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21 # 木向水

    學中醫,個人覺得必須要有一個堅定的信念,治病救人,也就是所謂的醫德,而現在教育培養的學生功利性太強,畢業大都以掙錢多少來衡量成功與否,讓他們低頭研究一些古典醫書,還不如研究一些現在先進醫療器械來的實在,所以現在西醫大行其道;而醫院裡也西醫掙大錢,化驗,拍片,這些不是醫生看病,而是機器驗病,效果也許比中醫好點,但費用確是程指數級上漲,所以從人才自身,醫院層面就堵住了中醫成才的路,沒有堅定信念的學中醫者又如何脫穎而出成才呢?

    對國家來說培養流水線似的西醫很容易,把西方那一套拿來就可以了,而培養中醫確不行,中醫個人覺得是一門實踐學科,古代中醫也不是自學成才,而是有專門的師傅的,耳濡目染中學習,邊學習邊實戰,經年累月的積累才成就一名中醫大家,所以中醫越老越值得信賴,而現在這個浮躁的社會,誰又能幾十年如一日把治病救人當做自己信念而不動搖呢?中醫如國寶,且行且珍惜。

  • 22 # 本昌談歷史

    古代官學和私塾教的是"六藝”,沒有醫學之類,中醫名家都是來自民間,且自學成才的。

    比如,戰國時期的名醫扁鵲,他年輕時在一家客棧做主管。有個叫長桑君的客人來住店,因感激客棧服務周到,把秘藏的醫方傳給了扁鵲。從此,扁鵲熱愛上了中醫,透過自學和給百姓診病治病的實踐中,豐富了自己的中醫知識,創立了自己的中醫理論,成為被百姓譽為能"起死回生"的一代名醫。

    再如,漢代名醫淳于意,他曾是齊國的一個倉庫管理員,因他從小就愛好醫學,有為百姓"懸壺濟世”的志向,先後拜了當時名醫公孫光和公乘陽慶為師,認真學習醫學,到民間為百姓解除病痛,醫治疾病,成為百姓擁戴的名醫。

    總上所述,古代的名醫多數都是有著為民"懸壺濟世”的志向,透過從師入醫門,然後從實踐中總結經驗,走出了自己的醫學之路而成為名的。

  • 23 # 漢文化競華居士

    深入研習中醫,必定要熟讀並理解兩本基礎理論知識《易經》與《黃帝內經》,而這兩本書言辭深奧,晦澀難明,雖然後人解釋著述的論文也不可勝數,但仍然是紛繁複雜,以致多數人無從下手。所以唯有悟性高超,興趣不退,且長期保持自學並付諸實踐才能脫穎而出,沒有快方法。

    中醫是中國古代以唯物論和辯證施治的法則,以陰陽五行理論為基礎,透過長期臨床治療經驗逐漸形成的醫療文化系統,理論基礎最早形成於黃帝時期,是皇帝和醫師岐伯以問答形式總結而成的《黃帝內經》,後來春秋時期分門別類逐步形成各種分科。既然是以陰陽五行為基礎理論,那麼首先必須要理解《易經》中,陰陽互相依存又互相影響的平衡狀態,五行相輔相成,相生相剋的抽象概念,掌握了這些原理再去深入研究各類醫術,醫學大家張仲景曾經說過一句話:不知易,無以為醫。意思是,沒有了解易經的話,根本談不上了解醫學。數千年來,道教道家思想對中醫流傳發展也起到了不可磨滅的貢獻,道士修行所謂山、醫、命、卜、相,古代雖然國家和社會一直輕視醫生,但醫學被道家排第二位,為學術交流和典籍儲存提供了重要貢獻。到西醫出現以後,多數人認為西醫藥到病除,手段多樣,見效最快,再加上近代以來中醫沒有出現醫學大家,沒有人深入發掘發展中醫,多數以養生正骨和一些偏方治療小病為業,所以形成了中醫落於下風的局面

  • 24 # 袁聰

    為什麼古代近代很多很多名中醫自學成才?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一、因為古代沒有西醫。

    二、雖然說近代西方的西醫傳播到中國,在中國萌芽興起,95%以上的中國人不相信西醫診斷治療,西醫在中國根本就沒有市場,沒有形成氣候。

    三、古代近代中國人治病、養生都絕對相信中醫,中醫在中國有很大、巨大的市場和國人心目中的核心價值觀。

    四、在古代近近,中國基本上是自給自足小農經濟的傳統農業大國,小農經濟的社會,國人受傳統的農耕文明和農耕文化耳聞目染的傳統教育與強烈的薰陶、影響,意識形態、思想觀念、理想信仰、思維模式和思維境界等受到嚴重的制約與侷限。

    五、中國古代近代的讀書人,除了崇尚、崇拜、信奉、信仰考起“唯一”功名仕途以外,幾乎沒有什麼可供選擇的職業出路可行可做。

    六、中國古代近代的讀書人,思想意識觀念比較傳統、”保守、禁固“,不象現代、當今中國社會的讀書人,意識形態、思想觀念一樣,全方位、廣視野的開發、開放。

    七、中國古代近代許多文盲和讀書人,普遍認為:”不崇尚、不相信”如做生意、經商等五花八門“下九流”的各種各樣行業和職業選擇。

    八、中國古代近代許多文盲和讀書人,就業門道、門路“比較窄”,除了相信、信奉考取功名和教書育人以外,就是自己自學成才的中醫。他們普遍的核心價值觀認為:學中醫是一門“高尚、高貴、高度、高雅、體面’人上之人’”的職業選擇,沒有其他職業的捷徑、途徑可行、可走。從事中醫職業既可以救死扶傷、治病救人,為國人服務積社會公德,回報社會,又可以謀生就業賺錢,既可以突現、體現、凸現自己所學的文化科學知識,又可以顯現、體現、突現、凸現中醫診斷治療醫術和中醫自然科學的學識、學術和學問,他們都普遍認為:覺得自己是一種高尚、高貴、高雅、光榮名譽,體面儒雅的職業,是“財富、地位、身份”的象徵,是實現人生“高度、高貴”理想、心原的標誌。

    綜上所述,就是之所以為什麼古代近代很多很多人,都原意學中醫,自學成才之路的原由、原因所在…………

  • 25 # 雁來紅17

    許多古代現代名醫的路:拜師——跟班——獨立出診——博覽群書——同行交流——眾多患者——疑難雜症診治成功。

    從這個程式上看,沒有進過高等學府的郎中也可以成才,但是鮮有自學成才的。我們知道,舊的社會各行都有行規(現在是不是有些還在?),雖然許多行規沒有形成文字,但是業內人都心知肚明,恪守不妄。這個是和現在關鍵詞‘’潛規則‘’大相徑庭的。若想做郎中,沒有師傅根本不可能的,即便是祖傳,起始長輩也必須有師傅,而且必須在官府登記在冊。江湖郎中,指的是行醫,和坐堂區別,並不是‘’野大夫‘’。

    當然,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既然是名醫,醫術定有獨到之處,應該是超出師傅造詣,正所謂‘’有當宰相的學生,沒有做老師的宰相‘’。

    所以,到任何時候,不能數典忘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想聽一下波浪理論的精髓,有哪位大神可指點一下?