肩戰鬥,加速了戰勝德國法西斯的程序,這一點值得肯定。

  • 4 # 孤城中孤獨人

    當然能,美國不參戰,但不停止輸血就行了。戰爭最怕的就是持久戰,為什麼大國能當老大。能一直跟你耗,打不死都能拖死你。別說越南朝鮮阿富汗戰爭。只是代理人戰爭而己!

  • 5 # 兵哥129472092

    在歐洲戰場,斯大林格勒戰役是整個反法西斯戰爭的轉折點,蘇聯人民懷著無比的愛國熱情與侵略者血戰,人人抱著必死的決心。這個時候,美英還沒諾曼底登陸。美國遠離歐洲戰場,在隔岸觀火,有坐收漁翁之利之嫌。

    在亞洲戰場,中國已把日夲拖住,眾所周知,日夲一島國,資源貧乏,與積貧積弱的中國,久戰不勝。勢必引起日夲政局動盪,與論譁然!在萬般無奈之下,只有偷襲珍珠港成功,才能穩住日夲的政局,安撫日夲的民心。這個時候的日夲,已是燈盡油枯,即使美國不參戰,日夲失敗是早晚的事。

  • 6 # 飛魚58576376

    美國參加二戰,在亞洲和太平洋戰場上有利的牽制了日本的戰略企圖,使蘇聯避免了兩線作戰的危險,從而使蘇聯全力對付德國拖延到二戰後期,改變盟國與法西斯的戰略態勢,最後擊敗德國,然後戰勝日本,平定國際局勢,美國功不可沒。

  • 7 # visitorusa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自由民主政治最惡劣的結果。最大的二戰元兇希特勒就是自由民主的產物,德國納粹法西斯也是透過自由民主選舉上臺執政的。

  • 8 # 翎夜渃瀟

    美國不參戰,德國人不需要考慮西線戰場,非洲戰役將以德意勝利,德國人擁有地中海為內海,中東的石油,德國人會擁有絕對制空權,一個穩定的大後方。蘇聯將承受難以承受的傷亡

  • 9 # 御且白衣

    且不說德國打蘇聯的時候,沒有進行全國總動員,兵力不足,更可怕的是,本身兵力不佔據優勢的情況下,還分兵三路進攻,雖然前期進攻順利,但是後續進攻跟不上,很大的一點就是後勤,蘇聯的公路並沒有普及化,車輛運輸麻煩,打到莫斯科的時候,就算希特勒備足了300萬的棉衣,也很難運輸過去,而蘇聯在烏拉爾山的工業會支援蘇聯戰鬥下去,德國很難佔領蘇聯。東線戰爭打的已經這麼艱難,西線還要防範英國的轟炸,短時間內,德國無法登陸英國,而英國會靠著全球殖民地不停的恢復。

    德國會被打敗,但是隻是時間問題,世界大戰的時間會延長,很別提還有個豬隊友,那個國旗像姨媽巾一樣的國家

  • 10 # 江城漁民愛龜龜

    不能,如果沒有美國幫助,英國人是贏不了不列顛之戰的,而且希特勒給英國的條件非常優厚,大致英國是會議和。那麼回到東線,沒有三線作戰的德國,對付當時的蘇聯,應該不是什麼大問題

  • 11 # 冰雹藍天

    二戰如果美國不參戰,只依靠英蘇等國是無法打敗德國的。

    1941年6月蘇德戰爭爆發,原本以為簽訂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的斯大林過分的相信了納粹德國希特勒,起碼斯大林所希望的德國晚進攻蘇聯一至兩年的的夢破滅了,近五年的戰爭令蘇聯根本無暇抽出一兵一卒去對歐洲戰場進行支援。蘇德雙方參戰兵力為蘇聯1700萬人,德國900萬人。

    早在1941年9月斯大林就向英國首相丘吉爾提出在歐洲開闢第二戰場對德國進行夾擊的要求。斯大林希望藉此減緩德國對蘇聯進攻的態勢,從而減小整個蘇聯所面對的壓力,同時可以對東部日本進行更好的防範,但是蘇聯失望了。

    英國之所以沒有答應蘇聯開闢歐洲第二戰場的要求,一是因為英國希望借德國之手大傷蘇聯,坐收漁利;二是英國也根本就沒有能力組織大規模的登陸,期間為迴應蘇聯英國也曾組織過6000多人的部隊登陸法國,但在傷亡5000多人的悲劇中草草結束,當時的美國還未參戰。

    1941年12月日本偷襲珍珠港,太平洋戰爭全面爆發,美國被迫參戰。於是登陸歐洲,開闢第二戰場才被提上了日程,在經過了數年的協商、準備之後,終於在1944年的6月6日早晨打響了諾曼底登陸的第一槍。

    當時盟軍登陸部隊共287.6萬人,這個規模僅僅依靠英國或者法國等國根本不可能完成登陸艦船運輸和空中的制空保護,如此大規模的登陸行動在當時也只有美國才能有這個巨大的戰爭潛力。

    歐洲第二戰場的開闢也直接決定了納粹德國的失敗已成定局,蘇聯為國戰爭也因此由被動防禦轉向進攻。由此可以很肯定的說沒有美國的加入,只依靠蘇聯、英國、法國等國家根本無法擊敗德國。

  • 12 # 政史琴話

    首先這是個偽命題,因為以德軍自己的規劃,他們同美國終究會有一戰,只是戰爭最開始的時候希特勒為了保險起見,少一個敵人,故意不去挑動美國人敏感的神經,比如說在大西洋上只炸英國船,不炸美國船等等。以希特勒的計劃,收拾完英法蘇然後在收拾美國,美國人不是傻子,世界大勢看得是很清楚的,不然他們也不會偷偷摸摸的給英國人送物資,很多人說美國人是為了貪財。要知道軍事物資可不是一般商人能夠私底下偷偷操作的,如果沒有美國政府的默許,我想誰也不敢也不能賣軍事物資給英國人。

    言歸正傳,德國人到底能不能幹翻英蘇呢?我們兩面分析。首先幹翻英國是沒問題的,英國最後都被德國人趕到了自己本土去了,德軍還對英國本土進行了76天的大轟炸。如果德軍最開始集中精力攻擊英國的話,拿下英國完全沒有問題。後來德軍覺得英國已經蜷縮在自己本土了,戰力有限,才抽調部隊去打蘇聯的,可以說在美軍沒來之前,英國人已經動彈不得了。東線戰爭開始後,德軍迅疾就攻到了莫斯科城下,蘇聯已經把本國的人力物力用到了極致。如果美國不參戰,那麼德軍西線的壓力一直都會比較小,那麼他們就能抽調更多的兵力到東線,到那時,不管莫斯科的冬天多麼可怕,我想德軍拿下莫斯科擊垮蘇聯應該是沒問題的。蘇聯人自己後來也說,如果沒有美國人提供的罐頭,蘇聯人就會餓死。擊垮了東線,那麼西線就更容易了。所以如果美軍真的不參戰的話,英蘇很可能會戰敗。

    不過這是不可能的,因為美國終究會參戰。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

  • 13 # 釣魚倌

    很簡單,看圖秒懂!

    任何時候的戰爭,都是實力的比拼,都是綜合國力的較量。納粹德國憑的是優勢裝備的閃電突擊,一擊即中可使對手癱瘓,一擊不中一旦被拖入消耗戰的泥潭中則必敗。

  • 14 # 靜夜史

    可以的,但是這個過程會異常艱苦,所需要的時間也會更長!

    毫無疑問,二戰時期的德軍,無論單兵素質還是裝備以及戰術思想,都是非常超前的,這也是他們能夠在戰爭前期橫掃西歐等國的最重要原因。

    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德國是不可戰勝的,莫斯科會戰的成功就打破了德軍不可戰勝的神話。

    今天的很多人將美國看作是決定二戰走向的決定性因素。也就是說,如果美國加入軸心國,那麼軸心國將統治世界;如果美國加入同盟國,同盟國將最終擊敗法西斯。而最終美國加入了同盟國陣營,所以同盟國取得了輝煌的勝利。

    1、德國的海軍和空軍實力不強

    我們知道,海軍和空軍一向是非常燒錢的存在,艦艇和各種飛機等,一般小國是玩不起的,所以相比之下陸軍才是決定戰爭勝負的最終力量。

    但是想要打敗英國,沒有海軍和空軍是不行的。

    一戰結束後,作為戰敗國的德國被凡爾賽體系牢牢束縛著,無法擁有自己的海軍和空軍,而陸軍只能保留10萬的規模。

    1933年希特勒上臺後,雖然極力擴充裝備,特別是陸軍和空軍,以期在戰爭中能夠迅速擊垮對手。但是從33年到39年時間,對於“白手起家”的德國海軍和空軍而言,顯得太過倉促。這就決定了在二戰開始後,雖然德國的陸軍橫掃歐洲大陸,但是海軍和空軍卻始終相對弱小。

    很快,這一劣勢就在不列顛之戰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在丘吉爾拒絕了希特勒和談的“好意”後,德國開始了進攻英國的“海獅計劃”。但是因為雷達技術的落後,加上德國的海軍和空軍實力不及英國,使得狹窄的英吉利海峽成為阻擋德軍推進的天塹。

    空軍不強,意味著沒有制空權;海軍不強,意味著無法將士兵運達彼岸。而沒有陸軍的佔領和鞏固,就沒有徹底征服英國的希望,所以海獅計劃宣告失敗。

    雖然英國在二戰前期走向了衰落,但是仍舊保持了一支可觀的海上和空軍力量,這使得英國在面對德國對本土的打擊時,能夠從容不迫。

    而只要英國不投降,它就可以源源不斷的對蘇聯等同盟國進行支援,和德國展開漫長的消耗戰。

    2、蘇聯擁有縱深和制度優勢

    雖然在二戰前夕,蘇聯國內掀起了規模宏大的大清洗運動,使得蘇聯大量軍事指戰員被處決,軍隊建設受到了相當嚴重的影響。

    但是這場運動客觀上統一了黨內思想,提升了斯大林的權威,並鞏固了斯大林模式。

    從蘇聯建立開始就一直受到西方國家的瘋狂圍堵,在如此險惡的環境下,斯大林模式應運而生。

    在今天看來,以斯大林為中心的獨裁模式,不利於國家的長久發展。但是在當時的情況下,斯大林模式對於保衛蘇聯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雖然蘇德戰爭爆發後四個月內蘇軍損失武裝力量達到300多萬,國土喪失超過150萬平方公里,有1/4的人口淪陷。但是斯大林還在,斯大林模式還在。

    這就意味著蘇聯即使一潰千里,在斯大林的號召下,也能夠利用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迅速組織武裝力量進行反抗。

    事實上也正是如此,德軍進攻蘇聯後,蘇聯利用制度優勢,號召廣大青年參軍,迅速組織起來數百萬的武裝力量,終於在莫斯科城下遏制了德軍的凌厲攻勢。

    而即使蘇聯丟了莫斯科,其龐大的國土縱深也會徹底拖垮德國。

    3、軸心國隊友並不給力

    除了一如既往坑德國的豬隊友義大利,德國在進攻蘇聯時可以依仗的亞洲夥伴日本,也同樣不靠譜。

    莫斯科會戰之所以能取得勝利,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朱可夫調集了遠東軍區超過30萬的兵力馳援莫斯科,最終擊退了德軍,保住了首都。

    而如果日本能在遠東地區持續對蘇聯形成威脅,那麼這部分蘇軍不會被輕易調走。莫斯科會戰德軍也不會輸這麼慘。

    和德國陸軍強悍,海空軍實力相對不足的情況不同,日軍的海軍實力也相當強悍,這使得日軍在擴張的過程中和德國並不在一個步調,日本不僅著眼於陸地,更傾向於海洋。

    而對於日本而言,奪取東南亞的油田比萬里跋涉到中亞地區搶石油划算的多。所以對於配合德國夾擊蘇聯,日本高層並沒有太多興趣。加上張鼓峰和諾門坎事件的慘敗,日軍更不敢貿然北上。

    而沒有日軍在遠東地區的威脅,蘇聯可以從容地將主力放在西線同德國決戰。同樣是沒有日軍在遠東的威脅,蘇聯龐大的縱深成為拖垮德國的最恐怖力量。

    日軍的南下路線和美國發生衝突,所以促使美國參戰是歷史必然事件。

    況且即使美國不參戰,但美國也同樣可以透過《租借法案》等方式對同盟國進行大量的軍事援助。因為美國本土未受二戰戰火波及,這使得美國仍舊保持了相當強大的工業能力,這是同盟國能夠最終打敗法西斯的重要原因之一。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 15 # 野草的沉思

    二戰如果美國不參戰,英國和蘇聯也能戰勝德國。

    在歐洲戰場上,義大利可以忽略不計。因為單是英國,就足以對付義大利而有餘。

    蘇聯較之德國,無論從疆域上,人口和物質資源上,工業和科技水平上,都優於德國。在領袖上,斯大林不亞於希特勒。在將領上,朱可夫元帥等蘇軍將領不亞於戈培爾,格林等德軍將領。

    德國的戰略,建立在閃電速勝上。打持久戰,德國沒有優勢。優勢在英國和蘇聯一方。

    莫斯科保衛戰一戰,基本上宣告了德國速勝計劃的終結。它被迫同蘇聯進行持久戰,這也就預示了它的最終失敗。而這時候,美國還沒有宣戰。

    另外,所有被德意法西斯侵佔的國家,如南斯拉夫等,都會奮起抗爭,從四方八方,傷其手足。

    所以,如果美國不參戰,二戰時間會拖長一些。但德國失敗,英國和蘇聯勝利,這個最終結果不會改變。

  • 16 # 記者肖正

    德軍固然驍勇善戰,那麼德軍又為何發動戰爭,或者說德國又為何進攻其它國家呢,雖然德軍戰鬥力十分顯著,但是德國人民的生活水平,與歐洲其它國家相比,總是處於低端,再加上英、法等國家的制裁,希特勒擁有了進攻的理由,又滿足了德國人民的生活需求,擁有了德國全民的支援,德國才足以用軍歐洲。

    雖然說德國在二戰時期征服了14個國家,但是決定盟軍與軸心國戰爭的成敗,是德國與蘇聯之間的戰爭,也就是說德軍遠征蘇俄損失慘重,導致與法國拿破崙同樣的悲劇,眾所周知美國在太平洋戰爭時期,與日本水軍的戰爭,屬於美軍投入二戰盟軍陣營的主導,原因大家也是知道的,是日本偷襲珍珠港事件,驅使美國加入盟軍陣營。

    但是根據題主的問題,二戰期間如果美國不參戰,單憑英、蘇等國可不可以打敗德軍,德軍在蘇聯損兵折將開始,就說明德軍從主攻方變為了退守戰略,而歐洲始終有英國在牽制德軍,雖然英軍的主力部隊損失慘重,不過對於被蘇聯擊敗的德軍而言,他們是無法與世界抗衡的,在沒有美國的情況下仍然可以打進柏林,取得希特勒首級。

  • 17 # 陶家二爺1

    美國不可能不會參戰。蘇聯會熬不住。美國對德國本土轟炸減少蘇聯的壓力。美國不加入蘇聯也會淪陷。到時,美國更被動。霸主地位將不保。無論亞洲戰場,還是歐洲戰場,美國只能援助物質。無論德日哪一方贏都會威脅到美國這個霸主。

  • 18 # 大衛思想

    如果美國不參戰,單憑英、蘇是堅持不下來的,起碼蘇聯運輸的卡車就沒有,以及糧食,燃油等就無法解決,後搬遷的兵工廠,光T——34坦克就生產那麼多,還能幹別的嗎?英倫三島本身工業能力無法與德國相比,加上德國的轟炸與潛水艇,戰爭剛開始英國就軍管了,哪裡經得起消耗?

  • 19 # 孫瑞陽

    我覺得不太可能。

    這個就像是古代打仗,參戰雙方可以說是都已經打到精疲力竭,沒有多餘的物資,沒有多餘的兵源,都已經到了相持階段。

    英國龜縮於英倫,忙著保衛自己,可以說自顧不暇。法國,早已淪陷。蘇聯,被侵佔了大片領土,人員倒是有,但物資極具缺乏,還得防範日本。日本已深陷中國,沒有能力再進一步。德國也以到了強弩之末,疲於鎮壓佔領區的反抗。

    所以,這時誰有生力軍,有支援,誰就是勝者,而美國就是這樣的。開戰時,誰也不幫,大發戰爭橫財,等雙方僵持,沒有油水了,就參戰了。成了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 20 # 歷史風暴

    如果美國不參戰,英國和蘇聯照樣能夠打敗德國,只不過這場戰爭結束之後,整個歐洲都會變成比美國參戰更為慘烈,很可能會損失三分之一人口。

    美國不參戰,但是不影響美國把武器裝備等物資賣給英國和蘇聯賺美刀,就像他在一戰前期做的那樣。

    而且,美國在這方面早有準備。

    早在二戰全面爆發前,羅斯福就宣佈要讓美國成為民主國家的兵工廠,雖然當時美國人不願意介入到舊大陸的戰爭中來,還曾經一度為了羅斯福說的這句話而提出嚴正抗議,搞的羅斯福只好不停解釋。

    即便如此,美國仍然在想盡辦法提高武器的生產能力,因為羅斯福深知這場戰爭的規模將會是空前絕後的,而美國作為當時世界第一工業國,無論參戰與否,都不會成為看客。

    假如美國想不參加世界大戰,日本也不想偷襲珍珠港,那麼當時的情況應該是這樣的。

    經過莫斯科保衛戰之後,蘇聯雖然能夠穩住陣線,但是他們的武器生產能力還遠遠沒有達到戰前的水平,士兵們在前線缺少武器裝備,只能靠自己的血肉之軀與德軍作戰。蘇聯只好向美國進口武器裝備,於是美國的兵工廠開始沒日沒夜的生產起來,然後讓遠洋船隊將這些武器運到蘇聯。

    (美國強大的軍工生產能力)

    而英國人在德軍的封鎖下也損失慘重,不得已只好向美國購買大批船隻,美國人的造船廠也出現在滿負荷運轉。

    除了武器裝備的供應,無論是英國還是蘇聯他們物資的儲備已經見底。

    到1940年底,英國國內的物資儲備僅能支撐半年,這還是在大西洋航線沒有被掐斷,他們能夠不斷從海外運進物資的前提下。

    蘇聯自從蘇德戰爭爆發之後,就立即進入全國總動員狀態,國內的一切資源都在為戰爭服務。男性被徵召入伍參加對德軍作戰,婦女走進工廠生產武器裝備。即便如此,仍然留下了巨大的勞動力缺口。

    再加上最富裕的歐洲地區大部分已經淪陷或者淪為戰場,導致蘇聯的物資也變得極為匱乏,即便是工廠能夠滿足開工,但是原料也已經不足,即便大後方還擁有遼闊的土地用來生產農產品,但是已經沒有多少勞動力來完成這一切了。

    這個時候,英國和蘇聯不僅需要美國的武器支援,還需要從美國採購大量的原料,例如鋼鐵、橡膠、鋁、黃油、麵粉、服裝、機床裝置等等等。

    就拿鋁來說,蘇聯自產26萬噸,而美國支援了32萬噸,還有每月400架飛機,假如美國不參戰,那麼會提供更大量的鋁和飛機。

    一如在一戰時期一樣,兩國也會對美國的大規模採購,將會讓美國全國上下各行各業受益匪淺,它的經濟增長速度將會讓美國再次迎來巨大的繁榮,從而一掃1929年以來經濟危機所造成的蕭條。

    實際上,即便美國參加了二戰,由於需要消耗大量物資用來維持龐大的軍隊和支援盟友,美國在二戰時期經濟都在以每年20%的速度在快速增長。而這一切不僅刺激了國內的就業,也讓美國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工業國。

    二戰結束之後,美國的工業生產能力佔到了全球的60%以上,是真正的超級大國!

    所以,只要美國能夠保持供應,那麼英國就有能力和德國在大西洋上作戰,蘇聯就可以繼續在蘇德戰場上和德軍拼消耗,只不過這一切將會付出更大的代價。因為沒有美國的直接參戰,德國將會把陸軍和空軍的大部分用來與蘇聯作戰,把潛艇部隊完全用來封鎖英國上。其實,就算美國參戰,他殲滅的德軍也不過20來萬,而蘇軍共擊斃了381萬,相比蘇軍,美軍的戰績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不過,如果沒有美國在西線開闢戰場,那麼德國在戰爭後期,將會缺少一個投降的物件,由於他們知道自己在戰爭罪行惡劣將會遭到報復,會繼續進行強烈抵抗。戰火將會燒遍整個歐洲,到時候每個國家都會像波蘭一樣損失慘重。

    當二戰結束之後英國和蘇聯也將會變得奄奄一息,正所謂兩虎相爭必有一傷。而美國將會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債權國。估計那個時候蘇聯和英國把自己整個國家都賣掉,也無法償還欠下的債務。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現在有的人尋求陌生人的幫助、解答、問候等等,身邊朋友的意見為什麼不詢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