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21 # 鬼谷伍

    假若美國不參與二戰,單憑英、蘇等國能打敗德國嗎?

    答案:數年內不能!

    數年後更長的時間絕對是英、蘇等國反攻贏德軍,時間的問題。

    為什麼說:至少數年內不能,當時德軍從戰略上已經打敗英、蘇。英國大半淪陷,只能勉強支撐守著;蘇聯也很慘,也大半淪陷了,剩下首都斯大林格勒等戰略要地不多了,再退就得躲進山區了。

    但是需要說明的是,當時德軍再強也不可能全面侵略成功征服蘇聯的,因為蘇聯的戰略縱深太有利了,佔了地利,一旦等蘇軍緩過氣來,必定大反攻。

    如果德軍全力進攻英國,英國無地利,只能退到海里,是可以打敗英國的。

    按照當時德侵略蘇英的態勢,美軍不參戰的情況下,最合理的推演是德國成功侵略大半個蘇聯和英國,然後成功維持現狀,慢慢談判割地讓地,但是能維持的時間最多數年至三十年。

    為什麼不全面侵略殺絕英蘇呢?窮寇莫追,追殺下去英蘇必然拼命,造成兩敗俱傷的局面。

    打贏就談判是德國當時最好的戰略選擇,然後加緊偽軍和治安政策,安定英蘇的老百姓,如果選擇這樣的合理的戰略,最後贏的絕對是德軍。

    純屬就事論事當時德軍侵略英蘇的態勢。

    反對戰爭,熱愛和平,是全人類的主題,安定幸福的生活不容易,戰爭流離失所到處流血的慘狀誰也不願意,請大家珍惜現在的來之不易,熱愛生活,擁抱幸福!戰爭只存在茶餘飯後中。

  • 22 # DS影片

    美國在未加入二戰前,英國和蘇聯雖說是大國,但在戰爭前期已與德國交戰消耗了過多。

    英國當時已經沒有盟友,只能在西歐單獨對抗強大的納粹德國,而其命脈海上交通線已經因德軍潛艇的存在遭到了嚴重的打擊。蘇聯在戰爭初期遭到了德軍重創,莫斯科戰役一時的勝利並不能扭轉前線的整體形勢,因此兩國早在美國參戰前就曾向其尋求幫助,而美國受制於國內的孤立主義與對英、蘇兩國缺乏信心,即使英國以領土、蘇聯以黃金相許,美國也並沒有提供兩國需要的幫助。

    美國參戰後,在軍事物資和資金方面都以《租借法案》的形式對兩國進行了大量援助,透過這些援助,蘇軍得重建摩托化部隊與空軍,而英國也透過美國提供的護航艦艇與巡邏機,很快在大西洋戰役中佔據優勢,挫敗了德國海上破交戰的企圖,陸軍得到了美國提供的裝甲車輛,得以很快敦刻爾克的失敗中的恢復元氣。

    如果缺少了這些援助,英國和蘇聯的國防工業是無法保證前線的消耗的,難以擊敗強勢的德軍從而影響二戰的整個程序。當然,德國要打敗英國和蘇聯也很難。筆者認為,沒有美國的參與,歐洲很可能出現大片區域被德國長期統治的局面。

  • 23 # 撫順老帥哥

    辯證的看問題,沒有美國石油輸出,德國不大可能幾乎佔領整個歐洲,閃電戰,坦克,飛機,火炮集中,推進速度快,對油料供應,後勤補給要本高,而德國缺少石油。沒有美國支援,盟軍戰勝德軍也強。美在二戰兩頭支援,大發橫財,左右二戰戰局,戰後一躍成為超級大國。

    美對日也亦如此

  • 24 # 最遠的那一站

    可能性是有的,但如果美國不參戰,可能性不大。

    這需要從蘇聯東西戰場的宏觀格局來分析。

    首先,確保美國不參戰的前提,最低要求至少是日本不偷襲珍珠港,不對英美宣戰,不去打南亞油田的主意。從而使美國人不願捲入戰爭。羅斯福總統只能有心無力,對英蘇愛莫能助。

    那麼日本必須解決石油問題,不可能坐以待斃,不南下,只能北上。我們回到日軍大本營當時南下或北上的問題。如果不南下,只能北上,奪取蘇聯西伯利亞油田,從而解決石油問題。

    我們再看下軸心國戰鬥力問題,德軍的戰力不解釋,軍隊素質,軍事理念,都是當時世界最好的。而且陸軍的坦克跟蘇聯的坦克存在著代差,就好比爸爸打兒子一樣,毫無懸念。再看日本,1939年的諾門罕戰役,對日本來說,是一場邊防遭遇戰,日本以二流的第四邊防師團為主力,帶上滿洲國的一些雜牌軍,成為混編部隊,以第四師團長為指揮,跟蘇聯交戰,蘇聯調集遠東方面軍主力,以名將朱可夫為元帥,大量裝甲部隊,遠端加農炮,一場邊防戰下來,打掉了將近10萬噸彈藥,這個量也許大家沒有什麼概念,但這10萬噸是我們國家8年抗戰加起來的總量。我們再看傷亡,幾乎1:1。日本大概傷亡2萬,蘇聯1.8萬。日本人幾乎都是被榴彈炸死的。並且得到的裝甲部隊以及空軍部隊都很有效,因為當時沒有得到大本營的支援。但我們從這個資料可以看出當時日軍的戰鬥力,確實很彪悍,主要是戰鬥意志很強。二流部隊,在火力支援遠遠不及對方的情況下,打出這樣的戰績,相當厲害了。

    現在我們假設,日本不南下,決定北上,那麼也調集裝備精良的甲種師團過來,諾門罕戰役繼續打下去,並得到大本營的絕對支援,從而調集陸軍名將指揮。

    當時蘇聯的遠東方面軍,補給是很困難的,因為蘇聯70%的工業都集中在歐洲,對於遠東方面軍的補給,主要就靠一條西伯利亞鐵路,而且鐵路非常之長。如果被日本空軍炸斷,那麼在沒修復前,遠東方面軍的彈藥,只能坐吃山空,打一天少一天。有人可能會說日本人的裝備不行,那我告訴你,錯了,蘇聯陸軍坦克,主要是T26跟BT系列的坦克,日本陸軍主要是95式,都是脆皮,短炮,用的都是穿透力為30-40mm的穿甲榴彈,如果擊中,就是互穿,都死,就看誰先打中誰。機動不相上下,火力,都是互穿了,裝甲,都是脆皮。所以,軍事科技上,是差不多的。但日軍的作戰意志很強。

    因此,真打起來,遠東方面軍很可能會被日本關東軍打敗,也有可能在得到其他方面軍增援後,讓蘇聯陷入遠東泥潭。而德國實行巴巴羅薩計劃,兵分三路,進攻蘇聯,東西夾擊,蘇聯東不敵日本,或者被日本強行拖累在遠東泥潭,西面,德國以吹鼓拉修之勢,橫掃蘇聯。試問一句,你如果是斯大林,英國人說沒錢可以支援你,美國人說,你們打仗與我無關。莫斯科西面已經全部淪陷,全國70%的工業已毀,或被佔領,東面50萬軍隊補給都困難,而且敵軍戰力也很強大,你還能怎麼辦?

    莫斯科戰役的勝利,主要就是遠東方面軍及時趕到,而此時,我只能認為,如果沒有美國的話,至少蘇聯是氣數已盡了

  • 25 # 桌面戰爭兵棋

    二戰期間美國有強大的工業能力

    第二次世界大戰,無疑是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戰爭,其戰爭的結果對戰後世界的發展也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冷戰時期的兩大巨頭美國和蘇聯都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主要戰勝國。而第二次世界大戰本身的程序也是迴環曲折,波瀾不斷,有太多的經典戰役為後世所研究,也有太多的轉折為後人所驚歎。對於歷史,人們總喜歡進行一些假設,想象在假設的條件之下歷史又會如何改變,今天我們就來設想一下,二戰期間如果美國不參戰,單憑英、蘇等國,可以打敗德軍嗎?

    二戰期間美國援助示意圖

    首先我們要先確定一下,這個美國不參戰到底是怎麼個不參戰法。眾所周知,美國正式參加第二次世界大戰,是在日本1941年12月偷襲珍珠港之後。但實際上,早在這之前,美國就已經開始援助英國以及蘇聯等國,著名的租借法案從1941年3月就開始了。根據資料顯示,在整個二戰期間,美國向英國提供了312億美元的援助,向蘇聯提供了112億美元的援助,這是個什麼概念呢?我們以美國對蘇聯援助為例子,根據蘇聯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蘇聯社會主義經濟史》的整理,蘇聯獲得的援助包括14018架飛機,22800輛坦克及裝甲車,501660輛卡車,30000輛摩托車,13041輛火車,7944門高射炮,108293挺槍支,130713噸無煙火藥,132237噸炸藥,2589766噸鋼材,26110噸鋁,2622357噸石油,631017噸各類化學品以及672艘各類艦艇。

    衛國戰爭中的蘇聯紅軍

    一眼就可以看出,這些援助可不是隨便就可以忽略的小數目,別的不說,就卡車一項來講,蘇聯在戰爭期間自己生產了343624輛卡車,正是依靠著援助來的卡車,蘇聯才能夠將大部分產能集中用於生產坦克來對抗德國的裝甲力量。對蘇聯來說這些援助不是可以隨便忽略的,那被援助金額為蘇聯三倍的英國就更不比多說了,作為一個國土面積較小且孤立於海上的國家,這些援助對於英國能夠堅持戰爭起到了不可忽略的作用。所以如果說美國的不參戰是指不僅不直接參加戰爭,同時還不給予同盟國支援的話,那我認為英國和蘇聯就很危險了,戰爭前期德國確實取得了重大的優勢,英、蘇都需要堅持度過一段艱難時期,等待德國力量削減一些,自身力量壯大一些才能反擊,而這些物資上的支援無疑是支撐英、蘇度過艱難時期的重要保障。畢竟,如果英、蘇能夠輕易地堅持下去的話美國也不至於在還沒參戰時就急急忙忙地向他們提供物質援助。如果沒有美國的援助的同時,再加上美國不參戰日本騰出手來加入歐洲戰局的話,我個人認為英、蘇很難能夠看見勝利的曙光。

    日本偷襲珍珠港

    接著上面來講,既然我認為英、蘇如果完全脫離了美國的援助就難以抵擋德國,那就算有美國的援助戰爭肯定也不是那麼容易贏的,這就要說到如果美國不正式參戰會影響到的另一個國家——日本。既然要讓美國不參戰,那珍珠港事件就不能發生,那日本就不會開啟太平洋戰爭,也就是說日本的“南下”戰略無法實施了,那取而代之的就只能是“北上”戰略了。在太平洋戰爭中,日本可以說是消耗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在巔峰時期日本的參戰人數高達550萬人,總計陣亡人數達到了150萬人,日本海軍聯合艦隊的絕大多數精銳力量也全部投入在了太平洋戰爭中。那如果日本沒有和美國交戰,這些太平洋戰爭中的參戰力量的大部分就可以空閒出來,而一旦日本騰出手來摻和一手歐洲戰局,那對於蘇聯和英國來說都是雪上加霜,很有可能就成為了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太平洋戰爭局勢圖

    日本既然不能“南下”太平洋,那肯定也不會閒著,如果與其盟友德國達成協議加入歐洲戰局,那戰場態勢肯定會發生重大改變。一方面,日本可以將太平洋地區的大部分陸軍抽調回來,用以執行“北上”戰略,只要在德國開始大舉入侵蘇聯之時,日本再集結百萬兵力向西伯利亞方向進攻,從背後捅蘇聯一刀,與德軍形成東西夾擊之勢。本來在德國入侵之初,蘇聯就難以招架德軍的進攻,被一路打到莫斯科,如果日本再在西伯利亞方向發難,那蘇聯就很難從西伯利亞調兵支援,反而可能需要分兵防守西伯利亞方向,雖然日本陸軍裝備不行,但起碼牽制蘇軍還是可以做到的。這樣的話,蘇聯在西線方向的壓力無疑會明顯增加。

    德國巴巴羅薩計劃示意圖

    於此同時,聯合艦隊還可以遠征歐洲,如果說日本陸軍實力不行,難成大器,那日本海軍的聯合艦隊就絕對不可小覷了,畢竟在太平洋戰爭中就連美國海軍都差點栽了跟頭。如此強大的海軍一旦進入歐洲海域,同盟國與軸心國在歐洲海域的力量對比瞬間就會發生反轉。之前英國仗著皇家艦隊實力強盛,德國的水面艦隊很難有大作為,只能依靠潛艇進行破交,但日本聯合艦隊一來,再配合上德國的海軍,就算是英國皇家海軍也要避其鋒芒,就可以實現對英國海上生命線更嚴重的打擊。如果英國皇家艦隊稍有不慎,在海戰中遭到重創,那英國直接就會被海上封鎖,到那時,就算美國有心想援助英國物資,恐怕運送得到也只有十之一二了,同時連帶著想要向蘇聯運送物資也會變得困難。一旦沒了物資,英國的戰爭決心就會受到嚴重的打擊,時間一長就難保會發生什麼了。

    巴巴羅薩計劃中進軍的德國軍隊

    所以,如果美國不參戰,無疑會對歐洲戰場的局勢產生重大的影響,英、蘇兩國堅持不住的機率就會大幅上升,而一旦兩國中有一個崩潰,唇亡齒寒,另一個也難以獨自支撐下去。當然,也並不是說美國不參戰英、蘇就完全沒有希望,戰爭中總是充滿了戲劇性的發展,可能幾個關鍵戰役的勝利就足以扭轉整個戰爭的局勢。說了那麼多,其實也只是開開腦洞而已,歷史沒有如果,戰爭結果也是受多重因素所影響的,銘記歷史,借古鑑今才是我們更應該做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現在有的人尋求陌生人的幫助、解答、問候等等,身邊朋友的意見為什麼不詢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